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聆听老街遗韵(散文)

精品 【丹枫】聆听老街遗韵(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98.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9发表时间:2024-01-11 13:27:16
摘要:是啊,老街老去,回首都是过往,青砖灰瓦,写满岁月悠长,斗转星移,见证历史变迁,只是那青石板路面上留下的深深车辙,已被现代文明的坚实足迹所填充,正在走向辉煌。原创首发!

凡具有一定历史背景、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都可称之为老街。为此,当我们的汽车刚一走进留坝县城,便迫不及待地想去老街看看,翻阅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聆听其沧桑的古老遗韵。
   初冬的留坝县城,虽然多了些许凉意,但比起秦岭北麓的日落时分,感觉要暖和得多。造物主真是神奇啊,同样是四面环山的秦岭山麓,南北气候竟相差得如此悬殊。难怪人们冬季出游,往往要选择秦岭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这里毕竟有着不一样的风景和舒心。
   留坝老街,就坐落在县城北边,几乎与县城融为一体,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南北两边皆为群山所夹,紫金河穿城而过。但要说老街,必须先说县城。留坝县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原因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在它的东边有褒斜古道,西边有陈仓古道,而连接这两条古道的是连云古道,留坝老街就处在连云古道的边上。
   早在秦汉三国时期,留坝县城就设有驿站。不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出自这里,三国蜀军的军营遗址也在这里。由此可见,这小小的留坝县城,其战略地位是多么重要。唯其重要,才有了后来嘉庆年间的留坝老街,有了老街一时繁华的热闹景象。如今,留坝县城早已随着历史的变迁改变了容颜,但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留坝老街,却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依然兀立在县城北边,日复一日地讲述着关于老街的前世与今生。
   日落后的老街,已经少了许多游人,甚至连两边店铺的老板都开始归拢零散的商品。我们的到来无疑增加了老街的人气,也让两边的老板们眼前为之一亮。他们开始停下手中的忙碌,一个个满脸堆笑,热情招呼。有喊我们看他们家腌制的正宗腊肉的,有抓一把核桃毛栗让我们看其成色的,有举起装有土蜜蜂的玻璃瓶子给我们推荐的,有夹一筷头糟肉让我们品尝的,有掰一块洋芋糍粑硬塞给我们的……一时间,整条街道又开始活跃起来。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同样投以热情的微笑,不是摆摆手,就是摇摇头,但面对如此热情的场面,我们的确不好拒绝,只好停留在一家炸年糕的店铺门前。
   这是一家具有留坝特色的正宗年糕店。
   只见店铺老板一边把盆里仅有的几个年糕包在纸里寄给我们,一边笑盈盈地忙活着在油锅里炸年糕,嘴里还在不停地介绍着他们家炸年糕的悠久历史。
   我不敢说我们的到来能给这位老板带来多少单生意,但一下子围拢上来十几个穿红着绿的客人,起码能让旁边的店铺老板们好好羡慕一阵子。更别说年糕老板的脸上立马写满了激动的神色,说起话来也是滔滔不绝。他说他们家是地地道道的留坝人,自从有了老街那天起,祖辈们就开始炸年糕,久而久之,摸索出一套独有特色的年糕秘方,到现在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
   我们一边吃着,一边听着,嘴里的年糕也随着他的介绍而变得别有一番风味,仿佛正在品尝着一种久远的年糕文化,不觉把目光聚集在这位健壮而又健谈的中年男子身上。他个头不高,长得也不帅,且长时间的烟熏火燎,让他的脸色呈现出一种油光闪亮的古铜色,但技术却相当娴熟,揉面、搓面、配料、擀皮,或者是包年糕、炸年糕,出油锅,一气呵成,无半点停顿卡壳,更没影响和我们说话,尤其是当得知我们是西安人时,仿佛遇见了亲人一般,说起话来愈加坦诚:“十几年前我去西安打工,想寻找另一种生活,可是,干了几年,不但没挣多少钱,还差点把祖传手艺给丢了。后来,县里加大了老街的开发和宣传力度,老街的名气也一点点大起来,游客越来越多,我就又回到老街,干起了老本行。”说着,他把刚出锅的年糕包起来又一一寄给我们,神秘地笑了笑,接着说,“不瞒你们说,我重操旧业后,生意可真是一天好似一天,到现在不敢说是富人,最起码衣食无忧,生活幸福。说白了,现在谁给多少钱让我去打工,我都不会去的。在自家门口发财,多好的事呀!”
   也许是他的故事感动了我们,也许是他的豪爽热情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离开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拿了一块刚出锅的年糕,一边辞谢,一边漫步前行,其所见情景更甚刚才。不但个个满脸堆笑,热情招揽,就是偶尔碰到擦肩而过的老人和孩子,妇女和小伙,也都面露微笑,彬彬有礼。倘若询问任何一个关于老街的故事,他们更会停下来,一五一十地说给你听。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完全被这种淳朴和善良所感染,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是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的先辈们长期饱受战争颠沛流离之苦,早已看淡了山外改旗易帜、穿红挂绿、纸迷酒醉的世俗生活。反而在这纯净和美的绿色群山环抱之中,回归自我,丰衣足食,过着不是桃源胜似桃源的日子,这才使他们的脸上有了这般平和、友善、安详而从容的神情。
   如此一想,我对老街的人更加崇敬,对老街人的生活更加羡慕,不由得放慢脚步,注视街道两边密密麻麻的古朴建筑来。青砖黛瓦砌成的房屋楼阁,多为两层或三层,以木质结构为主,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镌刻细腻,工艺复杂,颇有几分丽江古城的特色,看上去非常漂亮,加之统一的门匾,统一的大红灯笼,统一的花草树木,让整条老街既显得古朴、精致,又充满生机和活力,极具原汁原味的秦巴山区特色。
   尽管此时暮色已经降临,行人更加稀少,淡淡的炊烟开始在老街上空袅袅升腾,但我一点也不觉得遗憾,相反的,这种静谧儒雅的气氛,更给人一种浓浓的老街遗韵之感,我们可以透过雕刻十分考究的临街窗棂和乌黑发亮的青石板路,遥想当年成群结队的商旅,南来北往的马帮和驼队,在经过翻山越岭的舟车劳顿之后,来到这大山深处的小镇,或住宿,或吃饭,或谋生,一年四季,往来不息。久而久之,小镇因他们的到来而人烟阜盛,生意兴隆,他们也因小镇的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饭菜可口而有了安歇之地。这场面,不正是那个年代山间铃响马帮带给老街特有的繁华景象吗?
   这样想着,不觉来到了老街西头的标志性牌楼跟前。举目仰视,写有“老街”的两个字龙飞凤舞,绚夺彩艳,衬托得整个牌楼更加轩昂壮丽,高耸入云,并以其精美的雕刻和雄伟的造型矗立于街道中心,构成了这座县城最靓丽的一张名片。我们正欲合影留念,恰巧街灯亮了,老街和牌楼顿时像披上了一层薄纱,呈现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朦胧美。我们尽情地变换角度,以各种不同的姿势记录下这山区老街的美丽夜景。
   悠悠老街,有着看不完的风景,听不完的遗韵。临走时,牌楼西北不远处的“陕西省政府立的文保碑”,让我们的心又一次激动了好一阵。原来这里还是“留坝厅故城”的遗址。从碑文中得知,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5)十二月,清政府在这里设置了留坝厅,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开始投建留坝厅故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竣工,历时整四年,因此“留坝厅故城”又称太平山城、留坝厅新城。
   本想顺着旁边的台阶爬上去,看看这座古城到底留了些什么,有着怎样的前生今生,无奈夜色正浓,光线幽暗,加着进口已封,无法满足愿望,我们就只好站在仅有的一截古城墙下,触摸其荒凉颓废的斑驳黄土,感受糯米浆与石灰掺在一起所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聆听其悠悠不绝的老街遗韵,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青砖灰瓦藏风华,青石板路伴人家。
   岁月无声留痕迹,悠悠老街韵无瑕。
   是啊,老街老去,回首都是过往,青砖灰瓦,写满岁月悠长,斗转星移,见证历史变迁,只是那青石板路面上留下的深深车辙,已被现代文明的坚实足迹所填充,正在走向辉煌。
   离开老街,耳畔仍回响起老街的遗韵,经久不息。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共 29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走进老街,就好像踏入了记忆的河流,零零星星的早年的人和事就像过电影一样渐渐的浮现在眼前。随着行政和商业中心的迁出,老街便渐渐荒凉起来,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和繁华,老街以其特有的矜持、古朴、厚重与华丽溢香盈袖,令人魂牵梦萦。行走其间,时空里的悠远闲适总会让人享受到时光倒流的快意,满眼的繁华,熙攘的人流,使那幅久负盛名的老街在这里复活流动起来,以致于成了老街真实的写照。作者一行人走进一家年糕店,感受别具一格的年糕文化,老板的豪爽热情让一行人感到非常温暖,完全被这种淳朴和善良所感染,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他们的脸上拥有的平和、友善、安详而从容的神情。正是伟大祖国繁荣与和谐的缩影。作者说:老街老去,回首都是过往,青砖灰瓦,写满岁月悠长,斗转星移,见证历史变迁,只是那青石板路面上留下的深深车辙,已被现代文明的坚实足迹所填充,正在走向辉煌。是啊,那些古老的院子,古老的麻石板小巷,收藏着岁月的痕迹,收藏着生活中的故事,也收藏着很多扑朔迷离的传说。文章笔调细腻、流动,于淡淡忧郁的思绪中蕴含着对社会的哲性反思。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是一篇优秀作品!推荐欣赏。【编辑:北斗咏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11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斗咏春        2024-01-11 13:28:25
  感谢作者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书写心灵,品味人生。
2 楼        文友:远山的呼唤        2024-01-11 20:39:22
  文笔细腻,很有烟火味,欣赏学习,感谢分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