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家乡的藕津渡(散文)

精品 【丁香】家乡的藕津渡(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7发表时间:2023-11-19 08:43:28
摘要:家乡的藕津渡,与十里藕溪、百亩荷滩一起,走过了千年,就这样去了远方。 漫步藕溪水边,夕阳之下,轻舟,落日,老渡口。在回忆的过程中,让人寻见到了过去的美好,留下了一段如诗一般的记忆。

黄泽江在我老家藕岸这一段称横溪,自潭口至长山,蜿蜒流淌,沿村而过。溪边围长堤,堤上种淡竹,溪水悠悠,竹林青青,形成了
   十里清滩十里林的美景。
   旧时,藕岸人在横溪滩头植有大片莲藕,每当藕花盛开,荷叶亭亭,随风摇曳,就连潺潺的溪水,也会带上淡淡的清香,流出很远。于是,这里的人们干脆把横溪叫作了藕溪。
   水因有人而热闹,人又因有水而生息。在藕溪的北岸,藕岸村旁,有个渡口叫藕津。藕津渡是黄泽江上游的第一个码头,再往上,溪水逐渐变浅,无法行舟。以前,莒根、新林一带的木材与山珍,胡卜、芦士周围的粮食和特产,甚至连白杨、兰洲等地的瓜果及蔬菜都要先到藕岸,再装船运往外地。
   藕津古渡究竟起于何时,村里无人知晓,只是说“先有藕津渡,后有藕岸村”。我四处寻觅,想沿着古渡的痕迹去探访它那曾经的过往,可惜史书太薄,没有留下有关藕津渡口始建年代的只言片语。
   好在《南明石氏宗谱》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南朝美人石令嬴,出生于余姚,祖籍在新昌,她有个姑母嫁在藕岸村东的燕窠山下。令嬴年幼时,为躲避战祸,被她的父亲安置在姑母家里。时光,伴随着溪水在令嬴的身旁悄悄流过,与姑母相处的日子也在粗茶淡饭中渐渐生香。隆昌元年(494),18岁的石令嬴进了齐宫,后又嫁入梁宫,成了武帝的妃子,元帝的母亲。令嬴凭借她自身的美貌与才华,赢得了两朝帝王的青睐,苦尽甘来,羡煞旁人。衣锦还乡探望姑母时,护卫的御林军多达数千人,他们在横溪水边搭了埠头,建了木船,着实让美人和她的姑母在乡人面前风光了一回。临别时,姑母说想骑一下马,无奈马高人矮上不去。于是,石令嬴就让卫士搬来巨石做马凳,遂了姑母的心愿。
   岁月无情,河道变迁。当年的石马凳,连同那个为皇帝宠妃省亲而修建的船埠头,早已在历史的长河里消逝了,唯独一个叫“上马石”的地名被人们沿用到了今天。我想,故事里的这个埠头,应该就是藕津渡的前身吧,只是时光太早,藕岸尚未成村。
   南宋绍兴元年(1131),一个叫李清照的女子为替已故的夫君洗刷冤屈,追寻赵构,路过藕溪。临近渡口,见到藕花深处白鹭惊飞,岸边屋舍炊烟袅袅,回首往事,愁上心头。经历过靖康之变、国破夫亡的伤痛,遭遇过盗贼穴壁、家财尽失的苦难,此时的李清照早已不再是那个“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青春少女。颠沛流离、四处飘零的生活,已经让她身心俱疲,感觉难以继续前行。
   当时的藕岸还叫上旺村,隶属新昌安仁乡,没有酒家,也没有旅店,只有伫立溪边的十几户人家。小船在大枫树下停泊,几块大石头,一条泥土路便是船埠。问此为何处?船家回答:“安仁藕津渡。”残阳西沉,天色将晚,饥肠辘辘的李清照匆匆走进了这个横溪水边的山村,轻轻推开了一个农家小院篱笆做的门。
   当晚,小院的女主人为李清照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藕花粳米粥。芳香甘甜的美食,洗掉了李清照旅途奔波中的风尘,让她暂时忘记了不堪回首的种种痛苦,拉近了与女主人之间的距离。李清照本想前往四明去追赶圣驾,小院主人却说,此去四明五十里,况且皇帝已经移驾明州,恐怕赶不上了。正当李清照陷入迷茫不知所措时,女主人的一句“回头也是路”点醒了她。的确,人的一生总有挫折,只有放下过去,才有新的开始。
   第二天,李清照再次来到藕津渡,决定由水路返回临安。登船之前,她手书“藕岸”二字赠给了小院的女主人。从此,上旺村有了新的名字,那便是“藕岸”。
   藕溪奔流不息,藕津逐渐变大。元明时候,水运几度繁忙,渡口一再西移。清朝末年,人们把藕津渡修在了今天的桥头附近,中间是十多米长的几级青石板台阶,两旁则各是由山石叠成的长约五六十米的堤岸。岸上有一条“晴天不见尘,雨天不湿鞋”的蛋石路,经高踏道,穿文昌阁与藕岸老街相连。往来的舟船,行走的商旅,为藕津渡口带来了一路的繁华,使藕岸成为拥有数百户人家、几千亩良田的新昌城北第一大村。
   1932年春天,年仅8岁的藕岸女孩吕爱宝站在藕津渡口,任凭母亲撕心裂肺地哭喊,毅然决然地与同伴一起坐上了驶往嵊县的小船。她知道,学戏之路很艰难,但这是她摆脱家庭贫困,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船离故乡,回望远方,吕爱宝泣不成声。
   1938年,14岁的吕爱宝回到藕岸,在村中的观音堂戏台领衔首演了新编越剧《梁红玉》,观看者人山人海,竹筏、木船塞满了整个藕津渡。随后,该剧在江浙地区巡演,引起了广大爱国军民的轰动,使吕爱宝一戏成名,誉满江南。
   1944年,浙东地区抗战形势吃紧,吕爱宝率领剧团人员加入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走上了革命道路。多年以后,有朋友问吕爱宝:“戏唱得好好的,干嘛要去拿枪呢?”吕爱宝说:“藕溪的水润过我的嗓子,渡口的风翻过我的水袖,藕岸是我值得用生命来守护的家园。”
   岁月流转,沧海桑田。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特别是解放后,藕溪下段茹洪砩、长山甽等拦水坝的修建,阻隔了航道,使藕津渡逐渐走向了衰落。到我记事的时候,藕津渡口仅剩下了一艘只在洪水冲垮木桥时才可供人渡河的小船。此后,横溪大桥通车,湿地公园建成,藕津渡口被彻底废弃,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家乡的藕津渡,与十里藕溪、百亩荷滩一起,走过了千年,就这样去了远方。
   漫步藕溪水边,夕阳之下,轻舟,落日,老渡口。在回忆的过程中,让人寻见到了过去的美好,留下了一段如诗一般的记忆。
   (原创首发)
  

共 21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非常精致而优美的山水美景散文,文笔优美,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富有诗情画意,无论是风景描写还是叙述记事,都透露出作者的才华和灵气,洋溢着灵秀和唯美,令人陶醉其中,恋恋不舍,不仅心旷神怡,而且心神向往,恋恋不舍。从小溪、莲藕到诗人才女、从轻舟、渡口到岁月变迁往事回忆,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读这样的散文,心是温馨的,情是柔和的,往事是优美的,回忆是甜蜜的,风景是和人结合在一起的,天然造化与人间沧桑有机结合,人事代谢与良辰美景紧密交融,无论是语言还是意境、不管是风格还是精神,都让人欲罢不能,情思绵绵,大有身在画中、置身其中的美感。作者不仅具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而且拥有一支龙飞凤舞的彩笔,文笔中透着才气,风景中洋溢着神韵,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特别推荐阅读欣赏。【丁香编辑: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119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3-11-19 08:44:36
  精美散文,富有诗情画意,感谢作者投稿丁香,祝福作者创作丰收
回复1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3-11-19 17:04:14
  王老师,文章第四段最后一句应该是:甚至连白杨、兰洲等地的瓜果及蔬菜都要先送到藕岸,再装船运往外地。原文少了一个“送”字,手机打字,几次检查,还是漏掉了,请帮我加一下。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3-11-19 08:45:11
  非常欣赏,特别喜欢,想作者老师致敬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11-19 09:55:39
  感谢王金启老师倾情编辑,编按详细全面,辛苦了,敬茶!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11-19 09:57:15
  谢谢作者老师投稿丁香,文笔老道,行文流畅,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11-19 12:57:47
  才思敏捷,内涵丰富,值得一读的美文!
6 楼        文友:三宵蟠桃园        2023-11-19 13:00:54
  王老师编按笔锋到位,体现出一位很有才华的大咖老师!阅历丰富,有广度、有深度,愚人佩服!向老师学习。
7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3-11-19 14:20:17
  王金启老师精彩的编按为文章增添了亮色,感谢各位老师的热情鼓励。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8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3-11-19 14:24:40
  三位美人,几段故事,承载了藕津古渡的前世今生,值得铭记。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9 楼        文友:闰土        2023-11-19 19:58:08
  作者写作手法独特,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慨,打动人心,特别对藕的写法,很值得人学习.“旧时,藕岸人在横溪滩头植有大片莲藕,每当藕花盛开,荷叶亭亭,随风摇曳,就连潺潺的溪水,也会带上淡淡的清香,流出很远。于是,这里的人们干脆把横溪叫作了藕溪。”写的多么好呀?
回复9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3-11-19 20:21:03
  谢谢闰土社长勉励!
10 楼        文友:易辞        2023-11-19 20:41:01
  景色、人物与历史相互交错着,叙述着从古至今与藕津渡有过的人与事,文笔流畅细腻,写得真好!
   好文,易辞拜读学习!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宁夏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黄埔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0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3-11-19 20:45:02
  谢谢老师精彩留评。
回复10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3-11-19 20:47:50
  感谢老师的精彩留评。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