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河边石的记忆(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河边石的记忆(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56.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3发表时间:2024-01-01 05:05:29
摘要:写过不少石头文,想想还有遗漏,漏掉了那些被河水抚摸过不知多少年的河边石。2024年的元旦,我把一份记忆送给那些河边石,就用石头的声音开启崭新的一年吧。


   我的故乡叫“南桥头”。有桥便有水,有水便有石头。桥是河的板凳,河是桥的恋情。坐着板凳看恋爱,我的村庄就在这样的比喻里浪漫起来。
   那河边石是什么?是一个个静听河水秘密的脑袋,储存了太多的记忆。石头记着河水的声音,我记着石头的故事。
   烈日炎炎,我们几个童伴,肩头下挂一件薄衫,飞似的抢占村河鸭子湾那块神石的最佳位置,忘记了石温可以将皮肉揭下一层皮,哎哟一声,弹跳起来,把薄衫浸在河水里一湿,提上来给神石降温。
   这块神石,又叫“晒鳖石”。午间安静,那些黑黢黢的老鳖看见我们飞来,还是慢吞吞地爬进了河里,有的还回首,恋恋不舍。我们听了大人们的叮嘱,不要动神石上的老鳖,那是村子的风水。于是,我们和老鳖都相安无扰。
   在河里,钓过鱼,网过虾,捉过蟹,就是没有捞过一只鳖。“风水”,如今揭示起来,我觉得就是“环抱”的意思。那时我们跟邻村的少年炫耀过,他们很羡慕。“龟虽寿”,我们接触过,这样的文化基础让我们的炫耀有了效果,他们骂我们是“老龟”,心中很得意。
   那巨大的神石,就像一面硕大无比的锅盖,呈穹窿形,又像是一个发面的大饽饽,这样的比喻很生动,我们曾一起附身闻香。那时,吃个发面大饽饽是何其不易,艰难的日子,把石头当饽饽,这是我这一代人的温情故事,想想都有传奇的色彩。
   在唐代诗人里,我十分喜欢鬼才诗人李贺,早就记得他的“少年心事当拏云”的句子,给与我可以“拏云”想法的是这块神石上有一个深深的足印。
   脚趾清晰,凸凹精彩。是神仙所留,神石当然只有神仙踏。是武功大师踏成,没有功力难有这样的痕迹。是仙女升空时留下,可仙女哪有这般大脚?我们继续猜测,可能是那个牛郎踩下的,他肩擎仙女奋力一跃,送仙入天。是人类早期的足迹,是巨人所为。或者就是一个我们未曾见过的神秘人物踏出的。那时,我们的思维就这样被神石足印打开了,每次坐在上面,猜想就成了快乐的主题。
   天啊,再怎么高远,只要踮起脚尖,就更接近太阳。即使无法摘下太阳,也还留着摘太阳的足印。曾经的努力,有脚印为证。
   我从此相信,只要脚力足够大,脚板足够硬,石上留印就不是不可能。我是相信这个脚印是神秘人物留下的。尽管大人们后来破解了谜底,说是南桥头村的先祖在石上凿出的,我的心中还是留下了那个神秘人物的影子。
   这是一个意念,尚算不上一种人生精神。小学四五年级,我痴迷于练字,写过黄草纸不知有几刀,正反面,不留一个苍蝇落脚的空白。我要在纸上踏出“足印”,学到一个“力透纸背”的词语,觉得自己只要用足功夫,纸背可透,石可留印,铁杵成针,沉沙淘金。人生一次启迪,犹如刀刻斧凿,深深刻记在我的心底。意念渐养精神,这种踏石留痕的精神,一直到老,不曾泯灭。如今在江山文学网写作,已经五载,我就想在这片土地上踏上足印,留下我的痕迹。更因为这样的写作,让我找到了提升人生格局的方法,不能一跃升空,但可知道踏足文学园地的满足和快乐。
  
   二
   1969年,为了纪念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南桥头村终于建起一座“九大桥”,将“南桥头”这个名字变成具有时代性的名字。但九大桥下那几块沉在河底的踏脚石被村民保留下来。每到村头,站在九大桥,我都要注目桥下那13块过河石。每块石头,都光滑如磨,那是漫长岁月里,村东的女人用细嫩的双手搓揉而滑,那些纤手胜过高铁淬火的钻子。
   在老家干农活的时候,每晨收工,我都要经过这些过河石,和那些村妇打个照面,相视一笑,或只字片语,定格了一段诗意的农耕细节。撂一片肥皂洗洗手,泼一把河水溅脸上,惹一阵哈哈大笑。我所以感觉家乡很温暖,也包括这些镜头带着十足的温度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尤其让我对生活有了完整的理解,割掉任何一个画面,生活的阅历都不是完美的,哪怕是毫无意义的细节,都是生活里的浪花。我觉得,岁月是藏在时光深处的一只温柔的手,在一不留神的时候,就伸出抚摸一下我的记忆,一恍惚,又是斗转星移,离开我那么遥远,不能追回。
   真想不到,我的第一首诗歌,就是给那几块过河石的。题目是“砸冰浣衣”——
   寒光玉镜封溪水,欲掩淙淙最美声。
   棒槌惊飞寒冷梦,嫂姑笑奏暖阳笙。
   花衣收起鱼追逐,玉手撩开水律鸣。
   洗亮岁余除旧垢,歌吟乐府喊春耕。
   (2018年9月发表于江山文学)
   所以,在我的心里,关于诗歌,有了一些清晰的想法。诗歌一定是某个难忘的细节的提炼,一定是某段故事的再现,一定是从普通的生活里不断打捞出美感。感谢小河,感谢那些过河石,虽石上无文字,却让我读出了诗韵,有了关于诗和生活的美好联想。我特别欣赏武汉珞珈诗派研究会会长王新才教授的说法——诗是向美之心不死。因为曾经的那段美,穿透岁月,依然在,无以表达,就选择了诗。
   自我家到村河不足百米,河是曾经的母亲们的“快乐池”,太阳晴好的时候,队上的十几二十几个女人都排列于河岸,撅着腚,低着头,说着话,搓着衣物,那是风景,也是生活。搓衣石太少,我和福子哥用队上的小铁车,从人家翻新旧房弃用的石头堆里,搬运了好几块石头,忘不了,母亲们站起拿了毛巾为我们擦汗;忘不了,母亲们一言一语,夸我们那么懂事。第一次感觉,做好事,勤于劳动,会得到表扬。这是一种价值观,浅显,朴素,但却扎根我的心底,从此以劳动为荣。
   我喜欢蹲在母亲身边看洗衣。鱼儿不惧浣衣声,似乎循声而来。棒槌的起落,就像奏起了一首歌。说来是笑话,我曾被初中校文艺宣传队吸收为队员,排演节目,我当了“梆子手”,简单说,就是指挥合唱的指挥家,每击板,就有母亲们棒槌敲击衣服的声音,有时候想着想着就走神跑调了,免不了看到合唱队员吃惊的眼神。吐一个舌头,收回记忆。我从事了教学,很理解那些学生听讲为什么走神,多是因为有了联想,我制止他们跑题联想的办法就是四个字——想入非非。
   那时,我有个奇怪的想法。母亲是小脚女人,称不上是脚板,叫变型小棒槌合适。母亲都是把裹脚布一道道放开,白白的小脚入水,马上招来一群小鱼儿,啄着母亲的脚,很痒吧?我问母亲,身边的婶子伯母就借题发挥。长大了娶个大脚的。我心中嘀咕,娶妻看脸蛋,谁管脚大小!不敢说,傻傻地一笑。
   这是解放后与旧时代夹缝里的一幕。裹脚,是时尚的,又是很落后的。母亲终于解放了,后来剪了发髻,留着白菜帮头,抛了缠脚布,穿上了纺纱厂织出的袜子。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看如今社会的发展,总是惊讶。有人嫌慢,可以理解,但不能诋毁,因为我从这样的变化中,已经感受到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年纪大了,唯一需要改变的是“看不惯”,动不动就愤世嫉俗,可能是要求太过迫切了吧。从小脚到穿运动鞋,从穿夹袄到穿旗袍,从穿便装到穿职业装,幸福感总是脚跟脚,让人目不暇接。
   我并不认为我的母亲是一个追求新潮的女人,她的每次改变,都应该是对生活的满足。华夏民族,首先是一个懂得满足的民族,这种满足感不是凭空而来,漫长的体验,让我们更懂得满足和珍惜。
   秋日沿河而行,那些浣衣的石头还静静地把半个身子伸向河水,河岸已经重修,整齐的石砌,气派如虹。而搓衣石没有动。我很感慨。或许那些修岸的人,也懂得这些石头留下的记忆,搬走,记忆从哪寻找?正是这样的想法,给了我重温石语的机会。搓衣石是流不走的水,水丰沛了石头的记忆。石头,河水,一直在絮语,说的是什么,说的应该是时光的流逝与挽留的话题。
   没有诗才的我,站在搓衣石前,也生出了诗句——
   静卧河边/做了一粒在时光里慢慢发芽的种子/曾披过各色的霓裳/粉的,红的,白的,蓝的,青的,五彩缤纷/坚硬的石头留下了色彩的记忆/浣洗着朴素的生活/过滤着多少村妇的年华/岁月的苔痕/总想为之遮体避寒/哪里懂得/时光的记忆全是温暖……
   我多么想抱起一块搓衣石,当作一方馈赠于我的砚台,放在江山文学的一隅,像母亲当年那样,用一颗热爱的心在石头上写出时光的蝶变颜色,继续为母亲用过的那块石头写上续篇,注入文字的温暖,这是对那份水洗的年华和半世的记忆的最好怀念。
  
   三
   沿河而行,最难忘的是在家务农时,临河的那眼浅井。它就像挂在河线上的一粒水珠,远看闪着白光。就像夜空一颗流星,滑落于此,不再收回它的光亮。那些泉水并非河水登山再涌出。那个地方叫“小岚”,人们说那是岚泉。那里摆着两块踏脚石。石上凿了膝盖的深痕,且打磨光滑,跪饮泉水时,两个膝盖卧进去,恰好。登小岚干农活,渴不渴都要去饮几口泉。还有人把两片布条挂在泉湾的小树上,男人一般不取,那些女人的皮肉怕磨,取之当然。说不上“跪石”是出自何人手,但能够让跪石代代相传,足见村民心为他人想的情怀。
   老人说,南桥的河水不涸,因为河上有这眼泉,显然这种说法毫无水文道理可言,但以跪姿饮泉,善待别人,善待自然的温暖之举,使这个解释充满了人文的色彩。倒是想起苏东坡的一段典故,戏曲《狮吼记》里有“跪池”一个桥段,那是剧中人陈季常被罚的场面。跪石饮泉,要比“苏牌”故事好多了。可惜没有故事,只有一双双膝盖跪响的声音。在村居文化里,我始终觉得我的故乡出过最美的典故。跪天跪地跪父母,应该再加上一条——跪甘泉一湾。一个有情怀的乡村,才有灵魂,每个人附身饮一湾泉水,且无论是否卫生,而从那块“跪石”和布条,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真正斯文。泉如一面镜子,每个人附身下去,就是一次揽镜自照。道德不可用尺子丈量长短,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情怀,不必表白,会让人体会出温度和利人方便的初衷。
   我常常想,石头无脑,更无记忆功能,却偏偏记下了那么漫长的时光,原来是为了游子回到故乡,从它封闭的嘴里掏出故事。
   老家一队的地瓜苗圃就守在河边,为防河水冲击,砌了一道弯墙,弯墙成为一个时代的遗址,那些石头,是遗址的见证,从没有谁去拆除一块,依然面对着潺潺不息的河水。
   沿河的菜园,高于河床一丈多,每家菜园都有沿河斜下的石径,如今就像时光的一道烙印,还打在河岸上。
   沿河还有一片桑麻地,沿边都是从河中捡拾来的鹅卵石,一溜儿砌墙,成为一道伸向旧时光的风景。那时,我懂得《劝学》里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句意,就是跑到那去观察的,麻杆笔直,蓬草也跟着麻杆向上,旁边有鹅卵石可攀爬俯卧,它也不稀罕。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存在好的环境,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成长。我一个农家的孩子,生长在近河的村庄,也得到了河水的濡染,未成大器,却朗朗做人。河水之柔,软了我的心肠;河边石的故事,给了一个懵懂的少年多少启迪!
   那些年忙于工作,记不得那些河边石的故事,但石头是有记忆的,我的眼光与之碰触,故事就哗啦一下流出。
   河边石,看着每一滴河水流去,岁月就像一下子娴静下来,拥抱不住匆匆的流水,却把我们的记忆和美好时光统统揽在怀中,刻进石头的纹理中。
   我总觉得,那些河边石,因为河水,凭借时光,都已经有了磁性,每一个游子经过它的身边,都会被吸住,寻觅的眼光,怅惘的乡愁,给河边石打上丰富的内涵。
  
   2024年1月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4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我”的故乡有桥有水有石头。石头记着河水的声音,“我”记着石头的故事。一块“神石”又叫“晒鳖石”。烈日炎炎,我们几个童伴抢占石头,老鳖慢吞吞爬进河里,我们听大人叮嘱不动神石上的老鳖,我们和老鳖相安无扰。巨大神石如锅盖,又像大饽饽,艰难日子,把石头当饽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温情故事。神石上有一深深足印,脚趾清晰,凸凹精彩。那时,我们每次坐在上面,猜想是谁所踏。我们思维就这样被神石打开。“我”从此相信,只要脚力足够大,脚板足够硬,石上留印就不是不可能。小时痴迷于练字,如今写作,是神石给“我”人生启迪,给我“踏石留痕”的精神。村里建了“九大桥”,将村名改成具有时代性的名字,可桥下石头保留下来了,每块石头光滑如磨,那是村里女人漫长岁月中双手搓揉而滑。石头见证了农耕细节,也打开了“我”的诗意和“音乐之门”,同时也让“我”懂得了做好事,知道以劳动为荣。临河浅井摆着两块“跪石”,村民登小岚干农活,渴不渴都要去饮几囗泉。跪石旁的小树上挂着布条,可取之护膝。跪石不知出自何人手,但代代相传,足见村民心为他人着想的情怀。还有成为遗址的弯墙,沿河的石径,桑麻地的砌墙,都能掏出故事,给人启迪,成为乡愁。本文作者抓住村里的几块石头,如“晒鳖石”,这段描写十分有趣,孩子们天真活泼的个性、无邪的童真得到了生动的呈现。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心存敬畏,呈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画面。“搓衣石”抓住了故乡农耕时代,濯足浣衣的热闹景象,把人物写得鲜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场景。而“跪石”勾画了一幅村风淳朴,为人善良的,和谐宁静的乡村图景。本文构思精巧,以“石”为线索,串起故乡的往事,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乡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写满了怀念和向往。文章充满着乡土气息、田园气息和生活气息。作者不仅仅描景状物,同时做到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让石头变得丰满而有情,打开了文章境界,让文章富有情趣、意趣与理趣,读来别有味道,值得再三品味!该文符合征文“既往”要求,力荐品读,感受经典!【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10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1-01 05:14:53
  关于石头文,我细数了一下,怀才老师写了不少于10篇。今日元旦节,怀才老师又以一篇别开生面的石头文开启新年,令人读来趣味横生,受益匪浅!大赞,深谢!遥握问候怀才老师,谨祝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7:57:02
  正如湘莉老师所言,我喜欢石头,所以石头在我的文章里形形色色。就想到内蒙古,也要捡一块石头带回家。这篇小文里的石头,带着村民的情怀,所以早就在酝酿中。谢谢湘莉老师的精美编辑,辛苦了,未及时回复,见谅。
2 楼        文友:枫桦        2024-01-01 09:17:57
  难忘家乡的每一处风景,难忘家乡的点点滴滴,一山一水一石,无不牵挂于心。老师的文章温暖而贴心,让人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征文开始了,老师的文章首当其冲,引领着奔向胜利的彼岸,相信这次征文一定会大获成功!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7:58:33
  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辛苦了。因前往科尔沁,所以未及时回复,见谅。总觉得那些石头里有故事,有情怀,所以就借着这次征文写出吧。很期待枫桦老师的美文。遥握,问候冬祺。
3 楼        文友:代启权        2024-01-01 10:04:24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河边的石头会弹曲。唱的什么歌来弹的什么曲,请各位文朋诗友,欣赏怀才老师作词谱曲,自编自唱的民间小调,好不好哟,哈哈哈!”品读学习了怀才老师这篇作品,不由自主地大笑呼喊起来,这种感觉美极了。
   其实我把怀才老师这篇文章当成散文诗来吟唱的,美的文字带有灵性,怀才老师笔下的文字会传情哩,美好的东西也分享给文友们一起欣然了,向怀才老师问好,向怀才老师致意了!远握,祝旅途平安顺利,事事如您所愿,祝怀才老师新年好!
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感谢美好的大自然,感谢在心中珍藏!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1 10:08:20
  谢谢代老师雅评!祝代老师新年快樂!怀才正住在内蒙通辽市,因高速积雪而封闭,不能归家。不能详细回复代老师,见谅!谢谢你的喜欢与推介!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8:00:45
  谢谢代老师美评鼓励。前往科尔沁,回复迟了,见谅。谢谢代老师的欣赏和推介。石头会唱歌,是我们国人的发现,我们在这样的诗意下,有了创作的灵魂。但愿读者喜欢。遥握,谨祝创丰,问候冬祺。
4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1-01 10:12:02
  故乡的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在游子的心中都是那么亲切,那么令人怀想。怀才老师这篇文章,关于河边石的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留有足印的神石、温暖的搓衣石、带有人文情怀的跪泉石……这些河边石,不仅留下了旧日时光的印记,也带着温情和暖意。字里行间流淌着浓郁的亲情和乡情,漫溢着缕缕乡愁,读来温馨而感人。怀才老师以家乡河边石的妙音开启了新年动人的序曲,也拉开了东篱征文精彩的序幕,相信这次征文在怀才老师的带领下,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拜读学习深情佳作,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新年快乐!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8:03:13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昨天晚上从通辽回家,未能尽快回复如菊老师,见谅。石头,寄予中乡人的情怀,我始终关注着,这些小情调和小故事,一直在心中跳动,借着这次征文,表达一下。如菊老师的乡愁很浓重,希望看到如菊老师的乡愁系列。遥握,问候冬祺,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1-01 10:35:13
  怀才老师这么多的石头故事,真让人喜欢,心生佩服,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老师就是。在老家的时候都是在水库洗衣服,多么怀念那时候,每日去洗衣服,听着妇人们说着家长里短,小鱼小虾都来凑热闹。拜读学习老师大作,收获乐趣,祝老师元旦快乐,所遇皆温良。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8:05:44
  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能够勾起你的美好回忆,小文的意义就有了。前往科尔沁,遇到大雪,留宿通辽,不能及时回复老师的留评,见谅。很希望看到欣然老师在家乡水库洗衣的文章,了解你的曾经。期待!遥握,问候冬祺,谨祝编创快乐,希望看到你的精彩征文。
6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1-01 11:13:40
  怀才老师的文章就像新年的大餐,怎么吃也吃不够。只能打包带回去了。就连一块石头也能唱出美妙的歌曲,本真学习了!祝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8:07:51
  谢谢本真老师给小文这么高的评价。大餐不敢上桌,只能是小菜一碟啊。这几天困在通辽,不能上高速回家,回复你的点评迟了,见谅啊。遥握,问候冬祺,期待你的征文作品,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1-01 11:47:39
  老师石头文写了很多,我还记得那篇《凭着那些石头》,每一篇,都有不同的内涵。河边石,因为被水浸泡和冲刷,一定是存储了波纹和涛声。老师看到石头,就看到了母亲,看到了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也许,它就是母亲,不肯离去。深情美文,拜读学习了。祝新年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8:11:12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这几天困在通辽,不能回家,回复老师的点评,迟了,见谅啊。韩老师还记得那篇《凭着那些石头》,真是有心人啊,非常感谢。河边石,包含着乡人的情怀,始终没有逃出我的记忆,只能借着这次征文写出来,希望以慰我心。是啊,母亲的影子,在写作时就跃出,欢声笑语,从未既往,唯有回忆可慰藉。遥握,问候冬暖,谨祝编创快乐,很期待韩老师的作文作品。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1-01 13:08:14
  怀才老师的石文写得很是动人,有一股发自心底的深情若泉喷涌而出,感人肺腑!河边石,写满了温情的故事,串成珠玉,闪烁着时光里,美轮美奂。河边石上的足印,引发了作者漫天的想象,看似天马行空,却又妙不可言,这份想象力也带着回忆的温度。作者娓娓道来,将与河边石相关的故事和盘托出,那些石头凝聚着乡邻们的汗水,也有作者的功劳,作者每忆及此,都倍感劳动最光荣。当乡邻和母亲在河边石浣衣或将脚泡入水中时,那棒槌击打声是那么曼妙动听,作者很自然地将其与指挥歌唱声、将棒槌与指挥棒链接上了,这种联想折射着作者对母亲的绵绵情深,对河对河边石的刻骨铭心。那河边石,作者想将它搬入江山文学,用来研墨写文。美好的意蕴铺展开来,启人浮想。此文,作者饱蘸情感,回忆故乡,回忆河边石,回忆乡人,回忆母亲……回忆厚重饱和,落墨生花,感染力极强的文字,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元旦快乐,新年吉祥!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8:17:59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困在内蒙古通辽,未能及时回复老师的点评,见谅啊。罗老师辛苦了,每次都给我这么热情洋溢的点评,很温暖,但又担心累着罗老师啊。河边石,有着很多小故事,耿耿在心,所以一直有写作的冲动,这个题材我始终放在那里,曾经有过几个开头,写作时,这次没有再看,生怕干扰了我的思路,就这样写吧,想原汁原味的奉献。是的,在我的心中,总觉得劳动很光荣,劳累是一方面,但从未挫折了劳动的观念。西安一片月,到处捣衣声。约略记得那个意境,我的联想属于小孩子的心思,我觉得很美,于是写进去了。江山文学,给了我们创作的可能和灵感,如果没有这个篱园,我们的很多回忆就无法唤醒。遥握,问候冬祺,后台看到了罗老师的投稿,很兴奋,待第一时间猛读。
9 楼        文友:简柔        2024-01-01 17:56:44
  家乡也有一条河,河边有大大小小的石块,曾在河边的石头上洗过了几年衣服。河边石,留下过年少的时光。读怀才老师的河边石,很亲切。老师以丰满的记忆让一块块河边石蹦出,鲜亮的时光簇拥笔下。怀才老师的河边石,不仅会唱情深意长的歌曲,还会跳舞,舞出一种动感和美感,更舞出一种昂扬的精神。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8:20:24
  我想,简柔老师的很多故事也会储存在河边石上吧?期待简柔老师的洗衣歌。谢谢简柔老师的独到而温暖的点评。去科尔沁,被困在内蒙古通辽三日,未能及时回复简柔老师的点评,见谅。遥握,问候冬祺,谨祝编创快乐!征文开始了,期待简柔老师的美文。
10 楼        文友:简柔        2024-01-01 18:04:07
  怀才老师笔下的石头,灵性飞扬,万般曼妙,温暖入怀,启人遐思。祝怀才老师元旦快乐,一切安顺,幸福健康。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3 18:21:33
  谢谢简柔老师再度留墨,谢谢你的鼓励。每当写出这些,总觉得温暖占据了心,所以自然要流出。可能主题俗浅了,但我不舍这种温暖。遥握,谨祝简柔老师创丰!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