
【文璞】记错了办对了(小说)
张庭长给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发了判决书,觉得有必要给刘副院长打电话解释一下。记得原告是刘副院长远方亲戚,他给自己打电话说过,能照顾就照顾,按证据按法律办事,不要为难。刘副院长越是说得客气随便,张庭长越是觉得刘副院长重视。
刘副院长是个好领导,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张庭长还不是庭长,只是小张只是书记员时,刘副院长对他关照颇多。自己一路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到副庭长到庭长,多亏了刘副院长的提携。刘副院长退休后,两个人逢年过节都问候探望叙旧,关系融洽。
张庭长认真审阅了案卷分析了案情,觉得原告无论从证据上还是从法律上都无法胜诉。为了慎重,张庭长与几个资深法官探讨了案情,大家意见一致。这下张庭长拿准了,就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给刘副院长办好,从法律上没有(这两个字应当删除)坦坦荡荡,从私情上张庭长隐约觉得有点亏欠。
“你好刘副院长,我是小张。你说的那个案子,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已经发了判决书。。。。。。”
未等张庭长说完,刘副院长兴奋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你小张,辛苦了。咱们最近聚聚,聊会儿天叙叙旧啊。”
似乎刘副院长没有听清,张庭长耐心地解释:“刘副院长,老领导,按证据和法律原告实在不行,只能驳回。被告证据很充分。我只能按法律办事。”
“如果我亲戚没理,完全可以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我嘱咐过你按法律按证据办事,不能为难。我亲戚已经给我打电话了,他胜诉了,很高兴。”
张庭长内心一愣,好像记得刘副院长说原告是他的亲戚啊。看来自己记错了,原来刘副院长是给被告打招呼。唉,案子太多,年龄不饶人,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总是忘事记错。
聊天尽兴时,他俩有时谈论人走茶凉,有的干警看刘副院长退休了,就爱搭理不理的。这个案子没有顾及刘副院长的私情,完全依法判的,可刘副院长达到目的赚了脸儿,分外开心。电话里可以感受到他的兴奋:“择日不如撞日,就这个周六就是明天晚上六点吧。平民快餐不见不散。”
刘副院长在高兴头上,张庭长内心纠结着复杂着。是不是挑明了,自己误记成刘副院长给原告说情呢?挑明了,刘副院长不至于生气,似乎中了“人走茶凉”的意思,显得自己薄情。不挑明?冒领人情,自己不是那样的人,会脸上发烧,心里不安,睡不着觉。
周六晚上,刘副院长和张庭长几杯酒下去,张庭长实话实说,刘副院长交代的案子,自己记反了当事人,以为给原告说情呢。哪知道刘副院长听了,右手“嗖”的向张庭长举起了大拇指,顺势手腕一转端起酒杯,一杯酒“咚咚咚”地干了。接着右手“嘎”地放下杯子,左手下意识地擦一把嘴角,右手“啪”的一声把桌子拍地颤抖。他稀疏疏的头发雪白雪白的,脸儿红得像关老爷,眼睛瞪得铜铃一样,呼呼发光。
张庭长心里也是一个颤抖。他偷偷瞅瞅刘副院长,心里发怵。可能老人家觉得人走茶凉不高兴了。张庭长坐直了身子,低下头等着挨数落。
只听刘副院长说:“好个实诚小子!办的对!老领导打招呼的案子,你觉得该判输就判输了,不恂私情;我打招呼的事,你记错了,不贪功不冒领人情。我老刘没有看错人。太高兴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