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齐鲁】《一个叫欧维的男人》读后感(赏析)

精品 【齐鲁】《一个叫欧维的男人》读后感(赏析)


作者:罗婷 秀才,121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7发表时间:2024-01-26 09:16:39
摘要:一个固执,自律,幼年丧母,青年丧父,后来又遭遇车祸,自己侥幸逃过一劫,妻子流产,瘫痪,五十九岁遭遇丧妻之痛和失去工作的双重打击,对生活绝望至极,几次想要自杀,却在邻居的带动下,积极,幸福地帮助他人,度过了幸福的余生。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是瑞典八零后作家费雷德里克.巴克曼创作,同样为八零后的宁蒙翻译的。书的原名叫AmancalledOve.微信听书里面是根据故事情节翻译成《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乍一听标题,就有点意思,这个人为什么要去死?他经历了什么让他如此绝望,厌世?而且第一章就是“一个叫欧维的怪老头似乎和谁都无法相处”。
   于是我带着极大的兴趣在2023年的暑假里,听完了整本书,觉得不够过瘾,后来又买了英文版的和汉语版的两本书。两种版本穿插着看,英文版的用了几乎半年时间,虽然也时不时地查词典,但是有时候依然感觉是云里雾里,这个时候再去看汉语版,才能彻底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总的来说,我认为是一本不错的书,看完收获很大。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的一生经历,基本是现实一章,回忆一章,穿插着写作。或者可以理解为欧维五十九岁前和五十九岁后的生活。可以说,欧维五十九岁前和五十九岁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五十九岁以前,他不喜欢跟人交流,邻居之间,他也只和隔壁鲁尼一家来往,后来也因为一些矛盾疏远了。对于工作,他几乎在半个世纪,都在干同一份工作,勤勤恳恳,不抱怨,任劳任怨;对于情感,他一生只爱索亚一个人。即使在她去世后,依然保持着每周去她的墓地一次,把旧花取走,把新花插上,打扫墓碑,跟她唠叨日常琐事,甚至在家里不愿挪动她的任何东西,不准人提起她,甚至想随她而去,只是因为好几次的意外而终止。
   对于白衬衫,一如既往地反感;在小区里,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早上去检查车辆停放,垃圾台是否安好,有无乱停乱放现象;遇到不良现象,及时制止。即使他已经不是小区业主主席。他不爱说话,不爱交往,认死理,一辈子只买一种车型----萨博,一辈子换过很多次车,但是只有萨博一个牌子,对别人喜欢别的牌子,表现得不可思议。欧维理解那些他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混凝土和水泥,玻璃和钢,工具﹣﹣可以计算出来的东西。他理解直角和清晰的产品说明,可以画到纸上的东西。他是个非黑即白的男人。在人们的眼里,他是个奇怪的老头,倔,认死理,固执,总之,不太好打交道。
   “他唯一热爱的东西是数字。除此之外,他对童年几乎没有任何记忆。没人欺负他,他也不欺负人,体育不算好也不算差,他从来不参与却也从来不逃离,只是简单地存在着。关于成长,他也没有太多记忆。他不是那种把所有无关紧要的事都记在脑子里的人。他记得他曾经挺快乐,就这么过了几年之后,他就不快乐了。他记得那些数字。数字装满了他的脑袋。他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他多专注于数学课。对别人来说,数学课就是噩梦,但他是个例外。他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思考过为什么。他从来不理解那些整天刨根问底追根溯源的人。是什么人做什么事,这就足够了,欧维总这么想。”
   他七岁那年,妈妈在一个八月的早晨因肺痨去世。她在化工厂工作。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空气质量安全意识,这是欧维后来才明白的。对母亲的最清晰的记忆就是:她坐在厨房的窗口,手里夹根烟,周身烟雾缭绕,有时候还哼首歌,嘶哑的嗓音,有时候还跑调,但是他还是喜欢听。他的父亲是铁道工,手掌就像刀刻过的皮革,脸上皱纹也深。父亲从来不用拳头,对谁都一样。他沉默寡言,也很善良,深受大家爱戴。在母亲去世后,他更加沉默寡言。
   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交谈,但是喜欢彼此陪伴。一次火车脱轨夺取了父亲的生命。父亲走的时候他刚满十六岁。除了一辆旧萨博,城郊一套就房子和那块戴的变了形的手表,几乎没有什么遗产。但是父亲的做事方式影响了他的一生。面对乘客丢失的财物,他主动上缴,绝不据为己有;面对大块头的同事拿了别人东西,却污蔑他是小偷,领导也明白他不是小偷,让他说出谁拿了那些东西的时候,他只是承认自己没拿,拒绝供出他人,像父亲做事方式那样,尽管面临被开除的风险;在自己生活没有着落的情况下,依然主动退还父亲剩下的未干活而领的半个月工资。当头儿让他留下来替父亲干完那半个月的工作的时候,他欣然接受,没有一丝怨言。
   当那些白衬衫们准备征用他的房子的时候,他不再沉默,自己晚上在火车上打扫卫生,白天去工地打工,熟悉那些工序技艺。一点点,由原来的造房子小白,到最后一钉一卯自己动手重新装修房屋;由原来被工友们嘲笑,取笑,到后来大家态度友好,甚至赠送旧工具,废弃的材料等。他的努力,不仅让那个破旧的小屋焕然一新,而且让自己长出了结实的肌肉,由那个小男孩变成一个结实的男子汉。当汤姆在澡堂里再次滋事,甚至偷窃他父亲的遗物——那块手表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去揍他,面对强大的欧维,汤姆即使挨了揍,也不敢声张,只是说自己摔的。可是,当邻居的房子着火,威胁到自己的房子时,他没有选择去救房子,而是冲进大火,救出了邻居老人和孩子,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房子化为灰烬。
   因为他不愿检举汤姆的偷窃行为,铁道上的活也干不了了,但是公司的领导很欣赏这个年轻人,也同情他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父母,没有了生活来源,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在火车上打扫卫生的工作——夜班清洁工。在这里他一干就是两年。有人说,“每一条道路都会带领你到注定的归宿”。对他来说,更是如此。他在火车上干了两年清洁工之后,遇到了他一生中唯一的爱人---她一头金发,穿着红色的鞋,佩戴着金色的胸针,还有那缠绕他一生的笑声,每次都像有什么东西光着脚丫在他胸腔里奔跑。
   为了认识她,他无声地陪伴她坐了几个月的车,然后再步行五十分钟回去。天天如此,也不说话,直到她主动邀约吃饭。这个爱笑的,漂亮女孩,对这个声称正在服役的军人,产生了好感。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性格的人,却走到了一起。他们去见了索亚的父亲,一个同样沉默寡言的守林人。他们买了排屋。索亚怀孕了,开始憧憬幸福生活。然后他们去西班牙旅游,却遭遇了车祸,索亚虽然捡回了一条命,却失去了孩子,而且自己也瘫痪了。从此在轮椅上度过了余生。但是他们没有停留在抱怨,嫌恶的状态。欧维一方面申诉,一方面改造厨房,改造台阶,方便索亚出入方便。索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聘了一个学校的老师,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她的笑声,她对待生活的豁达,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欧维和周围的人。但是就在欧维五十九岁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随着她的离世戛然而止。
   索雅曾经说过,要理解欧维和鲁尼这样的男人,首先要理解他们是被困在错误时代中的男人。他们这样的男人,对于生活只要求几样非常简单的事情,她说。头上一片屋顶,安静的街道,值得他们忠心耿耿的汽车品牌和女人。一份可以有所作为的工作,一套房子,里面的东西定期有个故障,好让他们修修补补。"每个人都想有尊严地生活。对不同的人来说,尊严是不同的。"索雅曾说。对欧维和鲁尼这样的男人来说,尊严只是成年以后可以自力更生,把不需要依靠别人视为自己的权利。掌控中存在一种自豪感,明辨是非的自豪感,知道该走哪条路,知道该不该在哪儿拧上螺丝。
   五十九岁这一年,他不仅失去了妻子索亚----几乎是他生命中的全部,而且失去了他已经工作了近四十年的工作,理由是他不会用电脑。他突然很迷茫,失去了活着的勇气和意义。有好多次,他已经做好了随她而去的准备。结果一次次地失败:他在房子里上吊,却因为绳子不够结实而摔了下来;他在车库里关上车库门,打开车,接上排气管,准备一氧化碳自杀,却被邻居打断而失败;他去铁道上准备卧轨自杀,却遇到有人不幸掉下去,他毫不犹豫地去救了那个人,自己站在铁轨上准备迎着迎面而来的火车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快要撞上的瞬间,他看到年轻的司机吓得傻白的脸,他不想给这个年轻的生命留下一辈子的阴影,于是他再次放弃了自杀。但是他依然愤世嫉俗,看不惯很多----尤其是白衬衫们。看不惯年轻人的不修边幅,接受不了同性恋,看不惯乱停乱放,不愿意与人打交道。他较真,电脑就是电脑,Ipad就是Ipad;既然超市发了购物券就得让人用;小区内部让停车就是不能停……但是,后来,随着来自伊朗的新邻居帕尔瓦娜一家的出现,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先是他帮忙倒车,后来借给他们梯子,在后来送他们去医院,不得不陪孩子做游戏,教她开车。直至帮年轻的邮递员修理自行车,和邻居们一起与来接走鲁尼的白衬衫们斗争,甚至轮流照顾鲁尼。
   在七岁姑娘生日派对上送价值不菲的电脑;陪伴鲁尼,让中风多年的鲁尼格格地笑个不停。在帕尔瓦娜的大女儿生日派对那天,去追小偷时,心脏病突发,被邻居们送进医院。原本找不到生存意义的他,打算主动结束生命追寻妻子索亚的他,这次死里逃生后,生命又延续了四年。于是,这次出院后,当晚在帕尔瓦娜和女孩们的帮助下,欧维收拾了屋子。他们把索雅的东西一件一件包进报纸,把她的衣服一件一件仔细叠好放进纸箱,一件一件回忆。可想而知,他最后的几年,与周围的人们友好相处,与帕尔瓦娜一家处得跟一家人似的。
   夏去秋来,又到了冬天。就在帕尔瓦娜和帕特里克用拖斗撞了欧文家信箱的整整四年后的一个冰冷的十一月早晨,帕尔瓦娜醒来发现欧维家的门口雪没有铲。于是穿着睡衣和拖鞋冲过小路,用他给她的备用钥匙打开门,跌跌撞撞地爬上楼梯,冲进他的房间,发现欧维已经安详地永远睡去了。旁边放着给她的信,交代后事。谁能想到,平时似乎有些吝啬的欧维,银行里竟然有一千多万的存款,据他交代是索亚爸爸留下的,但是不知道该那这笔钱怎么办。让她把这些钱分几笔安顿,剩下的留给自己。他是把她当成了女儿啊。而帕尔瓦娜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从后面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他好,关心,绝不是为了贪图钱财。欧维的葬礼上来了三百多人。帕尔瓦娜决定把欧维留下来的钱建立了“索亚基金”----为孤儿设立的基金。当最后,一对年轻夫妇看欧维他们的房子时,男孩自豪地说,自己开的车是萨博。我似乎看到欧维脸上露出的笑容,这才是应该托付的人,值得托付的人。
   正如作者所说的:死亡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并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的最大动机之一。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另一些人深受其困扰,在它宣布到来之前就早早地坐进等候室。我们害怕它,但我们更害怕它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
   对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它与我们擦肩而过,留下我们一个人。但当他不得不亲手埋葬世上唯一理解他的人时,还是会心碎欲裂。没有什么时间可以抚平这样的创伤。时间是一桩奇怪的事情。大多数人只为了未来生活。几天之后,几周之后,或者几年。每个人一生中最恼人的那一刻可能就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回忆比展望更多的年龄。当来日无多的时候,必须有别的动力让人活下去。或许是回忆,午后的阳光中牵着某人的手,鲜花绽放的花坛,周日的咖啡馆,或许是孙子孙女。人们为了别人的未来继续生活。
   欧维或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也或许就是你,我,他,我们固执己见,我们偏爱某个牌子,对生活认真,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爱人忠心耿耿。但是当我们失去亲人或者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厌世,无所适从,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但是,欧维很庆幸地在最后几年找到了。在帕尔瓦娜的感染下,他开始接纳他人,试着与人交往,去寻找生活的意义。
   最后,由原来的万念俱灰,到想各种办法主动寻死,到被人们接纳,热爱,到最后幸福地去世。我想他最后几年是幸福的,快乐的。他离开前,对世界是依依不舍的。他也是满足的,他可以开心地去见索亚了。
   愿我们都改变自己的不足,有自己的爱好,有热爱世界的心,过好每一天!这样,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会坦然,问心无愧,心怀感恩!想起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只有我们这些看透了和认识了全部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能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共 48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编没有读过《一个叫欧维的男人》这部作品,也无从了解这部作品,可是,仅仅从作者这篇文章的梳理和介绍里,就被 深深吸引了。文章第二段,作者很好地概括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的全貌,那就是:“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的一生经历,基本是现实一章,回忆一章,穿插着写作。或者可以理解为欧维五十九岁前和五十九岁后的生活。可以说,欧维五十九岁前和五十九岁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在后文部分,作者根据这样的一个纲领,娓娓道来更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根据作者提供的叙述,小编对欧维的印象非常深刻,对比如今浮躁的社会虚伪的人心,像欧维这样的男人的确太少太少了。他的一生里,能执着于一人,能执着于同一工,能执着于某一物,相信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他的骨子里就有一份难能可贵的坚贞和忠贞,可能在别人眼里就是固执和顽固不化,可是在他营造的世界里,无不是将爱做到了最为极致的诠释。欧维这类人可能与现实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他们又真实地存在在这样的社会中,他们成为不了社会的关注,可是,他们骨子里的人性的善良又让人触摸着如此暖心。我们每一个人到了晚年都会追步失去一切,欧维也不例外,他失去了爱人索亚,不适应社会失去了工作,这一切的失去,也让欧维失去了活着的勇气和意义。他一次次曾想了却生命,却因为不想连累别人的善良救了自己。劫后重生的欧维可能更深层次了解活着的意义,在受到新邻居帕尔瓦娜一家的关爱下,他懂得了为别人为社会“报之以李”,懂得了“世界给我以痛,我却报之以吻”。小编想,或许从欧维的一生中,引导了我们更多对生命深层意义的感悟和思考。感谢作者精彩的分享,启人心智的作品,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1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1-26 09:23:49
  说是写一篇编按,可是小编更多的也是“滔滔不绝”一番对欧维一生发出了自己的感触。这部书通过作者的叙述就深深吸引了打动了编辑,由此可见,这个故事是多么的吸引人,让人心生诸多感悟。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罗婷        2024-01-27 11:55:52
  谢谢老师辛苦付出,您给予我的认可和高度评价,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遥祝老师春节快乐!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1-26 09:26:01
  感谢罗婷老师的精彩分享,感谢罗婷老师对齐鲁社会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致敬辛苦的创造者。社团因您而更加欣欣向荣更加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成敏        2024-01-26 15:05:54
  非常好的文章,加上这么经典的赏析,更是把那篇作品突显出了灵魂。一个优秀的作者,就会独具慧眼,能够看出文章的内涵和深度。点赞!
4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1-26 20:39:08
  我读的外国作品不多,也就年少的时候读过契诃夫、莫泊桑的小说,读过普希金、惠特曼的诗歌。最长的作品,就是司汤达的《红与黑》了。总感觉,外国作品的语言习惯和叙事结构和我们很不相同。里面的生活和情节,也离我们太远了。不过,外国人也是人,人性和情感很多都是相通的。个人感觉,巴克曼的作品是想告诉我们:生活不要过于拘泥和执着,人最重要的是活着,是美好地活着。保住一颗美好的初心,勇敢走出去,走进社会里,走进大自然里,拥抱和拥有更多的东西。
回复4 楼        文友:罗婷        2024-01-27 11:53:10
  谢谢分享,一起去文学作品的海洋里遨游吧
5 楼        文友:万重山        2024-03-27 11:35:18
  从作者对该书详尽细致的解读里,我了解了欧维以前是一个爱憎分明,心地善良,恪尽职守,对爱情坚贞不渝,不愿意伤害他人,思想固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直至遇到新邻居帕尔瓦娜,才让他体会到走出悲伤,接纳别人,互相帮助,与社会融为一体的意义。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精炼,观点见解独到。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