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一生俭朴的海瑞(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一生俭朴的海瑞(散文) ——古代清官的故事(三)


作者:田荷 白丁,9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1发表时间:2023-10-21 22:28:08

【菊韵】一生俭朴的海瑞(散文) 明朝正德九年(公元1515年),海瑞出生在海南岛琼山县。
   海瑞的祖父是个举人,做过知县。父亲却是一个既不用功读书,又不认真理家的荡浪子。四岁那年,海瑞的父亲去世,母亲谢氏靠着祖上留下的10多亩薄田,加上平日帮别人做些针线活,供海瑞上学念书外,勉强维持孤儿寡母的清贫生活。海瑞的母亲持家勤俭,为人善良,对海瑞的学习要求也极严。海瑞从小养成了严谨、俭朴的生活作风,这种作风一生中始终不变。
   图片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33年),海瑞中举后不久,分配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儒学做教谕,教谕是一种收入低微的学官。当时那些做教谕的人,以教人者自居,表面上斯文懂礼仪,讲节操,标榜清高,背地里却千方百计向学生索取钱物和酒食。海瑞十分鄙视这种穷极无聊的行为,他认为官办学校和私人学堂是不一样的。私人学堂的学生除了交纳学费以外,为了表示对先生的敬意,送些礼金礼物,逢年过节送点礼品是无可非议的。但官办的府、州、县学堂的教谕们,有国家发的新俸,不应再向学生收额外的钱物。海瑞到南平县学校上任后,凡是学生送礼一概谢绝,并在学校里张贴《申明教约》告示:凡本校学生,除了参拜先生外,一概不许送礼金礼物。此外,逢年过节请先生吃喝的俗例,也一概革除。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42年),海瑞从南平县学校教谕提升为浙江淳安县*知县。从学官到地方行政长官,不仅是官职和品级的升迁,而且经济收入也极大地增加了。明朝的制度,知县的薪俸表面虽不高,但“外快”极丰。不说收礼受贿,单是公开附加在田赋上的各项收入,就超过了薪俸的好几倍,且这些收入在当时已成为不成文的合法收入,地方官收得心安理得。
   但海瑞认为这不是朝廷的明文规定,是地方官额外加给百姓的负担,海瑞上任后就把这些惯例全部革除了,只领自己的薪水。
   按明朝的规矩,知县每三年要进京述职一次,称为“朝见年”。每次进京,县太爷们都要带大量的金银绸缎和土特产,送给京城各衙门中的有关官员。老百姓讽刺说:“朝见年,就是京官们的收租年。”
   这笔大贿赂,当然不会由县官们掏腰包,何况一个小知县,如果只凭本人的那点薪俸,也根本掏不出这笔大钱。那么这笔进贡京官的巨款,包括来去的旅途费和开销的礼金礼物费从哪里来呢?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全都摊派到百姓头上。按当时的惯例,每里*每年摊派一两银子。那时的淳安县*有80个里,一年是80两,三年240两,外加“朝见年”每人额外增摊2钱,全县160两,两项加起来白银是400两,临上路时,知县还要分派给各里的上路钱。
   平时,知县们对此项花销也早有准备,即从全县常年的罚款和各项杂务摊派中打主意。各种办法加在一起,三年搜刮来的白银,少说也有千两。这笔钱,按惯例要送给知府72两,府中的官吏们各12两。除此以外,剩下的由知县自己支配。大多数县官拿着这笔钱孝敬了顶头上司,当然自己也要捞上一把。
   海瑞在淳安县一共上京二次,仅用了路费银子48两,送府里官吏12两,造册用费11两,合起来71两,连知县们进京花费的零头都不到,其余的钱一律不收。
   以前,县衙门的粮油、副食和蔬菜等供应,都摊派到里甲,也是笔不小的开支。海瑞上任后,只是象征性收一点点,不再多收。
   过去,上级官员,特别是中央的一些大官常给县里打招呼,要给那些退休后仍住在县城的高级官员送钱送礼物,要多少就得给多少。海瑞任职后不买这个账,一般是县里每年因各种官司和各种罚款的积存,多就送去,少就不送,要也不给,决不向百姓收取。
   有好心人劝他:“这些都是多年沿袭下来的风气,若不送,恐会惹祸上身。”
   海瑞道:“充军也好,杀头也罢,这小偷一样的勾当,我不会干。”
   这样一来,淳安县的衙门真成了清水衙门了。他自己穿的是布衣布袍,吃的是糙米素菜,空余时间自己还在空地上种菜,让家里人上山打柴。
   一日,海瑞家里买了两斤肉,在县城里竟成了头号新闻。有人跑去打听,原来是海瑞为老母亲过生日。海瑞这种俭朴的美德,成了当地一些官僚、富豪们茶余饭后的耻笑,嘲笑他的“穷酸气”。
   北京的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后来,海瑞因不会逢迎,得罪了朝廷的权臣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和巡盐御史*袁淳,被免职。他在京城等待吏部*重新分配工作时,正值寒冬腊月,却只穿一件破旧的丝棉袍。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海瑞升任右佥都御史*,兼任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这是一个实权极大,“外快”极多,地位十分显赫的职务,但他俭朴的作风却一如既往。
   当时巡抚出仪仗十分讲究排场,三班六轿,前呼后拥。海瑞到应天府*后,到各地巡视,一律不准用鼓乐,不准地方官员出城迎送,不准为他新建或翻新住房,只在各府、州、县原先接待过官员的旧房里,随便找个地方办公,笔墨纸砚,以及床帐铺盖,有什么用什么。为了不扰官民,海瑞专门颁发了《督抚宪约》,明文规定:巡抚到各府、州、县视察,各地政府不得趁机大摆筵席接风、话别,顶多只能加鸡、鱼、猪肉三样荤腥和小瓶酒,以示招待。每顿饭的花销,最多不能超过3钱银子,包括蜡烛、柴火之类用品。
   因朝廷督抚大员*名声大,海瑞的家乡有人假借他的名义放债买田。海瑞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给琼州县知府写了一封长信。信上说:
   “我自从出来做事后,一直没回过海南。我自己的薪水刚刚够维持自家人的生活,并没有一文多余钱用来放债买田。我老家只有祖上留下的10多亩薄田,每年收获一石二斗左右的粮食,这些年没有增加一亩一分田地。今后,凡是有打着我的旗号放债买田的人,一律作冒名处理。请严加惩处,不必留情。请把此事转告海南各州县。”
   这么勤俭,这样的个性,是朝廷和地方权贵所不能容的。上任八、九个月后,海瑞革职还乡。
   这位官至封疆大史,誉满天下的大人物,和当时那些还乡后家财万贯、田连阡陌的乡官相反,他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童年和少年,是靠祖上留下的10多薄田,和母亲做些手工活养大和上学的。到了晚年,他还是靠着10多亩薄田,外加自己替别人写点文字度日。
   海瑞在家乡整整度过了16年这样的生活。就是在这样困苦的情况下,县里负责丈量田地的官吏,出于对他的照顾,少算了1.8亩田地的赋税,他把县衙叫来,当面予以纠正。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明神宗朱翊钓*决心再次启用海瑞,任命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年,海瑞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再度出征,他的俭朴之风有增无减。他依旧穿着破旧的棉袍,坐着一只小船,沿水路几千里,走了几个月,既没有随从,更无仪仗,物是人非,所到之处,没有一个地方官员知道他是谁。一到南京任上,与当年初任南平县学校教谕时一样,第一件事就是张贴告示,禁止吏部和各衙门的任何官吏向他送礼,已送来的礼金物品,各自领回去。然后,着手革除衙门中的种种积弊。
   三年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8年)10月,刚刚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海瑞,病故在任上。这年,他73岁。
   去世的前三天,衙门派人给他送去柴火银子时多出7钱,他专门让人如数退还。
   弥留之际,他也没有向身边的人交待一句私事。
   海瑞老人的丧事,由于没有亲属在身边,丧事由南京都御史王用汲料理。王用汲带人整理他遗物时,角角落落找寻也只发现他的私人财产共有俸银十多两,外加做官服、被褥用的绸缎两匹,麻布一匹,这点财产连当时一般的穷书生都不如。看到这位坎坷一生,多灾多难的宦官老人如此清寒,王用汲忍不住哭出声来,在场没有一个不伤心落泪的。
   大家商议了一下,每人凑些钱,为海瑞办了丧事。
   海瑞的丧事虽不豪华,然而,隆重的场面却是任何一位封建官吏的丧事都比不上的。出殡那天,南京城里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大街小巷搭满了市民们自动祭奠的灵棚,悲痛的哭声笼罩着整座南京城。
   当载运海瑞遗体的灵船过江时,长江两岸穿着白布赶来送行的队伍,连绵一百余里。
  
  
   注释:
   ①正德: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10位皇帝的年号。明武宗不是明君,虽有一定的功绩,但他的昏庸和荒诞行为,百姓无法原谅。
   ②嘉靖:明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第11位皇帝。明世宗前20年有作为,21后开始腐化,局势动荡不安,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
   ③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第13位皇帝,在位48年,30年不上朝,昏君。
   ④里:明朝基层的组织形势,100户(或110户)为一里。
   ⑤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人事部副部长,明代三品官员,清代二品。
   ⑥督抚:总督和巡抚的总称。中央派遣到地方处理事务的官员。
   ⑦巡盐御史:监督盐务和纪检纠风的官员。可理解为现在的海关总署下属的海关巡视员、质检员(古代和现代并不完全对应)。

共 35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海瑞,明朝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这与他小时生活环境和母亲的教育有关,也与个人的自律有很大关系。海瑞一生清廉、爱民、刚正不畏权势,身后流传不少佳话。平生贫寒海瑞为官,始终保持最高的廉明尺度,除了支付当局下发的俸禄外,他毫不懂得哪怕一分一毫的灰色收入。他死后财产不及一个穷书生,令当时为他办丧事的官员伤心落泪。虽官居高全位,却始终不改勤俭节约的本性,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后世人敬仰。感谢作者赐稿,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巧眉        2023-10-22 06:45:55
  好文欣赏品读学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10-22 12:04:16
  学习清官的文章们很有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