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腊月的漫川(散文)
腊月的漫川是悠闲的,悠闲得如一只猫,懒洋洋的横卧在三面环山的盆地中,尽情享受着冬日的暖阳。
腊八刚过,小镇上的人多起来了。一辆辆满载而归的大客车拐过上街头儿,缓缓驶进车站,车还没有完全停稳,乘客们便迫不及待地准备下车。那些常年在外走南闯北、四处奔波的游子们,从QQ圈儿、微信圈儿里得知小镇已经上了中央电视台,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美丽乡村、国家4A级景区,纷纷发出“世界那么大,我要回漫川”的感慨。你看他们一个个归心似箭,望眼欲穿,巴不得插上翅膀飞到那魂牵梦绕的小镇。
从漫川华龙车站下车,行走在上街头儿的风雨廊桥上,驻足远眺,只见昔日快要干涸见底的靳家河,已经拦河筑坝,蓄水成湖。大大小小的游船画舫,在水面上自由游弋,船上不时传来悠扬婉转的漫川大调,仿佛把人带到了莺歌燕舞、歌舞升平的江南水乡。河边曾经横七竖八、低矮破旧的房子不见了,一排排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临河而建。一河两岸,游人如织,川流不息,仿佛又穿越到昔日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的水旱码头。
北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办年货展销会。狭长的广场两旁搭建的帐篷一个挨着一个,临时组成热闹的年货市场。广场上空,到处悬挂着喜庆的大红灯笼,提前把年味儿渲染得又浓又酽。集市上有卖漫川小磨香油、漫川九眼莲、漫川腊肉、漫川锅巴的,有卖炒货、卖水果、卖茶食、卖花草盆景的,还有卖春联中堂、香炉烛台、烟花爆竹的……如同举办万国博览会。男人们买烟买酒,忙得两脚生风;女人们挑选衣帽鞋袜,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买玩具、购花炮,高兴得手舞足蹈。集市上的喧闹声、吆喝声、叫卖声、喇叭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小镇集市交响曲。
穿过风雨廊桥,从上街头儿北广场进入上街,沿着鹅卵石砸扣的石子街前行,街道两旁的店铺一律是仿古砖墙、黑漆门板、黛青色的屋瓦、凌空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连绵起伏的马头墙。马头墙上或浮雕彩绘,或花鸟瑞兽。檐脊上遍饰木雕,或双凤朝阳、金鸡芙蓉,或传奇典故、人物肖像。雕梁画栋,镂空门窗。上街街道逼仄,两人对面行走,需侧肩而过。街道两旁的屋檐下摆满了漫川酱豆儿、漫川豆豉、漫川泡菜、漫川锅巴、腌辣椒、腌萝卜丁儿、崖柏手串儿、烟斗拐杖、饰物挂件儿等漫川土特产或手工制品,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人驻足观看,纷纷购买。
拐过弯儿,步入中街。继续前行,便来到中心广场。这里有“黄聚兴”、“莲花第”、“徐贸源”等百年商号。有闻名省内外的鸳鸯双戏楼、骡帮会馆、船帮会馆、北会馆、武圣宫等文物古迹。这里是古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古镇的核心景区。
沿着中心广场前行,街面逐渐开阔,前面便是后新街。街道两旁的房屋一律是徽派建筑,立面仿古改造。外墙镶嵌松木,仿古门窗,高墙耸立,飞檐翘角,墙面和码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青山绿水,黛瓦粉墙,雍容典雅,古色古香。踩着青石铺就的小巷,体会着漫山漫水慢生活,仿佛沉浸在唐诗宋词的意境中。
平日的漫川,日日有集。腊月的漫川,熙来攘往,处处繁忙。二十三,过小年。小年过后,街上的人一天天多起来。
过去,老人常说,有钱不买腊月货。那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奇缺,交通不便,每到腊月边儿,啥都涨价,大大小小的商家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溢。如今,商品盈实了,交通便捷了,小商小贩们赶着生意旺季能赚就赚,不能赚就薄利多销,年货有时甚至比平日还便宜。
早饭过后,十里八乡的人开着私家车,骑着摩托车,上街置办年货。你看那牵着大肥羊,拎着芦花鸡,挑着自酿的包谷酒,自产的肥猪肉……上街头儿,下街头儿,万福路口儿,老头子、老太婆,一大早在那里转悠,既锻炼了身体,还能逮上时新的便宜货。
“喂,老哥,早啊!卖啥?”
“包谷酒!”
“哪儿的包谷酒?”
“万福沟过凤楼的。”
“哦,咋卖?”
“十九块钱一斤。”
“太贵了,便宜点儿!”
“十八块五。”
“那我们先尝尝。”
“没嘛达!”
三五个老头儿聚拢来,一人一口品尝着万福沟的包谷酒,咂摸咂摸嘴巴,犹如神仙般受活。他们心里知道酒是好酒,嘴上却不愿露出溢美之词。
“嗯,酒是大曲酒,就是不该有点苦尾子。”
“便宜点,十八块,我要一壶。”
“十八块,不行,这可是正宗的纯大曲包谷酒,三道干,喝高了,也不会上头。”
“十七块五,两壶我们都要了,咋样?”
“十八块都没账算,你晓得烧酒是个功夫活儿。”
“要得发,不离八,十七块八,咋样?”
淳朴憨厚的乡下人,经不住老头儿的甜言蜜语,心里估摸着,都是自产之物,少赚点也没啥,这尝一口,那洒一点,哪儿不折个半斤八两,卖就卖呗。一番讨价还价后,老头儿拎着两壶包谷酒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中午时分,大街小巷,人满为患,推拥不动。小车裹挟在人流中,司机狠命的摁着喇叭,也寸步难行,只能随着人流一步步蠕动。
“豆腐,刚出锅的新鲜豆腐!”
“魔芋,魔芋便宜卖啦!”
“清仓大甩卖,清仓大甩卖啦!”
“降价啰,跳楼价,本店所有商品一律降价处理。欢迎新老顾客前来选购!”
……
亏本儿大清仓,赔本儿大甩卖,大大小小的商家从年头盼到年尾,赚多赚少,就靠腊月这几天。
“哎,买什么好呢!如今的日子好了,天天赛过年。孩子们都不知道吃啥好了!”
“是啊,现在人真享福,过去我们一天到晚熬煎没啥吃,你们现在可好,一天到晚尽想着该吃啥!”
买菜的婆婆和媳妇拎着大包小包,一边走一边闲聊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北广场、中心广场、政府广场上依然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歌声飞扬,热闹喧天,原来那是古镇秧歌队、回民腰鼓队、漫川大调艺术团、汉剧团正在加紧排练,他们还等着要上电视呢!
2024年元月29日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在作者笔下一个古老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古镇出现在读者面前,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故乡做宣传的微薄之力。
感谢作者让我们又发现了一处可以旅游的景点。等春暖花开我们漫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