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星月】战神孙立人(纪实传奇小说)

编辑推荐 【星月】战神孙立人(纪实传奇小说)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115.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00发表时间:2023-10-07 14:12:51
摘要:(原创首发)谨以此文向一代战神孙立人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台湾台中市北屯区大坑东山墓园内,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墓碑,可是有一个特殊的坟墓却与众不同:两具黑色大理石棺材静静地安放在一块不太宽阔的平地上,虽然四周青松环绕,却显露出无比的荒凉,唯有主墓后的墙上李登辉亲笔题词的“轸念勋猷”四个字非常引人注目,这里埋葬的就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战神孙立人将军。
   人们都知道死者的头等大事就是“入土为安”,孙立人将军于1990年11月19日去世,时隔三十余年,为何一直停柩待葬呢?
   当你了解了孙立人将军不平凡的一生,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委了。
   孙立人,1900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舒城,他的父亲孙熙泽是晚清举人,孙立人家境优越,自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而孙立人更是天赋异禀,聪慧异常,年仅14岁就考上了清华大学,1923年,23岁的孙立人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并于1924年在美国的普度大学获得了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就在所有人以为孙立人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桥梁工程师时,孙立人却很快进入在美国有“南方西点”之称的弗吉尼亚军校学习军事。
   这一切,源于孙立人七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那年他跟着父亲来到了山东青岛,这时候山东青岛还是德国的殖民地。有一天,孙立人来海边玩,捡到一块透明的石头,他正想揣进口袋里,突然被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小孩给抢走了,孙立人马上拽住这个小孩想要把石头抢回来,可是那个外国小孩身强体壮,他不但不归还,而且还用力把孙立人推倒在地。随后孩子的家长也走了过来,他根本连看都没看孙立人一眼,就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开了。
   倒在地上的孙立人看着走远的外国父子,小小的心里立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强身健体,当兵打仗,把这群外国佬赶出中国!
   1927年从弗吉尼亚军校毕业后,孙立人游历了大半个欧洲,参观了英、法、德等国家的军事基地,学到了不少军事知识。
   1928年6月,孙立人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今国立政治大学)任中尉军训队长。1932年,孙立人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1937年10月,孙立人升任税警第二支队司令,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这一仗,从早晨六点一直打到下午六点,中日双方的军队杀得昏天黑地。整整12小时的血战过后,双方的军队都需要补充给养,士兵们也需要休息,正好第36师开到了税警总团第二支队的驻地,可是36师却不愿意接防,因为苏州河南岸还有数十名日军倚靠几处高大的楼房负隅顽抗,第二支队共打退了日军的七次进攻,此时他们已经是弹尽粮绝。
   孙立人对36师的军官说:“好吧,等我把那股日军消灭干净了,再把阵地交给你们。”
   孙立人让后方军部送来了29颗地雷,准备用地雷炸开楼房狙击日军。孙立人穿着军装,戴上头盔走出掩体,他打着手电筒向河对岸查看,准备寻找有利的地形埋设地雷。谁料就在此时,敌人的一颗榴霰弹呼啸而来,在孙立人的头顶上爆炸,孙立人顿时倒在了血泊中。
   身旁的士兵看到孙立人倒了下去,急忙将他抬进掩体。只见孙立人背部、臀部、上臂血流如注,全身负伤十三处。幸好他当时戴着头盔,正好又低着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立人虽然身负重伤,头脑却很清醒,他命人把第四团第二营长张在平叫到身边,命他代理第四团团长,并负责用地雷把日军占据的楼房炸毁,将日军消灭。交代完之后,孙立人就昏迷了过去。军部得知孙立人受伤的消息,急忙派人把他送到了野战医院。随后,第二支队的防地就交给了36师。不久后,日军三个师团从杭州湾登陆,坚守在上海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情况危急。税警总团再次进入战场,无奈大势已去,他们在掩护别的部队撤出上海后,与其他部队交替掩护,撤出了淞沪战场。
   1941年12月,孙立人所率的缉私总队纳入军统武装体系,在孙立人的请求下,以缉私总队第2、3、4团改编为陆军新编第38师,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2年,为了保护滇缅公路,配合盟军在亚洲战场上的作战活动,中国国民政府决定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孙立人主动请缨出战,蒋介石批准。
   1942年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
   此时,自西线撤退的英缅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等部被日军阻拦于仁安羌,粮尽弹绝,水源短缺,陷入绝境。4月18日,孙立人赶到前线指挥113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19日中午就突破了日军防线,解救英缅士兵及难民,政府官员,传教士,记者等七千人,被解救的英军纷纷高呼:“中国万岁!”
   此战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得到全球瞩目。战后,国民政府颁发孙立人四等云麾勋章一枚;英皇乔治六世授予孙立人“丰功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孙立人“国会勋章”一枚并在颁发颂词中写道:
   “中国孙立人中将,于1942年缅甸战役,在艰苦环境中,建立辉煌战绩。仁安羌一役,孙将军以卓越的指挥歼灭强敌,解救英军第一师之围,免被歼灭,后复掩护盟军转移,于千辛万苦之中,转战经月,从容殿后,其智勇兼备,将略超人之处,实足为盟军楷模。”
   仁安羌战后,新38师掩护英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越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撤往印度,国民政府命令全军向北返回云南。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师长杜聿明决定回国,孙立人奉命率新38师为第5军殿后。
   5月9日,杜聿明看到滇缅公路上的密支那已被日军占领,就下令各部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云南,并要求新38师继续殿后。孙立人当即表示反对,他认为绕过密支那经野人山路途遥远,而且野人山上都是原始森林,路况艰难,且人烟稀少,部队给养困难。而目前远征军还有四个师,不如集中兵力,趁日军立足未稳,夺回密支那,沿滇缅公路回国。杜聿明则认为侧翼第6军和第66军均已溃败,反攻胜算不大,而全军向西转向等同于自杀,必须抓紧时间在雨季之前撤回国内。
   两个人在返回中国的路线上产生了重大分歧,杜聿明立刻带着自己的部队上路了。孙立人按照史迪威和司令官罗卓英的命令,率新38师向西撤军,准备借道印度返回国内。
   杜聿明率领部下三万名官兵,进入了神秘莫测的野人山,杜聿明不知道他们一踏进野人山,就如同跌入一个没有底的泥潭,越陷越深,对于大部分中国远征军来说这注定就是一条不归路。
   野人山上是纵横千里,浩浩渺渺的热带丛林,森林里不但有很多蛇虫野兽,还遍布沼泽,有毒的瘴气笼罩着森林。野人山也有人类,他们是从未接触过现代文明的“野人”,野人山也就是因此而得名。
   杜聿明的部队进入山林后,一开始还保持着建制,队形井然,士兵们手拉手一个个往前走。渐渐地,距离拉开了,身强体壮的走到了前面,老弱病残者甩到了后面,有人掉队,有人栽倒,路边到处是倒毙的尸体。
   进入丛林深处,士兵们饥寒交迫,情况更加糟糕。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缺少食物和药品,还面临野兽的威胁,蝙蝠,蟒蛇,眼镜蛇,凶猛的狮虎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蚂蟥,蚊虫。毒蛇虫蚁遍布,瘴疠横生,这一切都成了远征军的催命符,破伤风、疟疾,回归热等疾病开始在士兵中间大肆蔓延,因为缺医少药,患病的战士们得不到治疗,最后只能在疾病的折磨下死去,每天都有一百多名战士长眠在野人山。
   士兵们带的粮食很快也吃完了,士兵们就开始寻找野果和野蘑菇充饥,结果很多野果和野蘑菇都有毒性,士兵们吃了轻者上吐下泻,重者中毒身亡。
   如果遇到野人的山寨或者草屋,士兵们会从逃跑的野人家中找到一些食物充饥,甚至哄抢野人种的粮食,结果遭到了野人的报复,在野人和士兵的冲突中,不少官兵丧了命。过了一段时间,野人发现这些士兵并不是想霸占自己的领地,不过是想要走出野人山,他们这才放下了戒备之心,双方取得了谅解和信任,学会了克制和礼让:士兵们把自己身上的打火机,小刀等用具赠送给野人,野人也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这些士兵,还帮助受伤的士兵疗伤。
   杜聿明率领部队在野人山辗转行军114天,三万将士平安回到云南的不足两千人,女兵们几乎全部遇难,走出野人山的只有护士刘桂英一人……
   孙立人则按照原来的军事部署率军一路西行,撤退途中,他们遇到了日军小部队的阻击。孙立人身先士卒,亲自端起冲锋枪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不但突破了日军的阻挠,还收容了数以千计的难民和英印散兵。
   五月底,经过半个多月的艰难行军,孙立人率领新38师到达印度边境,部队在边境线上的一个山上修整。孙立人命令下属去山下向村民买粮食和日用品,让士兵们轮流理发,整理仪容,修理和擦亮枪支钢炮等武器,为进入印度做准备。
   几天后,部队恢复了元气,孙立人派人去找到当地的印度官员,说明了借道印度返回中国之事。谁料英驻印边防军竟然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他们让中国军队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孙立人听到下属汇报后勃然大怒:“这些可恶的英国人,这么快就忘记我们对他们的救命之恩了!既然你们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也休怪我手下无情!”孙立人一声号令,新38师立刻进入了备战状态。
   就在战斗一触即发之际,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紧张的战局。一个曾经被新38师在仁安羌战斗中解救过的英军第一师师长正在该地医院治病,得知了此事,他立即找到当地的英军将领说:“我劝你们最好不要招惹这支部队,他们特别能打仗,不信你就去看看,然后再做决定。”
   英军将领将信将疑,他以慰问为名,带着一队士兵来到了新38师驻扎的山上。孙立人得知英军将领来访,立刻拉出一支二百人的仪仗队,在营门前迎接。
   二百名精壮士兵,站在营门口就像两堵墙。英军将领看着这支队伍,虽然军装破旧,但每个人都昂首挺胸,精神饱满,仪仗队前面,摆着擦得锃亮的两门小钢炮,四挺重机枪。英军将领大为惊叹,他见过不少从缅甸败退回来的英军,为了保命,别说枪炮,连衣服裤子都扔掉了,只穿了条裤衩逃回来。英军将领问士兵们是如何把武器运过来的?中国兵立正大声回答:“武器是我们的生命,人在武器在!”英军将领听后明白了:这支视武器为生命的军队,你想要让他们缴枪,他们可能答应吗?孙立人接着带领英国人参观了部队的营房,还安排了军事表演,看着士兵们过硬的军事技能和精彩的表演,英军将领立刻对这支部队肃然起敬,他的态度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答应新38师随时可以进入印度。
   第二天,新38师在孙立人的带领下军容齐整地开进了印度,英军将领率领英军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十响以表欢迎。孙立人返程时部队有八千多人,有六千多人平安返回,孙立人以自己的英明决断让部队保存了百分之七十五的兵力,与杜聿明一比高低立现。
   1943年10月,孙立人率领改编后的中国驻印军向缅北大举反攻。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后,孙立人指挥新38师如猛虎下山似的扑向胡康河谷。随后的几个月,孙立人率兵相继攻占了新平洋、于邦、太加白等地。1944年3月9日,孙立人与美军突击队联手攻打孟平和瓦鲁班。当得知与他们交战的是日军第18师时,孙立人的眼睛立马变红了。
   日军第18师就是1937年12月攻占南京的那支臭名昭著的部队,一想到就是这些兽兵,让南京这座繁华的六朝古都在一个月之内变成了一个人间炼狱,让三十多万同胞无辜惨死,孙立人顿时血脉贲张,他下令手下的士兵狠狠地打,不接受投降,不留活口,要血债血偿,让这些兽兵为那些含冤而死的同胞们偿命!
   战斗打响了,义愤填膺的新38师的士兵们如离弦之箭,呐喊着冲向了敌人。日军一看中国军队如天兵天将从天而降,顿时在气势上就怂了下来,中国士兵越战越勇,很快就把日军打得溃不成军,败下阵来,除了在战场上被击毙的几千人,还俘获了三千多个日军。怎样处理这些战俘,成了一个大难题。
   中国驻印军远离中国赴缅作战,由于士兵众多,粮食药品等供养本身就严重不足,如果带着这些日军战俘,一定要消耗不少供养。考虑到后期还要长期作战,孙立人心中有了一个想法。
   他让手下对被俘的日军一个个登记造册,没有到过南京的编成一个战俘分队,按照优待俘虏的政策妥善安置;而到过南京的日军直接拉出来就地枪毙,这一下就杀了五六百人。同行的美国将领说:“孙,你这样对待投降的战俘是不对的,你违反了日内瓦国际公约!”孙立人愤怒地说:“当初第18师进入南京时,他们是怎样对待我们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的?国际公约是给人制定的,而不是给畜生们定的!”
   处死一部分战俘后,孙立人觉得用枪杀他们简直就是在浪费子弹,他又想出一个办法:他让手下把日军战俘赶上一辆被炸毁的火车上,平时只能载二十个人的车厢硬塞进了四十多个日军,就这样,一千多个日军被满满当当地塞进了十几节车厢里。此时的缅北酷热难当,四十多个人挤在一节铁皮车厢里,在炽热的太阳暴晒下,再加上汗臭味和排泄物散发出的恶臭,狭小的车厢顿时闷热不堪,臭气熏天,孙立人还命令手下不许给他们水和食物,不到两天,就有不少日军相继死去,又过了几天,所有的车厢再也听不到日本士兵的鬼哭狼嚎,孙立人一声令下,士兵们在火车上倒上汽油,点燃,很快,这些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鬼子就乘着一缕缕黑烟去见他们的天皇了。

共 1211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战神级人物,如李宗仁,白崇禧,孙立人,戴安澜等,他们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敬仰。本文概括了孙立人将军的一生,包括他的戎马生涯和个人的感情生活。生逢乱世,行走在幸与不幸的边缘,他出生时,家庭条件颇为优渥,因此有条件让他出国留学,加上个人天资聪颖,终于在有“南方西点”的弗吉尼亚军校有所成就,回国后参加松沪会战,作战英勇,身先士卒,不畏牺牲,赢得大家尊重和爱戴。后来又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与日军作战,在种种细节上显示孙立人将军爱憎分明且怀有强烈民族情感,比如枪毙1937年去过南京的日军俘虏,因为他们参与了南京大屠杀,比如第一次远征军作战失利,败走印度时,驻印英军竟然要求中国军队只能以难民身份进入,孙立人皆没有顺从这种带个侮辱性质的无理要求,展现了孙立人将军有原则,有个性,虎落平阳也不想被犬欺的性格。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的倒台,孙立人将军也只能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1955年始,失去人身自由长达33年。国民党败走台湾,偏安一隅,孙立人一众当然十分思念故乡,思念大陆,所以不少人,包括蒋介石之棺都离地三寸,希冀有一天能魂兮归来,孙立人也是如此,留下遗言:不葬大陆,棺不入土,这是一种朴素的故乡情感,毕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大陆度过,台湾在他们这一代人中,只能算做异乡。小说以纪实的形式娓娓娓道来,资料较为翔实可靠,仿佛给孙立人将军画了一幅速描,让不熟悉他的人对他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对他一生的经历有所了解,对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且对国家民族做出过贡献的名人有所纪念,即是此文目的,很好的一篇纪实性小说,值得一读。【编辑:沧桑战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3-10-07 14:16:00
  很成功的一篇纪实小说,用不算太长的篇幅叙述了孙立人将军的一生,让人们对这位早已逝去的将军有所怀念。
回复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10-07 22:12:49
  按语精准精辟,感谢战神的精彩编辑!为拙文锦上添花!
2 楼        文友:巧眉        2023-10-07 21:10:41
  欣赏美文,品读学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回复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10-07 22:13:09
  谢谢赏阅,互相学习!
3 楼        文友:乡鹤        2023-10-08 19:18:25
  碧柳老师总能把纪实小说写的有血有肉,感情充沛,这都归结于碧柳老师对历史的深刻了解,以及查阅了大量的史实资料,抱着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碧柳老师把将军孙立人的传奇和影响刻画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碧柳老师采取了小说语言的艺术加工,对孙立人为国英勇杀敌,在抗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等等一系列的爱国壮举而让人肃然起敬,小说结构严谨,铺垫有序,层次分明,语言精炼。是一篇高质量的优秀传记小说,向碧柳老师学习!让我又学到了碧柳老师对小说的创作方法!
回复3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10-08 21:41:50
  谢谢曹老师,交流也是一种学习,你的点评很中肯,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10-09 07:48:03
  喜欢碧柳老师的小说,有空来细细品读。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