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总是要去趟甘南(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总是要去趟甘南(散文)


作者:自然刘琳 白丁,7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9发表时间:2024-01-12 19:48:34
摘要:原创首发

总是要去趟甘南
  
   2023年8月24日,乐翻天旅行社组织,林白带队,一大巴车载着42人一起,去寻找湛蓝纯洁、辽阔美丽、绚丽多彩、优雅迷人的甘肃后花园——甘南。
   甘南,位于甘肃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丝绸之路和唐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爱旅游的人无法绕过的人间天堂。
   一
   车上偶遇陈行、晓娟阿姨等一行8人。陈行,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疫情期间,经常带领志愿者在韩城火车站广场服务。电视新闻里,经常看见他站在志愿者领奖台上。他也是摄影协会主要成员,摄影水平了得。他说他的队伍中有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画家,眼光非同一般。晓娟阿姨和友德叔叔是我的亲戚,熟悉程度就更不用说。李敏姐姐也是一位摄影高手,她和她旗袍队的6位漂亮姐姐一起。看来,这一车人,综合素质颇高。能和这些有才华、高素质的人在流动的大巴车上共渡五天的行程,算得上是一种幸运。于是,亲切、崇敬、缘分感,油然而生。
   二
   林导说:“大巴车首站到甘肃临夏。先到宾馆放行李,然后就去吃好吃的大盘鸡。鸡是散养的,土豆是干棉的,土豆粉是纯手工制作的。一定要去品尝。”
   24日晚上7点多,我们到达临夏市,登记住宿,放下行李,坐出租不到10分钟的路程,到达“马东山干炒大盘鸡”店。店面不大,但很热闹。四十多人在店门口足足等待了一个多小时,中间不免有争抢位置的口角,才轮流坐到饭桌上。再半个小时后,终于尝到大盘鸡的味道。的确,土鸡、土豆、豆皮、豆粉,不辣、不麻、不咸、不淡。食材正宗,价格适当,味道很美。难怪当地人经常光顾,旅游的人也慕名前来,不管等待多长时间,就为了吃这家的大盘鸡。
   三
   饭后,已是晚上9点多,和晓娟阿姨等一起,去临夏街市转悠。导游说: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市最繁华的地方。于是步行前往。
   街市上,路灯闪烁,行人稀少。偶尔看见买水果的。地方口音很重,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也不敢多问。
   一个十字路口,看见一座寺庙,两座寺塔并排站立。蓝色的牌子上,明亮着“清真老华寺”五个大字,很显然,从这里开始,已经有了藏民的风俗和足迹。
   红水河,黄河二级支流,发源于雷积山东麓,自西向东从八坊十三巷穿流而过,也是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最美的景观。你看那门楼,在灯光的映衬下,金碧辉煌,光芒四射。
   一条小河,一坐桥塔,一路彩灯,一片欢歌。小河畔,流光溢彩;小河水,倒映着商铺;河边的灯塔,闪射着五彩。两岸商铺,因为时间关系,都关闭了门窗,但仍然用灯光,很热情地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最繁华的闹市;每一座城市,都有它最特有的个性。临夏这个城市,我们即便是蜻蜓点水潦草地转了一圈,也算到此来过,并留下了古城的印记。
   四
   8月25日早晨,按照林导的提醒:穿上羽绒服、抓毛裤,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坐车到拉卜楞寺,一群神圣的寺庙。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夏河县,藏语是“葛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俗称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是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该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主殿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
   各殿堂有铜制鎏金、檀香木雕的大佛,有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而最吸引我的是那门上的各种各样的门雕:有龙、牡丹、凤凰......
   门上的雕图各不相同,雕工精美,色彩斑斓。
   沿路,有很多转经筒。听说转经筒里放着经文,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经文一次。人们可以通过转动来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同时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盼寄托。于是,在长长的转经筒跟前,排成一队,边走边转动经筒,转去霉运,转回幸运。
   寺院门口,有许多虔诚的朝圣者,不管男女,不分年龄。枯瘦如柴,蓬头垢面、衣着褴褛。他们有的正对着寺庙,两臂向前,匍匐着五体投地,重重地叩拜在身前的一块木板上。木板,已经被他们磨得油光锃亮。有的围着寺院的大路,每走几步,就匍匐前行。
   人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精神,也是一种信仰,一种渴望。这些朝圣者,他们成年累月,如此虔诚、如此执着地,用这种方式进行朝拜,是为了实现信仰,祈福避灾。
   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是一个把信仰融入生命的地方。这里有质朴,这里远离凡尘。他们此生把所有的财产捐献给寺庙,然后把祈祷当作自己唯一一件事情来做。我佩服他们的虔诚,他们的心灵竟会如此的安静。我衷心祝愿这些信徒们,能够如愿以偿地,实现他们心中的美好愿望。
   五
   8月25日下午,进入桑科草原,群山环抱,高低起伏,蜿蜒曲折。
   山下,青青河水,流淌在茫茫绿草之中,宛若道道玉带,闪射着无限光芒。河水傍,草原丰茂,草色盈盈。牛羊饮水,水鸟游弋。
   秋,让黄韵爬在草尖,使夏的生机有了一份成熟和稳重。此刻,翠绿的碧夏和金黄的秋韵友好相约,加上蓝天碧海,白云悠然,让草原有了一种别样的味道。
   一座木制的瞭望塔,一条蜿蜒曲折的木栈道,把偌大的湿地公园和草原紧紧连接在了起来,也把导游鲜艳的旗帜、游客五彩衣服和草原的绿完美融合在了起来。于是,歌声、笑声、赞叹声、音乐声,此起彼伏,文静的湿地草原,立刻沸腾了起来。
   六
   从桑科草原经过20来分钟的路程,我们到达郭莽湿地。湿地有标志牌,没有收费点。
   风很大,很冷。林导告诫:没有穿羽绒服的,坚决不要下车进湿地。因为,如果感冒了,加上高反,会有生命危险。
   一条长长的木栈道一直通向湿地深处。我随着人流,沿着栈道向前走。冷风飕飕,虽然羽绒服有帽子,虽然戴了棒球帽围了围巾,但是冷风仍旧不停地掀翻羽绒帽子,从后劲直入后背。
   栈道两边,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牵着一匹白色骏马,健步在栈道左侧的草地。马背上骑着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大姐。她和我们是一车来的。陪伴她的,是她的爱人,一位嗓音淳厚、歌声嘹亮的退伍军人。大姐是脑梗后遗症患者,腿脚有些不方便。但是,她很坚强,她很有毅力。每一个景点,她都要坚持到达。而且,大姐的每一个愿望,大哥都能够让她实现。瞬间“老来伴”三个字,从我的脑海中蹦出。
   旁边精心拍照的,就是和他们一起相伴的摄影协会的陈行哥哥,还有和他们一起来的其他人。
   此时,我不得不把赞赏的眼神投向眼前的这八个人,这四对年过六旬的夫妻:这是中华民族最传统、最简单、最淳朴、最真挚的情——相爱、相守、相伴,不离不弃,永远永远。
   一位十多岁的小孩子,牵着一匹棕色骏马。他个子还没有马高,很瘦,皮肤黝黑。他健步如飞,马神态飞扬。他是另一位牵马者的儿子,空闲时间,他在替代爸爸干自己力所能及的活。
   马背上骑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后面跟着拍照的,是马背上孩子的父亲,三十多岁。身体微胖,稍稍几步,已经精疲力尽。也许,海拔高的地方不敢剧烈活动的原因,已经是他有些许的缺氧。但是,他仍然尽一切力量,留下儿子在马背上的倩影。
   我不得不感慨:差不多年龄的两个小孩,一个在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父亲干力所能及的活,而另一个却在父亲的呵护下享受孩童应有的天真烂漫。这是地区的差异?这是家庭的差异?还是教育的差异?
   郭莽湿地,一眼望不到边。夏天的绿色,正在慢慢减退,秋天的鹅黄,轻轻爬上天边。这让草原有了另一种魅力。于是,三个一队,五个一排,或抖音,或照片,都要留下最美的模样。
   本想边走边赏景、拍照,但同学却大踏步向前,说是这里没有什么可以拍的,先要走到尽头,拐回来再拍草原照片。这与常年的旅游经验边走边拍有了一定的距离。于是,我追不上她。于是想起一句话:旅游,就是和爱好相投、情趣相近、频道一致的人一起,开心、快乐。
   越往深处走,风越大。我有点力不从心。
   栈道尽头,六只黑颈鹤雕像,展翅飞翔与云端。这是郭莽湿地的标志。显然,这里已经成了黑颈鹤的家园。湿地拥有非常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许多珍稀鸟类南迁的落脚地和繁殖基地。但是此时,我没有看见黑颈鹤,也没有看见九曲回转的河水。就连仅有的湿地两个字,也没有感受到任何的迹象。我只看见即将枯黄的茫茫草原,和冷冷的风,还有那冰冷的钢筋,混合而成的没有任何表情的黑颈鹤的模型。
   我竟然发现了蓝色的小花,隐藏在荒草当中。她不畏寒冷,不怕寂寞。她就像草原上的小精灵,默默地生长,勇敢地绽放。
   我高反了,头痛、恶心。在郭莽湿地。由于海拔,由于冷风,由于缺氧。但更多的,还是由于那颗很累的心。
   七
   8月26日早晨7点多,我们离开迭部县。8点不到,大巴车已经进入迭部扎尕那景区。
   迭部,具有“两山一河”地形特征。一河是白龙江,两山是岷山和迭山。白龙江北是岷山,白龙江南是迭山。白龙江大峡谷,有百里石峰、迭山横雪、高原石林、雪山、佛光,云雾和冰挂。迭部的古老名称是“叠州”,藏语的意思是“拇指”。迭部,就被称为山神“摁”开的一个遥远的神话。
   大巴车拉着我们一直往山里面走。沿途,小河水流不断,清澈见底,偶尔的一堆乱石,阻挡了激流,掀起一堆浪花,哗哗作响。雨刚过,天没有放晴。周围,诸多山头,迷雾笼罩。一层叠着一层。我们被山包围。我们被雾笼罩着。
   到达景点,林导带我们到一块绿地,说在这里打卡拍照。这可能已经成了她的职业习惯。每到标志性的景点,她都会如此一一进行拍照服务。这更加亲近了她和游客之间的距离。这里虽然没有某某风景区的字样,可一张微笑,一个山头,一片翠绿,就足以说明一切。
   我们是坐环游车到扎尕那念甘达哇神山山顶的。
   其实,那有什么山顶,山顶的里面仍然是山顶。
   环顾四周,一圈儿全部是天然岩壁构成的山峰。我忽然想起桂林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干。”而这里的山一座连着一座,一座挨着一座,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山各有峰头,或大或小,或尖或圆。有的俊俏耸立,凌空如云;有的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最迷人的要数那云雾,在山峰与山峰之间缭绕穿梭,一会轻一会重,一会儿薄一会厚,一会快一会慢。正当我要用手指撩拨头顶那一缕轻纱,想把山看个究竟的时候,突然,整个山峦被厚厚的迷雾笼罩,紧接着就是毛毛细雨,瞬间而下。我们赶紧从包包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雨衣穿在身上。于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们倒成了山雾中的七色彩虹。
   清脆的树木,翠绿的植被,把山峰装扮得生机盎然。薄薄的雨雾,又让山峰蒙上了一层神秘,我们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虽然有海拔,但我们觉得整个人都泡在了天然氧吧当中。感觉鼻子眼睛连同耳朵嘴巴,浑身上下,都充满了青翠。
   我们用双手当作喇叭,对着大山喊:你好啊!
   浑厚的女中音从四面八方缓缓传来:你好啊!
   我们对着绿海喊:我来了!
   树叶摇动着轻雾,绿荫过滤着声涛从空中慢慢回荡:我来了!
   沿着山路,步行而下。
   沿途,看见一大片一块一块小石头叠成的小石塔群。
   石头,一种生命、一种灵性。它们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或三个成塔,或五个成堆,堆成各种形状的建筑,叠成纪念物。这是藏族人民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这种堆石头的行为在藏区叫做玛尼堆,藏语是“朵帮”、“多崩”。有的是简单的石堆,有的是纪念碑或标志,更是信徒们发自内心的最美好的祝愿,或者纪念祖先或者纪念英雄,或者祈福好运或保佑平安,或者崇拜自然或敬仰团结合作的精神。于是,随手也添上一块石头,深深地祈祷:好运,平安、健康。
   突然,眼前两座山峰拔地而起,刚劲有力,相峙并立。山与山之间露出一条缝隙,道路从缝隙而过,俨然成了我们渴望见到的“一线天”。
   树木翠绿的枝丫,摇曳在山上的石缝中,有的植被,一片墨绿。石头表面,纹理个性,图案自然,或黝黑,或苍白,形状不同,大小各异,那自然地样子,倒像一位画家醉氧之后,不知不觉中打翻了墨水瓶,留下的痕迹。
   我们沿着人行木道,和石壁有了亲密接触,感觉那道道彩虹,镶嵌在石壁上,很默契地,成了图画中的主角,鲜艳,婀娜,温暖,柔和。
   出了一线天,天放晴了。
   两边的山峰,随着我们的脚步,时而高俊冷漠,时而尖锐锋芒,时而婀娜妖娆。翠绿的植被,让它们有了军人的威武,军人的气势,军人的刚烈。突然,前面又出现了青面獠牙,面目狰狞,犬牙交错。莫不是我们来迟了一步,错过了一场关于峰变的战争。还是我们的到来,让群山瞬间惊慌失措——

共 86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容叙述、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游记散文。从这篇散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仅观察的仔细,叙述描写也非常细腻。她就像一位对甘南非常熟悉的导游,领我们一起游览了秋季甘南的优美风景。五天的旅游,五天的观察,五天的所见所闻,作者认真的,又非常细腻,并重点突出的记录了下来,这种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叙述的游记,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文中,不管是临夏市最繁华的夜景,还是位于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是群山环抱,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桑科草原,还是郭莽湿地,是迭部扎尕那景区,还是最顶端看黄河九曲第一道湾,等等,所有这些,作者都能紧紧抓住景区的特点或进行流畅的叙述,或进行详细的描写,抑或对一个新景点地名的解释,之后,不是恰如其分地议论,就是情之所至的抒情。以此来增加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意境的升华。比如在叙述了朝圣着在寺院的路上虔诚朝拜的情景后,作者就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议论和抒情:人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精神,也是一种信仰,一种渴望。这些朝圣者,他们成年累月,如此虔诚、如此执着地,用这种方式进行朝拜,是为了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是一个把信仰融入生命的地方。这里有质朴,这里远离凡尘。他们此生把所有的财产捐献给寺庙,然后把祈祷当作自己唯一一件事情来做。我佩服他们的虔诚,他们的心灵竟会如此的安静。我衷心祝愿这些信徒们,能够如愿以偿地,实现他们心中的美好愿望。文中有很多地方就是这样。总之,文章语言精美,用词准确,手法多样,详略得当,是一篇很好的游记散文。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4-01-12 20:00:44
  感谢作者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远山的呼唤        2024-01-12 20:01:26
  一篇游记,韵味十足,好文笔,欣赏学习,感谢分享!
回复2 楼        文友:自然刘琳        2024-01-13 09:40:48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自然刘琳        2024-01-13 09:38:55
  谢谢编辑老师!敬请多加指教!
4 楼        文友:自然刘琳        2024-01-13 09:54:17
  谢谢远山的呼唤老师欣赏!
5 楼        文友:颛孙宏恩        2024-01-13 12:23:49
  读刘琳《总是要去趟甘南》读后感
              颛孙宏恩
   大美甘南秋若画,
   琳琅叙述细且真。
   以时为序临其境,
   景色怡情都入神。
  
   议论抒情升华境,
   质朴清旷远凡尘。
   心灵安静虔诚在,
   且向逍遥自在寻。
           2024.01.13
6 楼        文友:自然刘琳        2024-01-13 16:09:44
  谢谢孙宏恩老师!景色宜人处,自有逍遥寻!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