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东篱】孝顺(微小说)

精品 【东篱】孝顺(微小说)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59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29发表时间:2023-10-10 07:33:06
摘要:都言百善孝为先,但世间孝男孝女却诠释了不同的“孝顺”……


   早起刚喝了一口豆浆,老妈就开始嘚咕了。
   “这都犯什么邪了,隔壁这两家咋都住院啦!”
   啥?我和老爸都瞅向了她。
   “老张头儿说是得了肺癌,查出来就晚期了!老李太太又是心脏不好了……”
   老妈嘴碎心软,还没出一个礼拜,就已经去医院看过这两家老人了。
   “唉——都说养儿防老,指望不上啊!”早餐桌上,她又发感慨了。
   “那瘪犊子就是一个白眼儿狼,医院要给他爹作化疗放疗,他倒好,拉着老爷子就出院。说是要回老家静养,不就是心疼钱,让老爷子等死吗!说得叭叭的,尿得哗哗的,还人五人六地大夫呢!”
   怪不得昨儿我下班儿,瞧见张哥拉一个大箱子下了楼。
   “你看看人家老李太太,那可真是一个福命啊。在卫生局的大闺女,认识那个叫王一刀的大院长,非要他亲自出马给她妈支个架儿,多大的体面,那个是什么公司董事长的小儿子,更拍得胸脯啪啪的,有什么进口药尽管用,钱不是问题,我得叫我妈活100岁!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老妈把碗筷儿往桌上一撂,叹了口气。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都八十好几了,有个气短胸闷就支架?还不是有俩钱儿烧的,折腾妈呢!”老爸头也没抬。
   我总烦老妈张家长李家短地“包打听”,可这一次却来了好奇心。那个总乐于赶风头的大总编,给我这个小记者下令了——听着,今年来不及,来年的母亲节父亲节,你必须拿出一篇有点儿份量,以“孝顺”为题的报道!
   老李太太住的医院就在市里,咋去咋方便,可老张头的老家肯定得越省过市,还是麻烦多多。
   老爸打开了闷葫芦嘴儿:“糗在家里能写出好文章?别光听你妈瞎嘞嘞,跟着去看看不就成了!”醍醐灌顶,连老爸都知道要跟踪采访。
  
   二
   去了趟医院,我的心情糟到了谷底。才仨月的工夫,老李太太咋成了这样!王一刀失手了,老太太植物人了。大女儿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就她当班儿的那一宿,光打瞌睡,不给老妈翻身,搞出了褥疮。这以后简直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别怪小儿子骂得她狗血喷头。这个小儿子,管病房的大夫护士一提都竖大拇哥,给老妈接屎接尿换褯子,全是自己弄,连雇的俩护工都插不上手。眼看着老妈那好几处褥疮,有的都有了杯口大,敷药时他一边抱起妈,一边心疼得直掉泪。
   “妈呀,你疼吗?疼就吭一声吧!我该死啊,当初没听你的话,好么样儿地来什么医院哪,叫你遭这个罪!肠子都悔青了,儿子不孝啊!”五十多岁的爷们儿,哭得稀里哗啦。
   回来跟爸妈一说,也都唏嘘不已。老妈冷不丁一激灵:“哎呀,咋把这茬儿给忘了!老张头儿也不知咋样了,那昝去医院看他,我问过护士,说顶多六个月。可现在都过一年了,人是不是不在啦!”
   那天秋高气爽,可我的心却沉甸甸,郁闷得连个缝儿都没有。我担心别再像老李太太那样,看着叫人受不了。
  
   三
   这是吉林东部的一个小山村,一抬头就能看得见长白山了。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引着我来到了村小学校,指着一排校舍道,“阿姨,我张爷爷就在那儿!”我有点儿困惑了,怎么可能呢?可眼见的情景更叫我大吃一惊。
   从一扇半开着的窗户,我看到了里面,啊,是他!高高的个子,好像又瘦了些,可精气神儿却比以前强多了。此刻他正手持课本儿给孩子们上语文课,黑板上写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是孟浩然的一首田园诗。
   “姑娘,谢谢你爸妈惦记着我,这就是我的新家。原来的老房子早给别人了,现在这个院子这个房,都是儿子给我买的!”
   我仔细看着四周,蓝顶白墙塑钢门窗的三间房,院子不大却颇有情调。东墙一蓬葫芦架,一种从没见过的带鳞片花纹儿的宝葫芦,一个个从架上垂下来。西墙的葡萄架,也已经挂上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葡萄。房门口的小路边,是一溜步步登高的菊花,啥色儿都有,正开得姹紫嫣红。见我目露惊讶,老人微微一笑打开了话匣子。
   “你不会以为咱爷俩是隔世吧,刚确诊那会儿,我倒没觉得天崩地裂,就是有点儿遗憾。老伴儿走得早,我这个当爹的好不容易把他供得念了医大,他一门心思钻研业务,刚搞对象,我还没当爷爷就要走了,有点儿不甘心。”他说得风轻云淡。
   “那你为啥出了院放弃治疗呢?”我急不可耐。
   “何言放弃?儿子就是研究肿瘤的,他咋能不明白!他一开始还犹犹豫豫地试探,想劝我别作放疗化疗,插上管子,生不如死。嘿!到底是亲爷俩儿,一拍即合。我可不能跟我当年高中的同桌那样,一点儿尊严都没剩下,身上插了管子,家跟医院也接上了管子,把攒了一辈子,连孩子等结婚的钱都送进了管子。钱光了,罪受了,家败了,人没了……
   “出结果第二天,儿子就给我在这儿花20万买了这个新家。搜肠刮肚地想着我喜欢什么,变着法儿给我置办。怎么样?看着还不错吧?”
   我心里像推开了窗子,有凉爽的秋风吹了进来。可还是有点儿疑惑,真的不用再治疗了吗?
   “我这不是一直在治吗?治疗首先得是精神层面上的疗,再一个也得要科学地选择治,老祖宗的中医中药还是很管用的。”他指了指培在菊花根下的废药渣子,又接着说,“一打住进这个院子,心情从来都没有这么好过。陶渊明不是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吗?我也有一绝,赏菊山门下,举目见长白。田园悦心性,怡然向泉台。不比他差吧?”我急急用笔记下了这首五绝。
   要离开了,他说,儿子已经告诉我了,好多晚期患者就是这个疗那个疗地折腾。可我没折腾,倒过了大限了,养花栽瓜,还能帮孩子们补课,每一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这不是赚大发了吗?别是阎王爷把我给忘了吧!呵呵,明年我还想去爬长白山顶看天池呢!哈哈哈,他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把正在葫芦架上钻进白花芯儿采蜜的蜜蜂都惊得扇起了翅膀。
   回程的火车上,我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刚打下“孝顺”的题目,就觉得文如泉涌……
  
   2023年10月于纽约,首发江山文学
  

共 23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时代的孝顺,有着崭新的内容。这篇微小说,容量很大,让我们对孝顺这个传统观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邻居都住院了,老妈就开始了唠叨。那个被老妈称之为“白眼狼”的做医生的儿子,干脆把患癌的父亲从医院搬回家了。没有对比,就没有评价,看看人家在卫生局的女儿,找到王一刀主刀,腰缠万贯的儿子胸脯拍得那个响,什么进口药,尽管用。我这个小记者也有采访的人物,于是也跟妈妈这个“包打听”获取点信息,老爸不以为然,希望儿子不要闭门造车,多走走,看看实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老李太太的手术失手了,大女儿只顾自己在床前打瞌睡,还是儿子擦屎接尿用心侍候。一身的褥疮,让儿子心痛不已。在医院没见到老张头,“我”有些担心,妄加猜测,也许早不在人世了吧。两个孩子告诉“我”,张爷爷就在长白山下的一个小学校,还给学生们上课呢,在教孩子们田园诗。普通的农家环境,满是秋色,张爷爷活在田园诗里。检查出患癌,张爷爷也是担惊受怕,但从事肿瘤研究的儿子,依然决定出院,不化疗不放疗,求助于中医药,找到一处世外桃源,养病养心,过起了“悠然见白山”的田园日子,尤其是性格如此开朗,嘲笑着阎王爷的疏忽。什么是“孝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手段,不过度依赖所谓的名医名药,而是像这老爷子的儿子那样,重新选择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重新打造一个健康的自己。两位老人的处境,不一样的养老治病的结果,令人思考。真正的孝顺,则是为父母着想,让健康美好的生活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而不是放进医院就不管了。这篇微小说,涉及一个养病治疗的前沿话题,涉及什么是真正的孝顺。高度医疗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小说是以具体故事来表达对此的认识和态度的。微小说写出一个崭新的孝顺观,对当下的治病和养老,有着深刻的启迪。当然,作为癌症患者,选择化疗和不化疗,都有很多细节条件,不可一概而论,需要专业医生做出比较科学的判断。故事相当精彩,尽管是对比,但一点不牵强,情节顺理成章。细节描写,透视孝顺的真实面目。情节跌宕起伏,这老爷子的故事,尤其会给很多人以启发。给患者一个最好的心情和环境,就是当下的孝顺大义啊!力荐佳作,深度深思。【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01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10 07:38:25
  想患病住院的时候,可能是最能表现孝顺这个主题的时候,如果这样想,就肤浅了。这篇小说,对孝顺主题有了崭新的挖掘,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才是对生命的尊重,懂得了最大的孝顺是什么。感谢灌园痴叟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继续精彩纷呈,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3-10-10 09:53:52
  父母濒老罹患重病,如何治疗,对儿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毛病不大,想十全十美,对原本并无大碍的老人送入医院,过度医疗,确实显示了儿女的一份孝顺。但天有不测风云,结果适得其反;而身为肿瘤医院的大夫,深知癌症并未攻克,为老人选择了一个科学的疗与治,怡心养性的应对措施,给了已经宣判回天乏术的老人一个欢乐与体面的尊严。两种孝心,结果自不言而喻。此文两个老人的故事均有原形。遗憾的是前一种悲剧每天都在医院重复上演……
   谢谢怀才老师用宝贵时间,编辑拙文儿,笔力欠工,痴叟定当向群里各位高手老师学习,以能有所提高。拜谢了!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10-10 10:52:18
  老师用匠心演绎了孝顺的不同概念,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拜读学习老师好文,祝秋日安好!
带着影子散步。
4 楼        文友:斯潜        2023-10-10 10:59:20
  在父母患重病的时候,如何孝顺,痴叟老师讲了两个故事,对孝顺的主题有了新的挖掘,主题深刻。父母的病已经回天乏力,就该让老人有尊严地,优雅地离世。不干人财两空,父母痛苦的傻事。好文!给文章点赞!祝痴叟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0-10 11:28:42
  儿女尽孝,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过去养儿访老,天经地义。但孝顺过度,愚孝、盲孝也事与愿违。本文对孝的主题有了新的认识,文章情节生动,主题鲜明,人物形象逼真,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6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3-10-10 11:45:28
  斯潜,韩格拉图、吴孟友老师,对小文儿的肯定,与鼓励,痴叟很受鼓励。阅评的观点都说到了痴叟心里。因为文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有原形,而现在亦常能听到类似于老李太太的悲剧总有发生,植物两年才灯干油尽,数十万财去人空,虽引起人们思索,但囿于孝顺二字犹在苦苦挣扎。值得欣喜的是,如老张头父子的睿智,和重实质,不受道德绑架的真孝之子女愈来愈多。但愿本小文儿能起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谢谢诸位老师的支持鼓励。
7 楼        文友:夕泠        2023-10-10 12:35:45
  灌园老师写的虽然是小说,但何尝不是真实的人间。孝顺这个含义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对生命的尊重才是首要。拜读好文,让人思考。遥祝老师秋安!
8 楼        文友:周丽纯        2023-10-10 14:09:43
  我觉得两家孩子都孝顺,但孝顺方式不一样。一个有钱过分治疗,结果事与愿违,治成植物人。另一个不治疗,到乡村养病,换环境,换心情,结果病好了。可见人的心态很主要,小病大治也害人。
秋之枫叶如霞火红。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10-10 16:15:04
  此篇小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何为孝顺?以一种合理舒适的办法对待,是一种实在的孝顺!文章具有一定故事性,令人思考,给人启迪。好小说!湘莉拜读点赞!遥握问候,谨祝秋安笔丰!
10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3-10-10 17:23:17
  孝顺,这题材司空见惯,如何从新的视野挖掘,是一个难题。这篇小说以老人的最后尊严,要求下辈不要搞繁琐的抢救,是一个不错的创作角度,对孝顺有了新的解释。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