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送人千金,不如赠书一本 ——赞作家常振田两次回乡赠书
作家常振田又回乡赠书了
日前,邓州市彭桥镇柏林村农民作家常振田,从省城郑州回乡,向社会各界赠送书籍,将自已精心创作的一千本中篇小说《记忆万岁》赠送完毕。
此次赠书活动,在邓州市文联、彭桥镇政府、柏林村两委和当地文学爱好者的关心支持下,取得园满成功。这是常振田同志继二0一七年第一次赠书活动后的又一次赠书。两次赠书活动,常振田同志共赠送出四千本价值近十万元的现实性文学读物,此举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
《记忆万岁》这部小说,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故事内容以豫西南三山地区的剿匪反霸、大炼钢铁、十年动乱等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怕牺牲、忍辱负重的高贵品质为主线,热情歌颂了老区委书记段守信、张书楷、聂好显、张万胜、刘怀成等老革命干部的历史风貌。
在创作格局上,常振田以回忆录范畴的创作体裁和一事一议的创作模式,打破了一根主线叙述到底的写作手法,将正叙倒叙插叙补叙交替使用,使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在传播导向上,常振田以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主题思想和通俗的语法修辞,将不同时期社会各界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毒辣的拼搏、坚守与报复的斗争、勇于担当和毫不作为的撞击等方面,均展现得淋淋尽致,从而,将老共产党员、老革命干部、老公安干警和老干部家属们当好贤内助的高风亮节,描写得活龙活现,使人看后刻骨铭心、大呼过瘾。中篇小说《记忆万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常振田同志是从农村业余通讯员队伍中摸爬滚打脱颖而出的高产写手,他被同行称之为资深通讯报道人。对于这种说法,并非言过其实,从他写作生涯中的三个黄金十年,便可佐证。
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那个十年。常振田认为,当时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大学毛主席著作的热情高涨,造就了那个特殊岁月的时代内涵,所以那一时期他采写并被采用的稿件,一般都是农民群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坚持科学种田、多打粮食、支援国防建没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个人,所以稿件大都被采用。例如,邓县广播站曾采用广播他的长篇通讯《我尝到了突出政治的甜头》,就体现他的写作特色。文章介绍了柏林大队老右倾支书常士得,通过学习主席著作,重视科学种田后,带领本大队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种植一千亩红薯下蛋试验田获得丰收,平均亩八千来斤的事实,最终他认识到毛主席有关科学种田英明论断的伟大和突出政治的威力。这篇稿子在全县震动很大,紧跟着邓县农业局在工作简报上全文刊登并发至全县各生产大队。那十年,常振田在南阳日报、邓县广播站和各县直各局的工作简报上发表包括典型材料的作品近三百件。
二,世纪之交、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十年。那一时期,各级政府除了领导农民勤劳致富以外,党的中心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实施民心工程,把行政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在这种形势下,常振田的《实旋民心工程,促进社会稳定》的长篇论文在南阳《卧龙论坛》上刊登,后被光明日报采用并荣获了三等奖。紧跟着《南阳信访》《邓州计生》两家杂志相继转载,因此,这篇文章当时在市镇两级政府中引起较大反响。这一时期,常振田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政务信息上发表有关新农村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稿件两百三十来篇。
三,从村支书位置退休后的十年。退休后常振田从事纯文学创作。从二0一二年居住郑州后至今,完成了故园往事系列丛书一至四卷的创作与选编工作,其中长篇小说《东家恩仇记》被江山文学评选为军事历史类精品著作。常振田本人也被江山文学聘请为签约作家。尽管是文学作品,常振田同志仍然把农业农村农民们的沧桑巨变描写得锦上添花。
常振田同志的作品,无论是通讯报道还是文学创作,无不散发着时代气息和山乡风味。正是由于他能正确把握时代脉愽、科学理解时代内函并能勇立于时代潮头,所以他才能游刃有余常写常新,最终成为南阳大地文学战线上的常青老树。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