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专栏★江浙残明梦】唐鲁之争

精品 【江南专栏★江浙残明梦】唐鲁之争


作者:苍生1 进士,778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71发表时间:2010-03-27 21:54:48


  
   晚秋的风阵阵袭来。吹打在脸上,竟有丝丝如刀割般的疼痛。
   夜色苍茫下,从远处蜿蜒而来一支人马。队伍从头望不到尾,宛如一条长蛇。刀枪林立,旌旗飘扬,一切显得平静而庄严。
   这是奉摄政王多尔衮之命自南京班师还朝的清军。
   走在队伍前头的,是一位头戴珊瑚顶孔雀翎、身穿箭袍黄马褂、年约三十出头的大将。他一连缓缓策马而行,一边左顾右盼,欣赏着沿途风光。不时回身瞟瞟身后队伍中被清骑夹护着的几顶轿子,嘴角露出胜利的微笑。
   他就是大清和硕豫亲王多铎,身后轿子里分别乘坐着他的俘虏们——南明邹太后、弘光帝、潞王监国以及惠、周、崇诸王,还有那个伪崇祯太子王之明。
   早在今年七月,多尔衮得到潞王朱常淓等投降的捷报后,以为南方可传檄而定,便令多铎班师回朝。而改任命多罗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接替多铎镇守该地;同时任命内院大学士洪承畴为招抚江南各省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协同接管江南各地。勒克德浑、洪承畴到达南京办理交接事务后,多铎等人便于九月初六日自南京启程赴北京。临行时带走了这些南明君主和皇亲国戚,以免在江南贻留祸患。
   自弘光帝、潞王监国政权相继覆灭后,左梦庚率马步兵十三万、船四万,挟总督袁继咸、安抚张亮自东流降清北上。弘光朝五大藩镇至此烟消云散,能够支撑南明政权延续的只剩下它们的残部或地方军事力量。而大清的劲敌李自成自弃西安南下以来,由龙驹寨走武冈,入襄阳,走武昌。一路遭到英亲王阿济格穷追猛击,屡战而败,狼狈不堪,最后在湖广通城九宫山被乡人所杀。余部虽尚有四五十万,但想来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想想这些明朝宗室,以江南千里沃野、百万雄师,竟敌不过远地而来的数万清骑,着实孬种。他们先祖朱元璋当年叱咤沙场的雄风都到哪里去了?
   看来,大清当兴,大明当亡,此为天数。
   想到此处,他的嘴角又露出了一丝残忍的微笑。转头看了看身后,大队人马已到达堤岸上了。
   “殿下,船已备齐,是否马上渡河?”一个梳着稀稀疏疏的花白辫子的汉臣来到马前,躬身向他禀道。
   “哼。”多铎吝啬地用嘴哼了一声,便算是同意。
   此人即大名鼎鼎的南明降臣钱谦益——他现在是清朝的礼部侍郎,和王铎、赵之龙、徐久爵等弘光朝重臣随军北上。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
   多铎瞧不起这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到头来奴颜卑膝的酸儒。出身满洲贵族的他,和他的胞兄多尔衮一样,见惯了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他们只相信武力和铁血。钱谦益、王铎、赵之龙,这些糟老头子,能为大清一统天下起多少作用?这南京城纵使他们不献城投降,孤还不是照样拿得下来?
   周围安静得只听到马蹄声、脚步声以及马匹身上的铃铛声。
   忽然,一只水鸟哇喇喇地从河边芦苇丛中惊起,扑楞楞地展着翅膀飞走了。
   “渡河啰!”随着一声吆喝,清军分别持着兵器,牵着战马,陆续上了预先备好的船只。
   于是,在夜色中,将官的指挥声、马的欢叫声、金属物碰撞的铿锵声应和在一起,混成了一片。
   澎湃的淮河水,汹涌得更起劲了,仿佛在迎接着这支凯旋之师的经过。
   俘虏们在清军的喝斥声中陆续下了轿,低着头被押送着上了一艘大船。
   清兵动作迅捷而有力。不多时,船只陆续起程,向对岸划去。
   “这是哪里?”邹太后用手掀起船舱的窗帘,望着滔滔的河水,问道。
   “这是淮河。”一名押送的清兵答道。
   “淮河?”好大的一条淮河啊,那如乱雪般腾起的浪涛向她脸上恶狠狠地扑来,在半途中落下,溅起片片水花。其中有几滴洒入舱内,溅在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令她感到丝丝的寒意。
   ——淮河?那是一年前,她从这里被儿子朱由崧的臣下王之纲迎下江南呵。
   儿子当皇帝了,当时的她是何等的骄傲!大明江山,她的先夫朱常洵梦寐以求、最终得不到的皇位,竟然被她的亲生儿子取得了!当年她渡淮,可以说是百感交集。而如今,她和她引以自豪的儿子,却成了满人的阶下囚……
   “太后,我等已到河心,马上要到江北了。”士兵的一句话惊醒了沉思中的她。
   “呵,淮河?好!”邹太后拍拍手道,“这里真是老身的栖身之地呵。”言罢,猛地将身子一纵,跳入河里。
   士兵大惊,慌忙上前拉扯,但已来不及了。
   淮水呜咽。太后的身体如石沉海,一荡即没,再也显不起半丝涟漪。
   众清兵围拢前来,不禁大声叫道:“伪太后跳江了!”邹太后是朱由崧的嫡母,她的跳河自尽多少令多铎背上看管不严之责。他在前头闻说,又急又气,顾不得惩罚看守清兵,慌忙命令打捞。
   但河水滔滔,纵使他们努力,哪里能找得到一丝踪影?最后,他只得放弃了……
   他没想到残明的太后竟然如此有气节。相较于她的子侄辈,简直有天壤之别。
   他不禁十分惊讶,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二
  
   正当鲁王军队在钱塘江前线大获全胜之际,后方却出事了。
   原来,在鲁王监国前夕,唐王朱聿键也几乎同时在福州监国,不久称帝。
   唐王自离开杭州南下后,于六月十七日到衢州,二十三日到建宁,黄道周、郑鸿逵、郑彩等先后多次上疏请监国。
   福建是南安伯郑芝龙的地盘。他对拥立唐王兴趣不大,但在弟弟郑鸿逵的一再坚持下,他终于勉强同意了。
   闰六月初七日,唐王在福州举行监国之礼,建行在太庙社稷,昭告天下。
   随后,一些大臣开始议论要否登基之事。郑芝龙对此极力表示反对,其他朝臣也认为:“监国名位甚正,出关尺寸,再建号未迟。”只有郑鸿逵道:“不正位,无以满足众人之心,杜绝后起者。”于是定议。
   二十七日,朱聿键在福州南郊祭告天地祖宗,正式登基,以福州为福京,福州府为天兴府,改福建布政使司为行宫。改此年七月一日起为隆武元年。追尊皇考为皇帝,皇妣为皇后,遥上朱由崧尊号为“圣安皇帝”。是为南明绍宗,又称隆武帝、思文帝。
   唐王登基后,大赦天下,大封定策功臣。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苏观生为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张肯堂为兵部尚书,何楷为户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召路振飞为左都御史,寻进太子太保、吏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又先后召旧辅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姜曰广、吴甡,起用吕大器、朱继祚、林汝楫、曾樱、熊开元、黄鸣骏、林增志、李先春、陈洪谧等为阁臣。
   七月二十二日,首辅黄道周自请募兵江西,号召义兵。隆武帝赐空札百道,带一个月粮备用。黄道周召募士卒九千余人,从广信出衢州。所至抚辑遗民,联络声势,远近响应。
   接着,湖广总督何腾蛟招抚了李自成余部郝摇旗、王进才,巡抚堵胤锡招抚了李锦(即李过)、高一功,声势大盛。
   但此时,浙江也拥立一位监国的消息传来,隆武帝不禁着了慌。急命卢若腾、郭贞一抚按浙江,在温州、处州两府置官据守,取饷银三十余万而去。
   又于九月间遣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为使,奉诏书到绍兴。诏称:朕与王约,朕未有子,得金陵为期,当让位皇侄,布衣角巾,萧然物外。
   刘中藻是个聪明人。他到了浙江后,先不拜谒鲁王,而是先游说驻军金华的朱大典及江上诸营将帅,宣传唐王政策,承诺浙东所用职官同列朝籍,不分彼此,并道:“我主负不世之资,身历艰难,练达时故,于经史书籍无所不览。待臣下推心置腹,勤于朝政。不设宫婢,皇后在旁侍烛,常通宵达旦。令旨皆亲手起草,字字滴血赤诚。请读罢此诏,没有一人不挥泪奋袂而起。我等也极知鲁王之功,亲临前线督军,持之不懈。鲁王谦逊,但毕竟属子侄辈,尚年幼而文弱。我主以叔父之尊,受群臣坚请拥戴也早于鲁王,绝无两大之理。鲁王应当速作决定啊。”这时鲁王朝内诸臣闻言,尽都仰慕唐王贤声。刘中藻到浙江不到三、四天,而江上数十万之师大多南向受命,驰表入闽称贺。
   鲁王正踌躇不决间,朱大典、钱肃乐道:“大敌当前,而同室先争,岂能成中兴之业?即权宜称皇太侄以报命,未尝不可。若我师渡钱江,向金陵,大号非闽人所能夺呵。”方国安也道:“圣子神孙,总为祖宗疆土。今隆武既正大统,自难改易。若我监国,犹可降心以相从。”于颖、孙嘉绩、姚志卓等也纷纷主张奉表闽中。
   惟独兵部尚书熊汝霖、礼部尚书陈盟、礼部右侍郎陈函辉、国舅张国俊、中书舍人谢龙震等人坚决不肯。他们认为:“唐王远在福州,有幸得以偷安旦夕。而我等猛臣谋将,血战疆场,以守此浙东一块土,似难一旦拱手授人。”熊汝霖则愤然道:“熊某只知奉主上,不顾其他。”赞成派朝臣毕竟人多,占了上风。他们纷纷疏请开读,催促会稽知县备仪注上。陈盟见众人反覆如此,心灰意懒,干脆引疾告归。
   反对派中有的是忠于鲁王,如熊汝霖、陈函辉;有的则为自己身家考虑,国舅张国俊便是其中之一。他生恐鲁王退居藩位,自己将失国舅之位。便暗中煽风点火,在鲁王面前百般挑唆。
   鲁王监国被激怒了,宣布退归藩位,于九月十三日返回台州。
   如此一来,鲁王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同情。虽然赞成派诸臣于十月初一日在府堂开读唐王诏书,但转而反对奉诏闽中的朝臣越来越多,双方阵营人数开始持平。
   正作没理会处时,大学士督师张国维在江上星夜驰至绍兴,道:“唐、鲁同宗,向无亲疏之别;义兵同举,更无先后之分,惟有成功者居帝位。若一旦称臣,则江上诸将,必须听命于闽,我主如何号令诸军进取?”此言一出,反对派官员尽皆响应。熊汝霖也道:“主上原无利天下之意,唐藩也无坐登大宝之理。有功者王,此为定论。假若我兵能收复杭城,便是大明中兴一半根脚。此时主上早正大号,已是有名。千秋万世,公道犹存。假如我等不能,而唐王能遣兵克复杭州,直趋金陵。功之所在,谁敢与争?到时再议迎诏,也为时未晚。”张国维又致书唐王道: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咸当协心并力,誓图中兴。成功之后,入关者王。监国退居藩服,礼制昭然。若以伦序,叔侄定分,在今日原未假易。且监国当人心溃散之日,鸠集为难,一旦退就藩服,人无所依。闽中长鞭莫及,猝然有变,唇亡齿寒,悔将何及?臣老矣,岂若朝秦暮楚者举足左右,为功名计哉?
   于是越中诸臣最终统一意见,前往台州迎回鲁王。
   刘中藻入朝见驾,慷慨陈词。分析四镇无同心之旅,吴、浙少牵合之师,以致弘光朝一朝瓦解,劝浙闽共奉隆武,一致抗清。
   鲁王闻言,似有所动。然而反对派诸臣态度甚为坚决。
   张国维愤然仗剑伏阙,奏道:臣得以义责诸臣。夫鲁以数郡起,凭匹夫之怒,当全盛之敌,破矢折戈,劳苦江上者累数月,而闽以回远,奄然苟安,即不助予,乃令束而待命!今日请太祖高皇帝坐定此案,唐、鲁得失,岂止寻丈哉?且夫乘人之危而因以利之者不仁,孤人之势而阴诱其众者不义。亦思鲁众一退,当坚者故非唐乎?是自破卫也,以身为边也。凡我有官君子,矢事于鲁,移奉叔父,亦称二心。即以势临孤危,当为国死。今日复有以奉闽为言者,臣立斩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谢龙震乘势骤起,当朝厉声诘责,手批刘中藻。又指责会稽知县姚孙榘不当急上仪注。姚孙榘由此被迁授他职,而以举人殳香继任。
   刘中藻孤傍无计,仓皇中离开绍兴,来到金华。朱大典以礼相待,恐人加害,派士卒护卫出境。
   唐王得报后,又先后七次手敕到绍兴。并授张国维为东阁大学士,敕辅鲁王监国。张国维傲然对使臣道:“张国维只知今日江上收文武人才,行战守事为急,不知东阁大学士为何官,可即以此语报唐殿下。”监国朝议遣给事中曹维才、职方司郎中柯夏卿为使通好闽中,不用疏奏,止叙家人叔侄礼,传鲁王话道:“叔父能大饷我师,亦协守江上,事定而后议。”唐王在那边听得,鞭长莫及,无可奈何。
  
  
  
   三
  
   时值初冬,而草木非时而发,城内城外百花齐开。
   张国维自绍兴回到江上后,驻兵瓜沥龙王堂,再次上疏请求合攻杭州。
   在得到鲁王支持后,慨然订下战期,檄诸军分几路渡江。
   自十月初八日开始,明军连战十日,阵阵皆捷。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沈宸荃、郑遵谦、方端士等都亲冒矢石,身先士卒。
   十四日,勒克德浑、张存仁调集兵马,渡江进攻固安。
   清军舰队遮天蔽日而来。张国维与钱肃乐、王之仁率部迎击,方国安陈兵江南,严阵以待。张国维、钱肃乐从左右两翼掩杀。钱肃乐弟参将钱肃绣,人称钱八将军,挺矛奋勇争先。腹中一刀,肠子漏出不及纳入,还一手揽起肠子,一手持兵器连杀二人。前锋副将钟鼎新等持火器奋勇力斗,击死一员穿绯衣的清军大将。诸将吕宗忠、王国斌、赵天祥等各斩数十级,夺获军械无数。
   勒克德浑见明军骁勇,无心恋战,传令诸路军马退回江北。诸将杀意正浓,哪肯放过,乘机追杀,歼敌数千,直杀到杭州草桥门下。
   清兵有三骑回马射箭,明军先锋沈国忠、沈明俊赤身跳上江岸,用火铳击死。明军纷纷跳下战船杀上岸边。正待攻城时,不想大风雨骤至,火炮俱湿,弓矢不能发,只得收兵退回。
  

共 1059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清兵南下,南明安宗弘光帝被俘。之后,明潞王献杭州投清。南明皇室顿时空虚,于是一些大臣便商议另奉宗室继位抗清。历史之交替,党派朝代的更迭,让人看到了一场场杀戮,也许这就是历史吧,值得学习品读的历史巨作。问好作者,谢谢您对江南一如既往的支持。--无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3028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鬼无影        2010-03-27 21:55:11
  清兵南下,南明安宗弘光帝被俘。之后,明潞王献杭州投清。南明皇室顿时空虚,于是一些大臣便商议另奉宗室继位抗清。历史之交替,党派朝代的更迭,让人看到了一场场杀戮,也许这就是历史吧,值得学习品读的历史巨作。问好作者,谢谢您对江南一如既往的支持。
2 楼        文友:鬼无影        2010-03-27 21:55:28
  问好作者,谢谢您对江南的支持。
3 楼        文友:华夏子民        2010-04-01 01:23:23
  这是一篇很值得世人深思的文学体裁,作者用心良苦。笔墨饱满,情深意切,值得欣赏!
诗词小说创作
4 楼        文友:北方白菜        2010-04-03 14:56:39
  对于历史的回眸让人心生颤栗,一场场血腥的杀戮,一次次权利的角逐,演绎了历史纷繁复杂的面目。作者笔墨饱满的为我们打开了通向历史的大门,文章如行云流水,人物刻画生动鲜活,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欣赏了,问好作者!
一介草民。七十年代拽着文革的尾巴来到这个世上,长于一个落魄的农场,文气不足,匪气有余。喜欢信手涂鸦,无门无派,野路横行,纯系以手写心。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