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胖婶关店(微小说)
中秋刚过,鼎山煤矿就传出一则新闻——胖婶小卖店关门了。
胖婶的小卖店临街当道,又离井口不远,最重要的是职工无论多久下班,小卖店都开着门,尤其是晚上的灯光,照得上下班职工心里亮堂堂的。下班的职工,斜坐在小卖店前,贪婪地抽上几口烟,就着胖婶自制的花生胡豆喝上几口酒,身上的疲惫仿佛少了一半!抽完喝,冲胖婶说一句“记账,月底一起结!”“记上了,快回家吧,累了一天了,免得婆娘在屋头担心!”“胖婶,我晓得你早就给我婆娘发了信息!”
很多井下职工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摇着头,叹息道:“咋就关了呢?太可惜了!”“你懂个卵!胖婶的儿子争气!活该胖婶享福!”“也是!也是!”
胖婶的儿子叫李强,李强读书的时候,就是老师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李强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帮助胖婶守摊卖货,有空还要护理因工伤瘫痪在床的父亲。最让别的家长羡慕的是,别人的孩子都是花大把大把的钞票请家教、进补习班,李强却是各种奖学金拿得手软。
毕业后,李强在省城一家大建筑公司工作。李强踏实肯干,好学上进,敢于担当,经过几年打拼,被提公司的管理人员。今年,公司业绩翻番,公司决定对业绩优秀人员给予重奖。开完表彰会,李强拿到丰厚的奖金,立即拉上自己的女朋友艾梅,开着自己新买的私家车朝鼎山煤矿驶去。这次回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自己从小以来的心愿——关店。
李强五岁那年,父亲在井下出了严重的工伤事故,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下肢瘫痪,连说话也很困难。医药费、营养费、孩子的学费、家庭的开销……如同大山一样压在的重担胖婶小芳柔弱的肩膀上。
看似柔弱的胖婶做出了一件轰动矿区的事情——砸倒了自家临街的一面墙,在摇摇欲倒的房子里开起了小卖店。小卖店自从开张那天起,风雨无阻全天营业。也是从那天起,店就成了家,家也就是店。小卖店一开就是二十多年,一张旧躺椅、一把破蒲扇、一件军大衣,陪了胖婶整整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胖婶的青丝成了白发,原本年轻漂亮的小芳也被岁月变成了体态臃肿的胖婶。打理店铺,照顾丈夫,教育孩子,侍奉老人,特别是在李强1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仿佛一下苍老了很多……李强深深知道母亲经历了多少苦和难。所以,自懂事起,李强就立志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李强和艾梅直接来到胖婶的小卖店,把奖金塞到胖婶手中,恳求胖婶关闭小卖店,不要再受苦了。可胖嫂两小囗还没买房,还没生宝宝,今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胖嫂,狠狠心,红着眼,决定不关店。李强和艾梅,趁胖婶不注意时,把店面以低价的方式转给了别人。最后,胖婶只好抱着一个破旧的铁盒子出了门。艾梅心疼胖婶,从胖婶手中接过铁盒子,一下没有拿稳,铁盒子摔在地下,里面的大大小小的写满字迹的烟盒外包装纸落到了地上。三个人都蹲下捡拾起来,艾梅一边捡一边瞥着纸片上的字迹,艾梅发现了一个秘密。李强和艾梅把纸片捡完,交到胖婶手里。趁着胖婶整理的时候,艾梅把李强拉到一边,告诉李强自己发现的秘密——那些纸片是胖婶的账本,而且,还有一些欠账没有收回。李强知道胖婶用烟盒外包装纸记账的习惯,但是,却不知道还有一些欠账没有收回的事情。
李强从胖婶手中要过几张纸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试探地问胖婶:“妈,这些欠账咱都不要了?”“不要了,都是老顾客不好去讨账。”胖婶如同做了错事的孩子,小声回答道。“妈,这些钱都是你辛辛苦苦挣来的,你要是磨不开面子,我俩去讨!”李强提高了声音。“还是算了吧。”胖婶带着请求的语调回答道。“不行,我得去讨回来!”李强站起身,坚决地说道。
“孩子,你坐下,我给你看样东西,你看完再去讨债。”胖婶边说便从那个铁盒子里拿出一张发黄的纸片递给李强。
李强和艾梅一看,上面是胖婶的字迹,而且,因为年代久远有一些字迹模糊了,有明显的描摹的痕迹。
纸片上面写着:“欠李哥63元”“欠小王48元”“欠大张一张桌子”“欠赵叔4把椅子”……
“妈,这是咋回事?”李强一头雾水。
胖婶红着眼圈回答:“孩子,当初你爸爸因伤瘫痪,为了给你爸爸治疗,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欠了很多债。都是这些好心的叔叔们出钱、出力、出主意,我们才把小卖店开起来,我们的家才没散,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你说,这点欠账咱还要吗?”
“妈,我错了,我马上把这些欠条撕了!”李强拿起欠条那些纸片就要撕。
“傻孩子,这些欠条咱得留着,好好留着!”
“妈,我明白了!”
不日,有工友过来还账,才知胖嫂把小店转让了。
是的。
多谢!
老师:
拜读!
多谢。
多谢!
一撇一捺一人生,
二十三人几多情。
多谢!
学习了。
(6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