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齐鲁】引领夷陵文化的一束光(赏析)

精品 【齐鲁】引领夷陵文化的一束光(赏析) ——浅悟黄荣久先生散文集《谁是房客》


作者:雷开艳晨曦 秀才,211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8发表时间:2024-01-27 08:08:37


   我是幸运的。在一个人孤独地重新拾笔涂鸦文字两年后,在网络上遇见“夷陵文学守夜人”袁国新主席,也就是元辰主席,而后在袁主席推荐下加入夷陵区作协,从而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作家们。夷陵区作协主席黄荣久先生,是这众多优秀作家中的一个佼佼者。
   第一次读黄荣久先生的文章,是加入作协那年朗诵他的诗歌《月光,在苍凉的村庄之上》,由此,黄先生送我两本书,他的散文集《这条河流》与诗歌集《与月光有关》。那时正值年末,生意较忙,两本书我草草翻阅过后暂时放在一边,待正月间重新细读。
   说实在的,第一遍读得很是潦草,因为他的文章不是小菜,是一道正菜大菜,得正儿八经打起精神来读来品。而正是再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才读出了些味道,知晓了“文化散文”这一名词。
   这几年阅读了不少夷陵区、宜昌市等本土作家的作品,各有各的语言风格。我感到文史性散文,应该说是黄先生散文创作的一大特点。
   这次结集成册的《谁是房客》一书,里面的许多文章仍然保持了这一创作风格与特点。我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粗浅的目光,谈谈我阅读后的感受,望黄荣久先生与各位作家及读者们多多指教。
  
   二
   本书收录了黄先生近几年颇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游记性散文,二乡情散文,三书评。
   作者忘情山水,所以,几乎每到一个地方,一处景点,都会用他的笔向读者倾情介绍,为夷陵乃至其它地方的旅游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他的笔又不同于一般作者,他将优美的风景与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文章便在灵动的诗意之上,又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警醒吾辈爱护大自然,自当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而在这类文章里,有关乡情、乡愁、乡音的情怀隐隐体现。
   于是,在以《谁是房客》为代表的乡情散文中,这种情怀喷薄而出,淋漓书写,既有“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之殷殷,又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之思念;有对故乡发展中美好前景的向往,又有对逝去的一些美好景物难以言说的惆怅,这些复杂的情感便使乡情一类的散文,似一泓汩汩的泉水,时而叮叮咚咚,时而奔腾喧哗,敲打人的心扉。
   如果这两类散文以一种优美的诗意与哲性的思考叩响人的灵魂,那么书评又增添了一种惺惺相惜、谆谆教诲的赞赏与殷切之情,让人读来备感温暖,人格的魅力与思想上的光辉便灼灼闪现。
   我姑且以三个情怀来述之。
   (一)作为一个人民勤务员的情怀。
   黄先生在任作协主席之前,曾任夷陵区交通局、房管局等部门的负责人,但是他为人低调,从不以官自居,自认为就是一个拿国家俸禄得干活的人民的勤务员。但正因为这些经历,他的眼光自与普通作者不同,具有高瞻远瞩的大局观。文写心声,所以他的文章立足点高。像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文字多写小情怀,视野不宽,见识不广,落笔的文字就有些飘的感觉。黄先生的文字是厚重的,富有哲理的,但又是有着诗意的,这也是我对黄先生散文语言风格的一贯认知。
   黄荣久是三峡大学的客座教授,喜欢历史,因为喜欢,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深入学习。此书的开篇大作《追寻遥远的那个“县令”》就是一篇史料性的文章。我也是因为读了此文才知晓欧阳修在夷陵的功绩。
   我认为,这是一次真正精神意义上的追寻。从工作中时常谈论到内心里想去探寻,他做了大量深入研究工作,翻阅了许多书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索和一种领悟。文章给我们展示了欧阳修的生平,他的政治生涯,他的生活,他的文学创作,包括他在逆境中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及不同于俗人的大眼光与大情怀,把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实在是一个从政之人最高的精神体现,也许现在的许多官员要真正去学习这位千百年前的人物。人虽远古,而他的思想与精神流传千古。
   至喜楼我登上去几次,站在最顶层俯瞰夷陵,感觉夷陵的美,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充满活力。而黄荣久先生,作为一个曾对夷陵建设发展提出过一些重要建议的人民勤务员,他的情感必比我们更有感触,这在文中多有体现。相信,夷陵在有思想,敢想敢干的领导们的带领下,会发展得更好。
   这篇散文,厚重与灵动同在,历史与诗意并存,我想,厚重与历史是黄先生作为一个人民勤务员的一种自觉,灵动与诗意则是他本我的体现。
   以书信体形式写的《寄君一座醉美官庄》,谈官庄的前世今生,人文地理及发展前景,文章一明一暗两条线。明线饱含真情诚邀友人到此一游,暗线则对官庄进行了大力宣传;《风雪来袭上洋花》一文,对上洋这个曾经穷困的地方给予的关注与合理的建议,对发展乡村经济贡献力量;《永远的三峡大瀑布》,关注生态。“只要把生态装在心中,就能和幸福的夷陵人一样享受绿色生活。”
   《秀水灵山西北口》是他众多文史散文中笔调最为轻松活泼的一篇,从字里行间,我想这一定是一次愉悦之旅。踏上家乡的土地,心情是愉悦放松的,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文人同行,山水间吟诗词歌赋,景色与情致同样都妙不可言。但是,游玩考察之际,内心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并付诸于行动。
   我这样总结此文:一座山,一库水,一艘船,一群人,山因水雄伟,水因山灵动。人在山水中,诗意心中漾;雅士结伴来,山水更有情。
   (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怀
   为官者若高高在上,则不能体察老百姓之疾苦,老百姓也不会拥护他。黄先生是人民勤务员,也是一个普通人。
   黄先生的诸多文章,彰显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江南飞霜》是他写普通人的代表力作。第一篇《同学杨书强》,他的命运令人叹息,读完心情是沉重的,我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这眼泪有悲愤有惋惜,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痛,从中我也看到了作者的善良与无奈。《到城里去》与《乌金深处》两篇,作者用饱含苦楚与不甘的笔墨,写出了一个个小人物在那个悲苦的年代,不自我放弃,努力向上,改变自我命运的精神。社会是复杂的,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它黑暗的一面,我们在黑暗里更渴望光明。哪怕生活给予我困苦,我也要用力地去拥抱它。
   我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是如文中所写的那种小人物,小人物的悲喜,是生活在蜜罐里的人无法体会的。
   黄先生说,“以文字对一个普通生命的叙述,让我感到一种神圣意义和庄重担当。”看完此话,我肃然起敬。关注众生相,是一个为文者应该有的觉悟吧。
   为官者,指引正确的方向,但绝不能忽略小细节;为文者,写大题材,但小题材也不容忽视,以小见大,窥斑见豹,同样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黄家甲坎是黄先生的出生地,他的微信名上附有黄家甲坎人,我想只有对老家有着深厚情感,才会附上这个地名吧。读文章《黄家甲坎》,一个游子的情结跃然纸上。黄家的家族历史,黄家甲坎曾经的繁荣,如今因移民拆迁后的萧索,作为一名曾经的主人,有着太多的伤怀与感触。文章中说,“黄家甲坎的一切都将沉睡,最后归于自然,所有和一座村庄有关的东西都毫无顾忌地随着西北口水库的上涨,随水而淹没。”这段话与《谁是房客》一文中的“如此,一切都顺着自然的走向,演绎着春夏秋冬的一年四季”有着相同的感触。我会以一个单独篇章,写读完《谁是房客》一文后的感想。
   《三口井》是黄家老屋人与牲畜的饮水地,单独成篇,能感觉到黄主席对这三口井的特殊的感情。水是生命之源,对水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的爱护和敬畏,可惜随着房屋的拆迁,三口井消失了踪影,但也永远鲜活地流淌在作者的内心深处。
   《村上人家》、《轮椅上的女孩》,《“孝”花盛开的村庄》等篇,每一篇都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怀,有悲苦,有欣慰,有作为一个同样的社会人有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当然,还有作为一个人民勤务员对弱者的关怀与致力改变他们现状的情怀与决心。
   写至于此,我忽然觉得,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不能像切西瓜一样的切个分明的,它是浑然一体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是领导者还是普通人,思想境界的高度就高悬在那里。
   (三)作为一个学者的情怀。
   学者,我一向是仰慕的,但学者不一定都是高品行的。可黄先生则是一个高品行的学者,从大家对他的赞扬声中能感受到,而我则从他的文字中去体会。
   黄先生引用余秋雨的话,“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
   作者是一个喜爱纵情山水的游客。《三游洞》、《石牌的震撼》、《汉川铁路的背影》、《湖北总庙》、《遗梦都城李家湖》、《金湖,让人叹为观止》、《苏马荡的温柔》、《南岔湾石屋》、《峡谷秋色》等篇章,这些游记散文他都不是泛泛写来,他用历史作针,用景色为线,似一名能工巧匠,为读者穿针引线,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让历史踩着或轻巧或凝重的步伐回归。
   每一篇文章,黄先生用他执着认真的学术态度,对这个地方,这个景点,从历史、地理、人文等多个方面加以阐述,给读者普及知识。
   我们怀念曾经的辉煌,惊叹如今的美丽,作者用笔墨带领我们游历山川美景,感悟历史变迁,在普及知识的同时,优美诗意的文字让我们心驰神往,为地方的旅游文化做出了贡献。文字的力量是不可估状的,它看似静静地躺着,实则有穿越一切的力量,不然,鲁迅怎会弃医从文呢?
   黄先生文字所写的这些地方,相信我们很多本土人都去过,但比起我们走马观花般地走一遭,再通读这些文字是否大不一样呢?
   黄先生以他的文字与学识,为夷陵文化的发展默默贡献着力量。
  
   三
   生命的最后归宿是接受自然的安排。这是我读黄荣久主席的《谁是房客》一文后的深切感受。本书结集成册,以此文名作为书的名字,定有他的深意了。
   读完此文,我心动了。一种感动,感动中又掺杂着一丝伤感,它们如流水般在我的体内穿行,一路又唤醒了一些其它的情感,于是,这种种情感汇集,奔涌着,想要找一个出口。必须给它们一个出口。我把这些情感或轻或重地安放于此。这是一篇有温度的文章,这是我读完的第一感觉。黄先生的文史性散文堪称典范,读他的散文,哲理与诗意在文中静静流淌。若没有一些文化知识,读起来是有些难度的,就如我当初第一次读他的散文集《这条河流》时,有些文章我是读了好几遍才稍解其中意的,也是因为这多读了几遍,才体会到文章的妙处。都说我们写文章是情感发酵至迸发的过程,其实我们读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个过程也是奇异的。从懵懂到顿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
    前年春节,我与姐夫说起写文一事,他也看过黄先生的许多文章。他的感觉与我一样,读他的文史散文是要有一些功底的,一遍两遍是读不出什么意味的,必须深读细读。
   我打了个比方。若把诸多文章比喻成一道菜,黄先生的文史散文就是一道正儿八经的正菜。我的呢,自诩是小菜吧。姐夫笑言,做饭后水果也不错哦,可口就行。算是对我的鞭策与鼓励吧。
   我之所以感到这是一篇有温度的文章,是因为写的是老屋,生他养他的老屋。屋,意味着家,意味着温暖。一提到“老屋”这个名词,心底的柔软之情似一湖平静的水面被石子击中,荡漾开来。
    文章开头,故事性的讲述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猎奇与探究可能是许多人都乐此不疲的事情。读着黄姓的历史,我深深感到黄先生对学术那种认真执着的精神。
   老屋虽人去屋空,但老屋里住过的人,老屋里发生的事,是不会从记忆中泯灭的。它已烙进生命,与血液融为一体。
   虽然此文仍习惯性的有黄先生文史散文的味道,但生活的味道更浓一些,人间烟火的气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悄悄地飘出来,熏陶着我的灵魂。我坐在夕阳里读此文,思想穿越文字,仿佛身临其境。 为支持国家建设三峡大坝,西北口人大面积搬迁,作者在搬迁结束之后回到了老屋,打开了被"铁将军"把守的大门。
   “一声爽朗的金属声,酷似军人立正、稍息的脚步声,应声而开。随着门轴的转动,声音悠长,深远浑厚,圆润而富有韵律,“吱”的一声,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如同几十年的声音叠加压缩在一起,随门扇打开的速度而释放。”我很喜欢这段话。 铁将军锁住了门,却锁不住人的记忆。这情感之门一旦打开,便如洪水般奔腾汹涌,倾泻而出。
   现实与理想,过去与未来,欢喜与悲愁,太多太多的感触,在思想里穿梭。
   作为老屋的主人,他不舍这座有着太多回忆的老屋;作为搬迁的移民,他不舍这一片即将没入水中的故土;作为一个作家,他感怀这一个个村庄的消失;作为一个人民勤务员,他又不得不站在群众的前面指引着群众。那韵律是诸多情感的碰撞,那叠加的声音是复杂情感的交汇,情往何从?门里是过去,门外是未来,都是我们已经走过和即将去走的人生。所有的过往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前行。

共 896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赏析洋洋洒洒八千多字,但要小编概括个内容出来的确太难。还好,作者分了几个小章节,透过宜昌市夷陵区作协主席的文章,让作者感受到了他的满腹学识和人生的魅力。也从他的作品中,发现了他对夷陵地区历史与文化的深深内涵。从他的不懈努力下,夷陵区的文化氛围急剧攀升,成为宜昌市的典范。作者时常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作家,我们写什么?文学的意义在哪里?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最后的结论就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需要有人前领,并需要不断的前赴后继,这样才能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文学殿堂里耀燿生辉,成为一盏指引潮流的明灯。这些优秀的作家,都有独自的见解和视野,但却都有着对于夷陵文化的共同热爱。他们执着地研讨和探究,书写出一篇篇,一部部的佳作美文。其中就有很多红色巨著,历史在不断沉浮,可那些曾经为了祖国献出热血和生命的革命前辈,需要我们来书写继承。作家黄荣久先生,他的文章非常具有代表性,从他的文章里,会让人感受到那种历史的责任。这些真实的人,真实的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忘却战争年代的苦恨,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前进的原动力,文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平不是从天而降,是多少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前赴后继换来的,所以我们要不辱使命,拿起手中的笔,来赞美和铭记他们,这就是我们作家应有的伟大使命。文章语言流畅精炼,结构合理,充满了真挚情感的呼喊,让我们读后非常感动!作者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学识,把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耐读,具有教育意义!更是从黄荣久先生的文章里,读懂了文学的真谛!倾情推荐!【编辑:成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成敏        2024-01-27 08:09:20
  和平不是从天而降,是多少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前赴后继换来的,所以我们要不辱使命,拿起手中的笔,来赞美和铭记他们,这就是我们作家应有的伟大使命。文章语言流畅精炼,结构合理,充满了真挚情感的呼喊,让我们读后非常感动!作者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学识,把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耐读,具有教育意义!倾情推荐!
回复1 楼        文友:雷开艳晨曦        2024-01-27 10:10:59
  编文真的辛苦!感谢!
2 楼        文友:成敏        2024-01-27 08:12:07
  文章非常感人,写出了一个作家的真实想法,那就是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做一个对社会文明引领的人!感谢老师赐稿,文化遥握!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1-27 08:19:10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也是不仅仅拘泥于对黄荣久先生散文集《谁是房客》里那些文章的点评,作者更是通过其作品去剖析其作者,让我们读者真切感受到黄荣久先生的文字魅力和人品魅力,所以说,这是一篇散文化的赏析,很有文字的柔性弹力质感和温度,给佳作点赞。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3 楼        文友:雷开艳晨曦        2024-01-27 10:11:25
  还是感谢!辛苦了!
4 楼        文友:万重山        2024-03-27 12:32:04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精炼。既有对黄荣久作品展开解析,也有对黄荣久人格魅力展开解读。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