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特殊的打工(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特殊的打工(散文)


作者:常林 白丁,1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7发表时间:2023-12-07 20:32:17
摘要:我的特殊的打工任务,至此已经全部完成,我期待着我做的饭菜,能得到侄儿和他的工友们的认可。如果他们能说出:“愿吃三叔饭菜香”这句话,那我是真的不负这次特殊的打工之行,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秋日的某天晚上,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拿起一看,是本家侄儿打来的。侄儿是建筑工程的小包工头,每年都带领一班人马,在外面搞工程建筑。我接起电话:“喂!是侄儿XXX吗?”手机那边传来:“是,我是XXX。三叔,最近身体好吗?在忙什么?”“我身体很好,在家没什么活可干,每天只是溜溜弯而已。”“三叔,既然这样,我想让您帮我打一天工。”我说:“打什么工?”侄儿说:“特殊的打工,您能来,到时候您就知道了。”我说:“行!”“那就一言为定,明早6点我去接您。”我说:“好,明天早上6点见。”
   我放下手机,踱着步在想:“什么特殊的打工,还整个小悬念,难道打工里面还有个小猫腻不成?”夫人在一旁说:“年轻人说话讲究时尚,谁能跟我们这些老年人说话直来直去的,连个弯都不会拐。人家年轻人,让你干着活,还激起你干活的欲望和积极性,年轻人鬼得很。还好,明天早上6点钟接你,还算不早。咱家对门的小田,每天不到5点就出去打工了。”夫人这么一说,我立刻想起我每天顶着星辰晨练时,总会遇见对门的小田和我对视一下,相互说:“早”“早”的话语,竟各自离开了。
   我在晨练时,哪只看见小田一个人早早出去打工?在户外,我目睹了一群农村到城里建筑工地的打工人。他们跟我一样,几乎每天都惊动了沉睡的夜色,东方还没有真正露出鱼肚白,就早早起来。我是晨练,而他们却是打工,他们在家人的呵护下,吃完了早饭,骑上了摩托车,顶着星辰,行进在乡间公路上,向城里建筑工地奔去。这些进城的打工人,从农村到城里,大约每人都走20华里左右的路程,才到达建筑工地。太阳还没出来召见他们,打工的老板却早已等待他们了,一天的工作早已给他们安排妥当。这时,我想起了我一个打工的亲戚,曾经对我说:“我们早晨5点上班,中午12点下班,中午连吃饭加上休息,才90分钟,下午1:30分又开始工作了。到了晚上,太阳已经落下山了,我们还得再干上半小时左右的活,非得让繁星出来,提醒我们收工,老板才肯让我们离岗,否则,老板是不放的。”我的亲戚还说:“我们下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骑着摩托车,车灯、路灯、繁星,有时还有月光,伴着我们回家。打工族下班时,地上移动的车灯、天上的点点繁星,构成了天地间相融相伴的晚景图。”他还抱怨说:“我们每天打工时间都超过十二三小时,身心感到很疲惫。尽管这样,还是一心一意为老板打工。可老板总不按时给我们发工资。”听亲戚这么一说,也在想,明天为侄儿打工,打工时间是否超过十二三个小时?他是否也是一个不按时发放工资的老板?这些疑问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念。
   第二天清晨6点钟,侄儿准时来接我。我坐上车,行进在去往建筑工地的路上,不到30分钟的车程,就到了打工的建筑工地。看见打工者,早已进入劳动角色。我发现这些农村进城做建筑的打工者,穿着打扮都比较特殊。
   男民工,穿着破旧、沉重而脏兮兮的牛仔工作服,头上戴着红色或黄色安全帽,手上戴着厚重的胶皮手套,偶尔还有人腰间胡乱地扎着带有绝缘的铝线来紧身……与之相应的是他们黑黑的脸上,带着工作的风尘,与他的穿着相陪衬。干活时,僵硬的手,总不时地擦擦脸上的腻垢或汗水。衬托他们穿着中的唯一亮色,就是他们炯炯有神的双眼和洁白的牙齿,再点缀着他们的生命气息和生龙活虎的工作干劲,如此这般,使得他们狠命地做着自己的活,拼命地挣自己要挣的钱。这样,在他们看来,只有这身打扮,这样的精神状态,才符合他们的身份,才感觉到生活上的踏实感。但他们忘记自己是创造生活最美的人,他们形象的伟大,性格的坚强,厚道的人品,受到世人的敬仰与尊重。他们是世界上最善良无私的人!而女民工,穿着就更特殊了。不说她们全身的穿着怎样,单说她们头顶上的打扮、装束就十分用心。她们出于保护容颜或皮肤的考虑,总戴上长舌的太阳帽,扎上头巾,又戴上眼镜和口罩,把自己的头部包裹得严严实实,活像一个蒙面人。我曾经对她们的这般打扮有过偏见,总认为她们既然是打工的,又何必跟自己过意不去呢,何必折磨自己呢。头上的那些劳动保护,是不是在摧残自己?打工人就应该面对现实,勇敢地挑战大自然的考验。必要的劳动保护是应该的,但过分夸张,是不得体的。当在这次在侄儿的工地上亲眼所见以后,我在认真反思,当时我的这些想法是太幼稚、太偏激了。她们这样做,不是她们在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吗?她们的用心打扮装束,既保护了自己的容颜,又创造了自己特殊美的工作形象,这个特殊美的形象,与她们创造的劳动价值相媲美,这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吗?什么叫热爱生活?她们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我和侄儿到达工地后,侄儿对我说:“三叔,您稍等一下,我先到那边去看一看,回来再给您安排工作。”说完,他就向工地那边走去。这时,我只好等待侄儿回来,给我安排工作。等待之时,不经意间,我走到了工人们的劳动现场,我看到了一个人称“张师傅”的,他和砂泥的一段劳动经历,感受到了他劳动的艰辛。张师傅和砂泥的第一步,是他倒拌砂和土。他先按比例把砂和土配备好,然后倒拌,不一会,砂和土就在他的眼前成为一个小沙丘。第二步,他又把小砂丘的顶部豁开,使其成为椭圆形状,再往椭圆状内浇水湿润砂泥。第三步,他就是和砂泥了。首先,他又把豁开的变成椭圆形的砂土堆,往上翻土,再恢复成小砂丘的原状,让其水渗入砂丘中。稍呆一会,他在沙丘的下端层层剥开,让沙丘变成砂泥状。他具体操作是:“剥、插、翻、摔”四个程序。
   剥,就是层层切开小沙丘。你看,张师傅先用“铁钯”切砂泥,此时,铁钯和砂泥接触,发出了“擦擦”的声,旋即,砂、水和土随着声音,从小丘上一排排倒下。接着,我又听到张师傅和砂泥时,发出的急促喘气声,不时还夹杂着张师傅的咳嗽声。我们顺着张师傅发出的声音方向瞧瞧他,他却另有一番模样:裸露的上身,只穿一个背心,两肩的背心带,像是一根绳了,黑乎乎地压在他的两肩上,不知是汗水还是泥水,在他的裸露的上身呈现;他头上的刘海,全垂落下来,遮住了他的双眼;他咬着牙,垂着头,狠劲地用铁钯切着砂泥。由于他上身穿着裸露肥大的背心,他和砂泥时,肋骨一根一根地在闪动,我都看的清清楚楚。他“剥”完了砂泥,直起腰来,站立片刻,还不时喘着粗气,像是在做人工呼吸。
   插,就是把砂泥剥开后,呈片状,再用铁耙,均匀有节奏地插入砂泥的片状里,上下左右搅动,使其砂和泥自然结合,形成一体。
   张师傅的“插”,以砂泥的某处开始,用铁耙插入片状砂泥中,铁耙和砂泥接触时,发出“欻欻”的响声;旋即,砂泥由片状到点。一点,两点,多个点。继而,砂泥点多成片。砂泥在铁耙“插”的作用下,像冰雹打过的地面,留下好多小坑坑。
   翻,就是砂和泥自然结合,形成一体后,防止砂和泥接触地面处,存在结合断层或坚硬。这时就用铁秋翻动,使其砂和泥的第二次结合,解决砂泥不均匀的死角问题。张师傅翻砂泥的技术显得得心应手,他拿起铁平銑,躬身马步形,狠劲地翻动砂泥,不一会,一大片砂泥,让张师傅很快翻了一个遍,原来零散平躺的砂泥又变成了一座小土丘。张师傅看着小土丘,会意地笑了,又用铁平銑在小土丘上,拍打几下,以示这道工序完成。
   摔,指把基本活好的砂泥,重新弄起来,再以“摔”放的形式,一次次摔打,使其活好的砂泥,成为精品,好使耐用。张师傅摔打砂泥时,如老妇把活好的白面团,高高举起,又熟练地摔在面板上,姿势优美,表情悠然。
   张师傅“插、翻、摔”几个和砂泥的过程,像“剥”砂泥过程一样,张师傅付出了他劳动的艰辛。
   砂泥活完了,张师傅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点精神都没有了,见到空闲地或阴凉处,就急忙倒卧在那里。张师傅活砂泥的整个过程,劳动的艰辛和身心的疲惫,让我感到心酸甚至落泪。
     侄儿终于回来了,我向他要劳动任务。侄儿笑笑说:“三叔既然来打工,那我就失敬了,就给您安排工作了。三叔,今天我犒劳我的工友,让您今天来,打工的具体任务,是您给工友做顿午饭,顺便在炖一个大菜。”我听后,感到很错愕,心想,这就是我今天要打的工?我开始对侄儿说:“这不是开玩笑吧。做饭也算打工?”侄儿笑说:“是,这是特殊的打工,还是一个讲究技术的工种活。今天,请三叔您来,就想让您露一手,工友们尝尝您做饭菜的手艺。您看行吧?”我听了侄儿的话后,解释说:“说实话,干活打工,像活水泥,筛砂子,推砖块等什么活,对三叔来说,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因为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是我的本能。我虽然离开劳动40多年,但每年我都到老家帮助本家抢做一些农活,打工对我来说还不算是难事。可是,你今天让我做饭做菜,对我来说真是一个生疏的活。坦诚地说,我平时在家,宁愿饿着,也不愿主动帮家里人做一顿饭,炒一个菜,因为我没那个厨艺。要是今天真的让我做这个活,有点’赶鸭子上架’难为三叔了。”侄儿听到我的一番解释,看到我的为难情绪和不愿意做此活的表情,说:“其实,三叔我让您做饭做菜,并不是我的真实用意,我的真实用意,是让您今天出来,到我们的工地看一看,散散心,中午和我们这些工友吃顿饭,享受一下我们打工人的生活,总比您老憋在家里要好。怕您不来,就借由头说,让您帮我打一天工。您来了,留您吃饭,怕您不肯,就说让您给我们做饭做菜,以这种方式留住您。事实上,我怎能让三叔您,打工做饭做菜呢。”
   谜团解开,真相大白。这时,我心想:侄儿用小伎俩把我请到他的劳动工地,名则让我给他打工,实则他请我来吃饭。今天我也来个将计就计,假戏真唱,反侄儿其义而行之,非要把侄儿交给我的特殊的打工任务完成不可。于是,我对侄儿说:“既然这样,我’既来之,则安之’,侄儿交给我特殊的打工任务,我领了。我要下厨房,亲自给你们做饭做菜,让侄儿和你的工友们尝一尝我做的饭菜香!”侄儿听到我的话后,又笑说:“三叔一生不服输,逆行、创新始终是您的做事风格,执着又伴随您做每一件事情都成功。今天就让平时没有做过饭做过菜的三叔您,给我们做上一顿美味大餐,让我们品尝吧!”
   说做就做,我立即下厨房,去做好饭菜前的准备工作,并向侄儿请示做饭菜的标准,吃饭人数等有关事宜。侄儿说:“饭菜标准很简单,以吃饱吃好为原则,按每人0.35斤大米,0.25斤猪肉为标准,按20人计算下料米肉。大白菜适量,外加豆腐10块,粉条1斤,油、佐料由您酌情使用。”用餐标准,吃饭人数,侄儿已经交代清楚,下一步我就开始做饭菜了。
   10点一刻,做饭做菜拉开帷幕。我先是架起炉火,刷锅,温水;再称出做饭大米的用量,细心挑出大米中的杂物,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大盆中。再把温水倒入盆中的大米里,拿着罩璃来回搅动,让大米中的杂物漂浮在盆里的温水中,然后把温水中的漂浮物和垢水放出,这样重复几次,直到大米中的水清为止,再填入适量的温水浸泡大米。
   在温水浸泡大米的过程中,我进入洗菜,切菜,切肉的环节之中。洗菜,切菜,对我来说,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我曾是一名教师,在八十年代教师集体培训中,以学校为单位设立伙房,洗、切大白菜是我的专属活,那时,我能切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白菜形块,并受到了同行的夸赞。今天这手活又派上了用场。可是,对切肉来说,我是望而生叹。五六斤的一块大肉,我从哪下手呢?研究、观察、探索是我的做事本能,我通过对这块肉的观察,翻看和思索,终于有了切肉的思路。我以“点、条、点”来展开切肉思维。
   点,就是先确定肉块的大小。从肉块的体积入手,基本做到一块肉,宽,大约2.5厘米。厚,大约0.5毫米,长,以肉块长度为准。
   条,就是块肉的体积有了,以块肉体积的宽,来确定肉块的条形的宽度。
   点,这个点是在条形肉块的厚度即0.5毫米处下刀,每切出一块肉,就是我们要吃的那块肉的厚度。
   通过“点、条、点”的切肉方略,把一块大肉,分割成若干个条形的肉段。在每个条形肉段厚度的0.5毫米处开切。不一会的功夫,案板上切出来肉块,红白相间,像堆成一座小山。我切肉的难关已经闯过,切肉任务顺利地完成了。
   大米温水浸泡20分钟,身体已经舒展开来,变得很温柔,需要捞出。做饭的一大锅温水也正等待它的加入。我顺势捅开炉火,让锅中的水沸腾。旋即,我又把捞出的大米,放入温水锅中。锅中水在没有沸腾前,我不停地搅动锅中的大米,防止它结块。开始搅动时,还觉得大米很沉重,等水米摆动起来,显得他们很轻松快活。像是在爬山,又像是在下河,自由跳跃玩耍!
   锅中的水终于沸腾了,米水结合,汹涌澎湃,上串下跳,发出“夸夸”的响声。我继续搅动,并撤出炉火,等待水米的风平浪静。几分钟过后,大米在沸水的作用下,坚硬的身躯变得越加柔软,成了温顺的羔羊。我用手触摸它,虽然它软绵绵的,但它还是有些弹性。这正是捞出大米的最佳火候,我马上把它捞出,放在笼屉里,做最后一道程序:蒸做大米饭!

共 631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全文记录了一天打工的见闻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打工人来说,农民工是主流。可以说,城市建设,如果没有农民工的参与,很难说它的进度和顺利。只有本家人的倾力支持与奉献,才得以得心应手。一座座城市的崛起,农民工功不可没。值得学习的是,作者仅仅一天,就把工地见闻介绍得一清二楚,工地现场,男女打工人的形象,以及那些流程,包括他们的精神面貌,都一一描写得绘声绘色。自己一天的打工大有感慨,虽然是做一顿饭,反应出叔侄子两人之间亲密的感情。侄子担心叔叔无聊,找点事,让叔叔消遣一下,同时也帮了大忙,一举两得,这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一天的打工。叔叔甘心情愿,侄子喜上眉梢,一个和谐又艰辛得劳动现场,生动活泼,大家干在一起,累在一起,乐此不疲。让读者也感受到了热火朝天的欣欣向荣景象。佳作,推荐阅读。【编辑:文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23-12-07 20:33:49
  问好作者创作辛苦,感谢赐稿风恋,作者笔耕不缀的精神,值得学习。作者冬祺笔丰。
文绮
2 楼        文友:常林        2023-12-12 15:13:44
  感谢文绮老师劳神编发。文绮老师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