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柳岸】自是花中第一流(赏析)

编辑推荐 【柳岸】自是花中第一流(赏析) ——李清照晚年梅词选读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2发表时间:2023-10-20 21:10:39

我本来不是相信命运的人。可在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家学渊博时,我才深切体会到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比如我吧,在我特别喜欢读书的年龄,却几乎没地方去找可读的书。一者当时才从“文化大革命”中过来,再者也是当时贫穷的农村生活所限。现在很清楚地记得初中时为了考试,我们会背一些文学常识,比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有《漱玉集》”之类的。那时由于没有可看的书,当然也就不知道《漱玉集》,只是在潜意识中有一种感觉,这本书一定很厚。后来终于可以买到任何自己想买的书时,才发现这其实只是一本一共只有四十七首词的“书(我有一个版本,好像是买啥书时送的,共52页面,只有26页)”。据说李清照曾有《李易安集十二卷》,而其中的《漱玉集词》有四卷,但可惜的是那文集和词集都没有能够流传下来。有时看到许多和她差不多同时代,几乎没任何价值的东西,却由于市场或者其它别的什么原因,很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还被一些无聊文人吹捧为国学,多少会觉得可恨。但这或许就是真正文化的宿命吧?对于这种命运,李清照也应该有所知觉,她曾在一首咏“残梅”的词《满庭芳》中这么说:“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识者不多,还往往会被世俗所摧残,结果当然是连好好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流传了。但历史就这么吊诡,这只有几十首词的书却比那一大堆的玩意流传得更广。而这又不能不说是文化真正的魅力。
   李清照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也有一段被好多人称颂的婚姻。看过元代人伊世珍的《嫏嬛记》,其中有一则说到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关系。他说赵明诚娶妻前,做了一个梦,梦中读了一本书,醒来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明诚把这个梦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听到后,想了想说:“你将娶一个善于作词的妻子。”赵明诚有些疑惑,他父亲给他解释说:“言与司合者,词也;安上已脱者,女也;芝芙草拔者,之夫。不就是说你是词女之夫吗?”这当然是演绎,但从这演绎可以看出,至少在演绎这故事的人心目中,他们的婚姻是天注定的,当然也就是幸福的。
   要是没有“靖康之难”,李清照应该会一直“幸福”下去。当然,要是那样的话,我们或许能读到她完整的著作集,但大多应该是“惊起一滩鸥鹭”之类的。晚年那些孤寂况味的表达,也有可能读到,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诗句一定是读不到的。刚读到这首诗时,我很惊讶,惊讶于它的作者居然是一个女子。但后来读过《漱玉集》,也就明白只有她能写这样的诗。她实在是一个性情中人。比如她那首《孤雁儿》的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李清照喜欢梅花,流传下来的四十七首词中,有五首写梅花的。她觉得在她之前,所有写梅花的词都上不了台面。这当然会引出好多人的反驳,她为了让这群人闭嘴,写了几首关于梅花的词,特别是这首《孤雁儿》,写出来后,再和前人的那些文字比较,自己以前的评价确实是对的。有时我想,或许就是她这种性情,让她的文字在不男不女的社会里,很难被认同吧?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首词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藤床纸帐朝眠起”,“藤床”,现在的说法是藤躺椅。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载说,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叫梅花纸帐。宋朝林洪的《山家清供》说,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朝”,甲骨文从“日”“月”“茻”会意,日月同现于草木之中,表示朝日已出而残月未落。藤床,这多少有些像现在摇椅的物件,是躺在上面休息的。纸帐当然是供睡觉的。这两种器物合在一起,是躺不安稳,也睡不着。躺着觉得无聊想睡,睡到床上却睡不着,实在又无聊,只好起来再躺到藤床上。一晚上一直就这么折腾,是失眠人特有的状态。这种状态,能说什么呢?“说不尽”。“无佳思”,就算说了,也没有好心情。“沈香烟断玉炉寒”,“沈香”应是“沉香”,“烟断”,点燃的沉香烧完了;“玉炉”,是燃香的炉子,“寒”,玉炉当然不会寒,寒是主人的感觉。这句是起床后无情无绪什么都不想动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伴我情怀如水”,“如水”,是像水一样静静地流走,当然也可以说是淡得没有味道的感觉。“笛声三弄”,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王徽之的故事,说他有一次在河边碰到了同样路过的桓子野。当时的桓子野已经官职不小,派头当然也不小。王徽之知道是他后,派人请他说:“听说你笛子吹得很好,能为我吹奏一次吗?”桓子野知道对方是王徽之后,没多说,坐在凳子上,拿出笛子,“为作三调”。吹奏完毕后,两人什么话都没说,各走各路。“三调”是同一个曲子,重复了三次,又称为“三弄”。现在流传的古曲《梅花三弄》,说是很古,总觉得是后人致敬李清照这句词而作。李清照这里的“笛声三弄”,却不是致敬古人,而是说不知何处传来的笛声惊醒了她麻木的状态,回到了现实,这才发现,梅花开了,“梅心惊破”。这种霎那间的惊喜,使她似乎重新有了以前曾经有过的春天的感觉。
   但惊喜终究是惊喜,现实仍旧是现实。风是不大,“小风”;雨也不大,“疏雨”,似有似无的雨。却把天气弄得冷冷清清地,这样诗人的心情也就重新回到了“萧萧地”。又开始一次一次地落泪,“又催下、千行泪”。为什么心情这么差呢?“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吹箫人”用的是汉朝刘向《列仙传》故事:“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前人的理解总说这里的“吹箫人”是李清照以箫史比拟赵明诚,“去”说当时的赵明诚已经去世。结合前后句意,应该是这样的。“玉楼空”,走了的已经走了,留下的只感到空寂。更具体的表现就是“肠断与谁同倚”,伤心的时候,没有了陪伴自己的人。人活在世上是需要温暖的。温暖不一定是太阳,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让你觉得温暖,从而让你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现在最能给她温暖的那个人不在了。“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有些人解释说是化用了陆凯写诗赠梅范晔的故事,陆凯的诗说:“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的诗确实很雅,但李清照这里的意思却和他要表达的意思没有任何关系。钱钟书说陈师道“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的诗意和这三句同,这也和权德舆的“眼空一世,无人之见者存”,也就是这个世上除了自己,其余的都看不在眼里的意思一致。他们的说法当然也可以算是一种说法。“没个人堪寄”,他们的理解是没有一个人值得寄赠。这三句就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却没有一个人值得寄赠。但不知道钱钟书想过没有,李清照是傲,但不傻,难道她那么在意的赵明诚居然也不值得赠吗?当然可以辩解说赵明诚不在“天上人间”,那他到哪里去了呢,十八层地狱?我想,引出这种理解的重要因素是李清照的傲,尤其是那个短序强化了一些人的这种认识。其实在我看来,这三句没那么多典故。陈师道由于有诗文集传世,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算是有了名,但和李清照差不多同一时代的他的诗,李清照却不一定能看到。而“没个人堪寄”,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理解成:没有一个人能够带去(给你)。换成这种角度,那这一句就可理解成:我折了一枝梅,想给同样喜欢梅花的你,可你在天上,我在人间找不到一个能把它送给你的人。
   诗词由于自身限制,有多种理解是可以的。比如就这词,我在这里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理解的。可要是理解成词人起床后,用回忆的方式,记录昨晚上发生的事呢?当然也行。但无论哪种方式理解,最重要的是从词本身表达的内容、情感来理解,而不应该把自己丰富的知识强加给词人,说什么“化用典故,婉若已出”之类的妙语,理解出连作者都不敢想的意思出来。
   《清平乐·年年雪里》同样是李清照的赏梅词作,但看到有人把它理解成说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作品。我很惊叹这些人的理解能力,但也好笑。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是很漂亮,但也难免枯燥。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点明了“少年”、“壮年”、“而今”,也说了三种年龄段不同的心态。而李清照的词呢?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年年”是早年吗?“挼尽”是中年吗?只有“今年”确实是现在,是老了的时候。算了,离开那种“硬解”,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词作者要表达的情怀吧。
   “年年”是对从前的总结,未必每年都是,但在记忆里,大体上都是,那就可以用它来表达。但由于人记忆的局限,更多的时候,所谓的“年年”其实是最近几年,而不是有生以来的所有年。写这首词时,在李清照的记忆中,在她最近的几年里,梅花开时,她几乎每年都会雪里赏梅,直到喝醉。“挼尽”,有些版本写成是“挪尽”,应该在李清照的字典里,两个字是同义的。像在《诉衷情》中,她就有“更挪残蕊”,梅花本来就不大,要是我们字典里的“挪”,那一定是用牛刀来杀鸡了。而“挼”,揉搓或者很小心地一片一片摘下,更符合词意。醉了却睡不着,一片片地把梅花摘下,所有的花瓣都摘尽了,心情仍旧好不起来。我不知道李清照时代是不是和现代一样,用摘花瓣的方式来判断什么事。但我想在她很年轻时,她一定就摘花瓣和丈夫有过什么故事。她睡不着,边摘花瓣,边回忆过去,边流泪。花瓣尽了,心情却更加不好,而泪水已经打湿了衣服。
   下半阙确实是写“现在”,因为有“今年”在那里,那群人算是理解对了一次。今年是在他乡,“海角天涯”,不一定是远,只要是在不能回到家乡的地方,都可以说成是“天涯海角”。当时她的家乡已经属于金国,她想回到家乡,只能在梦里。“萧萧两鬓生华”,一般来说年过四十,须发开始变白。就算四十,在古人也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这两句是当前自己的状态。最后两句往往被人们拔高,当然也或许作者真高,而我看低了。他们的意思大体是说“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表面写自然现象,看风势晚上赏不成花。实指南宋形势甚恶,极不安定,纵有梅花,难以赏玩。这样作者就将赏梅与家国之忧联系起来,提高了词的境界。我想要是文学作品靠这种技俩来提高自己的境界,那境界的水准就太低了。看过一篇小说,由于时间长,实在记不清楚是哪国什么人的作品了,只记得其中有个人被关在监狱里,他能看到的外面世界就是时机恰好时,出现在唯一窗口中的一片叶子。那片叶子一直陪伴了他好多年。终于有一天,他没看到那片叶子,他也就死了。好多时候,我们活着,并不是我们觉得人生是多么快意。事实上,多数情况下,我们都知道人生多的是苦难,可我们还愿意活着,就是由于总有那么一个希望支撑着我们活下去。在困难的日子里,李清照的希望就是每年在梅花开时看花、喝醉、摘花瓣、以此寄托对丈夫或者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可现在,那个希望破灭了。表达得很简单,“故应难看梅花”,看上去很简单的表达,但内心难以言传的失望却也很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把这首词完整地读过后,再来看什么“一生早、中、晚三期总结”的理解,不得不感慨读书不一定让人明事理。要是没有自己的见解,读书只能越读越蠢。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人把它们当成两件事去分别理解,因此还解释说,读书列在前面,那读书就比行路重要。就算是分开了理解,在我看来,行路也远比读书更重要。行路最差是什么都没看到,但至少身体得到了锻炼。而读书要是没读好,轻者变成书橱,重者就变成了不通世事的书呆子。要是读书的结果是这样,还不如根本就不读书。当然,这句话其实在说一件事的两面,是说真正成就一个人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且这两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读书、走路(做事)相互印证,又相互发挥,并且终于在某个阶段,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都变成了切身经历之后,这个人也就成为了更加圆满的自己。

共 49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字依然是旁征博引居多,但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诗句一定是读不到的。刚读到这首诗时,我很惊讶,惊讶于它的作者居然是一个女子。这一点与我当初看到的时候却是相同的感受。再有文字中针对李清照的几首词做了剖析,见解否定了前人的论述,但是,对与错我们谁也没有一锤定音的权利。个人觉得词的美与流传都是存在它的必然性的。比如余秀华那首曾经被别人骂的狗血淋头的文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人骂了多久已无法查证,但是,它却能把一个诗人推到诗歌前沿,让全国的诗歌爱好者去关注余秀华,直至今天依然如此。为何?无非是它可以满足当下很多读者的需求。个人觉得清照也是,当然余秀和李清照根本无可比性,但是一点我们不可否认,她们都是在被现实社会和文字世界里备受关注的角色之一,因此对于她们的作品成名及流传的因素,我们根本找不到根源。因为文字最终的决定权在读者那里。我到很欣赏这个结尾“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读书、走路(做事)相互印证,又相互发挥,并且终于在某个阶段,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都变成了切身经历之后,这个人也就成为了更加圆满的自己。”尽力做好自己,此生无悔,无憾,足矣!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柳岸,期待更多佳作!【编辑:燕语千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语千千        2023-10-20 21:34:51
  问好,祝福。
在文字的路上我就是自己的品牌,无需谁来作证。一切过往再见了,好与不好各自安好!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3-10-21 11:08:26
  谢谢点评,辛苦!
2 楼        文友:老百        2023-10-21 12:00:00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3 楼        文友:水之梦        2023-11-17 13:36:08
  问好老师,依然勤耕不缀,有什么比看书品字更让人舒心安然?!
在美面前,万物平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