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影视戏曲 >> 【柳岸·冀】字典记(坠子书)

精品 【柳岸·冀】字典记(坠子书)


作者:一品庆 布衣,12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89发表时间:2024-01-19 20:25:55

第一回
   (唱)
   小战鼓一敲响叮咚,说一个故事大家听。
   先问声在座的大家好,父老乡亲都可安宁。
   会听书别管我嗓子好赖,关键是字清、板稳、交待明。
   新编了一本《字典记》,感人的故事数不清。
   我本是业余爱好庄稼汉,唱不好大家多多包容。
   人生好比一场梦,模模糊糊记不清。
   人生好比一条路,道路坎坷不太平。
   从小读书不用功,不知黄金藏书中。
   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点明灯下苦功。
   庄稼都怕齐秋旱,人人都怕老来穷。
   人老没钱难行动,没有老窝受欺凌。
   没有老友精神夸,没有老伴守孤灯。
   先甜后苦人耻笑,先苦后甜是正宗。
   年轻不把钱来攒,老来说话没有风。
   年轻不把儿女养,百年没人来送终。
   闲言碎语说几句,调转乾坤把正本明。
   会听书您往山坡上看,山坡上有个女学生。
   观年芳也不过十来岁,小着也有八、九冬。
   上身穿件花棉袄,肩膀上边补着补丁。
   两个胳肘露着套,前襟上几个小窟窿。
   下穿一条薄棉裤,俩裤口绑的紧绷绷。
   为啥裤口绑那么紧,为了保暖不进风。
   粗线袜子粉红色,塑料底布棉鞋二足登。
   别看小妞年龄小,这双鞋是她亲手来做成。
   她还会纺线和织布,她还会纳鞋底带拧麻绳。
   山里的孩子干活早,从小学会做女红(gong)。
   头上扎着羊角辫,小辫上绑的是红绒绳。
   一双大眼忽灵灵,两道额眉赛弯弓。
   樱桃小口抿嘴笑,露出两个小酒坑。
   小脸蛋红里透着白,赛过鸡蛋皮二层。
   一小捆杉板背肩上,小花书包掂手中。
   要问她是哪一个?大家别急慢慢听。
   这个小孩本姓王,一个王字传千冬。
   头辈爷爷王金印,老家就在垣曲县城。
   城内有个王家院,王家大院有名声。
   好土地他有几百亩,骡马成群树招风。
   鸡子鹅鸭他都有,还有丫鬟和长工。
   都只为老天遭年成,连续灾荒没有收成。
   头一年淹,第二年旱,第三年遍地生蝗虫。
   第四年收成将好些,一亩地谷子打二升。
   只饿得人吃人来犬吃犬,饿得老鼠乱啃钉。
   头等人户卖骡马,二等人户卖田农。
   三等人户没啥卖,手拉儿女换钱铜。
   三岁顽童半升米,大姑娘不值俩烧饼。
   好土地卖给人家种,好骡马贩卖到山东。
   遭了年成天下乱,土匪强盗胡乱行。
   积蓄的粮食被抢走,银钱细软被劫空。
   鸡子鹅鸭被人杀,逃跑了丫鬟和长工。
   剩下的粮食吃完了,秕谷糠麸吃的干净。
   地里的野菜都旱死,树叶树皮干嘣嘣。
   王金印万般无何奈,拖儿带女逃出城。
   要问他往哪里去?休息片刻继续听。
   (白)
   各位听众,是否说我一开始说书就跑了题了,本书标题《字典记》,应该说字典,为什么偏说遭年成呢?大家有所不知,说书必须要把主人公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交待清楚,大家才能听得懂。
   本书主人公的太爷爷的爷爷原本住在县城,他为什么不住条件好的县城,偏偏选址在条件差的大山上呢,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大家随着我的镜头穿越到大清朝光绪三年,华北地区大面积遭灾,饿死人无数。光绪七年,全国普查人口,垣曲县存活的人口不足四千,切大部分集中在县城(古城),农村山区的人寥寥无几。后来,天一直下了几天连阴雨,大片荒芜的土地上披上了绿装,国家号召农民垦荒,并免费发放种子,为的是快速恢复生产。
   王金印一家是运气最好的幸存者,他认为在县城没法居住,决定上山垦荒,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穷归山,富进城”。既然做出决定,就担着行李铺盖,进山去了。
   (唱)
   王金印前边慢慢地走,妻儿老小紧跟踪。
   出西门走了三十里,过了河上坡进山中。
   上了十里下十里,有一个村庄面前停。
   它在南山是个大村,解村就是它的名。
   依山傍水风景好。土地肥沃河水清。
   村里的房屋没有人住,土地荒芜长着草丛。
   王金印走到这里停脚步,准备垦荒度一生。
   找两间破屋打扫干净,住这里遮雨又挡风。
   垦荒种地四十载,人丁兴旺财路通。
   二辈爷爷王耀章,一生出力来务农。
   垦荒开地盖房子,勤劳治家好百姓。
   三辈爷爷王风善,聪明伶俐像学生。
   从小就把私塾念,四书五经都精通。
   虽说没把官来做,十里八乡有威名。
   谁家有啥红白事,写写画画由他完成。
   娶亲本村刘家女,挨肩连生三个男童。
   王家人丁多兴旺,人多地少难度生。
   王家祖上有规矩,长子出门另谋生。
   风善在家为长子,弟弟妹妹还年轻。
   有一日风善离家走,进山考察走一程。
   他从解村出发了,顺着板涧河逆流上行。
   经前斜,过槐坪,藏王寨前把脚步停。
   想当年王莽赶刘秀,刘秀在这扎过营,
   王莽刘秀打一仗。刘秀兵败放羊坪。
   多亏王风、王常弟兄俩,宁死不屈保刘公。
   到后来刘秀建东汉,定都洛阳二百冬。
   他顺着河沟望一眼,有一眼水泉清凌凌。
   就在这里把家安,男耕女织过光景。
   在这住了三年整,山高路陡不太平。
   风善二次搬家走,在营沟住了六十冬。
   四辈爷爷王景书,他有弟兄人五名。
   弟兄五个没有分家,共同创建大家庭。
   爷爷从小念私塾,念过四书和五经。
   三八年日本来侵犯,全国人民不安宁。
   爷爷弃笔把枪扛,保卫祖国当了兵。
   他杀死鬼子无有数,战场上屡屡立奇功。
   解放以后转了业,在村里当了教书工。
   父亲名字王维礼,他生长乱世有战争。
   解放以后把学上,垣曲一中是头名。
   三年初中毕了业,考入师范在运城。
   《通知书》刚刚拿到手,爷爷病重命归终。
   叔叔姑姑年龄小,奶奶小脚步难行。
   父亲万般无有奈,弃学务农回家中。
   娶亲本是王家女,六零年生下女花容。
   女儿起名王小燕,今年刚刚满十冬。
   临村她把小学上,学习还是很用功。
   今年升到四年级,学校考试头一名。
   这一天放学回家转,见父亲坐在院当中。
   (白)
   话说小燕放学回家,看见爸爸坐在院里,顺口说到:“爸爸,我回来了。”
   爸爸一声说到:“燕儿,到我跟前来。”
   女儿小燕不慌不忙来到父亲面前:“爸爸,有何吩咐?”
   坐下,听爸爸说:“燕儿,爸爸有几句贴心话想给你说。”
   小燕把坐的小板凳往爸爸跟前挪了挪,趴在爸爸的腿上,仰脸望着爸爸的眼神。
   “燕儿哪,自从咱们王家从县城搬到南山,到我这一辈是第五代人了,算来将近一百五十年了。以前几辈人因为家贫,男人不多念书,女的全是文盲,更没有出过当官的,我这一代,叔伯弟兄九个,我从小很爱读书,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刚拿到《入学通知书》你爷爷就归天了,当时你叔叔姑姑都小,奶奶又是小脚,我就放弃了上学的机会,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就是你八叔维学念书多,还在县里当了七品官,也算为咱王家光宗耀祖了。到了你们这一代,是第六代了,你又是长女,从小聪明爱学,很爱读书,我想让你好好地上学,我不希望你能当多大的官,只想你长大能走出大山,吃公家一碗饭,我就心满意足了。另外,咱家有很多我读过的书,你爱读就读,不认的字有四角号码帮你,看不懂就问我,关于学习方面有需要的我尽量解决,好吗?”
   女儿听了爸爸的鼓励和支持,心里就有了底了,连忙说到:“爸,太好了,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气了,不过女儿我还真有一事和爸爸商量。”
   “什么大事,大胆地讲。”
   女儿一声说到,爸爸你听:
   (唱)
   小女儿一旁开了口,叫一声爸爸您是听。
   咱家的四角号码是繁体字,字体繁琐我认不清。
   在学校老师对我讲,新华字典最时兴。
   查字简单又好懂,简化字体能看清。
   恳求爸爸买一本,在同学面前也有威风。
   小女儿一旁往下讲,老父亲坐着仔细听。
   父亲坐着心暗想,这可不是小事情。
   我今天若是不答应,伤了女儿小心灵。
   我若是答应买一本,手里没有分文铜。
   前思后想难决定,再叫女儿你是听。
   (白)
   王维礼知道这一本字典的份量,钱是多么重要,关系着孩子将来的命运。可是这钱是硬头货,一分钱能逼死英雄好汉,作为一家之主,左右为难哪。
   低头想了一会,终于产生了一个挣钱的办法,于是呼,开口叫了一声燕儿:“你的要求并不过分,我一定答应,可是,眼下还不行。目前咱家的经济是捉襟见肘,立即要称二斤盐还没钱哩,不过这一本字典的钱没有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的,两个星期以内,一定兑现。”
   小女儿在一旁高兴地不得了,拍手欢迎。
   各位听众,大家有所不知,这个老实忠厚的农民王维礼,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答应买下这本字典,很快就要引出一场滔天大祸,到底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端,给王家带来多大地损失和不幸,大家不要性急,且听我下回分解。
  
   第二回
   (唱)
   闲言碎语不多禀,接着上一回往下明。
   王小燕心想买字典,父亲没钱难执行。
   老父亲低头把办法想,忽然一计想心中。
   他上山去把杉板砍,劈开整理成了形。
   捆成小捆十斤重,再叫声女儿你是听。
   你上学把它捎到收购站,收购站上换钱铜。
   啥时候你把钱攒够,买字典我带你进县城。(古城)
   小女儿一听心高兴,她背着杉板往前冲。
   一捆杉板还没有卖,上场就戳了一个大窟窿。
   这一天走到山半腰,一步错滑倒地留平。
   杉板摔到大沟里,小书包摔得无影踪。
   眼看着身体往下滾,滾到沟里难活成。
   别看她人小心灵动,两只脚急忙往树根上蹬。
   用力太猛停住了,心里边扑腾、扑腾、几扑腾。
   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快步还往学校冲。
   一路辛苦且不讲,学校不远面前停。
   进去教室忙站定,老师看见吃一惊。
   弯腰拉着小燕的手,小手上为啥带血星。
   脸上的灰土遮住面,满头乌发乱蓬蓬。
   两个小辫不齐整,一个紧来一个松。
   再往脸上看一眼,脸上无神眼发青。
   左臂上边摸一把,疼的小燕哭出声。
   脱了袄袖露出了膀,胳膊上肿的红通通。
   老师在教室开了口,再叫小燕你是听。
   在坡上是不是摔跤了?你与老师要说清。
   小燕包着小嘴把头点,眼眶有泪没有哭出声。
   老师心里如明镜,知道这山路有险情。
   拉住小燕出门走,我把你送回你家中。
   催你爹娘把伤治,耽误了时间可不中。
   万一落下后遗症,左臂残废毁了终生。
   她师生二人往回走,一溜小跑不消停。
   路上的美景没心看,树上的小鸟有叫声。
   三步并做两步走,两步并做一步行。
   有心叫她们慢点走,老师心里有事情。
   拉一弦子紧一紧板,家门就在面前停。
   低头只把门来进,母亲院里打扫卫生。
   老师说明其中意,急忙返回不消停。
   进到校园抬头看,教室的学生乱哄哄。
   记住学生且不表,再说小燕人一名。
   小燕的伤情已扩散,只觉得胳膊钻心疼。
   母女二人见了面,抱头大哭很伤情。
   母亲把眼泪擦干净,叫声女儿你是听。
   现在光哭有啥用,赶快大队找医生。
   (白)
   母亲看见女儿胳膊肿的像小棒槌,心疼的不得了。小燕边哭便说:“妈妈,我疼。”
   母亲知道是塑料底棉鞋闯下的祸,难免有点生气:“我让你穿布底棉鞋,你不听话,非要穿塑料底,光知道好看,这下可好看了吧,你疼、你疼,很疼,不亏。”
   小燕知道自己输了理,也不敢再哭。母亲知道去县医院是去不起的,何况当时的大队保健站的赤脚医生是很有名气的,非常胆大。不论是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总之什么病他都敢治,不收任何费用。药架上的草药大部分是社员们在山上挖的,记公分就行,赤脚医生也是挣的公分,成本很低,社员们一般的病在保健站都可以治疗。
   母亲正准备拉上女儿去保健站,正好父亲王维礼从地里也回来了,当即看了看孩子的胳膊,心想可能是伤了骨头了,伤筋动骨一百天,非同小可,拉着孩子,上大队保健站去了。
   (唱)
   王维礼父女出了门,手拉手去把医生寻。
   山路要走十几里,不上就下还要穿树林。
   还要过河趟凉水,有一段山路实在惊心。
   鼻梁骨台阶一尺宽,两边的悬崖万丈深。
   一不小心摔下去,十有八九命要归阴。
   王维礼一边走来一边想,这件事怨我太愚蠢。
   我不该上山砍杉板,背杉板伤了我儿的身。
   都怪我老王没本事,都怪我是个无用的人。
   我宁愿吃糠咽菜把钱省,不穿棉衣过冬春。
   新华字典一定买,不能伤孩子幼小的心。
   这本是老王心里话,可没有当面说出唇。

共 17021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部坠子戏讲述了因一部字典引发的悲惨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梗概是这样的:在一个贫困的山区,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女儿叫小燕,希望父亲能给她买一本学习用的字典,可家里穷的叮当响,生活都成了问题,哪里的闲钱给女儿买字典呢?可望着女儿渴望的目光,父亲王维礼狠下心来,带着女儿去山上砍柴,卖了钱再给女儿买字典。可不料,女儿在背着杉板上山途中,突然滑倒,幸亏女儿身子小巧灵活,踩住了山腰的树根,保住了性命,可胳膊被摔伤了。为了给女儿看胳膊,王家夫妻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其中遇到过善良的村医,也遇到过没有医德的野医,把本来伤情不重的小燕折腾的死去活来,几乎把一个胳膊报废了,县里的医生又给她推荐了城里大医院的名医,但由于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只好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小燕的伤情还是不见好转;最后,王维礼在同学的推荐下,带着女儿找到了一位民间老中医,治好了小燕的胳膊……在四处求医的过程中,陪伴小燕身边的是那本字典;字典,成了小燕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给了她无穷的力量,也让她没有被病魔击垮。这部坠子剧本剧情跌宕起伏,反映出穷困给农民带来的磨难,穷家子弟对知识的渴望,很有社会意义。戏文剧情内海内涵丰富,叙述详略得当,人物塑造鲜活血肉,唱词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剧情生动感人,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128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1-19 20:26:37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1-19 20:27:10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24-01-20 00:03:57
  《字典记》原版是我的一篇散文,以《一本字典》曾发表在《山西日报》副刊。以《字典里的父爱》发表在网络平台。高老师很喜欢我的文字,读此文后深受感动,还把散文内容改编成了长长的坠子戏,唱或读更有韵味,情节更生动感人,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感谢作者,感谢江山编辑老师。
4 楼        文友:老百        2024-01-20 10:11:51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5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24-01-20 11:22:03
  在一次儿童文学作家交流会上,一位资深作家说,从小没吃过苦的人,长大成就不了大事业,我从小吃苦学文化,吃苦学做事,为后来工作打好了基础,写作有了阅历。高老师编剧很好地注意了这一点。为其点赞!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