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深深地怀念(散文)
题记: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却留下了难忘的从前;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那份深深地怀念。
淅淅沥沥的秋雨,在窗外飘着,我看了一下手机,早上六点五分。
天还没亮,这雨会一直下吗?秋雨绵绵,听着滴滴嗒嗒的雨声,想到今天是我们一群知青朋友相聚,纪念赴兴文五斗坝茶场六十周年的日子。我心里直说,老天爷,这雨别下了,别下了吧。
八点,我和老伴出门,撑着雨伞,坐公交车,去参加当年一起上山去茶场的朋友们这次重要的纪念活动。
雨,渐渐小了。
1963年6月14日、8月8日、10月23日,少不更事的我们,先后分三批,离开故乡成都的热土,告别朝夕相处的父母双亲和兄弟姐妹,远赴兴文五斗坝茶场。一共273名绝大多数不足20岁,平均年龄16.5岁的少男少女们(其中有一些是应届高六三级的毕业生,尽管他(她)们的学习成绩优秀,却因家庭成份或父母亲的历史问题牵连,而不能参加当年的高考,失去了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提前走进社会)来到了川、滇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大山上的五斗坝茶场。
茶场南倚古树森森,幽邃神秘的五顶篷;北抵雄姿矗立,高可接天的凌霄城古遗迹;东和博望山(僰王山)相对;西与长宁县境接壤。东西南北,均无公路通往茶场。从茶场向东去兴文县城须翻山越岭50华里;往北去长宁县梅峒镇约30华里;西边荒山野岭,百里内无村落;距离最近的是茶场朝南爬坡上行的一条小路可步行到仙峰小镇。在镇上方可见通往兴文县城的碎石公路。
茶叶青哟,
水也清哟,
清水烧茶献给边防军,
亲人上岗你停一停,
亲人上岗你停一停,
喝口新茶表表我的心……
这首《茶山新歌》,当年曾经在我们茶场知青中间广为流传,几乎每个人都会唱。至今,虽然我们都是八十岁左右的人了,仍能呤唱这歌。岁月蹉跎,时光流逝,六十年过去了。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尝过酸甜苦辣,走过坑坑洼洼。
多年后,退休后回到成都,兴文五斗坝茶场那高高山上结下的缘,使我们这群人在家乡成都重逢相聚。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开始了我们的聚会。十五年来,不论在茶场度过的时间长短,朋友们心中对茶场那段时光留下的记忆、怀念的真挚情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每次聚会,茶场就是我们这群人相互的话题。从昨天的离别到今日的重逢,对过去的怀念,始终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沉淀的一个深深的茶场情结。
是啊,忘不了,五斗坝那高高的山上,我们所感受的一切:森林、山谷、小路、茶树。那微微的风、那蒙蒙的雨、那浓浓的雾。清晨,灿烂的阳光;夜晚,溶溶的月色。春日里,烂漫的山花;冬天时,皑皑的白雪。
更难忘,开荒种茶树的劳累,一锄锄,挥汗如雨;爬坡担煤炭的艰难,一步步,漫道如铁。
那年月,是一段抹不掉的青春记忆,是我们最珍贵的时光。也正是五斗坝茶场的日子,锤炼了年少的我们,让我们在逐渐长大的日子里,开始明白,人生路上,几多坎坷,几多挫折,几多磨难,都要我们自己去面对和跨越。五斗坝茶场,那是我们怀揣少年梦的憧憬,去淌过汗水,流过泪水,今生今世也难忘的地方。回首往事,脑海中不时会闪现茶场的日日夜夜。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春不再,时光难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
六十年一个甲子,从少男少女到如今白发苍苍,年轻的背影已远去。历经沧桑的我们,将怀着对亲人对朋友的不舍,缱绻人生无尽的眷恋……
喜逢盛世,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晚年。
天地转,光阴迫。莫道今日白了头,逍遥自在任我游,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