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流年】张大发传奇(小说)

精品 【流年】张大发传奇(小说)


作者:钱在扬 布衣,266.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4发表时间:2024-02-01 15:28:06

和张大发同住一幢楼里的邻居,有好几位是局处级干部、厂长和经理,大都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还有不少是恢复高考后大学毕业的技术员和工程师。学历最低的就是张大发,只有勉强的小学毕业。
   然而,在这幢楼里学历最低的张大发,却成了购买私家小轿车的第一人,这一现象使邻居们一时难以接受,什么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言论不绝于耳。
   不过,这个谁都看不顺眼的张大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未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他却出乎周边邻居们的意料,走出了自己与时俱进的步伐,创造了令人惊奇的人生。
   说起张大发,自读到小学三年级时,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就在他放学前上过厕所后,突然有人发现,在臭气熏天的学校厕所墙上,出现了一条“反标”,工宣队反复核对了几个在这一时间段上过厕所的同学笔迹,怀疑是他所为,要真的搞到他头上,那是要被打成现行小反革命分子,被押着在卡车上满城游街示众的。就在关键的节骨眼上,上面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才刚15岁的少年,根本还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的他,却主动报名挤进了叫知识青年的队伍,去苏北农村插队。因这一积极表现,学校嘉奖似的给他发了一张小学毕业文凭和《上山下乡光荣证书》,临行的那天还给他戴上了大红花,一路上敲锣打鼓,唱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嘹亮激越的歌声,到码头为他送行。
   可下放农村才短短两年,就受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插队生活,于是回到了城里成了“吃闲饭”的啃老族。时间长了,一没户口,二无粮油等计划供应,父母觉得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就劝他:“大发,农村生活艰苦你受不了,我们理解。但也不能老是这样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看看是不是去学个手艺,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嘛。”
   经父母介绍先学了个理发。没想到师傅让他试着理的几个老小(小孩)的头,老是剃不好,越修越短,最后剃成了个光榔头;有两位大人的头,师傅不敢让他剃,就让他刮胡须修面,经过刮冬瓜毛练手过关的他,碰到了动真的一紧张,持剃刀的手瑟瑟发抖起来,不小心把人家的嘴刮出血来,弄得人家十分恼火,最后还是师傅出面,向人家赔礼道歉,才圆了场子。后来周围的邻居小孩,编了一首打油诗“大发剃头,只剃老小(小孩)的光榔头,剃得大人火上心头,师傅气得只会摇头……”天天在理发店门口唱啊叫啊,进店的客人看到他,就像看到刽子手一样,最后“逼”得他,不得不离开了理发店,这让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撵他走的师傅,总算松了一口气。
   回家后,父母看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劝慰他:“大发,学理发不是拿夹剪,就是握剃刀,头发剃短了,又没法粘上去,再说剃刀也太锋利,挺危险的,这行当不学也罢,要不去学其他手艺吧。”
   之后又去学了白铁匠,可敲打出来的白铁皮水桶总是漏水;后又改学烤烧饼时,烤出来的烧饼不是生的,就是焦的;最后不得已,只得去学做木匠,可是任他怎么敲来敲去,急得头上直冒汗,榫头和榫扣总是嵌合不拢……
   最后张大发认定自己不是做手艺的料,在家昏昏沉沉地睡了两天,第三天觉得在家闷得慌,就出去漫无目的地走走,碰巧看到一商店门口有人排队,说是有计划外的“金狮”自行车供应,每人限购一辆,卖完为止。
   当时一辆“金狮”自行车,售价150元,转手卖给别人至少好卖到170元,想想是个好赚头,只是苦于自己囊中羞涩。正当他站在那里发呆时,有一位中年人,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对他说:“小兄弟,你帮我排队,我给你160元,买好车,剩下的10元钱,算是你排队的辛苦费”。
   意外收货,在这闲逛,根本没想到这也能赚钱,却如守株待兔般地,既没出大力流大汗,轻松地赚了其实并不算辛苦的10元钱。
   初尝排队代购的甜头后,张大发没事就往街上跑,看到哪里排队,就往哪里挤。后来发现市面上紧俏的缝纫机、手表、三五牌台钟等物资都是凭券供应,每张券在黑市上少则10元,多则30元。后来他又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手法,竟然靠着这一“转手费”也能自食其力了。
   一晃几年过去,当第一批落实知青回城政策时,作为独生子女的他,率先回城进了一家还不错的国营工厂。因没有读过多少书,又没什么技术特长,被安排在厂里的锅炉房烧锅炉,一天活干下来,粘上了满身满脸的煤灰,除了两只眼睛还亮晶晶外,和非洲兄弟无异,开始时每月仅拿18元钱的学徒工资,还抵不上贩卖两张券的外快多,烧锅炉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于是,张大发利用八小时外,偷偷摸摸地重操旧业。没有读过几年书的他,虽然不懂什么市场理论,但对排队抢购和凭票供应现象,一转手有差价可赚这一点,还是有充分认知的,他看准的东西,从未走过眼,多少总有一些赚头。
   然而,他穿着体面,抽的香烟比厂长经理都要高档。于是纸包不住火,他在外面“投机倒把”的事,被领导发现了,多次被批评“不务正业”“走资本主义道路”“一切向钱看……”一时间成了厂里的“新生资产阶级分子”。
   迫于舆论的压力,他收敛了许多,赚“转手费”的活像搞地下工作一样,隐秘了许多。终于他盼望已久的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了,“投机倒把”已不再是歪门邪道,“投机倒把罪”,不仅从共和国的法律条文中删除,还为其正名:是促进物资向需要的地方加速流动,其传导效应还被说成是市场的调节剂;自谋职业,成了政府鼓励的新政。被压抑了许久的张大发,再也不愿受厂里领导批评、指责,甚至给他扣帽子的窝囊气。重新抖擞起精神,毅然辞去了在别人看来好坏也是只“铁饭碗”,在他看来却是“鸡肋”般国有工厂的烧锅炉工作,到工商所注册了一个便民服务店,拿到一个名正言顺合法的个体营业执照。
   开张的那天在店门口,摆满了亲朋好友送来的花篮,还热热闹闹地请了一乐队,奏了半天刘德华的《恭喜发财》,像是对此前受到歧视的不满,并发泄似的放了一大通震天响的鞭炮。
   短短几年,谁都瞧不起的他,成了第一批“万元户”中的一员。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他又追加投资,把小打小闹的“便民服务店”,升级成为虽然只有几个人,名头却很大的“太平洋贸易有限公司”,把短缺物资从A地倒腾到B地,用现在的话说“我只是短缺物资的搬运工”。
   腰包鼓起来后,羡慕他的亲朋好友,对他的称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叫他“大发,大发”的,改呼他为“张总”或“张老板”,每每听到这样的称呼,他心里喜滋滋的,其荣耀感毫不逊色于大楼里的局处长和厂长经理。
   尽管张大发自我感觉良好,但大楼里的邻居们,似乎对他这个没多少文化知识的人,仍然不屑一顾,那些有文化知识的人,背地里说他“穷得只剩下钱了”。
   但张大发只当他们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为了与自己这个“张总”或“张老板”的称号匹配,说是为了出行方便,为了方便接待客户,张大发买了一辆当时体制内局处级领导才有资格配置的普桑小轿车。
   其实他不是为了出行方便,更不是为了接待客户,满街跑着那么多出租车,只需站在路边招一招手,打个的也没什么不方便的,就是为了没事找事地天天洗车。
   说他是洗车吧,他总是挑在傍晚下班时间,把车停在小区楼下,拎着一只水桶,拿着一块毛巾,站在车旁心不在焉地擦来擦去,人家连续阴雨天不洗车,因为洗了也是白洗,都要等雨止转晴后再洗,他倒是风雨无阻,从不停歇。
   当他看到楼里的邻居下班走过时,为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吊足他们羡慕的胃口,像妓女招揽嫖客一样,会下意识地不时打着招呼:“下班啦,今天下班挺早的”。为了拖长下班邻居们在车旁的滞留时间,还故意装出一副热情关心的样子:“今天下班怎么这么晚,在单位里一定很忙吧……”唯恐邻居们的目光,对他这辆普桑视若无睹,直至所有人都下班回家了,都说:“张老板,你这辆车,被你擦得比刚出厂的新车还要新。”才像是收获了一大批粉丝点赞似的草草收场。
   实际上,他也不是为了洗车,看他洗车时,心不在焉的样子,眼睛总是盯着每一位下班回家的邻居们,好像是为了看人。哎,这些邻居们,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天天见面,又不会一天不见,就会忘了他们一个个长的模样,似如隔三秋,成了陌人。
   说到底,张大发是为了在这些瞧不起他的邻居们面前进行报复性显摆:怎么样?我张大发书没你们读得多,学历没你们这些人高,当时我扔掉了铁饭碗,做了一个个体户,你们都对我冷言冷语,说些酸不溜秋的话:这家伙就是不走正道,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端,专干资本主义的那一套。认为这是没文化知识的人所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再来一场运动,把他打成“挖社会主义墙脚”的蛀虫。这些知识分子,自己胆子小,不敢下海创业,看人家事业越做越大,就羡慕嫉妒恨。
   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热播后,大楼里的邻居们,好像被剧情里的故事洗了大脑,对张大发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大发,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余德利的下半句,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说得也很现实,人都是俗人,都得食人间烟火”。
   羡慕张大发的事业发展是事实,大楼里邻居们也渐渐地滋生了攀比心理。随着外资企业的纷纷落地和众多国有企业连年亏损,下岗分流为国企减负的举措层出不穷,许多有技术专长的邻居们,也不再留恋那只并不铁的铁饭碗,纷纷跳槽,到外资企业上班,收入比原国营企业高出几倍,购车的冲动情绪就开始蔓延开来,住在五楼的李扬和陶颖小夫妻俩,一个在离市区较远的新区外资企业上班,每天有车接送;另一个在离家只有800米远的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供职,走走也不到10分钟,完全没有购车的必要。但外资企业一方面为减轻接送车的压力;另一方面,为便于临时需要员工加班,推出一项鼓励购车的福利:凡购车的员工,除了享受一次性购车补贴外,另外每月还有一笔近千元的以交通补贴名义发放的汽油费。于是为了在张大发面前,不显得你有我无的低人一头,他们也买了一辆桑塔纳2000,在档次上还略高普桑一头。
   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张大发感受到了,对他专门代理国营企业紧俏品的“太平洋贸易有限公司”业务的无情冲击。心想,他现在经营的业务,无非是在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自己是在收“过桥费”,跟过去赚“转手费”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他的一些老客户中已有一部分,转制后不再贪图他给的那点“回扣”,直接跑到生产厂家去按出厂价拿货;还有一部分客户,已转向品质更好的外资企业采购;剩下的部分客户,不久也将转制,靠“过桥费”经营必定难以为继。
   看到了业务未来的发展颓势,张大发已没有了当初第一个购买私人轿车时的志得意满,小富即安的心态也荡然远去,更没有了在邻居们面前显摆自己富有的任何兴趣,反而觉得那是一种不成熟的无聊,心思放在了居安思危第二次创业上来。
   创业十几年,张大发虽然也有了近千万元的积累,一旦业务枯竭,那也是坐吃山空,到时候会穷得连钱都不剩。要搞高端的制造项目,自己没多少文化知识,这时认识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当他读了塑业大王王永庆的创业史后,知道自己没技术专长不要紧,没人才可以高薪聘请人才,没厂房可到园区租厂房。但不管是电子类的,还是机械类的,没有几个亿的投入想都不要想。到底搞什么项目呢?
   为此,他对楼里的高学历人才,不再低看,一有时间,他就到过去一直有点瞧不起他的处局长和厂长经理们家里串门聊天,态度还特别谦虚,虽然人家嘴上还是一口一个“张总”或“张老板”的叫得客气,但感觉到他们打心眼里仍然瞧不起他。不管怎样,张大发为了打听哪些产业好,门槛低,也只得屈尊忍受。后来又专门串大楼里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的门,听大楼里一位钢绳厂的总工徐展说:“现在外贸进出口业务暴增,装卸吊机用的钢缆需求旺盛,而且是易耗品,只要投资300万就可以成功,技术问题包在我身上。”
   这一项目引起了张大发的兴趣,经过几轮的深入交流,觉得徐展此人,不但懂技术,还精于市场经营,背地里打听,熟悉他的人,都说徐展人端品优。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由张大发出资500万元,当董事长,徐展以技术入股,当总经理,创办了一家名叫“拉不断线缆科技有限公司”。开业当天,徐展把全国许多货场、港口的业务主管请来捧场,签订了第一批钢缆订单。张大发没想到一开张就首战告捷。短短几年,拉不断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成了当地的明星企业。从此,徐展在张大发的心目中,成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人物,对他的意见和建议十分尊重。
   张大发的儿子张小发高中毕业后,为了弥补自己科技知识的不足,同时也是为了堵住人家没事专挑他没知识的嘴,为争一口气,他将张小发直接送到美国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为了将来让张小发子承父业,又让他攻读金属材料硕士,直至拿到博士学位才让他回来跟他学着做老板。

共 886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张大发传奇》是一篇以时代发展为背景讲述张大发成长的故事。这篇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意拓展,达到励志的效果,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与文学价值。张大发从小不爱学习,但骨子里是不循规蹈矩的,开篇厕所“反标”的一段描写,伏笔暗设,映射张大发的叛逆与机警。张大发历经上山,下乡,返城,创业,他不是时代的宠儿,骨子里却是带有叛逆的,他拒绝受苦,拒绝循规蹈矩地上班。于是,看准时机,把握政策,走向了致富之路。崛起后的张大发也有世俗之处,报复以往瞧不起他的那些知识分子人。但时代的发展很快让他明白和懂得知识的力量,以最虔诚和尊重的态度让徐展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一路迎风而上,成为行业的领头军,并为祖国的航母贡献了力量。张大发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活生动,他的成长之路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时代进程中不同的社会缩影,寄予作者的深厚情感,完成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佳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0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4-02-01 15:45:48
  这篇小说与时俱进,观点迎合现实,充分说明,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学历,也不是背景,而是认知,高度的认知会打开你的视野,引领你走向巅峰。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钱在扬        2024-02-01 19:36:03
  谢谢清鸟老师辛苦编按,前一阵事务太多,加上患了支气管炎,好久未写了,笔头又显生疏,承蒙不弃,又加鼓励。在春节来临之际,送上新春祝福。祝你新年新气象,一切如愿。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2-02 15:55:0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