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屹立在心中的风景(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屹立在心中的风景(散文)


作者:雨村律澜 布衣,39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6发表时间:2023-10-25 09:35:38
摘要:原创首发

屹立在心中的风景
  
   东北初夏的天空,开阔着,满目是纤毫不染的湛蓝,寒葱岭景区门内的烈士纪念碑下,一面纯红的党旗也是纤尘不染的,一个角握在党支部副书记李淑杰女士的手中,一个角握在讲解员刘明田的手中,我们站在红旗后面,重温入党誓词,纪念碑广场外,几株还没来得及落英的荷青花,盛开着纯净到极点的战地黄。
   流年无恙,光阴留香。在这日渐凌乱的气候里,那一场山雨之后的,由敦化市作家协会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春季笔会,悄然地在2023年6月10日,把三十余名作协会员带到了寒葱岭红色旅游观光区,。
   此处位于敦化市区西南201国道45公里处,以秋季五彩斑斓的令人醉美的红叶,成为远近闻名的赏秋旅游目的地。其内建有东北抗联密营遗址遗迹、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作战痕迹最清晰的密营遗址,也是各地党、团、群众组织纷至沓来,开展主题活动、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更是令敦化市作家协会会员们常读常新的创作灵感发源地。
   这里的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是全国首家反映东北抗联密营文化的展览馆,其收藏的文献史料和抗联遗物,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联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这次旧地重游,却发现了展馆已重装,布局更加严谨,我们再一次聆听展馆的草根宣讲员刘明田的非常接地气的讲解,灵活生动,条理清晰。
   寒葱岭遗址是让世人了解中国抗战历史最好的载体,也是承载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抗联历史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和桥梁,是一段历史的真实,是非虚构的革命遗迹。
   沿着木栈道,行走在景区内,栈道外的“地窨子”极具隐秘性掩映在树林之中,内部搭建的木炕、桌椅及陈列的各种用具,实景重现了当年抗联战士的战斗场景。穿越“地窨子”向上走,此时李淑杰副书记以敦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停留在“之”字型战壕边。在讲解中,我们知道,她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寒葱岭抗联遗址从发现到挖掘,从怀疑到确认的跨越式发展的历史。
   她那激昂的表情,手指下的“之”字型战壕是抗联足迹最重点的表征。随着她挥舞的手臂,调动着冷静而直白的记忆,满怀深情地说:“我爷爷是抗联战士,他就牺牲在这里。我在这里工作,踏在脚下的土地,曾经流淌过爷爷和其他抗日英雄的鲜血,心情是很激动的。”
   在爷爷战斗过牺牲了的掩埋忠骨的战场上工作,也许李主席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吧,“我得好好干,千万不能给前辈丢人丢脸”。榜样的力量就这样继承下来,那种力量积累着,在工作中爆发出来,想把抗联精神和挖掘遗址的亲历,分享给来往的游客。
   她说,寒葱岭红色旅游观光区的重现,如同那段艰苦卓绝的东北抗联的历史,从缘起到发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缘起于2013年8月,李玉君调到寒葱岭林场任场长一职。于工作中听到的,看到的“寒葱岭伏击战”战迹地的红色基因图谱,结合自然景观,筹建了枫叶山庄和红叶谷旅游观光区。其后有敦化市党校研究室主任张彦夫,邀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专家史义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军事历史专家刘志青两位专家,会同勘察寒葱岭林场59林班。找出了“之”字型战壕,密营营房、南北大炕、锅台、灶坑、菜窖、菜地、哨所和多处散兵坑,并一致认定是东北抗战时期留下的密营核心遗址,是迄今为止他们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密营核心遗址。
   对于两位专家的论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研究员、战术专家孙乃祥和郑守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二战史专家肖石忠,国防大学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左晓柱,六位专家汇合一起,通过实地勘察,也一致认定寒葱岭密营是东北抗联长期生活和作战的重要核心区域,是目前发现的军事特征最显著、保存最完整的抗联密营遗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在专家的建议下,在敦化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寒葱岭林场以“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战迹、密营文化”为主题,以东北抗联重要人物、事件、战迹为线索建设了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展出照片、史料、实物以及在寒葱岭密营挖掘的抗战遗物等3000余件。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情景再现了东北抗联将士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唯有亲自经历,才能如此清晰的表达,让众位作家有了感同身受的触动。而人群终将渐渐散去,我却独自停留,在她讲解点上站了许久,抚摸着眼前斑驳的黄菠罗树皮,采撷下一朵盛开的野玫瑰,捡起一片无人顾及的零落的野百合花瓣,透过“之”字型战壕后虚化了的穿越时空的历史,我看到了匍匐的穿梭其间的身影,也能想象到李主席在讲述前辈的不屈的抗战精神时,那不曾对人言谈的失去亲人的痛楚。
   血脉相传所诞生的新生力量,是传承不屈的抗战精神的最坚定的力量。这种新生,坚定的传承,在李主席这里是那样的扎实,让感受到的血脉与精神整合在这片热土。
   遗落,挖掘,继承,是历史的更迭,也是精神的永存,愿抗联精神之树常青,愿屹立在心中的风景常红。
   那段被挖掘的历史,在文字版图上,常有人谈起,但是对于一地,一人,一景,还没有被人注目到如此角度,就从挖掘的那个过程里,我开始想,李主席会为我们中华民族、东北抗联的这段历史——如此悲壮、惨烈一幕,写点什么。
   从《陈翰章将军》这本书中,我发现敦化市作家协会对重大题材的一些书写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历史的反思。长达14年的抗战,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悲壮可泣的抗联精神文化,这种精神体现在哪里?是在抗联密营遗址的发现、挖掘的过程中,呈现世人面前时,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大无畏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传承的力量,历史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传承!
   作为历史遗迹,它的损毁消亡是不可逆转的,虽然可惜,但是我们还可以去还原,去复刻,就是为了让这种精神,在传承中有了存在的意义,因为这种精神是照耀后人,是让后人沿着前人道路继续前行、创造、辉煌的一道光!
   “一片土地要一直有光的存在,才能度过所有苦难和黑暗!”
   笔会过去那么久,我却不会忘记,李淑杰副主席那激扬的讲解、熟悉的身影仍会飘扬在密林深处,屹立为我心中的风景!
   而在这个繁忙的“中秋”、“十一”双节中,散步在文友的朋友圈里,仍然能看到李淑杰副主席站在栈道上枫叶下那个笔会时的讲解台,为众多的游客们做着讲解。
   我不知道她每天要做几场这样的讲解,但是我知道那肯定是她对这份事业,那片热土执著的热爱。
   我通篇畅读了她的首届“大德敦化”文学奖的报告文学《亲爱的,让我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文章讲述了李主席在爱人罹患重病时不离不弃,艰难取胜的经历。有两段文字令我动容——‘我的脑中一片空白,彻底体会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深的痛苦,不是嚎啕大哭的渲泄,不是默默流泪的隐忍,而是内心的荒芜’。‘谢谢你这么坚强地挺过了这么痛苦的治疗过程,让我现在下班回家还能看到自己家的灯亮着,知道家里还有我的爱人在等着我回家,我的孩子推开门能看到他的爸爸妈妈还在家中等着他,我是真的感谢你,亲爱的!请陪我一起慢慢变老’。
   合上书时,却已潸然泪下,那一刹那,我听到了枫叶盛开的声音,风未停,血未冷,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现代,还有这样的女子将爱情,亲情维护到了极致。人世间种种的亲情、爱情、友情,也许在李主席亲身经历的爱人诊疗中,让她精疲力尽,那些说不出、绝望、不想活下去的念头和感觉。所有的黑暗压来,我仿佛看到了风雨来时,那副柔弱的身躯,坚韧地站在爱人身前,面对病魔,不置一笑,如军神一般与敌相斗,逆风前行,前进一步,病魔便会向后退一步。
   “亲爱的,让我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句誓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我想李主席与她的爱人会很清楚,誓言铮铮如花开有声,也许只有她们二人,在漫长的治疗、恢复的过程中,静静地听到岁月向好绽放的动静,似一丝丝一缕缕的轻微空气,悄无声息地穿越时空,至静至极,无弗及远的透明开来。
   这篇报告文学传达出的主题思想,如同李主席站在讲解台上,明亮的阳光倾泻而下,落在她坚韧挺拔的身上,如同我心目中那帧屹立不倒的风景,淡然从容地向阳而生。
   我仿佛看到她的身影里彰显的两道人格之光,一道彰显着烟火人间的女子温婉,一道彰显着兴事建业的巾帼英豪。
  
  
  
  
  

共 34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仿佛看到她的身影里彰显的两道人格之光,一道彰显着烟火人间的女子温婉,一道彰显着兴事建业的巾帼英豪”这是作者在这篇散文结束是的话,也是对这篇文章的总概括。整篇文章,作者以时间顺序,以“由敦化市作家协会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春季笔会,”为由头,详细叙述了参观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的经过,尤其是重点叙述了敦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淑杰的典型事迹,让我们了解了一位东北抗联后代“我得好好干,千万不能给前辈丢人丢脸”的坚持和执着。尤其是作者在“通篇畅读了她的首届“大德敦化”文学奖的报告文学《亲爱的,让我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后的那种感动,更让这位东北抗战后代的想象清晰可见,同时也增加的文章的可读性,让主题更加突出。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3-10-25 10:28:15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