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一个村庄的脱变(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一个村庄的脱变(散文)


作者:周长河 布衣,10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97发表时间:2023-11-27 18:22:02
摘要:一直以来,有一个念头在折磨着我,它折磨了我很久很苦。我一定要抽空到一个叫过湾的地方去看看,这个地方位于舒城县的东北角,离县城大约20多公里,是南港镇和百神庙镇的交界处,从西向东的南港河,到了白马宕附近,突然转弯向北流去,再汇入杭埠河,在这个转弯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过湾村,大约有一百多户人家,房屋大都依河埂而建,全村除了种植水稻,几乎没有什么其他产业,一到洪水泛滥的年份,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因此成为全县有名的穷村。

一直以来,有一个念头在折磨着我,它折磨了我很久很苦。我一定要抽空到一个叫过湾的地方去看看,这个地方位于舒城县的东北角,离县城大约20多公里,是南港镇和百神庙镇的交界处,从西向东的南港河,到了白马宕附近,突然转弯向北流去,再汇入杭埠河,在这个转弯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过湾村,大约有一百多户人家,房屋大都依河埂而建,全村除了种植水稻,几乎没有什么其他产业,一到洪水泛滥的年份,庄稼几乎没有收成,因此成为全县有名的穷村。可就是这个过湾村,在我从警生涯中却留下很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1992年,全县撤区并乡,以乡设立公安派出所,县局一纸调令把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不到6个月的我从河棚派出所调到刚刚成立的百神庙派出所,派出所当时没有住房,是租街道上一户人家三间平房,所里只有二个人,还有一个是从千人桥派出所调来的何其江同志,他当时还是副所长主持工作,第二年,断断续续调来几位年轻民警,所里开始热闹起来了。
   百神庙镇的北边就是紧靠南港镇的过湾村,一河之隔,一座窄窄的水泥桥把二个镇联系起来,过湾村一过河就是属于百神庙镇辖区的白马宕街道,这原来也是一个小乡,后来撤了,但街道依旧有几分繁华,是方圆数十里有一定名气的农产品集散地。
   我一到百神庙工作,就不断接到群众反映,过湾是远近闻名的小偷村,全村青壮年几乎不种田,他们大都到江浙一带打工,所到之处,当地公安机关就忙得叫苦连天,那边风声一紧,他们又潜回家乡,于是只有一河之隔的白马宕、百神庙街道、农村,成了他们的用武之地,小到鸡鸭,大到耕牛,现金、衣被,咸货……上房揭瓦,挖洞入室,群众苦不堪言,这也是上级设立百神庙派出所的原因之一。据镇上干部反映,在过湾村,靠偷致富是一项人人心照不宣、充分光荣的捷径,妇女们早上在河边洗衣的时候,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昨晚上哪家男人出门收获最多,因而羡慕或嫉妒。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刚刚成立的百神庙派出所,就经常性开展夜间治安巡逻,那时候,我们都是20几岁的年轻人,还都没有成家,精力旺盛,对工作充满激情,有时候,晚上工作一夜,第二天照常上班,处理日常事务,不像现在有的派出所可以三班倒。紧邻过湾的白马宕街道相当于前沿阵地,是我们重点巡逻的地方,那一件件惊险刺激的故事至今还难以忘怀。一天夜里二点多,我和所里其他三人徒步行走在街道上,昏黄的月光把街道俩边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房屋的影子投到地上,一切静悄悄的,我们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转过一个墙角,迎面有二个人影推着一辆板车向我们走来,一阵兴奋向我们袭来,把一身疲惫一扫而光,我们立即围过去,大声质问:干什么的?这二个人呆立在那里,其中一个人咕噜了一句:“卖稻的。”虽然在昏暗的月光下,我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但我觉得十分可疑,于是掏出随身携带的警用匕首,朝板车上的麻袋一戳,淌出的竟是红花草籽,这二个人一看露陷了,拔腿就跑,我们三人拼命追赶,终于把他们抓获,当我们把这二人连同板车带到派出所的时候,天已经微明。这时候,有一群众匆忙来报案,反映古楼岗一家粮站红花草籽被盗,一审问,正是二人所为。还有一次,天刚蒙蒙亮,街道开始醒来,有人开始生火炸点心,我们突然听到一阵鸡叫声,只见不远处一个人挑着箩筐向我们一晃一晃走来,这人一见我们,扔下箩筐,拔腿就跑,原来是个偷鸡贼,我们又一次和小偷展开马拉松比赛,小偷一转弯,直接钻进水沟中,正赶上春耕季节,水沟是水满满的流淌,小偷一下子不见踪影,大家正在着急,我掏出“大五四”,朝天上“嘭”的一枪,过了一会儿,一颗湿漉漉的脑袋浮出了水面。
   过湾村的贼,并不是都偷偷摸摸的,有时非常嚣张。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白马宕街道发生一起凶杀案件,就是因为一个姓胡的过湾小偷,在行窃的时候被对方发现,二人发生争吵、扭打,这个姓胡的用随身携带的刀将对方杀害,大案通天,我局刑侦部门会通派出所成立专案组,历经千辛万苦,在浙江舟山群岛将胡抓获,一年后,在白马宕不远的一条水沟边,一声枪响,结束了胡某罪恶的生命。
   1995年,我调到局预审科工作后,还参加了一次局组织的针对过湾小偷的专门抓捕行动。那天晚上,夜黑如墨,我们一行人悄然摸到村口,突然一声狗叫,紧接着数十条狗一齐狂吠,好像给小偷报警似的,当我们十多人按照白天已经侦查好了的目标,直扑预定的地点的时候,结果全部落空,有的被窝还是热的。过湾的小偷反侦查能力很强,当外地形势吃紧,他们就潜回老家作案,晚上,一般都不自家休息,是真正的狡兔三窟。
   尽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很多小偷先后落网,被判刑入狱,但过湾小偷一直没有尽绝。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我工作岗位不断变换,我渐渐没有听到有关过湾小偷的消息了,但是过湾村,作为我县闻名的小偷村,一直在我脑海中留下灰色的记忆,难以抹去。
   2019年6月的一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在县电商产业园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席间,谈到我县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其中一个人提到,过湾村现在通过互联网销售富硒大米,产品畅销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每年产值数千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农民致富,我一听,感到非常兴奋,感觉到一个不一样的过湾村一定出现了。从这时候起,我一直想找机会到过湾村去看看,但是,由于我在经济犯罪侦查的一线工作,不断有新的案件需要办理,经常出差,打乱了日常的生活的节奏,后来又由于疫情的影响,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今年3月初,天气晴朗,杨柳初绿,我约了二个朋友,轻车简行,前往我阔别二十多年的过湾村,车子在导航的引导下,从县城出发,穿过高架,驶上新206国道,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过湾村。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通往村宽敞的柏油马路边,一排排整齐的单门独户的别墅。别墅边,到处停满了各种牌子的车辆,乍一看,你怎么也不敢想象这是农村。顺着别墅边的道路,我们来到挂有“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牌子的一个大院内,“过湾农业欢迎您”7个烫金的大字格外耀眼,下面的橱窗里是过湾品牌大米的推广,由著名歌星陈红代言的“鲜芽米”畅销全国各地,还有国家、省、市、县各级领导对过湾农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的各种证书、奖杯等。
   从院子出来,我们走进一个一个长长的,俩边缀满随风飞舞的五颜六色的风铃的走廊,走廊边的农田里,几位农民在栽树、种草,一些鸡鸭鹅在散养着,还有几匹棕色的马在悠闲地吃草,这显然是一个旅游项目,还在建设之中。
   走过长长的走廊,迎面是一栋高大的建筑,正门上面有五个金色大字:留乡湾度假村。下面一排大红灯笼显示喜庆的气氛,一位大约30岁、颜质很高的女同志热情迎来,显示出成熟和干练,刹那间,我恍惚之间,好像到了哪个著名旅游景点,全然忘记这是在过湾农村。
   我们走进大门,里面是一个大厅,一位戴眼镜的廋高的年轻人正在给一群中老年人在做养生报告,门外停了二张旅游大巴,上面有“苏州”字样,也可能是苏州人到这里来旅游的吧。
   在这栋建筑的隔壁就是过湾电商培训基地,这里肯定培养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这也是过湾村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吧。走着,走着,我们来到村俩委的办公楼前,我心里想,村干部们肯定都换了,都不认识了,我正在迟疑是否进去看看,一位50多岁,身材微胖、脸上微黑的中年人从楼上下来,我一看觉得好面熟,没有想到这人一看见我,竟吃了一惊,大声说道:“你不是老周吗,你怎么今天有空?”我一下地想起来了,他原来是以前的村文书兼营长老胡,我们到村里抓小偷,一般都是他配合的,所以有些印象。
   老胡热情地带我们到会议室,给我们砌上几杯热茶,我开玩笑说“老胡啊,你们村都成了旅游景点了,也不请我来看看,今天还是我不请自来的,我当年多少为你们村社会治安还做出点贡献吧”。老胡有的不好意思地说:“忙啊,很抱歉啊,你今天来了,可别走了,我们搞二杯”。“现在,你们村治安好搞了吧,你们村都成了全省闻名的电商产业示范村”。我有意识问道。“我们村以往可是全县闻名的小偷村,这你是最清楚的,现在,你也看到,晚上门开着,东西都没有人偷”,说着,老胡满脸自豪。接着,老胡感叹道:“我们村以前是最穷的,人一穷,就顾不上面子了,就到处偷,偷出了名气,全县闻名,近年来,各级领导,上级各部门为了我们村发展想尽了办法,的确为老百姓干了好事,实事,好多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说,活了这么多年,终于赶上好日子,感谢党啊”。我正在认真地听着老胡说话,突然手机响了,一位合肥同学来到舒城找我,我只好谢绝老胡的再三挽留,赶回城关。
   一路上,我心朝澎湃,思绪万千,今天真是不虚此行啊,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一个全县闻名的“小偷村”成为了历史,一个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示范村出现在我面前,由此感到无比的欣慰,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乡村、城镇发生巨变,只要我们紧跟着党,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们国家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过湾村的变迁,不正是我们伟大祖国巨变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吗?
  
   (原创首发)
  

共 35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湾村大约有一百多户人家是全县有名的穷村,这是作者的老家,1992年一纸调令把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不到6个月的作者,从河棚派出所调到刚刚成立的百神庙派出所,当时是租街道上一户人家三间平房,条件是比较艰苦的。过湾是远近闻名的小偷村,靠偷致富是一项人人心照不宣、充分光荣的捷径,让群众苦不堪言。作者所在的百神庙派出所加强了夜间治安巡逻,过湾村的贼有时非常嚣张,还出过人命。2019年通过互联网农民致富过湾村有了改变。今年3月初作者约了朋友一起去过湾村,亲眼目睹了“小偷村”变了样成为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示范村,过湾村的变迁正是我国伟大复兴的一个缩影。作者行文朴实,情感真挚,文字很有渗透力,画面感极强。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行文都是一篇很不错的散文。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3-11-27 18:51:47
  感谢支持社团,期待更多佳作,祝冬安。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