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用色彩点亮人生,为庙宇注入灵魂(纪实文学)

精品 【流年】用色彩点亮人生,为庙宇注入灵魂(纪实文学) ——走访民间艺人庙宇画家郭千贵老人


作者:疏影横窗 童生,606.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5发表时间:2023-12-07 14:41:13
摘要:一个很神奇的工作,为庙宇作画,塑像50多年,至今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如今疾病缠身……

【流年】用色彩点亮人生,为庙宇注入灵魂(纪实文学)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北方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十几度,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却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原因是我要走访一位民间庙宇画家——郭千贵老艺人。
   寿阳县景尚乡鸦鸣村,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话说北宋太祖赵匡胤率兵出征,一日路过一个三岔路口,大部队不知道该从哪个路口走,赵匡胤在马上做了个向右走的手势,浩浩荡荡的人马将落在树上的乌鸦惊动了,它们开始鸣叫,盘旋在赵匡胤的头顶上空,用翅膀拍打前行的马匹,赵匡胤不知如何是好,便掉头跟着鸣叫的乌鸦走上了另一个路口,为后来顺利攻城节约了宝贵时间。后来赵匡胤专门返回这个路口进行跪拜,并起名为鸦鸣村。后人一直沿用此名至今。
   鸦鸣村距寿阳县城三十余公里,路况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全程水泥路面,偶尔也会出现坑洼积水路面,但毕竟是少数,可以忽略不计。郭千贵老人家就位于鸦鸣村,东村口的十字路口旁。老人家大门前的这条路,是村民进出村庄的必经之路。
   可见的两面泥土墙由两扇铁门连接。铁门并没有上锁,是虚掩着的,我们推门而进,院子很大,很宽敞,院子中干净得不像农村,没有牲畜也无看门狗,院中安静得有点冷清。院中的五孔土窑洞就是老人家的家,在白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推开了最南边的一间窑洞。郭千贵老人独居,76岁仍然孤身一人,屋内没有暖气,外屋仅有的两件家具,一件是用水泥抹的老式灶台,另一件是一张高低床;灶台取暖做饭,床用来睡觉,再有就是窑洞最深处一对五颜六色的龙头。
   龙头是用木头雕刻的,最外层用五彩缤纷的涂料将它装扮得活灵活现。龙头大约一米五长,高也有一米开外。黄色的犄角矗立在墨绿色的头顶上,耳朵在脑后直立着,如祥云般的眉毛用白色勾边儿,深粉色和大红色层层递进到眼珠子,白、黑、白、粉的眼珠子由小及大,如此的色彩叠加更好地展现出了龙的精气神,嘴巴大大地张着,嘴周围和眉毛用了同样的色彩来呼应。粉红色的舌头上卷着一个大红色的龙珠,白色的牙齿整齐地排列;两个肉色的、圆圆的鼻孔两侧有两个小孔,是龙须的插入口。整个前额呈深褐色,嫩黄色、杏色、翠绿、墨绿,是点缀色,这些颜色将一块死气沉沉的、失去生命的木头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使命感。
   郭老说:“这是客人定做的庙宇龙头。它的定居环境是庙宇,见光时间短,通风不太好,客人特意交代,使用寿命要长,所以在颜料上要求更高,色彩上更艳丽,造型更古老、更结实,更传奇。”
   龙头的正前方是一尊关公的佛像,红褐色的脸庞,细长的眼睛,关公居然是双眼皮这也是今天近观郭老的作品才恍然大悟的。一颗大蒜鼻子卧于脸中央,如瀑布般黑色胡须,根根垂落于胸前,蓝色帽子金色勾边,青绿色的袍子上黄色的龙缠绕全身彰显贵气,腰间红色的玉带更是身份的象征,整体看上去不仅颜色亮丽,而且形象逼真,细微之处的处理,更是起到了妙笔生花的作用。关公额前的那颗金珠,虽然没有阳光的照射,但还是闪耀着万道金光。
   里屋,一张两米长、一米五宽的工作台占用了大半个房间。说是工作台,也只不过是一块三合板而已。工作台上,《万年历》《三国演义》《民间故事会》等各类书籍摆放着,三角板、卷尺、墨汁,还有不知道用途的、大小的瓶瓶罐罐凌乱地散放着。过期的报纸、铅笔、毛笔,以及半成品的作品摊在工作台上。一把老式的木椅子上,一个失去原有颜色的靠背静静地立在那里。椅子的背后是一个灰色的铁皮柜子,柜子里凌乱地摆放着《中国上下五千年》《老黄历》《古代人物》《庙宇历史》等等。屋子的最深处依然摆放着为庙宇里制作的人物像。金光闪闪的观世音菩萨;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头六牙大象的普贤菩萨;骑着青狮的文殊菩萨;及两尊较矮一些的善财童子和玉女仙子。屋内刺眼的阳光从古式的大窗户上爬进,大束光打在郭老的背上,也不知道是我们的到访让郭老感觉到了紧张,还是那束光的温度,让大量的汗珠从他额头沁出。屋内手忙脚乱的我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我从一个落满灰尘桌子的犄角旮旯处,将一把郭老丢弃的彩笔小心地握在掌中,整整的一大把,长的、短的、宽的、窄的、细的、粗的,部分笔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素色,被颜料的色彩覆盖,虽然能明显地看出这些笔已经被郭老用水清洗过,但多年来使用的频率太过频繁,艳丽的颜色已经被毛笔头吸收。
   我问郭老,“这一大把笔是您的全部吗?”
   他不紧不慢地说,“这才是一小部分。”
   我问,“制作这个大的雕像,除了自己上色外,造型也是您自己捏的吗?”
   “对呀,根据庙里供奉的神仙和客人们的要求,自己动手捏。”
   “拿什么东西捏呢?是不是也是有配方或者是秘籍呢?”
   “是的。白土、红土、棉花、水胶、107胶,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调制。头、手、脚,胶要大一些,其他部位胶要小一些。每次先画图,再按比例捏身子,最后捏头和手。”郭老的话很少,我不问他,他从来不主动说话。
   郭老自述,自己从二十几岁开始学习画画。没有师傅,只是凭着自己的爱好画。起初,以画炕围子(早些年,在农村盛行的一种民间绘画,给土炕四周的墙壁上画的图案)后来随着戏剧的盛行,就开始画演出布景;再后来,庙宇开始翻新,就又到庙上开始雕刻,捏人。也是跟着时代的进步,将画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转移。画了五十多年了,回想过往,我依然钟爱于山水、古人、骑行打仗和对庙宇里各位神仙的制作。就因为自己鬼迷心窍,专心于创作,年轻时东奔西跑地挣钱,所以错过了最佳的结婚年龄。村里长者们对我在庙宇上画画有偏见,据他们讲,干我这一行老天爷注定我不能结婚,只能独生,否则的话会天打雷劈的,所以我也就关了心门,不再有谈婚论嫁的念头,一心扑在创作上。
   郭老个子不高,微胖,穿一件和自己身材不匹配的,很破旧的深蓝色棉袄,袖子长得将整只手都覆盖起来;一条深灰色的九分外裤里套着没过脚踝的黑色棉裤,一双黑色的懒汉布鞋蹬在脚上,走起路来慢如龟爬。起初我以为是年长,性子慢的原因,我也没有多问,但听白老师给我讲,郭老在2022年得了一场病,这场病虽没有让他卧床不起,但可怕的后遗症将他打击得不轻。我这才开始仔细观察,发现他藏在袖子下的右手抖动得非常厉害,左手为了防止右手的抖动对周围的物品造成破坏,左手一直握着右手,走路时失去左右手的平衡而造成的走路缓慢。
   我问郭老,“医生给您下的结论是什么病?”
   “特发性颤抖。做手术需要13万。”郭老的声音并不高。
   “十三万能治好吗?”我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想法继续问。
   “医生说可以,但个人的体质不同,最终的治疗效果也不同,我又怕花了钱治不好,还不如现在。目前来说,前些年是挣了点钱,都被外甥借走了,至今还没有归还,只好再等等,等机会成熟时再去医院。”终于听到了郭老一连串的回答。
   “您说的外甥是谁家孩子?”我想弄明白郭老家的亲戚关系。
   “我妹家姑娘。”郭老的眼神抹过一丝的忧伤。
   一顶灰白色的棒球帽戴在郭老的头上,长长的帽檐将郭老失落的眼神儿遮住,略显白面书生的脸上干净得让人心疼。已经脱落的两颗门牙,说话时走分漏气,只有竖起耳朵才会听懂他所要表达的正确意思。
   郭老转身面朝书柜说:“帮我拿一下柜子顶的画。”
   “是这卷吗?”我手指着柜顶的一卷画问。
   “不对,是里面那卷。”按郭老的意思取下。
   “你把它打开,我让你看看我的山水、人物画。这些都是我未病之前创作的,现在我的手抖的画不了了。”郭老失落地说着。
   我和白老师慢慢地将画展开,一幅《清明上河图》映入眼帘,发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的人物、动物及农机具,颜色以古朴黑白为主,人物虽小,但生态各异,栩栩如生,左边落款处的“蝇头小楷”更是让我茅塞顿开。《秋花园》是我最喜欢的一幅山水画,漫山遍野的植物郁郁葱葱,层层递进的山峦,层次分明,美轮美奂,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粉色的桃花花团锦簇竞相开放,凉亭、栈道、河流,弹奏着秋日的乐章;一米八乘一米二的画幅整体以天蓝色为主调。《姜子牙大战申公豹》作品中,姜子牙骑着“鹿精”站在城门下,城墙上军旗飞扬,好一幅沙场征战图;一副《正大光明,金銮宝殿》图,更是气派,看得我眼花缭乱,红褐色的柱子上飞龙盘踞,屋顶处古色古香的图案更显大气,屏风上张牙舞爪的龙活灵活现,窗户上横平竖直的线条,硬朗中带着中规中矩,整体用黄褐色为线条勾勒,红褐色打底,活活的一个真的金銮宝殿出现在眼前。《寿川古街》《朝阳阁雄姿》《宫女图》《山水楼阁》等近百幅手绘作品尽收眼底。郭老颤抖的手,哆哆嗦嗦地将一张张作品展示在我面前,其作品时而素色,时而艳丽,时而厚重,时而场面恢宏,时而金戈铁马,大都以古代传奇人物或民间故事为背景。在郭老的作品中,没有一丝的现代元素,古代的美女大致表情含羞,眼睛含情,动作飘逸,色彩艳丽,文文尔雅。
   郭老说,“现在不能作画了,也不能捏人了,想把库存的这些作品装裱好卖掉,换点钱做手术。”
   我问他,“你卖掉作品不心疼吗?”
   “心疼呀,但没有办法!这些作品是我50多年的心血。古代画不比现代画,每幅作品得有出处,有故事,人物也得根据当时的环境而画,不能浮夸,不能瞎画,特别是庙宇画,现在的“百度”也没给不出明确的答案,越来越少的纯古代画像和庙宇人物像,只能靠自己多年的绘画积累来悟。画一幅作品,有时候从构图、落笔,再到上色、晾晒,得半年以上的时间。我视这些作品如自己的孩子,卖他们也实属无奈,要是真能治好我的病,再多活十来年还可以再创作。”可见郭老的心态还是比较乐观的。
   “以前还能外出挣点儿钱,现在只能吃老本喽!”郭老唉声叹气地说。
   我问,“村子里的低保申请了吗?”
   “申请了,一年大几千块钱。老了失去劳动能力了,才真正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好政策。”郭老话语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正午十二点半,我问,“你自己能做饭吗?”
   他说,“不行。手不听我使唤。”
   “那你日常吃饭谁管你?”我追问。
   他眼睛望向窗外的另一间窑洞,“我弟平时给我做,他也是光棍。日常我俩相依为命,他前两年也检查出脑肿瘤了,也是出不起医药费,一直没有治疗过。”郭老无奈地叹着气。
   “你弟多大了?”
   “73。他身体比我好些,能正常干活。”
   “还种地吗?”我问。
   “种呀,不种地吃什么呢?”
   “你们种了多少亩地?”
   “十多亩吧。村民们帮衬着种点儿,一年吃的就有了,也不用再花钱买。”郭老和我一问一答地闲聊着。
   不善言谈的郭老终于打开话匣子。他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上过专业的课程,没有绘画技巧,有的只是在日常绘画中慢慢积累的经验,对古人物的理解和尊重,对色彩独有的认知,以及对空间透视效果独到的思维。
   这次走访,因为郭老生病的原因,我没有亲眼见上他老人家在庙宇里添砖加瓦的全过程,虽有一点的遗憾,但初步让我了解到了乡村老艺人的生活现状,也不虚此行!
   “您左手能拿笔吗?”他没有说话,抖的手开始翻桌子上的纸张。
   “您在找什么东西吗?”我问。
   他还是不吭气。见他从一本书下摸索出半根手指长的东西握在手中。
   “给我找张纸。”郭老对我说。
   我从工作台的最里面翻出一张报纸放在他面前。他坐在椅子上,右手夹在两腿中间,左手放在报纸上,我帮他摁住纸的下半部分。见他左手中捏着的是一根已经磨平笔尖的铅笔,开始在报纸上运行。缓慢的线条自上而下,笔头经过之处呈现出的不是笔直的线条,而是略带弯曲状的线条。一个男人的素描轮廓出现在纸上,当眼睛最后出现的那一刻,我马上认出了那个专属白老师的画像。郭老从动笔到完成,没有抬头,没有说话,一气呵成,他专心致志的样子像极了初学本领的小朋友。
   白老师的一句:“怎么?你左手也抖开了?”
   “嗯,不能干了,成废人了。”看着郭老失落的样子,我拿起他刚画的素描像仔细品着。“这不挺好的嘛!不清楚的人会认为,这是专门创作的现代版曲线素描新画法呢,至少我认为是这样,这也是我至今为止看到最特别的画。”我的话语里不只是鼓励更多的是认可。
   在我们走出郭老家时,我再三叮嘱郭老,“您一定要坚持画,不要停。过一段时间我还会来看望您,那时,争取看到您最新的创作成果。”
   汽车已经缓慢地启动,郭老站在他家的土墙下,抖动着双手不听使唤地跟我道别,眼神中带着迷离,也带着希望。我忙摇下车窗,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再来看您的……”
   人生如山河,总有关山难越,险滩难度;生命如长河,郭老需要跨过的是人世间最寻常的颠簸,它不足以把郭老打趴,却足以让我们为身处困境的最基层手艺人做点什么。

共 504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介绍民间艺人庙宇画家郭千贵老人的文章。文章从老人生活的鸦鸣村写起,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村子让我们对即将出场的郭千贵老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神秘感。文章以采访的形式展开,在与郭千贵老人的问答中,我们了解了老人的一生经历。老人从二十几岁开始学画,一画画了五十多年,为了画画,他一辈子没有谈婚论嫁,一心扑在创作上。他在庙宇绘画方面有独特的成就,他画的画色彩绚烂,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老人却因患了“特发性颤抖”病而右手止不住地颤抖,再也不能作画。为了治病,他不得不卖掉自己珍藏的画作,但老人很乐观,并不因此而颓废,他坚信自己病好后可以继续创作,留下更多更美的画作,这种乐观坚强让人为之心动。文章语言朴素自然,条理清晰,娓娓述说中,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12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12-12 08:03:04
  在这浮躁的人世,难得的便是那份坚守。郭千贵老人对庙画的热爱,很好地诠释了坚守的含义。老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老人的困顿生活让我们心酸。希望正如作者所说,人世间的颠簸,能让我们为处于困境的基层手艺人做点什么。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1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12-19 15:00:22
  感谢老师精彩编按。
   老师辛苦了!天寒地冻注意保暖。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12-13 16:02:4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12-19 15:02:55
  社长辛苦!递一杯冬日奶茶,愿社长冬日安康。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