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林木青青,荫蔽远方(散文)

精品 【东篱】林木青青,荫蔽远方(散文)


作者:董纯易 白丁,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76发表时间:2024-01-09 05:33:26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我”看到了先烈林青同志的雕像,开始想象处于那个水深火热时代的林青同志是什么样的?描述了林青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以及为革命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林青同志为了人民、为了党的事业,“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


   清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蒙蒙细雨。我站在一位革命烈士的雕像面前,身后这一群他所守护着的莘莘学子,在各自的人生路上来回奔忙,他们像烈士身前这一丛丛草木向阳生长。我拔开挡住烈士脸旁的飒飒枫叶,一瞬间,眼里涌出了滚滚泪水,心中溢出满满自豪。
   我经常在夜深人静时仰望星空。进入无边无际的遐想,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星空,是否真有可以穿越时空的时光机呢?
   如果真有,我能选择穿越的时间吗?如果能,我将去哪一个时代呢?假如神秘的宇宙能让我进行时空旅行。首先,我将要穿越到春秋战国,拜大圣先贤老子为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愿用尽一身去保护、追随老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大道之学;我还要穿越到19世纪20到90年代,去德国追随马克思、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带到深受苦难和压迫的中国来,指导中国人的革命,让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让受苦受难的穷人翻身,做国家的主人……
   一轮红日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草丛里的露珠渐渐蒸发。我把思绪从遥远的历史河流中拉了回来,目光顺着地下一节一节的紫青藤一直往上看,我看到了革命烈士仰视远方的目光,他在看什么?
   我顺着烈士的目光,向远处眺望,旭日东升,为刚才凄凉、冷清的黎明天空增加了一幅淡红淡黄的朝霞,似乎象征着黎明后的胜利曙光!我又进入了遐想,从春秋战国、19世纪拉回现实,现在又从现实拉到20世纪最初的年代。
  
   二
   我遥望远方,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幅20世纪20年代的毕节“清明上河图”。那黑色的砖瓦在一层层阔楼上独树一帜,阔楼的房梁上挂着一个“志和商行”的大牌子,牌子上粉刷了金黄色的油漆。阔楼里有几个伙计,一边不停地摸打着算盘,一边又对挺着大肚子走路的刘老板点头哈腰。刘老板嘴里镶着两颗金牙,腹背熊腰,朝着后院走去,对正在砍柴、烧火的小男孩训斥地说:“死穷鬼,柴砍完了,来帮我看着孩子,听到没?”小男孩忿忿不平,憋屈地答应了。
   这幅图,不是宏阔的生活画面,而是一个特别的镜头。
   小男孩带着刘老板的孩子西走走、东走走,一拐一拐的,小孩子不小心一拌脚,险些摔了。这场面被刘老板看到了,就拿着鞭子抽打小男孩,打得皮开肉绽。打完了,还叫他继续干活,完全不当人看。小男孩委屈地把即将喷涌的泪水又憋了回去。
   我看到小男孩一气之下离开了志和商行。他结识了当时一个在电报局工作的进步青年谬正元,通过缪正元,阅读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和毛泽东在湖南写的《湘江评论》。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开始慢慢由一个被人欺负、压迫的小男孩变成一个有觉悟、有思想的革命小战士。
   1926年,这个小男孩已经15岁了。小男孩离开志和商行后,就来到了重庆,他望着这个陌生的城市,不知如何选找出路?他一路走着、走着,踽踽独行于浓雾萦绕下的嘉陵江畔,沉默反思:“中国为什么贫穷落后?穷人为什么受人欺凌?”这些沉重问题,如巨石般压在小男孩年轻的心头。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念头会对他以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就好比在几十年或几百年前,有个人抬头仰望星空,想象着人类如何能乘坐马车似的交通工具进入太空?即使在那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时代,直到他死之后仍然不能进入太空,但毋庸置疑的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与其他物种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有自由意识,我们不但追求物质文明,也追求精神文明。果然,曾经那个仰望星空的人的思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们今天就拥有了这种技术与能力进入太空,假若从没有人仰望星空,不管生产力如何发展,恐怕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吧。这个小男孩也一样,也许他并不知道这一思考,会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多大的影响,但的确是他意识的提升、思想的跨越,这比那些鲁迅笔下的“以人血馒头当药”、“以祭拜鬼神”拯救自己的麻木思想强得多。
   突然路旁张贴一家剧团的招聘广告,让这个小男孩欣喜若狂,他加入了戏剧社。他很投入,也很入戏,有时还男扮女装,演了很多关于爱国运动和民主运动的戏剧,让自己不在感到迷茫、孤独,感觉找到了组织。就这样小男孩一直受到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洗礼。1927年春,讨伐北洋军阀的浪潮席卷全国,这个小男孩也加入了重庆反军阀的活动,但不幸被捕。
   小男孩被营救出狱后,所在剧团已被解散。
  
   三
   曾经的小男孩已经逐渐长大,在1931年赴上海工作,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2年在上海英租界被捕,被判刑关入提篮桥监狱。1933年出狱后,因无法同党组织取得联系,便与好友、共产党员缪正元一起返回家乡毕节,在毕节建立党组织,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让我比较愤怒的是在1934年4月,在女子小学的操场上,驻扎于毕节的贵州军阀犹禹九旅的一名副官,居然公开调戏女子小学的学生以及小男孩的姐姐李秀英,要是在现代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警察不抓他,已会被同学们的唾液淹死。小男孩的弟弟李远谋看到后立即上前制止,当场被这名副官用砖头砸死,看到此刻,我真想把这个副官碎尸万段。部分学生同小男孩的亲属一起将此肆意侮辱、杀人的事件告到国民党当局毕节县署,要求惩办凶手,反动当局不但不惩办凶手,反而诫陷李秀英作风不正,并责令学校将李秀英开除,致使年仅21岁的李秀英含冤悄悄跑到五龙桥上跳水自杀。这件惊动毕节山城的惨案,引起了山城人民对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无比愤怒,大家纷纷要求国民党当局严惩凶手。经过斗争,反动当局不得不对凶手撤职惩办,第二次学潮成功。
   这件事件在小男孩的心中刻下了难以忘怀的疤痕,也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信仰。他还记得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时,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翻译家吴亮平同志给他上的狱中党课,当时是口耳相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那么有力量,那么让人精神振奋。他早已经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党,献给革命事业,就像自己入党和介绍秦天真入党时的入党宣誓说的那样:“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决定,遵守党的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他目光炯炯有神,任何牛神马鬼都吓不了他。我就这样看着这位站在毕节大地上的小男孩,心中也同样涌现出更多的热血沸腾,更坚定的革命信仰。
   1935年1月,省工委在小男孩的领导下,通过秘密活动为红军搜集各种情报,使红军安全转移离开贵州。中央红军离开贵州后,小男孩在国民党贵州反动当局白色恐怖之下,带领全省党员、革命群众继续顽强地开展工作。不久,小男孩在贵阳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利诱、威胁和残酷烤打,小男孩坚贞不屈,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革命利益义无反顾地面对死亡。
   1935年9月11日,敌人将小男孩押赴贵阳红石坡刑场执行死刑。在敌人行刑前,小男孩高呼“打倒国民党发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高唱《国际歌》。凶残的敌人为阻止小男孩高喊口号,竟将刺刀刺穿他的双腮……小男孩最后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壮烈牺牲,定格在24岁的生命线上,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国家,献给了人民伟大的解放事业。
   泪水跟着时间止不住地流淌。我从来没感觉到泪水还可以如此有意义地流淌!英雄的墓碑在任何晦涩的时代里往往熠熠生辉,而身前的这座墓碑是我一生奋斗的灯塔!
   如今的时代并不安稳,继续沉睡只会睡死在沉沉暗夜里。青年是破晓升起的朝阳,在时代的风雨里,像林青一样信仰,像林青一样顽强,像林青一样挺起胸膛!纷乱的时代里,更要“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举起新时代的火炬,让英雄这生生不息的灵魂,附着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奔向远方!
   一个英雄的存在,对于一座城市,可能在今天有着光环一般的意义,但在曾经,像林青这样的青年,就是一个城市里的火花,他并不考虑斗争对自己的意义,心中装着宏伟的目标,一切都是最伟大的意义。
   每一次太阳升起,那座雕塑都掩映在晨曦的光辉里,每当我举目雕塑,都有郑重地行一个注目礼,让烈士的精神,再次在心底打上烙印。在雕塑面前,我曾追问生活的意义。为了未来!这是林青雕塑永恒的主题。
  

共 32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我”清明时节来到烈士林青的雕像面前,想到自己经常在夜深人静时仰望星空,进入无边无际的遐想,想像着若有穿越时空的时光机,自己一定穿越。作者用一种“穿越方式”,回顾着一些历史名人。作者顺着烈士仰视的目光,又发挥着联想,作者巧妙将林青烈士少年时期在商行做伙伴的不幸经历复原。文中讲到林青离开商行后,结织了进步青年,阅读了《新青年》和《湘江评论》,思想受到了启迪,有了觉悟。他来到重庆,进入戏剧院,演了很多关于爱国运动的戏剧。后来加入反军阀的活动,但不幸被捕。解救出来后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幸又被捕。出狱后回了家乡毕节,建立党组织,继续开展革命活动,由于他姐弟的冤死惨死,更坚定了他的革命信仰。在贵阳不幸又被捕,在敌人的诱逼拷打下,他坚贞不屈,不出卖同志,不出卖信仰,最后壮烈牺牲在敌人的枪囗下,时年24岁。本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思缜密,运用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达到了“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效果。林青烈士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复活了,血肉丰满地站在我们的面前。那苦难的人生,那曲折的命运,那执著顽强的革命意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我们能感觉到他的心跳,触摸到他的灵魂,感知到了他为了追求革命事业,不怕流血牺性的伟大精神。此文读来动容,让我们难忘历史,难忘革命先人,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如今幸福生活。好文,推荐品读!【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11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1-09 05:45:55
  此文让我们了解了一位年轻的革命烈士是怎样走上了革命道路,让我们看到了他曲折的一生,顽强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此文让我们为之钦佩,为之动容,给人启迪与力量,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好文,推荐品读!遥握问候老师,谨祝在东篱创作愉快,精彩不断!
回复1 楼        文友:董纯易        2024-01-09 20:55:04
  非常感谢湘莉老师的点评,湘莉老师在背后为大家默默付出,辛苦湘莉老师了。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
   我要向湘莉老师多多学习,还望湘莉老师多多指导。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1-09 08:04:25
  老师的文用别致的叙述方式,讴歌了烈士林青的英勇事迹。文风朴素,真实感人,充满向上的力量。好文拜读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董纯易        2024-01-09 20:56:49
  感谢老师,望老师多多指导。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09 08:48:21
  怀念早期一代共产党人的光荣经历和事迹,坚定革命意志,很有必要。作者截取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共产党人的故事,让我们的思绪重回过去,坚定初心,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很有激励意义。文笔厚实,情感充沛。感谢作者选择东篱投稿,希望不断在文学创作的路上成熟起来,写出精彩篇章。遥握,问候冬祺!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董纯易        2024-01-09 20:58:49
  谢谢老师您的鼓励与支持,我一定再接再厉。
4 楼        文友:枫桦        2024-01-09 12:43:17
  读过老师的文章,便觉心情沉重。二十四岁,风华正茂的年龄,却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解放劳苦大众的事业当中来。顽强而光荣的一生,令人敬仰!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董纯易        2024-01-09 21:00:13
  谢谢枫桦老师,望老师多多指导。
5 楼        文友:董纯易        2024-01-09 20:52:11
  非常感谢湘莉老师的点评,能认识东篱的各位老师,倍感荣幸,在我以后的文学道路中,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6 楼        文友:董纯易        2024-01-09 21:07:24
  谢谢各位老师的点评,在我以后的创作中,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