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淳化过年吃得美(散文)

精品 【东篱】淳化过年吃得美(散文)


作者:蟠桃叔 布衣,15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39发表时间:2024-01-20 18:06:19

我十八岁之前,生活在老家淳化。那是个山区小县,当年的日子不敢跟现在比,过年好像也没有啥好吃的。可是,又好像一过年就全是好吃的,香风辣雨把人都淹了。那时过年,真像过年,大鱼大肉吃得美,忙了舌头累了嘴。
   年三十之前,腊月的二十七,二十八,灶火就停不下来。淳化人有句俗话讽刺那些没眼色没成色的人,“过年哩你借蒸笼篦子哩,你蒸呀叫我烙呀”。这话真没错,家家户户都在厨房忙活,饱享油烟和热气,准备年夜饭呢。忙,但是不乱,要起蒸笼,要架油锅,还要咕嘟咕嘟煮肉,啥在前啥在后,样样有下数,心里都清透。
   蒸蒸馍和包子,必须蒸多多的,摞成个小山,要够整个正月吃才好。过年来了客,溜软了就能麻溜地往上端,不能让客等,不然就大大地失礼,把人就丢下了。蒸馍蒸包子的面都是前一天醒发好的,发得旺旺的,起了蜂窝眼眼。这样的面蒸出的馍是“开口笑”,炸了深口子的,又膨又喧,有麦香,不就菜,白口吃,都好吃。
   过年蒸馍不讲究大,要小巧秀气,端上桌子要赢人。一口塞一个的小馍,才叫“年馍”。还要蒸花卷。巧手媳妇一扯一卷一扭一翻,就是一朵花。
   包子嘛,三样子:肉包子,菜包子,油包子。肉包子多是猪肉萝卜馅儿。菜包子嘛,各家各不同,你家豆腐粉条,我家韭菜地软,他家又是西葫芦的,反正万物不拘,啥都能往里包,好吃就对了。我们那人把猪肉叫大肉,猪油自然就叫大油了。大油和葱花调咸盐加面剂子和成馅儿,用它包成的包子就是大油包子。有的人家吃素,用清油替代大油,做出来的就叫清油包子了。还是大油包子香,天下无双。刚出锅的大油包子,那么烫,都等不及,直接上手了,左手倒到右手,右手倒到左手,还是下不了嘴,就不停吹气哩,结果把嘴里的涎水还给吹出来了,你看丢人不。外面的人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淳化人说心急吃不了油包子。
   淳化的锅灶都是前后灶,两个锅连着的,这边蒸,这边就炸了。咕嘟咕嘟把油倒到锅里,一冒烟,就开炸。炸馓子,炸麻叶,炸丸子,炸鸡,炸鱼……炸一切,也炸出了过年独有的热烈喧腾。
   麻花大家都知道,麻叶是啥呢。就是加了小茴香或者花椒叶的菱形面片,炸得金黄酥脆,形如树叶。刚出锅时最好吃。
   淳化人过年一定要炸豆腐。调凉菜,烩热菜,烧汤,都少不了它。豆腐切片,炸干,成虎皮状,控油,晾凉,放到塑料袋里扎好,吃多少取多少,取完了,年也就过完了。淳化人过个年炸多少豆腐呢?有人说炸完豆腐要晾呢,案板不够用,又铺了一院一麦场。你看多不多。
   大人操心炸豆腐,碎娃操心炸虾片。炸虾片的时候碎娃就在油锅前守着哩。大人怕油星子溅到娃脸上,长大娶不下媳妇,赶紧往外轰,又轰不走,就说:“嘴就馋得很,谋食不谋道。”
   淳化人说话土气,但是土话里还有好些话又偏偏雅得很,比如把老人叫老者,比如把吃席叫吃筵席,比如眼下这句谋食不谋道。
   虾片一进油锅,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啦,就膨胀啦。变魔术一般,满满一锅虾片膨起,溢出。碎娃满心的欢喜也是如此。脏爪爪一伸,就往嘴里塞呀。
   南方人说吃瓜子“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吃虾片也一样。咯嘣咯嘣半天,其实也没吃下个啥。吃叫吃去,不怕娃积食。积食了也不怕,吃大山楂丸,吃了放炮去,蹦蹦跳跳,放个屁也就好了。过年哩嘛。
   过年待客,炸虾片也是一道菜。装盘摆出来好看,其实是凑数哩。但是,每回都被来客吃干吃净,又不能说人家是凑数哩。
   虾片里面其实没有虾,就是淀粉里加点香味剂,调出一点虾的鲜甜味。再加上又是油炸膨化食品,人的生活渐渐好了,慢慢就没人过年炸虾片了。我倒觉得,不炸虾片,就和不放炮一样,都不像是过年啦。
   油锅里的油越炸越浑,越炸越少。以炸带鱼收尾。炸过带鱼,油就腥了,就要归于地沟了。
   那时的带鱼真香啊,正儿八经从山东过来的东海带鱼。不像后来,非洲带鱼浑水摸鱼来了,肥厚是肥厚,味如嚼蜡,还有鱼骨疙瘩。
   炸好的酥鸡和酥肉装进蒸碗,还是要上笼蒸一遍的,吃时再蒸一次,更烂更香。还有八宝饭,我们淳化人也叫它甜饭或者甜碗子。
   蒸碗里最少不得的就是“品”。切成大块的五花肉方块和红芋疙瘩,抹了蜂糖下油锅炸透,肉红芋黄,好看,整整齐齐摆在蒸碗里,肉露肉皮铺在上,红芋在下垫底,蒸软糯了吃。红芋甜如蜜,三两筷子就让人夹完了。肉是有数的,八块,八仙桌坐八个人,刚好一人一块。肉用馍夹了吃,不腻,咬一口油,咽了,都说滋味厚。滋味厚,那就慢慢品。更何况这道菜是一块一块摞起来的,刚好就是个“品”字。所以淳化人把它叫品是极有道理的。
   油锅里的残油倒了,加水,煮肉。牛肉是买下的熟肉,煮肉特指煮大肉,猪头、猪肝、肘子、蹄子……样样都要有。肉煮好了,捞出来晾着,火不歇,肉汤里又接着熬攒下的猪皮,加了盐,加了姜末、茴香、大料、桂皮,熬啊熬啊,一锅汤变半锅汤,又粘又稠时关火。稠汤汤倒到盆里,端出去放到院里,冻它一晚上,凝固住了,就是琥珀一样的冻冻肉。嫩滑地像碎娃的沟蛋子,拍上一把,还颤哩。
   冻冻肉是个好东西,切一盘,调了醋水水和蒜泥吃,凉凉的,光光的,香香的,筷子不好夹,夹住了还颤哩。好不容易送到舌头上,来不及细嚼,咕咚,滑进喉咙眼去了。
   煮好的肉搁在案板上晾凉了,油旺旺的。这时候,该切就切,该剁就剁,该拆骨头就拆骨头,收拾就收拾利索。在淳化,过年的餐桌上少不了一盘凉拌肉。肉片片切薄,炸好的豆腐切成丝,葱丝多多往里搁,醋一浇,油一泼,就是一道好菜。有了它,老姑父,小舅子,坐到一搭,“魁五子首”,搳拳呀,喝酒呀。输了,抿一口酒,嘴里辣了,赶紧抄一口菜,一筷子下去,肉片片要夹住,炸豆腐要夹住,一起放到嘴里嚼,这才好吃,才叫会吃,这才是过年哩。
   忙了一天天,娃他婆、娃他妈,娃他姑,这些女人在厨房忙日塌了,该蒸的蒸了,该炸的炸了,该煮的煮了,这下总数把大头忙过去了,个个都很高兴。娃他妈闻了一下她的手,香香的,那是刚切了一把芫荽和一把葱。娃他妈说:“三十了好好看春晚呀。”又想起娃来。娃还在院子耍哩,放了一会炮,又蹲着看他爸杀鸡哩。血溅到雪地上像红梅花。
   她妈嫌外面冷,喊娃进屋里来啃骨头,连喊了几声。
   娃听见了,自言自语:“刚骂我谋食不谋道哩,又喊我啃骨头,我又不是狗。”
   嘴上这么说着,还是跑进来了,门帘一掀开,鼻子里美美钻进去一股子过年的香气气。
  

共 25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想得美”一语,那是妄想。吃得美,确切有。作者笔下的淳化就有。蒸笼和油锅,缔造了淳化的美食,淳化的包子和馍,必须多,带着笑,但必须讲究哥小巧秀气,仿佛跟小姑娘的形容有的一比。包子的好,真的在馅上,什么都可以包,一包便是鲜。淳化的大小果,过年时派上了大用,显出过年的奢华,不是张灯结彩,而是每锅要沸腾。麻花赛天津卫,炸豆腐炸虾片让人欲罢不能。虾片其实并无虾,图个吉利,淳化人硬是在有无的哲学里打理出生活的精彩。尤其是山东的带鱼,也摆上了餐桌,真哥是桌纳百味。那一“品”红芋,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少不了肉,肉成了肉冻,流滑入口,那滋味得在肚子里品,淳化人的吃法真开眼了。过年,在于一个“忙”字,不然,那些上锅的就觉得不够味儿,加上那些打情骂俏的话,过年就被推向了高潮。这篇散文,写淳化美食,意在表现淳化的过年,美食让人垂涎三尺有余,过年的风情让人想把年放在淳化。热爱生活的情感,使美食多了一层外衣,不是包装,而是味浓的佐料。文章的语言富有灵性,是跳跃的珠子,也是滚动着雪球一般,用美食堆砌起来的年味甚浓特厚。语言具有珠玑美,尤其是短句的使用,让人读着仿佛不敢喘气,必须一气读完。什么是美?其实,就是爱美食,爱过年,情感需要一个节日来蒸煮,口味需要在氛围里提升。想去淳化过年,又舍不得老家,两难,那就享用这篇美食大餐。【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12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20 18:09:51
  蟠桃叔,离了花果山,不摘蟠桃,摘淳化美食。功夫了得!当年悟空只是蹦来蹦去的,未得美食滋味,亏了。如今的淳化,还在延续着曾经的过年习俗,让我们看看三秦大地的淳化风情吧。感谢蟠桃叔通过东篱,淳化还有什么大戏,一股脑本来,东篱是你的舞台。遥握,问候冬暖,谨祝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20 18:12:45
  没想到,我东海刀鱼,也可以翻山越岭,活蹦乱跳地摆上秦岭人的饭桌上。美食之功,可跨越时空啊。煎炸刀鱼,浓香可漫秦岭,鱼鲜可鲜阿房。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20 18:15:25
  那年,我滞停西安,吃了西安的肉夹馍,一看那馍的皮儿还烙着虎纹莲花形,心中喜欢。看来面食之功属秦川啊。咸阳面食当属第一?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1-20 22:15:48
  有趣有味的文章,浓浓的年味袭来,老师家乡的方言有趣,像唱歌,老师家乡的美食有味,风味特。各种烹饪齐上场,家家来把过年忙,各种美食让人应接不暇。拜读学习了,问好老师冬暖笔丰。
随心而有趣的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