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大山里的“沙家浜”(散文) ——春天坪的故事
2023年的清明节,来自大沙溪,小沙溪的四百多中小师生,来到春天坪扫墓,祭奠一位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
师生们面对烈士墓,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那情景又把我们带回到当年的战争岁月。
1933年12月19日,中共湘鄂中央分局在咸丰大村召开会议,决定“建立湘鄂川黔边苏区”。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的率领下,由咸丰县的活龙坪进入四川东部地区,决定攻打黔江县城。黔江国民党驻军是四川边防“剿匪”司令周华成,以两个大队布防大路坝,中坝,以手枪营驻防县城。22日,贺龙红军一举击溃大路坝,中坝和城防敌军,接着再傍晚攻下黔江县城,打开监狱,释放关押的群众。这一次战斗,歼灭敌军一个团,缴获了一批物资。周华成向川军总部求援,总部组织了一个师的兵力反扑。贺龙红军主动撤离黔江,返回咸丰、利川境内修整。
在这次攻克潜江的战斗中,红军也有一部分战士受伤,其中有40余名伤病员安置在小沙溪的春天坪和司城的张爷庙两处红军战地医院。贺龙也留下红军中的中共党员骨干,组成红军游击队,一方面负责医院的安全,一方面宣传发动群众参加游击队,扩充红军力量。
伤势较轻的红军伤员安置在张爷庙红军医院,伤势较重的大多数伤员都安置在春天坪红军医院。这两处红军医院相隔十来公里,都依托着马鞍山的山势,防御利川方向的国民党军,进可攻,驻可守、撤可退。一旦有事,两处可以互为照应。张爷庙的游击队可以为春天坪的红军医院赢得撤退的时间,同时双方还可以对来犯之敌进行夹击,互有牵制作用。因此春天坪医院的重伤员可以赢得较多地休养时间。
春天坪红军医院是红军设立的后方医院,地处半坡上的一处平地。四周尽是山林,医院面积约150平方米,有一楼一底共六间房子构成。这里的房屋主人名叫杨定成,40来岁,是地道的贫苦农民,他拥护红军的主张,把红军当成是贫苦民众的大救星。他一听说红军医院需要住房,就把自己的全部房子拿出来让伤病员住。于是在这大深山里就上演了一场“军民鱼水情”的“沙家浜”大戏。
杨定成一家五口人,为了接待红军伤员,他对一家人做了细致的分工安排。他自己去山间来回担回泉水,老婆负责给伤员烧水做饭,大儿子进山打柴,供给燃料,儿媳妇给伤员洗衣送水,小女儿帮助医生照顾伤员。分工具体,协作和谐,一家人配合红军医生把这些伤病员伺候得好好的。
杨定成的哥哥杨定晓,也是40多岁的汉子,是当地出名的“土郎中”,最擅长刀枪伤口和腰肌劳损的治疗。祖传的秘籍血蝉药是他最拿手的方子,他用祖传秘方给伤员治疗,杨定晓早晚检查伤员伤情,亲自熬药,还给伤员喂药,使得伤员很快就得到了康复。红军医院一时没有了药,他就带着儿子杨金明进入山里,爬上悬崖采集药物。
由于贺龙红军多次进出沙溪一带,统一战线工作也是做得好的。当地的富户费兴宇,何光辉等不仅不生事造乱子,还主动拿出粮食,供给春天坪医院五六十名红军的吃饭。春天坪的猎户刘庭斗,见到红军的伤员生活清淡,就邀集同行进山去打猎,一次打到一头三百斤的野猪,刘庭斗找四个人抬到春天坪红军医院,亲自剥皮,把野猪砍成条块,给伤病员煮大肉吃。春天坪红军医院的院长花顺涛,是个女战士,他见到刘庭斗天天进山林打猎,衣服被荆棘划破了,一边帮他缝补,还把攻打黔江缴获的军用皮鞋,军用皮带送给他。刘庭斗舍不得穿,就把皮鞋皮带细心地保存起来,后来送还了政府。如今这两件东西还存放在洪湖军事博物馆,成了春天坪红军后方医院和贺龙红军在沙溪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
湖南籍战士陈耀辉,革命意志坚定,作战勇敢顽强,在攻打大路坝,中坝和黔江县城的战斗中,陈耀辉处处冲锋在前。在攻入黔江县城大门时,不幸被敌人子弹打中头部,伤势很是严重。在春天坪医院里,杨定晓天天精心治疗,由于头部子弹无法取出,陈耀辉最后在春天坪医院牺牲。陈耀辉牺牲了,人们很是悲痛,为英雄惋惜。青年农民曹阳成将自己的杉树楼板捐献出来,给英雄做成棺材安装遗体。春天坪附近二百多民众为英雄送葬。陈耀辉安葬在春天坪红军医院的坝子坎下的鸭子坪,1935年2月,红军撤出沙溪至湘西与红二军团会和。1949年全国解放,当地人民自觉保护陈耀辉的坟墓不遭破坏。2011年,利川市人民政府为陈耀辉烈士树立墓碑,刻上名号,让下一代人永远记住这位英雄。
如今春天坪红军医院旧址和陈耀辉的墓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把陈耀辉的墓称为“红军坟”!
“挥泪继承英雄志,誓将遗愿化宏图”。四百多师生一齐在烈士墓前宣誓默哀……
2023年11月22日静心草堂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