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秋游白鹿洞书院(散文)

精品 【东篱】秋游白鹿洞书院(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112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0发表时间:2023-11-10 10:50:21

白鹿洞书院,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风景的存在,还是一处依然令我可以百读求解的神秘之境。秋游的质量,在于秋色,但更在于内涵,白鹿洞书院的内涵,远胜于风景。
  
   一
   暑期,顶着炎炎烈日,随团来江西庐山,于匡庐古道,踏着古代先贤和近代名人的足迹,穿越时空,在古道浏览一番,品尝一番,交流一番。凉凉的山风,淙淙的溪流,青青的树叶,山里丝丝凉意如同进了空调间,让人舒坦。夏天的山水,恰似一杯浓酒,下得山来,就醉了。这是白鹿洞该有的样子。我这样认可,行程里我陶醉了。
   第二天,去白鹿洞书院,因商业宣传的时间过长给耽搁了,放弃了。在本次游览的计划中,有白鹿书院景点,怎么说放弃就放弃呢?我本想与导游争辩几句,可车上一半是生意人一半是农人,他们说“书院”没啥看头,不如到“恩国生态农业基地”去看看。本次旅游,是由江西恩国农业公司和四川胜利皮革厂赞助的,导游有权听从大家的意见,我无语、无奈,只好随大流匆匆离开。
   与白鹿洞书院擦肩而过,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惆怅。早就听说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是历代文人学子敬仰的“圣城贤关”,是古代读书人的向往地、是儒家思想播种的地方。是当代的清华北大。思念白鹿洞书院,就像一颗种子,在心里发芽、开花、结果。不等开花,结果,心要飞翔了。10月25日,接到市诗会金秘书长的通知,趁着秋风送爽的美好时节,到江西采风,目的地就有白鹿书院。这下,我的心徒然放飞起来。
   10月28日清晨,旅游大巴上了东九高速,像长了翅膀一样一路向西。一车文人骚客,情绪高涨。在导游的提议下,开启了娱乐节目。节目不需要安排,自发接龙,诗词朗诵、黄梅戏、流行歌曲、笛子独奏。一时间,歌声、笑声、鼓掌声,声声不断,声声悦耳,汇成欢乐的海洋,春潮在车厢里翻滚、彭拜、荡漾,人人脸上洋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
  
   二
   出门旅行就是开心。
   我在车后排倚窗而坐,拉开窗帘,推开玻璃,想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时,清新的秋风伴着明亮而温和的阳光一起召唤进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秋风、秋阳涌进车厢似乎跟着大家一起赶热闹。秋风轻拂着脸颊,带来一丝凉意,仿佛轻轻地抚摸着心灵的柔软,让人心旷神怡。秋阳掠过脸庞,暖烘烘地,因热烈而激动的脸色显得更加灿烂,尤其女文友的笑脸更多了一份阳光妩媚。
   扑向车窗的秋色,如电影镜头一闪而过,那流动的云朵,静穆的山,被秋霜熏染过的野草,构成了秋色的气派,所有的都随着车辆在缓动,给人在秋风中婆娑起舞的美感,似乎在选择舞场,可到处都可以展演一番。辽阔的田野里除了一个个稻桩,就是田畦上的点点青稞,菜籽苗要趁着秋色整理一下姿态。荷塘也沉静了,荷叶无神,低着头俯下身子,有的跪着,有的趴在塘泥上,时光总要沉寂一些东西。有时候不忍,别看秋风爽爽,伴着秋阳感觉还那么温柔,秋风如刀,刀不见血,而灯光足以杀死曾经葳蕤的东西,在风景上刻上衰老的颜色,甚至摧残万物于无形,历尽坎坷,饱经风霜的人,可能懂得这些的深刻。秋,走得远、陷得深,一切不能越过秋风。
   这样的风景,也是适合作为游白鹿洞书院的,因为沧桑了点,所以氛围很对。书院就像一片荷叶,曾经的摇曳葳蕤,突然就被肃杀凋零了,我们只能记得它曾经的风韵,我们不是秋风,愿一次次走进它的世界,唤醒风韵和故事,毕竟它比残荷还珍贵,无可还原,只能缅怀。
   车子进入庐山,走在林荫道上,秋风里,能看到纷纷落叶,忽然,一枚红色枫叶,随风飘进车窗里,落在我的身上,捡起这枚红叶,闻到了深秋的气息,触摸深秋的意蕴,感知到深秋的灵魂。醉了,醉意便从眼球旋转到了嘴角从指尖滑到心房。一枚红叶醉深秋。深秋就像一壶酒,红了枫叶,醉了金秋,醉了慢慢旅途。
   我把白鹿洞书院比拟作一枚枫叶,它也有着血脉,传承至今,颜色不褪,更值得观赏和珍藏。
  
   三
   到了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白鹿洞书院由一条蜿蜒且起伏的仄路,自西而东引入。幽静的山道两边,是茂密的树林,伴随着阵阵秋风,摇曳的枫叶,万千姿态,绚丽多彩,就像千万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林间飞舞。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在草地的枯叶上,秋的色彩更浓了。沿着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黑色柏油山路缓缓进入幽径深处,我的思绪仿佛闪回到数百年或一千年前,那时,这条山道上会是什么样子?总会有身背囊箧的书生,依着长衫的士人,或成群结队,或三两相伴,或默默独行,缓然走过的罢?这条路是士人之道,追梦之道,成名之道。沿途的风月之欢,风雅之趣,儒语之音,犹在眼前,古人将书院设在这山水之间,既有风水的意蕴,又有优雅的意境。深山藏隐寺,隐寺出高僧。历史名人李渤、朱熹、李梦阳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已是深秋,忽而隐约听到潺潺的溪水声,大山深处,除了风声,溪水声显得格外悦耳。听导游说,这叫贯溪,是横贯五老峰南麓山涧的一条跳动的脉搏,溪水终年不断。沿贯溪西行,很快到达目的地。贯溪所在的山谷并不宽裕,但就在这溪边平坦狭长的风水宝地建起了一座书院,足够隐逸且幽然了。白鹿洞书院坐落在贯溪北岸,书院踞北面南,贯溪的南岸,是一则东高西低连绵起伏的山岭,本地人叫紫阳山。跟着导游漫步溪边,有一文友问导游:这小溪为何叫贯溪?我说道:“这溪水贯山而来,自然叫贯溪啰。”导游哈哈大笑起来说,这是取自孔子的“一以贯之”的句意。取自孔子的“一以贯之”?我来了兴趣,问导游:“何时起名?何人起名?”导游尴尬地笑笑说:“这溪名大约时代不远,我也不知肇起于何人了。”
    我忽然想起,《论语》里,孔子曾经两次谈到“一以贯之”。有一次是与弟子曾参交谈时。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把这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有一个中心贯穿其中。”曾子说:“老师说的是。”孔子离开后,其他学生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就是忠和恕罢了。”还有一次,孔子和他最得意的弟子子贡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对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把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子贡呀,你以为我是学得很多又都能记住的吗?”子贡回答说:“是呀。难道不是这样?”孔子说:“不是的,我用一条基本思想贯穿始终。”从孔子两次主动与弟子交流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很迫切弟把自己一时的灵感闪现告诉别人。
   “一以贯之”与这条溪有何联系呢?我陷入沉思。白鹿洞书院承载着一点点多数人的梦想,不也是“一以贯之”?
  
   四
   伫立溪边,我深情地望着白墙黛瓦,一栋一栋错落有致的古朴的白鹿洞书院,又看到身边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当溪水从高坡上流下来时,飞溅起团团水雾,溪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见小溪底的沙石。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溪边建院办学,贯溪的名字含义为博古通今、融会贯通、勤奋好学、做事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百川赴海之义,融合“一以贯之”,可能就是贯溪名字的由来吧。
   沿溪走过一段,抬头便到书院门口,院门沿溪而立。南北门肩不足三米,南边齐溪,北面连着院舍。院门不大,门眉上黑底白字“白鹿洞书院”五个大字饱满遒劲有力。门楣上塔式双层琉璃梁檐,下宽上窄,上下梁檐的四角向上翘起,像张开两冀翱翔的雄鹰。
   游客们纷纷拥到门口拍照留影。
   白鹿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绵亘于明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白鹿书院建筑群沿贯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白鹿洞书院为五组院落中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均为人字型用黑色小瓦砌叠。白鹿洞书院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等建筑景点。
   我国的书院传统始唐,兴宋,明清普及,清末终结。在漫长的一千多年里,书院遍布全国,甚至漂洋过海,传到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独特形式。
    白鹿洞书院的兴盛衰落的规律同中国传统书院兴衰节奏是一致的。
   导游告诉我们,在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史上,唐代的李渤和宋代的朱熹两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贞元年,李渤与自己的兄长李涉隐居于贯溪畔,修身养性,阅书于山水之间,还驯养了一只白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以洞,也因白鹿就羁住在这里,因而这里称之为“白鹿洞”。这只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濡目染,竟然善解人意,常下山为李渤购买笔墨纸张或投送书信。山下百姓称其为神鹿,称李渤为“白鹿先生”。白鹿洞附近,也成了士人学者研学修身的场所,后来这里的书院称呼“白鹿洞书院”可见一斑。时值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出任南康知军,大力兴教,在他的推动下,白鹿洞书院成功复兴,至清康乾年间,发展到全盛顶峰。成为当时中国书院的一面旗帜,名噪一时。朱熹不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儒家四书典籍的理念在朱熹手上得以确立,从此,儒家思想传播到社会深入人心,立足中国并走向世界。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元朝规定科举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及程朱一派的经学作为试士的内容。到了明朝朱学独尊地位显赫。
   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朱熹从隐居养鹿到入洞讲学,从开办国学到创办书院,唐宋期间,白鹿洞书院渐渐成为知名的文化圣地。
  
   四
   跟着导游,在白鹿洞书院各建筑之中穿行,书院内连绵错落的房屋掩映在古木苍翠之中,房与房之间繁花秀木相隔,有曲径回环的感觉。多属平房,白墙黛瓦,黑柱红拱,飞檐凌空,巍峨壮观。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门院独立,房屋构造,庭院大小,绿化风格各赋千秋。阁、堂、洞、台内部设施和文化气息也各不相同。院内陈设着许多文化艺术品,如石刻、画像、古书籍等,还有许多文人墨客的书法和手迹,这些宝贵的资料为后人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夕阳西下,山鸟归巢。游人纷纷离开,出了院门,还有许多人还在门口拍照留念。我也和诗会的好友们在此拍了几张。说实话,由于时间紧,我也只是在面上看了个轮郭,像御书阁、明伦堂只是进去溜了一圈就出来了,白鹿洞的美在于内涵,文化的滋味需要慢慢品尝。
   导游不断地催着上车,回望白鹿洞书院,我心里恋恋不舍,若有机会还会再来!
   为什么要再来?我问自己。春夏秋冬的风景,都是季节性的,而白鹿洞书院的风景,却是永恒的,是一道精神的风景,远超自然风景的意义。因为一次不能读透,就像阅读一本典籍,我不能像一阵风翻书,乱翻。风不懂字句,可以理解。我不是风,我想抓住她的魂。
  

共 43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秋末,作者随市诗会成员一道终于游玩了一次渴望已久的白鹿洞书院,略微了却了作者夏日随团旅游错过此地的心愿。大巴车一路疾驰,沿途风景美不胜收,秋的气息飘进车厢,车内的欢乐气氛不断上升,作者愉悦的心情毫无保留流露在笔端。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地处五老峰东南,坐落在贯溪北岸,这贯溪的名字是取自孔子的“一以贯之”,名字的深意和寓意不言而喻。书院山环水合,幽静清邃,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者听着导游的介绍,用心跟进,边看边思边想边悟边感叹,细心了解书院的发展、书院名称“白鹿洞”的由来等。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书院太大,文化底蕴太深,因创办早、名师多、造士众、影响大、文物丰而蜚声中外。可惜时间仓促,不少地方还未曾涉足,作者总觉得意犹未尽,只能留下遗憾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来。一篇很不错的游记散文,语言和谐起伏,错落有致,有节奏有韵味。笔下的优美景色,壮观建筑,庭院房屋构造等,无不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文章平实流畅,自然和谐,怀着轻松明快的情绪,描写着白鹿洞书院的文化和历史。很美的游记散文,力荐各文友欣赏,感谢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继续着您的精彩,问候老师!【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11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11-10 11:34:44
  一篇很不错的游记散文,语言和谐起伏,错落有致,诗一般的韵味十足,足见老师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今天的网络耍脾气了,发表推迟了些,还望老师海涵!问候老师,祝老师冬日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0 17:57:55
  教学督导,忙于琐碎,竟不知拙文已发表。下班回来,打开电脑,看到老师们已在跟评,心里激动而徒生温暖。首先感谢红花老师精心编辑,按语精美,解读深邃,文辞灼灼,按语让拙文增色不少,谢谢红花老师点赞鼓励。问好老师,祝老师冬日吉祥,编创愉快!
2 楼        文友:岚亮        2023-11-10 12:43:47
  白鹿洞书院,风光旖旎,文脉流长,驰名遐迩。吴孟友老师一路行去,景如步移,眼如景走,观景入心,悟由心生,写得诗意飘香,必须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0 18:01:14
  岚亮老师,晚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问好老师,敬茶!祝老师冬日吉祥!
3 楼        文友:夕泠        2023-11-10 13:11:06
  吴老师博学之人,跟随老师游书院,领略文化,了解历史。问候老师,快乐平安!
回复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0 18:02:42
  夕泠老师,晚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问好夕泠老师,敬茶!祝老师吉祥笔丰!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11-10 14:48:15
  吴老师的游记,总是洋溢轻松愉快的气氛,即使是描绘一些历史事件,笔墨也冷静客观。跟老师游历一圈书院,身心受到文化的熏陶。尤其那段关于“贯溪”的解释和联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拜读学习老师美文,顺祝冬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0 18:08:42
  韩老师,晚上好!你的精彩点评总让我感到温暖舒心。你的点赞总让我备受鼓舞。问好韩老师,敬茶,祝韩老师冬日吉祥创编快乐!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10 14:49:05
  两次前后游白鹿洞,不是简单的纪游,我觉得不是闲笔,这种铺垫是有道理的。书院,风景自然是可下笔的地方,但作者在描写白鹿洞风景的同时,更多的笔墨,给了白鹿洞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对于传承千年的书院,只能算是蜻蜓点水,但弥足新鲜了,一以贯之,以及那些人物,还有作者对白鹿洞历史留存的评价,都是可贵的。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0 18:18:55
  怀才老师,晚上好!首先深谢你对拙文精心润色,有了点睛之笔,文章便有了灵气。你的点评更多的诗誉美之词,就是这些赞誉,增添了我的写作信心。问好老师,敬茶!祝老师冬日吉祥,健康快乐!
6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11-10 15:46:00
  这个白鹿洞书院的地址好美呀!山幽水清,树繁花茂,古人真会享受。在那里读书讲学,肯定事半功倍。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0 18:19:59
  月亮老师,晚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问好夕泠老师,敬茶!祝老师吉祥笔丰!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1-10 16:38:01
  这篇散文的表达格局,不同于简单的解读风景之作,写得很有质量。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0 18:28:02
  感谢怀才老师的鼓励。闲暇的时候,我喜欢拿你的,岚亮老师的、还有其他大师的文章来研究,揣摩那些绝品、精品散文的结构、布局、语言等,受益匪浅,赶上你们还有十万八千里,哈哈!
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3-11-10 17:21:56
  在外学习回来,看到吴老师又得一佳作,真好。最喜欢文中老师对“贯”字的解读,曾经写过关于班级管理的一以贯之,今天读了老师的文,佩服老师的追根究底的精神,向吴老师学习致敬,祝您冬暖笔丰,佳作频频!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0 18:36:37
  近段时间,忙于教育教学检查,你的《红石记》还没来得及欣赏就已经变红。我也是刚下班回来,打开电脑才发现我的拙文已经发表。于是匆匆答谢老师们。也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祝冬日佳作连连!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11-10 20:37:22
  白鹿洞书院在我们江西,一直很想去看下,可一直未能成行。今日拜读了吴老师的游记,算是弥补遗憾了。我若下次去,一定带上此篇,以作导游。收藏了!遥握问候,谨祝冬暖精彩纷呈!
回复9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1 08:28:54
  江西与安徽毗邻,江西的胜景太多,尤其“三清山”的映山红,不知你看过没有?我二十年前去过一次,太美了,美得让人不知归路。可惜没有留下文字。我想,等到花开时,再去一次。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问好李老师。祝冬日吉祥!
10 楼        文友:枫桦        2023-11-11 09:14:23
  白鹿洞书院,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名扬中外。老师能亲临此地,感受这里的书卷气,十分的难得!一篇不错的游记,脚步飘逸,文字有神采,有自己的视角。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10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11-11 17:15:26
  枫桦老师,下午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白鹿洞学院就是现在的清华北大,享誉国内外,受世人仰慕,有幸到此一游。问好老师!祝冬日吉祥!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