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走进深秋”】石头赋(随笔) ——游河南红石峡有感
红石峡的石头,是自然天成的美。除了色彩艳丽之外,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赋予了赤色的石头于千姿百态中,呈现出一种沉稳肃穆的气度。
那石头,年年月月地讲述着:宇宙的形成、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时间的流逝。它日日夜夜地凝视着:日月的升落、四季的变化、沧海的变迁、星河的流转。它时时刻刻地见证着:江河的奔腾、山河的起伏、植物的盛衰、动物的生化。
那石头,经历了三千大千世界,无情的风如锉,磨蚀了它方正而挺拔的身躯;冷酷的雨如剑,刺穿着它光滑而圆润的面容。然而,它不哭也不笑,不悦也不恼,只静静地直立在那里。因为它明白,它——石头,不可能是永恒的,宇宙的一切,也不可能是永恒的。
为了享受生命的欢乐和价值,智慧的人类无一不在奔走呼嚎着,无一不在上下求索着。多少年来,无数的王候将相、士农工商,在他们短暂的人生舞台上,上演着胜王败寇、赢输得失的活剧;又有多少俊男靓女、才子佳人,在他们同样短暂的岁月场景中,演绎着卿卿我我、生离死别的故事......层出不穷前仆后继,林林总总罄竹难书。而石头却永远静立着,亘古至今地坦然不动。它似乎在嘲笑着人类,无功的忙碌,徒劳的追逐,还有,两败俱伤的诤斗和竭泽而渔的奢求。因为它知道,生与死只在片刻间,流星的刹那,便是明证。当年的壮怀激烈、波澜壮阔和曾经的威震天下、富可敌国,转瞬间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岁月的尘土飘散得无影无踪。然而代代相续的人类,却依然孜孜以求生命的永恒,有过之而无不及,并试图分割拉长加粗这生死片刻,还痴想着将名字刻入石头,期待着永垂不朽。这人类的痴迷之心,如今在这巍然巨石面前,立现原形——“如雾、如电、如幻”,“无常、无我、无所”。
透过那层层石壁,就可以看到:
石头虽然冰冷,却蕴含着热情。它在歌唱,歌唱望夫石畔的痴情,歌唱西天路上的坚贞,歌唱金刚质地的高贵,歌唱珠穆朗玛的傲然挺立。
石头虽然无语,却彰显着哲学。它在警示,警示人生苦短之须臾,警示贪得无厌之深渊,警示五浊恶世之混沌,警示阎浮提一切生灵之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