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窗】别停下,去找下一个美好(散文)
春末夏初的一天,我在久未更新的朋友圈发了几张青杏藏在绿叶之中的图片,并特意配了苏轼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引起诸多朋友的关注,点赞者众多,留言者众多,应该说大家都有那么一种溶于季节变幻的感应,又或是困囿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迷茫后的顿悟,又或是探索到隐在绿叶背后的秘密,瞬间在柔软的内心深处打开了一扇通往桃源般的世界,可以短暂休憩,让内心渐渐放松,过滤或忽略掉那些遥远的记忆,留存一丝一毫的感动,充盈在眼影里,将情与景一点一点的融化,而把那些美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假以时日,去翻阅,再去品位,依旧有一份清新,让生活的情趣更加生机盎然,督促我们用眼睛去发现更多的美,更在意小细节之处所透露出来的小发现,小惊喜。曾经拥有,不感天不动地,少了迷离,多了神奇。这才是原原本本的生活,纯粹而不妖娆,干练而不繁琐。所期待的,容易实现的,简单而快乐,心灵芬芳馥郁,时光历久弥香。
仅仅一夜。
那株杏树惨遭毒手,身首异处。地上躺满了大大小小的枝条,碗口粗的树干也被截成了三节,已被装到一个小货车上,或许是要拉到一个地方,进行买卖。
那景象真的是惨不忍睹,顿时令我杵在那里黯然神伤。
而在我心中残留的那份美好记忆,顷刻间荡然无存。
那些沾染了春天秘密的青杏,则被扼杀在摇篮里,或者说是襁褓里,距离将要成熟的日子——六月,真的不算太远了,那是季节的希望,落到尘埃,不再有人观望,不再有人期待。而那些毁坏的人,冷漠,麻木,在他们的眼里,一棵树就是一棵树,不会存在那是一棵果树,或者是叫做一棵杏树的区别。
斧头是铁做的,锯齿也是铁做的,尽管已是人间四月天,它们依旧是冰冷的,冰冷的没有一点人气,没有怜悯,没有痛惜。
纵然一切都要尘归尘土归土,可是满嘴的苦涩无从说起,满目的疮痍无从记述,人间的美好破败的那么突然,令我猝不及防。幸好,我那仅有的几张照片,记录着我的心绪……
与这株杏树初相遇是在去年的夏末。
我从一个城市来到一个城市,这是我在旅行的道路上所结识的最美的自然风情。
长在一群白杨之间,曼妙的身材,那么惹眼,那么与众不同。
或许离开故乡久亦,我仔细打量着树干,还有正在告别季节的叶片,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杏树。
无论是从略有粗糙感的树皮,还是那椭圆形的叶片,都无法给出第二个答案。但是,我还需要一个时间,去验证,证实那就是。
春天姗姗来迟,似乎那些含苞未放的花儿隐藏着,如同和我捉迷藏似的,就是不愿露出真实的面目。春风带来喜雨,施施然走来了,原本开在桃花之前,竟然也落后数日。或许我总以为故乡的时令恰巧匹配杏子的花期,看来是有点先入为主,想当然了。
说实话,花开的那几天,我还在犹豫,我还在等待。那花香,我用鼻子仔细嗅过;那花瓣,我用双手抚摸过;那树枝,我用眼睛寻觅过;我想知道青青的叶片背后总有花蕾孕育的果实,青涩,幼小,足够我下决断,足够唤醒我久远的记忆。
那和叶片一样颜色的青杏,或迎风而立,或隐于叶后,或并蒂生长,密密麻麻的,簇拥着,无不透出对岁月的感恩,无不显示对生活的馈赠,就那样垂挂着,吸收着阳光的色彩,在迷蒙的天空下展现着诱人的娇姿。
我想有一天,我会向身边的人讲述这株杏树的故事。关于我,关于一份默默关注的情分。慢慢阐述,带上我饱满的热情,带上我强烈的感情色彩。
我自认不是一个悲观之人。只是这次,无意面对,内心竟然有些戚戚然。
生活的愿意就是不断去寻找并发现美,用美的存在为未知的岁月增添一往无前的斗志,用美的精神为多彩的梦想发出慷慨激昂的召唤,形成多种多样的美,温暖人生,感动自我。
遗憾的出现,带着不可理喻的突然性,也带着无可挽回的宿命,将世间的美好如同昙花一现。
错过即是错过。
只有那些美好,才真正在生命的历程中刻骨铭心,从不曾遗弃,也从不会忘记。
继续前行,迎接下一站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