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重访畲乡篁碧(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重访畲乡篁碧(散文)


作者:周游四海 童生,68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6发表时间:2023-10-27 10:58:54

篁碧,为少数民族乡,地处江西省铅山县境南部山区,东与武夷山镇相邻,南、西与福建省光泽县司前乡接壤,北接天柱山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5%,堪称绿色环保天然氧吧,总面积约80.89平方公里。
   记得10年前,同值盛夏酷暑的7月,我随鹅湖文学写作班的文友们从县城河口出发,乘中巴车途经县域西部的汪二、湖坊、陈坊经太源走进畲乡篁碧釆风。
   2023年7月重访篁碧畲乡,却是从天柱山出发,仅30分钟车程就走进篁碧乡村,我们沿着老街走过去,眼前景象焕然一新,老屋新楼相映成趣,重见阔别了10年的华氏宗祠外貌。
   湛蓝色的天空下,山风吹拂,感受到凉飕飕的舒适,一扫途中躁热,令人神清气爽。
   我们在乡农商行主任余必勤的引导下,打开通往围墙门锁进入宗祠大院内,又看到熟悉的8只硕大旗杆墩。大门朱红的油漆已斑驳,气势磅礴的古典门联布满了岁月的沧桑,整座建筑显得陈旧而古朴。我轻轻跨进门槛,走进祠堂我都有相同的感觉,面对祠堂前厅“武陵郡”两侧华丽宫灯,映射出厚重大气安详的模样,我只是静静肃立凝望。
   华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占地1728平方米,位于村西南侧;从宗祠外中间可以看到,两道平行的五叠式马头墙把全祠堂隔成三间;东西两侧筑起龙形高墙,中间大门上端阳刻“华氏宗祠”,东侧小门口上端阳刻“延绪祠”;西侧小门上端阳刻“彰报祠”,粉墙黛瓦古色古香。
   大门前走廊用两根5米长的八方形青石柱和两根正方体青石柱擎住。祠堂内梁柱、天井、天花板、门窗、浮雕、镂空雕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形态逼真,所有门板木柱绘画作品,别具一格,气势雄厚,美丽壮观。祠内布局独一无二,在古代宗祠建筑结构中堪称精品。2005年列为上饶市首批文物保护,2015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内存有华氏家训、名人简介、人物故事等,华氏家训有条不紊,分享有“严教训,隆师友,散祭灵,禁争论,睦乡里”等家风家训文化传承。培养后人,敬孝父母,爱戴兄弟姐妹,善待家族,仁者爱人,厚德载物,彰显华氏家族伦理道德的人文景观,浓厚的氛围让你感觉视角一新。
   历史记录篁碧畲乡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这里素有“一巷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头,秀才四处有”的美称。还有闻所未闻的“沈葆桢三难华祝山”的历史人物故事。
   清道光十二年(1832)秋季,官居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编修,掌河南道御史,分巡兰州道的华祝山,经道光皇帝恩准,就要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这事很好理解,人一旦风光,得让人看到,不然就犹如锦衣夜行!有高兴的事,也得让他人分享快乐。
   华祝三这次回故乡,倍感荣耀的是他把当朝一品大员忽悠到篁碧作客,堪称壮举。当时,这位官员闻名于世,官居两江总督并掌管与江南制造总局齐名的福建造船厂,既是李鸿章的同科进士又是林则徐的女婿。
   为了说动他一同前往江西铅山,华祝山煞费苦心,吹嘘自己的家乡人才济济,即便是田间农人牧牛稚童也能吟诗作对。沈葆桢被华祝山的一番描述勾起兴趣,于是跟着华祝山来到了篁碧。
   一路旖旎风景撩起沈葆桢的惊喜,绿水青山更让他游兴冲冲,便唤了华祝山舍轿步行。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巍峨的绵延青山,还没进篁碧村,沈大人就被满山遍野的绿色生态陶醉了。行至村口水公庙前,一个樵夫迎面而来,沈大人想起华祝山说过“樵夫也能联对,牧童犹可作清词”来。便唤住樵夫笑眯眯开口道:“西天八里无边景。”说完就期待樵夫接下联。
   他哪知这樵夫作对牧童填词只是华老爷的忽悠之说!这汉子别说对对子,他连沈大人的京腔京韵也半点不懂!樵夫指了指村里的方向,摇了两下手挑着担子转身离开。见此,沈葆桢丢给华祝山不屑的眼神。不料华祝山却向沈大人深作一揖微笑说:“大人,其实他是用手势对出下联。”沈葆桢一脸惊异,华祝山笑了笑解释道:“他刚才手指的是一个叫大岩的地方,摇两下手,是指一百,这样连起来就是下联:‘大岩百丈独竖尖。’大人,这大岩对西天,百丈对百里,独竖尖对无边景很合意境呀!大人能说他没对上吗?”这一番话说得沈葆桢眉飞色舞大呼妙极。
   妙归妙,沈葆桢已隐隐觉察出了下联并非樵夫所对,只不过华祝山才思敏捷巧妙利用樵夫的两个手势而顺势作答,既然如此,他还是从心里佩服华祝山的文才。说话间已进了村,时值仲秋,篁碧人已收割完稻谷正堆垛禾梗。
   这时,沈葆桢见前面一老汉抽着早烟在指导两个后生码禾梗垛。沈大人又兴趣大发,来到老汉面前,微笑道:“二人囤禾,老儿威风八面”。老汉当然听不懂,但出于礼貌便冲沈大人点点头,抱拳行礼离别而去。沈葆桢见状,心想,华祝山所言尽是吹牛皮,便又向华祝山挤眉弄眼。孰料华祝山笑嘻嘻地朝沈葆桢拱手说:“哎呀大人,刚才那老汉莫非知晓您的身份,他在用对子向大人提要求!”沈葆桢一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让华祝山说明白。
   华祝山笑盈盈道:“适才老汉冲您点三下头,这是因为畲族有三月三龙点头的说法,接着他又向您拱了拱手,这意思更明显了,当然是请求啊!然后又转身,自然是画圆围绕之意,相连起来,就是‘三水泛滥,小民请赐一堤’。”停顿了一会儿,压低语气微笑说:“大人,他这是说受了洪灾,想向您请求拨点银子帮这里建道防洪堤啊!”一番话,又一次将沈大人说得瞠目结舌,不得不对华祝山敬佩的心服口服……
   这些美丽的故事只是告诉游客,穿越时空岁月,我们仿佛看到这座安静的宗祠在时光中走过的艰辛轨迹。历经时代变迁,却能始终保持华氏宗祠在篁碧人心目中的地位。上厅在“天地国亲师位”之上,悬挂着“思敬堂”。两侧“忠廉、孝节”四个红色大字,相应“忠孝廉节”显示庄重大气,令人肃然起敬!因其高贵所以典雅矗立在村西南侧,透过中厅那些遥远的往事和恢宏的名字,似乎可伸手触及那些名字背后的温暖和苍凉。
   我们辞别华氏宗祠,一路走来,举目四望,大门上端的“太史第”、“光应星文”、“气象维新”字体的古老建筑,尽显儒雅气质,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瞻仰“篁碧畲族雷氏知名人物志”依照年代顺序,有自清雍正年的例移赠奉大夫雷贵华——至清光绪年的军功议叙五品衔、敇封朝议大夫雷维训共六十余位先生,都是从篁碧走出去的各级雷氏官员。我蓦地想起铅山西部湖坊镇的安兰行政村,却有个名叫百官的自然村。那么,县域南部山区的篁碧则堪称名符其实的“百官乡”了。
   远远就映入眼帘的雷氏宗祠前,飘逸着五颜六色的旗帜,近前看到在9只旗杆墩上,竖起的畲族各种标识旗迎风招展。雷氏宗祠的门当户对两侧,各挂着“畲族文化活动中心”和“雷氏家风家史馆”牌额。我们有幸观赏“雷氏族规”和“畲族历史文化”系列展。日出凤凰山,畲族四姓的来源,畲家始祖龙麒迎娶三公主、畲族婚俗跳竹杠舞等等活动,让你一饱眼福。
   不远处就是一圈土围墙的古代建筑群,这是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雷家大院”,又称“资政第”。当年雷维翰荣归故里,得到道光帝恩赐,敕建竖立牌坊。在族人的鼎力支持下,工期两年,建造起这座当时极为宏伟壮观的大宅院。
   我们来到大门外,见识墙上挂牌“中国传统村落”畲族村雷家自然村和“雷氏族规”赫赫有名,令人游兴大增。
   雷家大院里,有几位老先生在一起高兴地天南地北聊着。天井边一幅柱联道出精品古建重光:“且看家乡成仙境,更喜古宅变游园。”举目观赏工艺复杂,分明别类的精美窗棂雀替,细刻精雕的柱状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历经近200年漫长时光洗礼的雷家大院,仍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我漫步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沿途观赏山区风光,如同徜徉在美仑美奂的画廊,感受到四围景色幽深静雅,赏心悦目。
   我们来到古代建筑——“词臣”牌坊,此类牌坊式样十分罕见,高7米,宽6.8米,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四柱用八鼓抱石为支撑,坊基以四麻石为坊座。三楼两面为“敕建”,二楼为“词臣”,均属阳刻。一楼横匾阴刻“道光庚子科翰林雷维翰立”。所谓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掌管朝廷制诰令撰述的官员。
   雷维翰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甲辰恩科同考官,国史馆协修官,二十五年国史馆纂修《一统志全书》告成,二十七年任丁未科会试同考官,升任国史馆纂修官,二十八年国史馆纂修长编告成,奉旨议叙加一级。因此,皇帝敕建“词臣牌坊”以彰功德,光宗耀祖,昭示后人。
   我伫立在牌坊下沉思,抚摸着已失去原色的坊石,仿佛感觉到它的体温和脉动。仰望凝视着“敕建”二字,思绪似乎穿过时空隧洞。眼前出现一个个虚幻境头,有着晚清装留着长辫的人匆匆经过;随着画面变化,又陆续有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和西装革履的人,慢条斯理地通过牌坊……
   世纪更替和时代兴衰,古代、近代、现代每一段岁月的时光,都在坊石百年不腐的皮肤皱褶里铭刻,形成永不磨灭的影像。
   重访畲乡篁碧,面前这座雄伟壮观、恢宏气势不减当年、古建风格缄默有形的“词臣”牌坊,具有殊雅宁静的风骨,时光不会倒流,让她慢慢变老,享受天地人间更多的精彩礼遇。

共 35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即使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游尽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周游四海老师的这篇散文《重访畲乡篁碧》再一次让小编一饱眼福。地处江西省铅山县境南部山区,东与武夷山镇相邻,南、西与福建省光泽县司前乡接壤,北接天柱山乡的畲乡簧碧是一个少数民族之乡。其森林覆盖率可与小编居住的东北小兴安岭媲美。遗憾的是东北黑龙江的小兴安岭开发较晚,而位于江西省少数民族的畲乡簧碧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在周游四海老师的笔下,我们也一同见识到了畲乡簧碧的华氏宗祠和雷氏宗祠以及古代建筑——“词臣”牌坊。这里不仅有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亦有才智超人,风趣幽默的美丽传说。小编不止一次地想过:这样美轮美奂的闻名小村,历史古迹,在我们中华有着厚重人文历史的国土中,不知还有多少?感谢周游四海老师精湛的文笔,将自己重游畲乡簧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呈现给大家!一篇精彩的散文,也是一篇精彩的游记。感谢老师赐稿。推荐赏读【编辑:含笑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含笑花        2023-10-27 11:00:01
  精彩的游记,精湛的文笔。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1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23-10-27 20:10:03
  谢谢鼓励!编辑辛苦!问好!
2 楼        文友:成敏        2023-11-01 20:18:24
  写的地方非常好,有悠久的历史,美不胜收的景色,让人共同跟随作者的笔触,游览一番。好文章推荐阅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