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网红(小说)
一
雨水从天而降,吓得小鸟躲在屋檐下,不再像黎明时那样热闹。听着窗外的雨声,王美林把窗户拉开,一看楼下草坪空无一人,平常晒被子衣服的麻绳上空空的,雨水似乎把绳子压弯了些许。爱嬉闹的儿童躲在家看电视,此时除了雨声,就是偶尔一两声鸟鸣。
王美林做自媒体三年了,今天难得清闲,又得去打预防针。走路时绝不会让时间凭空溜走,她打电话给表姐刘艳丽煲电话粥,说起昨晚才知道的一个大秘密。
刘艳丽听她把最美闺蜜陈彩云告诉的大秘密复述一遍,见怪不怪,说:“只怪你的女同学是文科生,你看,我是地地道道的理科生,就比你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简单多了。”
王美林喋喋不休,她知道表姐不会挂她的电话,儿时她们就是玩伴,长大了可是玩自媒体时同一个战壕里的人。想当年,刘艳丽在县城的企业下岗了,因身体原因没有出去做事,就与王美林闲聊,说想静下心来调养身体,顺便码字、练习朗读。王美林恰好那时在一位老乡弄的自媒体平台学习制作,并自己学配音,正愁没人助一臂之力,就半开玩笑说:“表姐,如果我自媒体的娱乐平台缺人,你可要常来给我投投稿,配配音哟。”
王美林怕刘艳丽拒绝,就没有说太多的计划,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刘艳丽说:“投稿可以考虑,配音估计不行,你走的乡村娱乐路线,需要说方言的,我觉得自己更适合用普通话朗诵诗歌、散文。”
王美林说:“表姐,随你,只要你常来支持平台就行。”王美林说干就干,先自己用方言配音报节目,把小时候熟悉的民间段子和老乡们唱的山歌制作成音频,结合一些老乡发来的乡村风景照,用在“在乡村平台,你就是明星”的栏目,没想到这有关乡音乡情的栏目很受欢迎,竟然一炮打响,吸引了很多老乡关注这个平台。
人说,人红是非多,王美林还没把这栏目做大,少数几个同学就有点愤愤不平了。尤其是当年同桌的杨小华,见到有同学用手机回放那个栏目的配音,就阴阳怪气地说:“看她那个平台干什么?把她捧红了,我们还是在老家,不会去大城市当网红。”
杨小华私下把王美林建的同学群里的人一个一个拉走,加到她自己跳舞的群里,唯独没有拉王美林进群。王美林突然某一天发现,同学群鸦雀无声,不再如当初那么热闹,她还以为是大家在群里待久了,没有当初建群的新鲜感了。当昨晚听了陈彩云煲电话粥时说出的大秘密,她恍然大悟,原来同学群里突然静若止水,是杨小华搞的鬼。
杨小华读书时,成绩中等偏下,但姿色平平的她身材高挑,或许与住在高山上有关。在高山竹林长大的杨小华声音悦耳动听,是班里的文艺委员。那时擅长音乐的一面,让她在学校很风光,走上社会后,皮肤黝黑的她竟然在跳舞唱歌等方面发扬光大。村里、镇上有什么庆典活动,她立马组织人马去参加。大家涂脂抹粉在台上跳舞,有时跳一曲水兵舞,或来个鬼步舞,一场活动下来,有时候还会得个什么奖,乐得队员们觉得没有跟错人。
王美林五官精致,皮肤白里透红,虽然不如高山上的女孩儿长得高,但她是乡村健康美少女的形象代表,受到很多大婶大妈的青睐。王美林擅长表演,爱模仿,语言方面有天赋,方圆几十里的方言她都能说几句。王美林成绩平平,不懂事时怪母亲何爱莲让她背重物了,导致她长不高,不能去学表演。她没有去挤独木桥考大学,毕业时选的幼师专业,自费去市里读书,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为她在社会上立足打下了基础。王美林找工作时,只愿意去市里应聘。形象美,语言幽默风趣,给她加了分。她当幼师时,活泼,勤奋,孩子们都喜欢她。后来兴起了微信,她协助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建了微信公众平台,并学习制作,为她后来自己私下创建微信公众号打下了基础。她学习别人制作的经验,不走只登文字的路线,结合乡村特色弄了个乡村平台的栏目。
王美林的这个栏目与杨小华跳舞没有冲突,她在市里,杨小华在村里,二人一度是无话不谈的微信好友。刚做公众号时,王美林还请杨小华把参加活动的视频节目投到栏目里,说是给她宣传,增加知名度,杨小华开始还挺高兴的,积极为她转发。只是王美林为了栏目的效果,常化浓妆,穿体现栏目特色的服装,让人从镜头下看她比读书时还漂亮,夸赞她的人不计其数。杨小华听多了,心里起了变化,慢慢也不把参加活动的节目发给王美林了,觉得自己只是在替他人制作嫁衣裳,将来红的是王美林,自己在村里还只是个领舞的人。
当杨小华把同学都拉进她的群,王美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里奇怪怎么同学最近不太转发她制作的娱乐节目了。昨晚王美林与陈彩云聊了半宿,得知作怪的是昔日同桌杨小华,异常气愤,但时间都过去两年了,她只好把郁闷的心思吐槽给刘艳丽,刘艳丽是她的表姐,不会出卖她,因为刘艳丽自小就沉默寡言,学了理科就更会不多说半个字了。
王美林发泄一通,心里好过了一些,就对刘艳丽说:“我还得去打预防针,有时间了再聊。”
刘艳丽也不多说,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码字。听窗外的雨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她安心在家了。她心里嘀咕,幸好昨晚在网上下单买了菜,今天上午只需在家等他们送上门。
刘艳丽昨晚被闷热的天气热得没睡好,今晨吃了降压药,就煮了薏米、赤小豆粥,说是粥,其实很稀的,她把此粥当水喝,她听人说常喝可以去湿、减肥。
最近疫情在沿海有了苗头,她在内地很谨慎,既防疫情,还防自己横向发展。没放糖的薏米、赤小豆水无味,她把它当减肥的美容产品,喝得津津有味。
二
王美林打疫苗去了,今天不会再打扰她了。刘艳丽太熟悉她了,自从业余做了自媒体,她有很多网友,有聊不完的话题。刘艳丽就清净多了,除了码字,就是练习朗读。刘艳丽读书时是邻家女孩儿的模样,与王美林站在一起,别人立马夸王美林长得真好,她就像一个陪衬。直到她参加高考去省城读书,才开始有人注意她也有书卷气的美,说女大十八变呀,越变越好看。刘艳丽当年嫁错郎、入错行,四十几岁就因单位效益不好,开始领微薄的退休工资了。那时女儿吴紫云读书时,她拖着病恹恹的身体,边上班边照顾女儿,老公吴立伟停薪留职去了沿海发展,后来单位下最后通牒,不回来上班就除名,吴立伟为了老有所养,离开效益好的外资企业,灰溜溜地回原单位上班了。女儿上大学时,刘艳丽在市里居住了,吴立强伟调到市里的单位,更忙了。
刘艳丽当初是不得已嫁给吴立伟的,眼看自己要成剩女了,闺蜜把她介绍给吴立伟,在郊区工厂上班的她没有入他的眼。吴立伟可是在县里上班,立志要把家安在城里的。也许是闺蜜了解吴立伟,直接把刘艳丽唆使到他家里,让她给他妈洗头发、剪指甲,刘艳丽淳朴的性格,文静的模样,让未来的婆婆很是喜欢。刘艳丽长得有几分可人的姿色,只是厚厚的眼镜片让她的眼睛失去了动人的水灵,当年没近视时,她可是个有点小资的美人。未来的婆婆看到刘艳丽不多言语,就觉得是靠得住的人,催促儿子赶快结婚。刘艳丽婚后生女,继续上班,没让婆婆操过心,回去了依然给她洗头发、剪指甲。吴立伟离家再远,婆婆嘴里强调的是儿媳妇就是她的女儿,这一辈子不能对她有外心。吴立伟与刘艳丽离多聚少,在同龄人中没有离婚,算是奇迹。
刘艳丽知道自己不是吴立伟喜欢的类型,命运安排,阴差阳错,她就成了他的宿命。他与同学喝醉酒了,吹嘘如果不是他母亲压制他,他可能梅开二度了。刘艳丽和女儿在老家相依为命,他只是如期把钱给她,她从不问他外面的事儿。到了中年,刘艳丽和王美林聊文字的事,说自己似乎没有谈过恋爱。乐得王美林笑她没尝过被爱的滋味儿,她只是淡淡地笑。吴紫云在她的庇护下,一直是那个小地方的学霸,高中后,过五关斩六将,竟然闯入华中最有名的大学。吴紫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吴立伟看到了希望,外面的诱惑再大,女儿是他的小棉袄,他听到她喊爸,心都化了。他在女儿初中时就规定她不能过早恋爱,他不想轻易便宜那些没出息的小年轻。也许她将来嫁人,他会哭吧。
王美林性格大大咧咧,谈过几次恋爱,陈年老黄历都挂在嘴边,同办公室的人都知道她的二任曾经来找过她,求复合,大家起哄,咋不给他一次机会呢?唯有刘艳丽给她浇瓢冷水,让她头脑清醒些,最好从此视之为路人。那年,王美林的老公于业成下海,呛了水,回原单位觉得没面子,继续在外面打工。二任前男友不知从哪儿弄来的联系方式,每天下午七点后准时给她打电话,思恋的话语如滔滔江水,她几乎痴迷了。与刘艳丽煲电话粥,刘艳丽直击真相,说这家伙应该是没钱用了,才来骚扰前任女友的。王美林开始还不相信,说他应该不算太差。刘艳丽说,等着,不久就会向你借钱。
王美林约刘艳丽陪她去另一个城市出差,刘艳丽可蹭吃蹭喝,只要自己出坐车的费用。刘艳丽立马答应了,她那时正在写游记,这么好的机会怎们能错过?在那座城市,王美林前二任的电话一直追着她,一会儿说想她了,一会儿说要坐高铁来给她送花。刘艳丽笑着说:“别理他,他一个大男人,不好好工作,无事献殷勤,非恶即盗,不是好事。”
“姐,你怎么对他这么不友好?他说了,几个前任女友中,我是他最怀念的。”王美林美滋滋地说。
“脑子进水了吧?他若事业有成,会找你这个中年大婶儿套近乎?在他们眼里,十八九岁的美女才是秀色可餐,头脑清醒点吧。我可以肯定他不会来给你送花,他应该是想向你借钱。”刘艳丽想起看过文友写的小说,像福尔摩斯一样神秘地说。
“不会吧?我可没钱借给他,我老公和他的朋友都说过,女人一定要做到谈到钱就不亲热,这样就不会迷失方向。”王美林说。
“这就对了,于业成他们总算说到点子上了。我看过新闻,说只有小学学历的一个农民在城市骗了好几个中年女人,开始说是事业需要垫资,问她们借钱,拿了钱就联系不上了。”刘艳丽告诉王美林,这不是空穴来风,可以看看那新闻。
在那座城市待了三天,王美林每天开会,刘艳丽则去游览名胜古迹。夜晚,她们要乘车返回了,王美林的前二任说,自己要去沿海进货,问王美林有资金借他周转一下吧?王美林一口回绝,说自己的儿子于一帆读的是烧钱的初中实验学校,当地人称贵族学校,她和老公都是为钱吵架。她的前二任说没想到她这么不信任他,他只是想借钱周转一下。王美林说真没不信任他,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儿子成绩不咋的,花钱进的初中,每年开支很大的。刘艳丽坐在窗边,说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他最终的目的就是借钱,还拐弯抹角地要来看她,还说如果她需要,他来给她当保姆。王美林说曾告诉他老公离家很远,他就记心上了吧。刘艳丽不再搭话,看着窗外的风景沉思。
王美林似乎有点失落,不停说现在的人就没有真感情了吗?刘艳丽不敢大声笑,低声说:“你多大年纪了?还相信曾经的感情?”
三
王美林回来后,继续在业余制作自媒体的娱乐栏目。在她的盛情邀请下,刘艳丽偶尔客串用方言配音。刘艳丽自己觉得更适合普通话朗诵,可为了应急,她会设计情景剧,写上文字,用方言配音,让王美林制作后去,放在那个娱乐栏目。刘艳丽每次用方言配音,都会笑场,毕竟小时候就随做小生意的父母到了外地生活,乡音说得不流畅。如果不是有了自媒体,她不会重拾方言的。
王美林的平台点击率高,但打赏的人不多,她每天辛苦制作,起初赞扬声激励了她,时间久了,看到别人玩自媒体可以挣钱,自己只赚得了吆喝,她有点灰心了。上班时累,下班了利用休息时间编辑、配图、配音,还得与发图片的老乡沟通,家里茶几上堆满了充电器具,于一帆发牢骚说,家里从来没安静过、干净过,气得王美林干瞪眼。
于一帆的班主任打电话,叫王美林去学校一趟。王美林下班了就三步并作两步赶往学校,到了才知道,儿于一帆最近上课不专心,老师说如果家长不配合教育,孩子上高中就有点难了。王美林听了,心里着急,回家就问于一帆:“为何这样?”
于一帆说:“我不想上国内的高中,我想去国外读书。”
王美林一听就急了,说:“小祖宗,我们家哪有钱供你去国外读书?你爸的工作不稳定,我的工资也不高,我拼命想利用业余时间赚点外快,可这几年都是白搭。你看看我都长白头发了,这都是操心的结果。”
于一帆看着王美林的卷发,说:“没看到有几根白发呀,你做那个不赚钱,就别做了。你每次与老乡打电话,回放音频,吵死人了。我和爸都不喜欢你这样,只有你觉得很享受。”
王美林发现于一帆在转换话题,就想这小子很鬼哟,本来是谈他的学习问题,他倒好,教训起她来了。王美林给于业成打电话,说了儿子的学习情况,于业成周末回来,找于一帆了解详细情况。原来于一帆听同桌说他表哥没上国内的高中,直接去国外读书了,他也想不参加中考,要去国外读书。于业成没有批评儿子,只对于一帆说,去国外读书可以,可得有钱才行。他给他算了一笔账,于一帆一听,还真是个大数字。他同桌的表哥去年疫情期间突然回国,光机票钱就是几万,听说后来在家上网课,没有去国外的学校学习。这就是花钱去留学,在国内上网课的典型例子。于一帆不再犟着去国外读书了,他打算安心学习,参加中考,现在不流行按学区房读书了,自己加把油,考到哪儿就在哪儿就读吧。
感谢乔山人老师匠心独运的编按,让人耳目一新,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