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沧桑历史的见证(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暖】沧桑历史的见证(散文)


作者:寒塘瘦石 举人,4022.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2发表时间:2023-10-18 15:09:22

“中秋国庆”假期,在两个孩子的倡议下,我们一家四口驱车来到了素有“东北苏杭、关外小江南”之称的名城丹东。这座城市算得上是东北城市里的奇葩。它不但是中国海岸线北端的起点,也是全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的城市。最佳的旅游时节,就是秋意正浓的金秋十月。丹东的市树是高大挺拔的银杏树,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尤其是秋季来临,树叶变得金碧辉煌,在阳光之下金灿灿的泛着柠檬黄,毫无枯萎的病态模样儿。据说,全世界共有6条百年银杏街道,而丹东就占了三条。天然的金色大道,将丹东的街道装扮成最浪漫、最靓丽的风景线。
   凡是来大东北游玩的驴友,都会把重心放在北国风光上。而丹东的凤凰山、大孤山和虎山长城等旅游胜地,无不彰显着壮丽的景象。然而,丹东的人文气息也十分浓郁,这里毕竟是一座经历过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
   高楼林立的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和朝鲜隔江相望。鸭绿江的那边,就是朝鲜对外开放的第四大城市,平安北道首府新义州,人口约为20余万。新义州原来是个小村庄,老城区都是低矮的房屋,很有年代感。与过去相比,新义州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老城区的旁边就是新区,多了一些20层左右的高楼,很像个城市的样子了。站在对岸的丹东江边,可以看到新义州有一幢新建的地标建筑太阳楼,圆圆的形状很像太阳,高23层,是新义州第一高楼。据说,那幢楼房里的居民,都是一些有特殊贡献的人。
   当夜幕降临,我们站在江的这一边,向江的那一边张望,除了几幢楼房闪着点点灯光,几乎是漆黑一片。我禁不住在想,江那边的人们,看到江这边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灿烂光景,他们不会羡慕吗?一位去过朝鲜的路人回答了我,虽然那边的经济并不发达,生活也没有那么富足,但人们的内心却存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这种满足是来自精神层面,与物质生活无关。忚还说,对于渴望一睹朝鲜风情的人来说,新义州是一个颇为理想的好地方。
   然而,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却是那座浸透着沧桑历史的“鸭绿江断桥”。此桥位于丹东市江岸路鸭绿江西北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
   早在1905年,野心勃勃的日本人,首先确定在鸭绿江上架设大桥。于1909年5月,他们利用边施工边与中国清政府交涉的办法,在朝鲜一侧开始基础施工。1910年4月,朝鲜一方的工程已经过半。腐败的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威逼强压之下,不得不同意他们在中方一侧建桥。同年5月,在安东(今丹东)进行施工,次年10月大桥建成通车,这便是鸭绿江上的第一桥。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度为916.84米,宽度为11米。从中国一方数起,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桥墩为轴,可以旋转90度,便于过往船只航行。
   1931年,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蓄意制造了“九一八”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整个东三省沦陷。日本殖民统治者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于1937年4月,又在鸭绿江第一桥上游不足百米的地方,建成了第二座铁路大桥,即现在的“中朝友谊大桥”,与第一桥并称鸭绿江上的“姐妹桥”。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饱含了中朝人民的血泪。
   然而,鸭绿江第一桥的苦难,并没有随着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条件投降,二战彻底落下帷幕而终止。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帝国主义趁机派兵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临危受命,率领几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经过这座钢铁大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给予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由于这座大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交通大动脉”的战略地位,美军便千方百计对其进行破坏。1950年11月8日,美空军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彻底瘫痪。
   中方所剩4孔残桥保留至今,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当年被炸弯的钢板,扭曲的钢梁,以及成千上万处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它宛若一位屹立在江中的沧桑老人,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绩。为了保留历史原貌,前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了桥名——“鸭绿江断桥”。
   2006年,鸭绿江断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2021年3月,被辽宁省文物局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美帝国主义的轰炸机,在鸭绿江断桥上空野蛮的狂轰烂炸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依然在耳畔鸣响。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依然在磨刀霍霍,丧心病狂地肆意挑衅。正如一位作家所言,“上了断桥犹如上了一节爱国主义生动教育课,知耻辱、知胜利、知天下大事,跟着共和国昂首阔步走过来”。那浅蓝色的鸭绿江断桥,至今仍然在提醒着人们:不忘战争,珍惜和平!
  

共 21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游记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承载的内容非常厚重。金秋十月,作者一家去丹东旅游观光,那里的秋景特别美丽。隔江相望,鸭绿江的对岸,就是朝鲜的新义州。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那座曾经承载着历史沧桑的“野绿江断桥”。然后叙述了那座桥建造过程,是野蛮的日本人强迫清政府修成的。后来,日本人侵略中国,大桥为日本侵略中国而利用。日本投降后,大桥又遭灭顶之灾。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粉碎了帝国主义的阴谋,但那座桥却炸毁了。时代变了,中国人民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民族了,那座残存的断桥,是正义与邪恶的见证者,成为历史文物。今天,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文章语言凝炼,层次过度自然。文章以旅游为切入点,但重点不是旅游,而是回顾历史,升华了主题。很精彩的一篇佳作,感谢老师赐稿晓荷,力荐共赏。【晓荷编辑:一路顺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3-10-18 15:11:19
  感谢老师赐稿晓荷,创作辛苦,问好,祝秋安!
2 楼        文友:寒塘瘦石        2023-10-18 15:48:53
  谢谢一路顺风老师的精彩编者按!秋安!
3 楼        文友:人在楼上        2023-10-18 18:35:52
  拜读,学习。
   老师流畅文笔,让我了解到丹东历史经历,更重要的是,煽动了我想去趟丹东的心。
回复3 楼        文友:寒塘瘦石        2023-10-19 10:54:50
  谢谢人在楼上老师的鼓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