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口是心非的老张(微型小说)
老张在村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家里日子过的殷实,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好日子。老张说话与别人不同,别人说话直来直去,老张说话总爱反着说。他要说你好是说你不好,他要说你不好应该是说你好。别人都知道他这个毛病,所以听他说话且得琢磨。
村里有姓鲁一家,日子过的紧巴,单门独户,老鲁和儿子小鲁爷俩过日子。老鲁的儿子小鲁,长的未老先衰,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长的象三十好几似的,个还矮,长得又黑又粗。
老张家和老鲁家隔着一条大街,斜对门。老张总爱拿一把竹椅坐在大门囗,村里几个上了年纪的闲人常聚在那里闲聊。小鲁出家门看到坐在椅子上的老张,出于礼貌总要跟老张打声招呼:大爷,吃过了(我们这里打招呼,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问:吃了吗?)。老张从心眼里瞧不上老鲁一家,见小鲁给打招呼不得不应承:好好,吃过了,真是个好小伙,少年老成,比那些青瓜蛋子强多了。看我家你那兄弟,别看长的白面书生的,长那么高,做衣服还要多费二尺布。还是你小鲁这样好,做衣裳省布,这个墩实劲,带着结实样,黑乎的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把式。我家你兄弟那样的干庄稼活白废,幸好念书还行,哪有个庄稼人的样儿。你看你,一看就是种地的好材料儿。
小鲁嘴笨只会嘿嘿地笑。村里人都说小鲁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好赖话听不出来。老张嘿嘿地笑。老张见着小鲁却说:小鲁啊。小鲁闷闷地嗯一声。老张笑了,说:看你小鲁一天也说不了三句话,别人说你是闷葫芦,我看你是那金囗玉言。看我家你那兄弟一天到晚,嘴叨叨叨叨叨叨,什么天文地理,五湖四海,说这些嘛用,竞说些庄稼人听不懂的。老张说完摇了摇头。小鲁又嘿嘿地笑。其实老张哪是说自己儿子的不是,是暗着在炫耀自己儿子长的白长的高,是读书的料儿,他儿子有文化有知识,能说会道,小鲁长的矮长的黑只会种地。
老张有一儿一女,女儿跟小鲁差不多年龄,也十八九岁,闺女见她爹常“夸”小鲁,原来不屑搭理小鲁,渐渐地也觉得她爹的话有道理。看小鲁那张未老先衰的脸也不再别扭,并看出了小鲁的“老成持重”,渐渐对小鲁产生好感。老张家日子过的好,闺女长的也算周正,村里上门提亲的很多,老张的闺女不是嫌李家孩子太青涩,就是嫌肖家孩子太鲁莽,王家孩子太高了,赵家孩子太瘦了……总之没相中的。老张私下问闺女:相中哪家孩子了,爹去托媒人。闺女说:村里就小鲁是个不多言不多语,不高不矮,稳当持重,健康结实的好青年。还说非小鲁不嫁。老张听罢,急的直抽自己嘴巴子。只怪自己那张口是心非的嘴误了自己闺女的终身。
从此老张在村里落下了话把,这就是:囗是心非大老张,人前人后不一样,说话非要反着说,误把闺女嫁鲁郎!
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