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短篇小说创作谈(随笔两则)

精品 【流年】短篇小说创作谈(随笔两则)


作者:乔洪涛 举人,4380.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4发表时间:2023-12-23 15:53:20

一、短篇小说《鲸》创作谈:孤独与困境
  
   前些年,我还年轻些,每天起床踌躇满志,打起精神来,一天能写一个一万字的短篇;每回一次故乡,都会拍几百张照片,回来倚马可待写就一组抒情散文。直到过了四十岁,又过了几年,翻书渐慢,酒肉味淡,一篇小文写了删删了写,最后还是点了“全选”不留痕迹,我才知道,我这是近中年了。
   许多年前有一部电影叫《人到中年》,据说一时轰动,作家谌容也因此声名大噪。只不过那时候我尚年幼,无法深味中年这枚果子的酸甜苦辣。如今找来小说再读,果然心有戚戚。当然,时代不同,独孤与困境也不完全相同,但那种生命的滋味是差不多的。这让我想起《动物世界》里那些年老体衰的大型动物——大象、鲸、瘦骨嶙峋的狮子……离群索居,或在大海里孤独地游弋,或在荒原上蹒跚着踽踽独行,它们的生命迎着落日,一步步走向困境……年纪渐大的我们,像不像那些身上长满藤壶的鲸鱼?那是岁月的馈赠,也是生命千疮百孔后的破败。于是,我写了《鲸》,那个孤独的男人,渴望有一头大鲸,跟随他,陪伴他,化而为他,最后,他与他的化身——丑陋的“鲸”,在一个暴雨夜消失。鲸回到大海,不能生活在鱼缸。哪怕在海洋里死去,也能以“鲸落”的姿态绚美而悲怆地落幕。
   大约二十年前,我外公还在世,一个人守着老院子活到了九十三四岁的年纪,他常常在半夜里起来,“钻”进那台老式黑白电视机里“看”电视。耳朵聋了,眼睛花了,必须贴近屏幕才能听个动静。我那时候不理解,现在渐渐明白了他的那种“孤独”,以及孤独带来的困顿。《我家的电视机》写的是三代人的孤独,相通而又不同的孤独:外公仙逝,父母老去,而我们——近中年的都市男女,“咫尺”却又“天涯”。我们都“卷”得焦虑不堪,“卷”得身不由己,生命还有突围的他途吗?
   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塑造过许多孤独者的形象,书写过无数生命的困境。于连在“红”与“黑”的交织中艰难地攀爬,跌落,又攀爬;塞万提斯化身堂吉诃德,把生命赌给了稀薄的理想,骑着毛驴大战风车;《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难道不孤独吗?西行的路上,他是唯一的清醒者,怀揣着一颗大自由的心,被世事羁绊、误解,甚至消磨。但生命不能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深味孤独——“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到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清冷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难受”。
   但生命毕竟是一场充满激情的赛跑,真正的思想者,会把孤独变成力量,刺破困境的窗户,让新鲜的阳光和空气钻进来。《鲸》《我家的电视机》就是我试图打败孤独、走出困境的挣扎。这是一个中年人对命运不甘的抗争,哪怕仅仅是记录下来,只要落地、落笔,那一个个平常的汉字,也会在某些时候如惊雷炸响,轰隆隆滚过每个人的天空。
  
   二、短篇小说《高反》创作谈:高原上的花儿
  
   从小生活在平原,不知道高原为何物。
   鲁西南大地广袤,春夏秋的季节,一眼望去,千里平畴,全是庄稼、树木和村庄;而到了冬天,庄稼收割,植物凋零,干干净净的土地呈现出来,等下了一场雪,或者一场白霜,宽阔的原野变得越发苍茫、平整、寂寞,你牵着细狗在麦田里走,脚下踢踏出的黄土落满了裤管,天空阴霾沉沉,整个原野让你肃穆得想哭。
   而就在那一年,你有了去高原采风的机会,你想了无数次的雪山、草地和草地上悠闲散步的牦牛梦境一般出现在你面前,你忍不住热泪盈眶,真的哭出声来。你蹲在路边抽烟,脚下的厚土海拔4800米,你想象着老家的亲朋需仰起脖子看着近五千米高空的你,你忍不住呼吸困难,头微疼,颈椎发酸,你把烟头踩灭,匍匐在冰凉的高原上,把脸贴在了异域的泥土里。
   先是飞机在傍晚时分落在青海大地,三千米的高度,已经让你紧张得喘不动气。在房间里使劲吸了几口氧气,你和小说家、诗人一块出去喝酒。氧气装在袋子里,放在每一个房间,明码标价,你不禁莞尔,你想起来在你生活的山东,海拔1100米的东蒙山,被称为“天然氧吧”,你经常在周末驱车进山,爬到山顶密林里,那里氧气真充足啊,你大口呼吸,深呼吸,那些绿色的植物叶子释放出的氧气让你眩晕,“你醉氧了”,真是奢侈啊。西宁的酒店与氧气一样稀罕,你步行出门,转了附近几千米,终于找到一个小吃店,可以烧烤、可以吃面,但就是不可以喝酒。你和小说家吃了一碗面,慨叹这高原与平原的确不同。第二天早晨天不亮,中巴载你奔赴玉树采风,八个小时的路程,八百公里,一路走下去,高原的景色让你目不暇接。先是天空变得低沉,远山跟着车一路奔跑。内地都已经夏天了,这里的油菜花才刚刚开放,在道路两边像是嵌进取景框里的油画。你拿起手机拍照,宽阔的高原一路升高,人烟稀少,啊,远处山坡上是马匹?
   云越来越低,一大团一大团涌过来,飘过去,在头顶上似乎伸手可及。翻过一座山坳,扑进群山连绵的空地,空间成了科幻大片中的立体场景,那白云厚、密、多,一疙瘩一疙瘩在身前走。山坡还是绿的,密密麻麻的黑点儿像芝麻一般撒在烧饼上,那黑点儿是一群群的马,驴,还有牦牛。看不到牧马人,看不到一座房屋,公路两侧是湿漉漉的草甸子,草甸子明晃晃的,渗出来的清澈的泉水。
   “那就是黄河源头的水啊。”有人说。你拿出手机搜,让你不敢相信,你家就住在黄河入海口附近,那滚滚而来的黄河水黄得耀眼,宽阔的大河前横不可一世,这一点一点的水汪汪,就是它的源头?中途休息,你们下车,你忍不住翻越护栏,到草甸子掬水,多么清澈甘冽的水啊。这是高原之水啊!诗人在手机上写诗,小说家抱着氧气袋下车,站不稳。你也头晕目眩,手机指南针显示着经度、纬地和4800米的海拔,你抬头,天空低垂,“手可摘星辰”;你低头,看不到下面的平原,你这是悬在半空了吗?
   过通天河,入住玉树。山岗上的经幡处处可见,红色刷漆的寺庙一座挨着一座。格萨尔王的英雄塑像耸立在山脚下的广场上,因为缺氧,我们不得不迈着小步子慢慢地散步。市中心的玉树地震纪念遗址保留着原貌,让人有些喘不动气。十余年前,一场地动山摇差点埋没了这座小城,无数生命在高原上啜泣,消逝。彼时,你在鲁西南平原的房子里收看消息,那废墟下瞪着眼睛、那坍塌的屋宇下安静的肉体,刺痛你的心。今天,站在遗址前,你们仿佛感受到一场暴风雨重新席卷你们的心脏海洋,你们伫立默哀,缅怀那一段岁月和生命。遗址四周,新的街道、新的建筑重新站立起来,大街上人声鼎沸,藏族同胞、汉族旅客络绎不绝。转经的人身披藏袍,坦然从街上走过,平静的脸上是岁月的祥和。
   你在那个夜晚辗转难眠,前天夜里的篝火晚会上,热情好客的藏族朋友载歌载舞,那悠长寥远的声音,干净、纯粹、直抵人心,像高原神圣的天空和星辰。第二天去奔赴杂多县的路上,你们都沉默不语,这是与沿海平原完全不一样的景色,身披黑色长毛的牦牛悠然在大街上踱步,车辆躲避绕行。出了城,一路上车很少,人很少,三百公里外的杂多县城海拔近五千米,那里是澜沧江的源头。山路蜿蜒,你们选择七月出行,因为在这里只有六月至九月才是夏天,除此之外,大雪封山,茫茫雪域高原,安详冬眠。
   群山是立体的,翻过一座,又是一座。一座山有多种颜色,最高处是白色的,那是不毛之地,常年白雪覆盖;往下是灰色的,裸露的岩石高峻、挺拔;最下面是绿色的,没有一棵树——这里已不适合木本植物的生长,只有草。也没见一只羊,一匹马,只有牦牛,一群一群的牦牛,在道路两侧的宽阔的草地上吃草。那么安详,又那么缓慢。时间仿佛也缓慢下来。
   中午时分,车至半程。宽阔的十字路口,有几爿小房子,你们下车吃午饭。克服头晕的苦难,你们搀扶着慢慢下车,慢慢踱步。一碗米粉,好客的带着两腮酡红的藏族母女双手端上来,酸辣,浓烈,吃得满头大汉。
   你和诗人、小说家踱步走下山坡,那是一片碧绿的草地。杂多是冬虫夏草之乡,你们走进草原,草地下湿漉漉的。原来草地上常年流淌着清冽的雪水,用手摸一下,水冰凉、清冽,这一汪一汪的水脉脉汇聚,不远处,一条大河哗啦啦流淌,河对岸是高拔的峭壁,峭壁上画着岩画,是格萨尔王的动人传说。这就是澜沧江了!开车的师傅叼着烟卷,一脸见惯不惊。你们脚步蹒跚,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每一口喘息都是艰难的。终于站在了河边,这“天上”的悬河,海拔近五千米的澜沧江。
   来之前,在读张炜四百多万字的大河小说《你在高原》,那是一个磅礴的大作,包括万象而又格调不俗,胶东半岛上的传奇故事、坚韧而倔强的山东汉子,还有那远渡重洋传道的徐福,在苍茫的文字里跋涉,奔波。站在这里,你终于明白了这部作品为什么叫“你在高原”,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又是一个纯净的世界。在这里,每一步都是艰难的,又都是魅力无穷的;每一个字都是雷霆万钧的,又都是高峰耸立的。
   站在高原上,几个写字为生的年轻人,终于看到了平原无法看到的风景,看到了高原上那一朵一朵仿佛触手可及又高不可攀的白云、乌云。
   “看那小花!”有人喊。你们俯下身,果然,在碧绿如毯的大草地上,翠绿的叶子丛林里,有白色的、粉色的……小花朵儿。你不仔细看,发现不了它们。只有当你拨开草丛,在那脉清泉附近,才可以看见微风中轻轻摇摆的花朵。
   一朵,两朵,三朵……无数朵细小的花儿,鲜艳娇艳,像高原绽开的笑脸,像满天黑夜里的星星,连成一大片,向远处的山坡一路闪耀过去。
   在那一刻,你安静地站着,脸上很凉。
   你终于找到了那一朵花儿。
  

共 37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写小说,要有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作者在短篇小说《鲸》《我家的电视机》创作谈中写到,人年轻时,无法体会到老年人的孤独,只有过了不惑之年,才能慢慢感觉到,人晚年的凄凉与孤独。动物也是如此,离开群体,迎着落日,一步步慢慢地走向了困境。而真正的思想者,会把孤独变成力量,去打败孤独,走出困境。短篇小说《高反》的创作谈写道,基于到高原上采风,才能走近高原,认识高原,去近距离接触雪山和草地,享受白云的抚摸,忍受高原给身体带来的反应,了解高原上的人和事,动物以及植物,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小说。文章用大量事实,以及个人的亲身体会,说明了采风的重要性。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22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3-12-23 16:09:2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读书能增加知识,懂得人生哲理。可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写作者,特别是小说作者来说,缺乏身体力行,没有切身的体会,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才能写出好的小说。感谢作者分享,问好,祝福冬安!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12-23 23:37:0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巧眉        2023-12-24 06:52:09
  欣赏美文,品读学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12-26 16:28:17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写小说其实就是讲故事,故事是否吸引读者的眼球,就看故事的内容是否新颖。老师在《鲸》里写到了“卷”这个字用得好,也写到了读者的心理,时代感满满。在《高反》中,读者看到了平原看不到的风景,读到了洗涤内心的文字。所以,我很赞同您的创作灵感,创作方向和深度。
   好文。大赞。
   祝老师冬安!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