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趁热吃(随笔)

精品 【东篱】趁热吃(随笔)


作者:鲲鹏一飞 童生,919.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1发表时间:2023-10-23 06:20:33

我生于江汉平原,本以大米饭为主食,但由于在陕西呆了十八年之久,现在却喜欢上了吃面条,特别是手工面。北方的面条特别丰富:拉面、烩面、刀削面、炸酱面、拉条子、裤带面、饸饹面……数不胜数,光是拉面以粗细就分好多种,从毛细、韭叶,到中宽、大宽;面是一样的面,但做法不一样,汤与臊子不一样,因而味道不一样,我曾经就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一碗面条百味人生》,一碗热热的面条下肚,真正的感觉不仅仅滋润了味蕾,温暖了腹胃,甚至连灵魂都得到了慰藉……
   不过我喜欢吃的还是那种北方的手工面条,而不是碱水面。手工面筋道,口感更好,所以我住的附近什么刀削面、拉面、饸饹面等各种面馆,就成了我经常光顾的早餐店,甚至更远的地方,哪里有手工面条,我都搞得很清楚。现在人吃早餐都有打包的习惯,特别是疫情之后许多餐饮店禁止堂食,或者有时候因为时间紧,所以到店之后会打包一碗带走,有的人边走边吃,有的人带到单位再吃,不过带到单位吃的面条口感比之在店里吃的口感,要差许多,虽然只过了十几分钟或几分钟而已——再筋道的面时间一长都会烂,面条一烂味道便不好了。
   小时候吃东西时,常听老人们说一句话:“趁热吃,热的好吃。”时隔多年,突然觉得这句话大有深意。
   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一些新鲜食材做出来的食品就是要趁热吃,否则过不了多久就完全失去了它的鲜味,至于隔夜菜,就更不用说了。典型的如粽子,刚煮出来的棕子不烫嘴了,这时候吃口感最好,再过一段时间冷了就变硬了,不仅仅口感不好,甚至难以下咽,而且很伤胃。其他的无论是蔬菜还是肉菜,也基本如此,蔬菜刚炒出来口感好,营养也高,放时间长了就不好了;肉菜凉了之后会显得特别油腻,总之炒菜、粥类、面条等大多数经高温加工的食物必须得趁热吃,趁热吃口感好有营养,反之时间长了就不好了。
   由此引申到生活中来,趁热吃还隐含了这样的意义。
   所有的东西都有保鲜期,越是鲜嫩的东西保鲜期越短。“鲜活”一词意思是鲜灵活泼,新鲜而充满活力,而它更本原的意义我想应该是动物植物的新鲜与充满活力,我们可以看到鲜活水产、鲜活食材这样的词,现在卖蔬菜水果的都改名叫生鲜店了。所有的食品都有保质期,保鲜期就更短了,食材不新鲜,做出来的菜品也就不好;新鲜的食材做出的新鲜菜品得趁热吃——那是食物的保鲜期,即便你当餐没有吃,放到下餐吃也成了剩菜。蔬菜肉类新鲜不新鲜,我们基本凭经验用肉眼都可以看出来,鱼类更是要活的现场宰杀,这样的食材才新鲜。我们在生活中也时常会遇到一些新鲜期:比如我们刚到某个陌生的地方(或者是城市、或者是景点),新生刚入校,刚入职到某个单位或公司,刚刚谈恋爱,才为人父母……总之在我们刚开始某件事的时候,总是充满新鲜感,充满了激情,然而多巴胺持续不了多久,保鲜期就到了,我们便开始倦怠。生活中很多的保鲜期都带有一个新字,刚入校叫新生,刚入职叫新人,刚结婚的叫新郎新娘,搬家到别处叫开始新的生活,这段时间都叫保鲜期;新房、新车、新家电、新手机、新饰品……我们刚开始都对其抱有新鲜感,然而喜新厌旧终究是人性里难以根除的东西,时间长了都会平淡甚至厌弃。虽然对于食物人类通过技术可以延长它的保鲜期,但无论怎么样,它始终都只是短暂的,而对生活中的保鲜期,也可以通过许多形式或花样来延长它,但最终不可抗拒它会过期……
   趁热吃是对美好事物的尊重,是对生活应有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一篮子苹果,已经开始慢慢变坏,我们是先从好的吃,烂掉的就扔掉算了;还是先从坏的吃,结果可能最后吃到的都不是太好的苹果?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以为年轻人可能倾向于前一种,而老年人则可能倾向于后一种,因为老年人对坏的总是舍不得丢弃。可是从趁热吃的观点看,坏掉的已经坏掉了,我们为什么不先吃好的呢?古人也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它的意思是叫人们莫负好时光,无论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除了努力学习和工作,还应有时间去享受时光,春花秋月、绿荫冬雪,它们到来的时候你可以尽情地去欣赏,否则便是对人生的辜负。当我们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时,当我们交到知心的朋友时,当我们有一段愉快的旅程时,当我们有一顿丰盛的美食时,我们应尽情享受它们带来的愉悦和快乐,而不是等一等。
   趁热吃表示我们对生活越来越追求品质。有句老话说“饥不择食,慌不择路,贫不择妻”,人在无可选择的时候,只好将就,是没办法的办法;试想人在茹毛饮血的年代,哪里还讲究什么菜的色香味,可是在生活条件富足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去追求更高品质的东西呢?一盘美食端上来,要等这个,要等那个,最后吃到嘴里油都冻住了,无疑是暴殄天物。在有条件享受的条件下,只要符合法规、符合人伦,我们就应该去尽情享用,而不是装着一副正人君子模样推诿。
   趁热吃就是抓住最佳机遇。刚出炉的食物烫嘴烫心,所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不过时间长了难吃又丧失了营养,所以趁热吃是最好的时机——香甜可口。因此人生遇有好的时机,就应该牢牢抓住。钓鱼也是如此,当鱼咬钩时,拉得早了或拉得迟了都可能把鱼钓不上来。这也是说人生要乘势而为,饭要趁热,奋斗要趁年轻,趁有激情,趁着还有理想和目标。
   我们看那些“热”字组成的词,很有意思:爱若加热,便成了热爱;情若加热,便成了热情;心若加热,便成了热心;血若加热,便成了热血;泪若加热,便成了热泪;那些本没有温度的事物,加了热便让人感觉十分温暖,有力量,这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与用心。
   火锅是个伟大的发明,它可以让我们一直吃到热的新鲜食物,这是不是喻示我们;人生要自带热量,自带激情,才能保持生命的新鲜度。
  

共 22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我”生于江汉平原,本以大米饭为主食,但由于在陕西呆久了,现在喜欢上了吃面条。小时候吃东西时,常听老人们说“趁热吃”。作者由趁热吃想到了“鲜活”一词,想到了市面上的各种食材,也想到了生活,并引申到生活中。趁热吃是对美好事物的尊重,是表示对生活追求品质,是抓住最佳机遇,是趁势而为,包括奋斗也要趁年轻。我们看那些以“热”字组成的词,很有意思,那些本没有温度的事物,加了“热”便让人十分温暖,有了力量。本文有意思,以一句“趁热吃”展开全文。作者并不拘泥于“吃”,而是抓住“热”展开丰富联想。作者并不是凭空而想,而是见识独到地抓住生活的本质。本文语言灵活,过度自然,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让人感到鞭辟入里的逻辑力量。文章有着语义学和认知学,有一定的内涵,外延丰富、深刻、得当,可见作者有思想,会分析,善表达,令人读罢,有着强烈的情感震撼。好文,推荐品读。遥握问侯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02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10-23 06:28:12
  很好的随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看法,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读罢,令人咀嚼回味,给人启迪。推荐品读!遥握问侯老师,谨祝秋安笔丰!
2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3-10-23 06:40:15
  佳作拜读!趁热吃与趁热打铁同理,但汤元不能马上吃哦!向老师您学习!
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10-23 08:46:32
  趁热吃,这个题目好,一下子就能抓到人的眼球。读吧,确实如趁热吃了一碗臊子面,舒服,又是最后两段,更是独具特色,让人有共情感。拜读学习,点赞!
4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10-23 13:30:13
  这个立意很好,不仅有趁热吃下去的美食的味道,更有折射出的生活的韵味。好文章!学习点赞!
5 楼        文友:岚亮        2023-10-23 14:07:31
  很有见地的一篇随笔,笔力甚是雄健,行文韵律流畅。“趁热吃”“趁鲜吃”“慢慢喝”是吃喝的经典之说。我也喜欢吃面条,对“趁热吃”的种种好处有切身体会。写的好,大赞!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10-23 14:08:19
  趁热吃,是个火候问题,只要不烫嘴,就可以,这个时候,确实美味。老师的文,题材新颖,立意深刻。拜读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0-23 16:35:26
  鲲鹏老师的随笔,写得精粹。这个见解很有意思,的确,有些事,就像“趁热吃”,等了,过段时间,可能就败味了。合适的温度,才养了味道,味道的获得并非易事,也有着稍纵即逝的特性。鲲鹏老师的随笔,笔力雄健,洒脱而充满趣味。趁着合适的时候,温度还在,我们就不要等了,开席吧,今天鲲鹏送来大餐,赶热吃吧!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3-10-25 19:48:15
  感谢老师一如的抬爱,一直在出差,工作上的事也多,未及时回复还见谅
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3-10-23 20:08:22
  趁热吃,很朴实的语言,生活中常常能听到,老师能联想到为人处事的一些态度,有意思的随笔,老师独特见解,文章有内涵,拜读学习,祝老师创作快乐,秋安笔健!
随心而有趣的人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10-23 20:13:46
  这篇文章见解独特,很有说服力。趁热吃,刚刚好的时候是最最值得珍贵的。文章又很强的哲理性,寓意深,给人启迪。美文佳作,点赞学习,问候老师!
10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3-10-25 19:50:33
  感谢老师们,愿与各位老师多多交流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