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木做的情结(散文)

精品 【文璞】木做的情结(散文)


作者:卡夫卡之卡 布衣,18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8发表时间:2023-12-10 20:08:12

【文璞】木做的情结(散文) 1
   有一段时间,我对《圣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读圣经,就成为那段时间我最热衷的事情。
   据说,耶稣的父亲是一位木匠,在某种情形中,我就还有那么点喜欢他。这与我一模一样,我的父亲也是一位摆弄了一生木头的木匠。
   耶稣走向苦难的时候,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巨大的十字架是木头的,里面嵌着长长的铁钉。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从不相信宿命。对于命运的一切预设、描述和推论,我都把它看成一朵虚幻的花,一缕飘渺的烟雾。我不知道,我生命的结局是否与木头有关。其实,这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我不可能死而复活。如果我死了,就注定死了。我的生命没有被赋予那么神圣的使命,更没有能力拯救人类,或者引导人类走上赎罪的道路。有时候,我连自己都拯救不了,仿佛一棵被洪水卷下岩壁的树,在命运的漩涡中苦苦挣扎。
   我与木头有着很深的情感。我爱各种木质的东西,包括一条纤细的木本树苗,一棵高高的杨树,一块灰头土脸的树根,一块薄木板,一只小板凳,一座古墓里用来殉葬的人形木偶……
   或许,这是一个木匠后代的一种情结。也或许,是我自己的图腾。
  
   2
   我喜欢森林。
   走在路上,如果道路旁忽然出现一片树林,我就慢下来,停下来,然后毫不迟疑地离开道路,走进树林。我沿着道路的方向穿行在树林里,与道路平行而进。虽然这样行走起来格外艰难,树林里坎坷不平,时不时还需要拨开丛生的荆棘,但我却愉悦着,亢奋着。像一只生在海滩沙地下的小乌龟,刚刚从细密的沙子里探出头来,就执着地朝着大海的方向爬去,仿佛响应潮水的呼唤,即使有凶猛的禽鸟在头顶盘旋,依旧冒死前往。
   有时,裸露的脸颊或者手臂被划破了,冒出一滴血珠,鲜红的血色让我便愈加快乐起来,在这时,我常常会哼起歌儿。
   如果这段距离很长,也很累,我就随便倚着一棵大树喘口气儿。我把疲惫的身体靠在大树上,让肉体和树身贴得很紧密,仿佛我也是一段树,或者一块树根。树是有味道的,那是一种浅淡的青涩,像薄薄的雾气徐徐浸入我的肌肤、肌肉、血脉,直抵心灵。片刻,我就有了力气,有了大树的执着和笃定,然后继续前行。
   当我回到路面上时,估计样子一定很狼狈。不管路人如何看我,我却觉得很幸福,也很勇敢。当然,我也常常为自己的这种古怪行为感到诧异。难道我与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或者与奔跑在树林里狩猎的远古直立人有着某种因果关系,或者与森林里隐藏的某个原始部落群有着某种基因赓续……
   我不得而知。
   我曾躺在一棵树下构思一个木质的世界:房子是木头的,床是木头的,镜子是木头的,窗外的太阳或者月亮或者云朵是木头的,路是木头的,水是木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都是木头的,甚至人的思想、情感也是木质的,包含着木头或粗或细的纤维。当然,爱情也必须是木头的,朴实的木纹像花朵,散发出纯粹的木香。一只鸟儿从我的头顶飞过,抖落一根羽毛,我想,那飞远的鸟儿一定是木头的,因为羽毛掉在我的脸颊上,像一片飞溅的木屑,带着木质袅袅的淡香。达尔文就从一只鸟儿的羽毛中收集到许多种子,然后培育出近百株植物。
   这个梦幻的构思,无疑也是木头做的。
  
   3
   有些早晨,我循着晨曦的影子走进一片树林。
   那片树林并不稠密,树木也不很高,透过树干和浅浅的晓岚,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的房屋,以及一座教堂的圆形穹顶。树林里静悄悄的,鸟儿似乎还没有醒来,只有一只喜鹊不时鸣叫一声。我热爱这种鸟叫中的寂静,它比没有声音的寂静更为静谧。
   自然学者柏金曾经忘情地描述说:“寂静不只是没有噪音,而且是不受世俗喧嚣的阻扰,活生生大地的声音。”有时我好奇,就匍匐在草地上,把耳朵贴近地面,像小时候贴在铁轨上听火车驶来的轰隆声一样,倾听大地的声音。在喜鹊叫声的间隙中,我分明听见大地早晨的声音,我无法发描述那种声音,像低沉忧郁的大提琴,像悠远喑哑的萨克斯,像遥远海岸的潮水,像时间沉闷的脚步。大地仿佛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正在演奏《生命交响曲》。
   其实,我也想听到野草和树木生长的声音。我总觉得,成长总是会发出声响的。如同年少时,我常常听到自己的骨骼发出咔咔的声音,我觉得奇怪,也有些恐慌,就忐忑地问过父亲。父亲一笑,用手指的关节叩打一块木板,问我,是这个声音吗?我觉得有些像,就点点头。父亲拍拍我的脑壳说,你在长呢。所以我一直相信,凡是生长的东西,一定会发出声音。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声音,都是音乐,无论什么音色,共鸣都来自木头的纤维。
   在小树林里随意地走,直到教堂的钟声敲破了晓岚,我才走出树林。身后,鸟儿也开始啼叫了。
   对我来说,在树林里散步,等于上教堂。
  
   4
   一个人独处于幽深的密林里,情感会像树的木质一样致密,凝重起来。
   有时,我渴望孤独,渴望一个人走进森林深处,在一个有古树、老石和溪泉的地方独思。首先,我要打量周围年轻或者年迈的树木,粗壮或者娉婷的枝条,挺直或者弯曲的树干,肥厚或者瘦削的叶片,我只是观察它们的形态,却从不关注它们的名字。名字只是人类给予事物的一个符号,没有任何本质意义,更无法让我们去爱或者恨。也许,我是个更为感性的人,一直认为,形象从来都不是虚构的。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鲍罗斯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他描述说:“奇妙的矛盾是,就轮廓而言,年老的山峦看起来反而年轻,而年轻的山峦却显老……消瘦、憔悴、嶙峋和老耄,全都是年轻山峦的形貌,而平滑、丰润、优雅和连绵的年轻线条,却都浮现在年老的山峦上。”
   我也喜爱山,更多的是因为大凡山峦都有着繁密的树木,而对于山峦本身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我的家乡的东面,有一片连绵的山脉,山势奇骏,重岩叠嶂,然而我一生只去过寥寥几次。这番话,不由得让我对山峦暗生歆慕。
   人和树木一样,用形貌表述衰老。随着年岁增加,我不时恐慌,总是害怕自己老态龙钟,也总是在出门前对着镜子审视一番自己的脸庞。当然,会对某条皱纹发出无奈的叹息。愈到晚年,我就愈疼爱那些枯老的树木。我会在一片树木中,寻到一棵最古老的,然后紧紧搂住他,仿佛抱着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抚摩它爆裂树皮的疼痛、嶙峋疤结的顽强、幽暗树洞深沉,流下同情的泪水。
   这不是因为哀伤,流淌的是赞美的泪水、膜拜的泪水。
   卡夫卡说:“不论任何人,只要葆有寻找美的能力,就青春永驻。”
   尽管我嫉妒那些年老的山峦有着年轻的样貌,而我却做不到,皱褶如同龟裂的树皮爬上我的脸颊,但依然觉得像树一样,在峥嵘中寻觅美、创造美,承受一重重的快乐和痛苦,生命更有意趣。
  
   5
   阳光下,或者月色中,坐在树下是一种美妙的修行。
   每个人都在修行,只是采取不同的方式。我信仰的是在时间中默默地存在,坦然面对世间善恶,譬如树。所以,只要靠近树木,我就倏然肃穆起来,仿佛一个虔诚的信徒,满怀敬意。树木,是永恒善良的生命,用木讷表达无限的宽厚。
   爱默生在谈到自然主义者梭罗的时候,感叹道:“梭罗知道如何静止不动地坐着,融入他所坐的石头之中。”像梭罗那样,我寻一块恰好生在树下的石头,然后以梭罗的姿势坐下来,久久保持身体和灵魂的静谧。
   我坐在阳光里,但阳光不会直接大片地照临身上,茂密的枝叶把阳光过滤后,变成一缕缕地落下来,充满善和爱,像玛丽亚的手抚摩耶稣孩子时的头顶,斑驳的光影中,我可以倚靠在树上,闭上眼睛倾听树叶发出的树的低吟,从中领悟神一般的隐喻;也可以翻开一本书,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泰戈尔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卡夫卡的小说,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茨威格的散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或许,读着读着,我会睡了,但唇角一定泊着一缕会意的微笑。
   我坐在暮色中,月光同样不会直接落在我身上,透过树叶的间隙,会看见一部分月亮。其实月亮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不断地变幻身形,给人类留下曼妙的身姿。
   暮霭中,树木和我一样陷入沉思。这时,适合坐在石头上,心底默念佛陀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及海涅的爱情诗。倚靠在树干上,会有一股淡淡的温热从树身传递出来,那是太阳的余温,像父亲宽阔的胸怀永恒散发出热量。这个时候,很适宜回忆和品味,伴随着悄然的风,吹来那些树叶一般飘逸的往事,以及暮霭一样亲密的爱。
   这种修行,让我的身体里徐徐注入了木的气质、木的韧度、木的木讷、木的善良。
  
   (原创首发)

共 33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表达自然主义情怀的散文。树的情结,其实就是对以树为单元的所有森林、树林、密林的热爱,其本质就是让生命在大自然中回归并绽放原本属于它的色彩。文章以第一人称写作,表达直观而真实的个体感受。我爱各种木质的东西,这是一个木匠后代的一种情结,也或许,是我自己的图腾。我喜欢森林,也许缘于某个部落的基因赓续;我喜欢树林,在树林里散步,相当于上教堂;我一个人独处于幽深的密林里,情感会凝重起来;在树下的修行,让我的身体里注入了木的气质和品格等等,作者通过一系列与树的亲密接触,寻找到生命的本源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土地,来自于树木。文章援引卡夫卡、爱默生和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等名人学者的言论,从自然主义的角度阐释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从自然中来,从自然中吸取能量,形成文化,产生文明,而且必将在自然中回归生命的本质。文章夹叙夹议,逐渐在叙述中凸显主题,时隐时现,如在森林中寻找太阳的影子,颇具意象性和隐喻性。文章语言流畅舒缓,清新自然,与文章所表达的主旨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形神兼备,这正是一篇优秀散文所呈现的文学审美。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1212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12-10 21:06:45
  树林中漫步,森林里行走,密林下打坐,这其实是自然的修行,诗意的栖居。人类本应回归自然最本真的状态。卡夫卡之卡老师的文章委婉清新,从树的情结生发,赞美树木,讴歌自然,热爱生命,形神兼备,读来令人倍感舒畅,仿佛在森林中深深深呼吸。谢谢老师佳作,力荐共赏!
2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3-12-10 21:17:16
  欣赏卡夫卡的散文,浓郁的自然气息,深刻的哲学味,还有那种一般散文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
3 楼        文友:静净        2023-12-10 21:20:46
  去感受某种情节,顺着作者的思路在森林中行走,屏住呼吸,听沙沙的脚步声,听麻雀的开会声,还有微风吹过树叶的微妙声,把自己的身心交给大自然,多么惬意!
4 楼        文友:卡夫卡之卡        2023-12-10 21:21:00
  感谢幽居人社长的精彩编按。评语格外精准,揭示出自然主义的思想属性,可谓思想敏锐,一语中的。厉害!向社长学习!
5 楼        文友:天涯暮归女        2023-12-10 22:19:51
  卡老师的文,一个木匠儿子的独白,是那么别致优美,如楠如松如沉香如树叶,幽幽清香,款款深意,写得太棒了!
6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3-12-10 22:57:38
  欣赏卡夫卡之卡老师的散文佳作,走进自然,同呼吸,共命运,融为一体,回归生命的本源。点赞学习美文。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7 楼        文友:石寸雨        2023-12-11 08:11:48
  每个人走在树丛中,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而作者老师的感受却妙语连珠,与众不同。感谢老师好文分享,敬茶冬安,祝老师万事如意。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8 楼        文友:海宁        2023-12-11 11:00:36
  一篇精美的散文佳作。文字融入了自然的清香,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哲理。语言厚重、凝炼,不愧为大家之笔。欣赏学习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