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成】大金堤、老窑地(散文)

精品 【书香·成】大金堤、老窑地(散文)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4发表时间:2023-10-25 15:27:33
摘要:黄河、黄水、黄土地、黄种人,一条老黄河成就了中华,养育了华夏,泽披着泱泱中华大民族。早在很古的史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炎黄子孙们,曾以黄土筑屋,用黄泥制陶,初步理解了大自然“金木水火土”微妙的关系。金克木,木生火,土调水成泥可制器,一把烈火即使水化无形,使黄泥升华。万年历史,千载探索,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与文化。

一.
   记忆当中,故乡村西里许之遥的地方,静卧着一条蜿如巨龙的古老黄土大堤,人们称之为“金堤”。
   相传,此堤是秦始皇时代为阻挡黄河洪水而修。据说,当时为了快速修堤,秦皇亲自下旨:“限定在他及随从们打马跑过之后,大堤必须修成!”这一来显示帝王之威,二来也说明了修堤的紧迫性。
   此旨一下,可难为了上下官员和贫民百姓。为按期修堤,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用法术定住下落的太阳,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军队和地方官员们,则驱赶来大批的民工与百姓,勒令他们就近取土,实行人海战术,哪怕拼尽人力和生命,也要以最快的速度修成大堤。
   由于太阳被定住不下落,所以筑堤人不可歇工,不许下工地。为此,后勤方面,官府逼迫附近的百姓,一天送去工地十余顿饭。好在“跑马修堤”的计划最终成事,秦皇帝回望大堤修成,滔滔洪水被拒之大堤之外,龙颜大悦,亲自命名大堤为“金堤”,取固若金汤之意。也许他并不知道,在修堤的过程中,累死、饿死了很多人,新修成的大堤黄土之下,埋葬着很多森森白骨与冤魂。
   传说毕竟是传说,当不得历史。但金堤这样宽厚浩大的堆土工程,土方量相当可观,甚至达天文数字,这在古时没有大型机械,完全靠拼人力来完成的时代,也不得不说是个伟大的工程,同时也只有劳动人民的集体劳动,才能创造出如此宏伟的历史奇迹。
   既称谓为堤,且取有固若金汤的美誉,大堤当然约束洪水。想来当年金堤应该更加宏伟,一定阻挡了黄河的洪流。也许就是因它锁住了黄河苍龙,使后来的千百年间,才确保了我故乡一方的平安。
   自古黄河多灾难,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黄河流域的炎黄子孙们,历史以来倾尽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和智慧,治理黄河,安抚黄水,一次又一次地进最大努力平息黄河母亲的暴怒。
   而今,黄河距离大金堤已远,站在金堤之上,再也看不到黄河波涛,再也听不到黄河的咆哮,似乎它与黄河没有了直接的关系。但岁月沧桑、乾坤巨变,绵延几百里,上下不知几多年的大金堤,依然宛如巨龙,沉睡静卧,它似乎成为了历史的遗迹,它的存在,也好像只是为了见证逝去的那段历史。
   不知从何时起,大金堤的堤顶上,行成了一条宽阔蜿蜒的大路,连接着附近三县一市通达两省。大金堤的功用也不再只是堤防,人们逐渐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和内涵,包括军事与战略的价值。
   此堤绵延几百里,堤根处有一溜积水洼地紧紧相随,天长日久洼地中长满了芦苇和蒲草,滋生出很多鱼虾和泥鳅,它们如影伴形,不离不弃地为这条巨龙摇旗助威,共同在华北大平原上,矗立着一道风景。
   金堤上长满参天大树,平时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树下荒草丛生,常有蛇虫出没、蜂飞蝶舞。两侧更远的地方是万顷农田,冬春季节无比开阔,茫茫平原一览无余。夏秋时期形成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人为地形成绿海汪洋。
   华北之地历经黄河亿万年的冲积,极具辽阔和平坦,纵横几百里,登高瞭望一马平川,少见山峦与峰岭,所以这道人工大金堤,自然就成为地理屏障,在军事和政治中极具有战略意义。说是当年刘邓大军过黄河部队集结时,大金堤就曾起到了一定的迟滞与阻挡作用。
   村里的老人们都记得,当年小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山东的军阀韩复榘,曾在大金堤上修筑了很多据点,构筑成黄河外一道防线,并驻军设防,试图作为军事屏障,何曾想,日本侵略者进关南下,韩复榘带领国军不战而逃,弃守济南,丢弃山东,将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日本人。大金堤防线,重复了二战时期“马奇诺”的笑话。
   再后来日本侵略者扶植汪伪傀儡政权,汉奸们再次利用大金堤做文章,继续增兵布防,一心阻止全国人民抗日。
   回想中国的近代历史,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再到解放战争前期,不管谁执政齐鲁大地,无不利用大金堤来设防线,直至淮海战役期间,蒋家王朝也曾计划利用大金堤,阻挡解放军南下解放全中国,阻挡刘邓大军过黄河,可到头来同样折戟沉沙,大金堤并没有对他们提供佑护,反而见证了国民党军队的覆灭。现在金堤上荒草从中依然散落着很多混凝土块和残砖烂瓦,他们记录着那段历史,成为大金堤被迫参与战火的悲歌。
   悠悠古老大黄河,巍巍历史大金堤,不会护佑一切失去民心者,人民修筑的大堤必然护佑着人民。据说当年国民党在郑州花园口炸开黄河决堤时,滚滚洪水一泻千里,不但没有阻当住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反而造成三省四十余县的灾难,大片良田一夜之间成汪洋,八十余万民众顷刻之间惨遭溺死,千百万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我故乡虽离郑州较远,可黄河洪水的余威也波及到山东的鲁西南,幸亏有大金堤护佑,我故乡之处的大片土地,才免受了一场洪灾。
   静卧千百年的大金堤,历史以来,到底怎样制约了洪水,现代人当然不记得,但从大堤两侧农田土质的截然不同,及堤里堤外地质地貌的截然不同,可想而知,大金堤在历史上必定不止一次地拒止了黄河发来的大洪水。大金堤不单对黄泛担起了约束的功用,而且在防风治沙、农田水利和林业交通方面,无不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大金堤绵延几百里,堤坡及堤眉上种满了杨树和刺槐,大树阔枝密叶,遮天蔽日,平时显得阴风飕飕,入夜时更是行人稀少,树上上及荒草丛中,常有怪鸟悲鸣、蛇鼠游弋,若胆小的人独自走在上面,想起脚下的冤魂和战乱的枪炮声,却也产生难以抵抗的怯意。
   神奇而古老的黄河,自古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被誉为神州大地的母亲河,亿万年来,她不仅抚育了代代优秀中华儿女,也每年从黄土高原携来大量泥沙,铸成广袤平坦的华北大平原。正因为这些泥沙,注定了黄河中下游的不稳定,黄河两岸人都知道,老黄河的脾气欠佳,动不动就恼怒发威,发威时一场大洪水,可造成千里汪洋,可造成哀鸿遍野。
   黄河洪水素有“紧沙慢淤”的习性,每次黄河急水过后,先沉淀下来的定是黄沙,在浅滩水底,如板如毯,涉水而过时不陷不沾,十分洁净和脚爽。待水去沙土风干后,春风一起,却如尘如瀑,遮天蔽日。天长日久,黄河流域就形成了局部的沙漠或沙岗,这为黄河“紧沙”。
   而“慢淤”,则是黄泛过后积存滞留下来的洪水,最终留下的一层粘淤。黄河水之所以浑浊,多是因含有此种黏土。这种黏土,质呈黄褐最是细腻,透水性差,沉淀速度慢,且具有很大的粘性,是黄河带来的另一种泥土。
   泥土干结后比较坚硬,但也很是肥沃,特别是黏土与沙土质混合,优劣性质互补,俗称为“莲花土”,最是适合播种棉花、小麦玉米及五谷,所以黄河滩区的农民们有“三年不见收,一收吃三年”的谚语。另外此土十分适宜烧制陶器或砖瓦。
  
   二.
   人生在世,生于土归于尘,皇天后土加上水,为人类和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基础。老黄河历经亿万年亘古的积累,黄沙和粘淤土叠压了一层又一层,造成华北大平原,給华夏民族积攒下无法估量的财富。黄河、黄水、黄土地、黄种人,一条老黄河成就了中华,养育了华夏,泽披着泱泱中华大民族。
   早在很古的史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炎黄子孙们,曾以黄土筑屋,用黄泥制陶,初步理解了大自然“金木水火土”的微妙关系。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调水成泥可制器,一把烈火可使水化为无形,使黄泥升华。几万年的历史,几千载的探索,人类在劳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与文化。
   著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无不起源于黄河。近代考古研究发现,史前古人早就开始制陶,初期以红陶为主,比较简陋,后期发展为轮具制陶,并烧出质硬器美的白陶、黑陶和印刻纹饰、镂孔绘画的彩陶。陶器是泥与火的艺术,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这些陶器及制造工艺,代表着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生产力”的时代发展与跨越,是人类从母系社会过度到父系社会的里程碑,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当之无愧。
   有资料显示,上世纪的1928年,考古学家在黄河岸边的济南章丘龙山镇,首次发掘了一处史前遗址,出土了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一批陶器,后被学术界命名为中华“龙山文化”的代表。龙山文化只是中华古文化的部分范畴,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古文化之一。那些闪着幽光的古陶或碎片,诞生于新石器晚期,穿越了五、六千年漫长的中国历史,犹如一颗颗黑色明珠展现于当今世界,其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神韵,堪称原始黄河文化瑰宝,堪称中华制陶艺术的奇葩,彰显着华夏古代先民制陶工艺的伟大成就。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了中华龙传人的渊源和黄河民族的龙脉。
   在中华人类文明发展的路途中,新旧石器时期是那么的漫长、那么的遥远,直到陶器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的科技开端,标志着人类社会由石器时代发展到一个新时代。陶器不但方便了人类生活,也为后来的铜器,铁器时代奠定了基础。
   “黄河之水天上来”,浪淘九曲万里沙。黄河流水日夜丈量着时间和岁月,黄河泥沙时刻丰富着中原大地的面貌和财富,今天沧海,明日桑田,历史、地理、人文、科技,自古以来无不持续地向前发展。老黄河演绎出人类文明,成就了中华古老的陶文化。陶文化的发展,更倡导出现代的文明辉煌,这不仅仅是时间的积累,也是老黄河启迪了华夏民族脱蒙开智的贡献。
   黄河水不单携来黄土高原的黄沙,还西决昆仑带来了亘古红土。红土跟随着黄河之水,又不定的在某时某地,机缘巧合地悄悄沉淀。此红土先是默默无闻地潜藏地下,后受日月精华、大地涵养、再经黄河黄水的慢慢滋润,升华为一种暗红色,十分宝贵的“红胶泥”。此泥非常精致细密,极具粘性和可塑性,用它烧制出来的陶盆陶罐,结实耐用透水性差,大大提高了陶的特性,与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带来很多便利。
   物华天宝,万物有灵。红胶泥在儿童眼里也是一宝,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儿童们,无不是伴随黄土着成长开智,他们把红胶泥做玩具并玩出一定的乐趣。那时虽不知道大汶口文化的三足陶器,更不知道闻名于世的秦兵马陶俑,这些是否也为红胶泥烧成。但知道家中常用的和面黄釉盆、盛米装面的陶缸,以及能装进好几担水的大瓮,其制作原料都离不开这种红胶泥土。
   就我故乡而言,红胶泥的资源虽不太丰富,但在故河道、金堤下常常能在生产劳动中无意发现。那时我们儿童们如获至宝,弄出一些拿回家玩,无论在石板上摔得“啪啪”作响,还是捏塑出各式各样造型,尽管阴干后弄来柴火烧得一塌糊涂,却总是乐此不疲。最有趣的是找来几双烂鞋破袜子,从游乡的货郎挑担上换回几个“娃娃模”。这种东西特别盛行于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手工艺人予烧制的红陶范模,里呈半弧形,有长有圆,大不过一、二寸,里面阴刻着神话戏剧人物或花鸟虫鱼,造型十分生动有趣。儿童们把摔打好的红胶泥,取一块按压在范模上,就能翻印出各种人物或动物,然后晒干进行比赛,相互交换或者赠送,这样童年游戏,小时候玩的不亦乐乎。
   玩泥巴似乎是孩子们的快乐和天性,记得小时候我们做出很多泥模制品,有时因管理不善,不是被暴日晒裂,就是被淋雨泡坏,但略感惋惜后仍然继续再来。有时老奶奶们则给我们要去一些,然后掺进一些黄沙和棉麻,揉熟后捏造成型,放于通风处阴干,以便作为冬天取暖的火炉。更听说有酿酒的作坊或过去的贵族大墓,也大量使用这种泥,他们稍以加工制成为“红膏泥”,以此作为酒窖防渗漏与墓室的密封,事实证明达到了非常满意的结果。
   红胶泥最大的用处还是烧陶。据村中老辈人讲:清道光年间,先辈们在大金堤上收留下一家逃难的三口,当时这家人孩子还小,饿得直哭,女人病得奄奄一息且衣不御寒,男人面黄肌瘦身无分文,蹲在一棵大树下一筹莫展,看样子实在可怜。村里老人把他们领进村,先安排在磨房小屋住下,大伙接济些吃穿用度,好歹算有了息身之所。后来捐钱给女人治病,尽管服用了一些土方和草药,但还是没有挽留住她的生命,于是大家自发地帮这个外乡人,在金堤脚下选了片荒地,起坟立冢好让其入土为安。就在大伙帮助挖墓穴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很厚的红胶泥层。这情况,村民们并不怎么在意,可是这个外乡人却如获至宝,一再说:“是孩他娘给我指出了生存的活路。”
   原来,此人自幼在老家土窑上干活,学得了一手烧制陶器的手艺,他知道这种红胶泥土,是烧制陶器的绝佳原料,有了它就不愁生活。
   不久,这个外乡人为了报恩也为了自己,说动村里的族长,由他筹资串换土地,自己做师傅领衔办起了土窑场,开始烧制泥盆、土罐、瓦缸、瓦瓮等农村百姓家的日常生活器具。

共 1008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大金堤,好一个厚重的名称,只看名字,就感觉出这个大提的分量。大金堤究竟始建于何时,似乎很难界定出来,但历尽沧海桑田,历史巨变,它至今依旧横亘在那里,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大金堤起初建设是为了阻挡黄河泛滥而侵害下游百姓,后来黄河改道远去,大金堤的角色随着时代而一度改变。它见证过战火硝烟的时代,被动“参与”过抗日战争的那段岁月,时至今日,依旧肩负着当地交通出行之路的角色;老窑地的出现多少有些偶然的成分,但偶然中一定有着必然,烧制泥陶的关键在于泥土,而黄河带来的上好胶泥,在大金堤下汇集沉淀,促成了老窑地应运而生,乃至后来发挥巨大作用的,黄河积土、大金堤筑建,是不可或缺条件。两者可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本作品立足于两个看似平凡至极,也毫不相干的景致,横向拓展,深层挖掘,写景写物,抒发胸怀,使得作品有了厚度和深度。佳作,极力推荐文友共赏。【编辑:雪凌文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025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3-10-25 15:30:48
  好一座雄厚的大金堤,我更是喜欢它那些远去的故事,在工业时代远远没有到来的时代,这样的大坝,犹如长城一样,不知道饱含了多少普通百姓的血肉之躯,不易啊,但它也保护了多少老百姓,古代的政府确实也为了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情,这个不能否认。虽然说死了很多劳工在所难免……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3-10-25 18:13:54
  大金堤的历史及厚重,影响着我的童年,老窑地的兴衰与乐趣,至今难以忘怀。现在,金堤因有县级黄河修防处的管理,扔在,只是快速苍老了许多,老窑地却只剩当地人心目中的地名,基本没有了痕迹。时间似流水,逝者如斯夫。感谢雪社精彩的编按和留评,祝安。
2 楼        文友:言泊远        2023-11-01 21:04:38
  拜读精彩佳作,细腻而感人;感悟红泥土的神奇,真的是善有善报啊!
回复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3-11-01 21:50:42
  黄河携土筑九州,文明上下五千年。长长一部中华史,半是黄河半是土,悠悠华夏古文明,半为薪火半为尘。谢谢老师来访留玉。
3 楼        文友:阮兴珠        2023-11-01 22:30:48
  看到你写的金堤,让我也回忆起家乡的金堤,我们都是一样的,东靠黄河,西靠金堤。估计我离的不是很远,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3-11-01 22:38:30
  是吗,我故乡在鄄郓之界,离兵圣孙斌的出生地和埋骨处很近。想必友知道或去参观过。祝老乡冬安。
4 楼        文友:张学龙        2023-11-02 09:14:45
  写景状物,细腻入微。
回复4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3-11-02 19:00:18
  谢老师赏读、留玉。祝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