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儿与“母亲”共生日(散文)

精品 【齐鲁】儿与“母亲”共生日(散文)


作者:张萃勇 布衣,18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3发表时间:2024-02-07 08:15:19

2023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我与妻子坐上儿媳的轿车,带着两周岁的孙女,从射洪市沱牌镇风尘仆仆赶到成都市双流区儿子家中,与儿子儿媳孙女生活,一家人真正团圆了。
   从那一天起,我就开始了“都市人生”,迄今为止在省城居住一周年了。
   我这个土得掉渣的乡村小学教师,辛辛苦苦工作39年,没有学生读清华北大,连普通大学也奏不够一桌。不是我不努力,穷乡僻壤,学生能够完成义务教育,我也功不可没。我一生中值得炫耀的事不多,但有一项“壮举”足以载入“家谱”:我和妻生育了两个孩子!黄金万两,不如儿孙满堂!
   现在看来,生两孩何足挂齿!又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中了大奖?可在我们的青壮年时代,能够生育二孩,是远比升官发财更值得人炫耀!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要多生一胎没有特殊理由,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85年我结婚,第二年冬天女儿呱呱坠地。我虽在远离家乡30华里的明星镇山区教书,妻在家种3分包产地,但周末团聚,日子也还过得甜蜜而充实。
   可由于我女儿体质差,常常生病,于是,我和妻子都想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妻说,儿女都行,衣裳也要有一件换洗的啊!那时,我身边的同龄人,头胎是男孩的,超生欲望还不那么强烈;如果是女孩,就是砸锅卖铁也想再生一孩。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无人传宗接代是被人看不起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次才是养老送终。
   我是公职人员,深深懂得“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国策”似铁,谁碰谁出血;“国策”如钢,谁碰谁受伤。
   1987年一1992年,我在明星镇雷电村小学教书,妻子在该村当幼儿园教师。远离家乡。妻躲过了育龄妇女每季度一轮的“三查”(查怀孕、查安环、查妇科病),于1991年春意外怀孕,我们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计生部门人员突然登门,动员妻子刮宫引产。
   有一次女儿生病,我带她到县医院治疗,医生检查后神情凝重地告诉我:小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宜早不宜迟。在我正为此事忧虑时,有人告诉我,你这情况可再生一个,因为《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有规定:一孩有重大疾病,可以再生育一孩。为了名正言顺生育二孩,我加快了办理生二孩出生证的步伐。我从小丧父,恢复高考后历尽艰辛才考上师校,端上“铁饭碗”,工作来之不易。妻子的肚子一天一天大起来,为了保住腹中的婴儿,我必须与时间赛跑,别无选择。
   我到医院出具女儿病情证明,又去找生产队长签字盖章,去大队妇女主任(兼计划服务员)递交申请书。一天,妇女主任,要陪同我与妻子去县计划生育指导站体检。照心电图、抽血化验。材料齐备后,由柳树镇计生办交到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核,接着就是焦急地等待。
   那段时间,我和妻子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手续批不下来,我的“铁饭碗”会变成“泥巴碗”。8月上旬,我将女儿托付岳母照看,送妻子住进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待产。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妻仍未分娩。
   9月1日开校后,我回校上班,妻子躲在老家待产。我天天忧心忡忡,隔三差五跑到镇计生办打听出生证办下来没有?
   妻子分娩前不久,我接镇计生办通知:县计生委已批准我们生第二胎了!但先不能高兴,按规定,还要在集镇醒目的墙壁上公示7天。公示期满,计生办主任才将准生证发给了我。捧着盖有县计生委鲜红公章的《照顾生育二孩(出生证)》,我和妻子都喜极而泣,心中的愁云也一扫而光了。
   10月1日凌晨2时30分,儿子呱呱坠地的啼哭声像惊雷炸响在龙池村上空。我兴奋地给儿子取名国庆。祖国啊,母亲,儿子与“母亲”共生日,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啊!
   儿子出生不久,我校一位姓徐的公办教师,就因生了两个女孩遭人举报被开除公职。有人跑到明星镇计生办举报:张萃勇也生了二孩,为啥不作处理?校长接到镇计生办通知,也为我捏了一把汗。叫我快去计生办说请楚。我气喘吁吁敲开计生办大门,将《照顾二孩生育(出生证)》放在计生办主任面前时,他大吃一惊。双手将出生证拿到窗前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久久不放下。眼神中分明在说:这出生证不会是假的吧!看完,主任流露出羡慕的微笑:“看不出来你这个教书匠还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时隔多年以后,二孩政策全面开放,我才敢在公众场合中大谈特谈有两个孩子的好处。每当想起当年生育二孩一事,我仍心惊胆战,心有余悸……当年国家为了控制人囗过快增长,实施“一孩”政策,无疑是高屋建瓴,深谋远虑。现在,国家科学应对老龄社会的压力,放开生育政策,同样也是利国利民。
   那时,自从有了二孩后,我和妻子肩上的担子就更加沉重了,常举债度日。尽管我高函取得本科文凭,但我知道工作调动,特别是想进城当中学教师,没有经济实力去“打理”还有谁会买你的账呢?于是,我只得安份守纪在村小土台子上埋头耕耘,心想与妻子齐心协力经营好小家庭,把两个孩子培养得有出息就不错了。
   2007年6月,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10年1月结婚,于2012年和2016年先后生育两个孩子。带外孙的美差就由我那知书达理的妻子来干了。妻30岁那年成为沱牌集团“土地工”,44岁那年“内退”后被公司返聘。但由于要带外孙才,只得依依不舍离开沱牌公司。心想外孙进了学堂,就可松一口气了,没想孙女又来到人间……
   2014年6月,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成都某物业公司上班。2017年2月,我借够首付款为儿子在成都市双流区某小区按揭了一套电梯房。儿子结婚两年后,孙女又来到人间,照料孙女的任务,又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妻子头上。
   2020年3月我光荣退休,来到成都与妻子一起带孙女,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时间如百驹过隙。转眼间,我与妻子来成都已整整一年了。孙女在阳光下,在爱河里,在原生态温馨家庭中茁壮成长。小小年纪,就可以背颂《春晓》、《静夜思》等5、6首古诗,还会背颂《三字经》前部分。
   童言无忌,快满3岁的孙女总爱一本正经对我这个在山村教了一辈子书的爷爷喊:“傻子爷爷,说普通话!”惹得全家人笑弯了腰。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比原来的孩子聪明很多,我认为孩子聪明,主要跟父母高学历、家庭文化气氛浓厚温馨有千丝万屡的联系。
   妻子是四川省示范高中——柳树中学毕业的高材生,曾经教了6年半小学、幼儿园,教书时期期获奖,带小孩经验丰富;儿子儿媳受了高等教育,占足基因优势;我本人是恢复高考后凭本事考上本县师范学校,在三尺讲台上整整占了39年的小学教师,书香门弟无疑对儿女的成长大有裨益。
   实话实说,我来成都带小孙女,纯属“身在曹营心在汉”。我双眼高度近视,玩手机成了病态,成天“机″不可失,在小区里散步,一站就是一个“坑”,谁放心把小孩交给我带呢?就总想进城去潇洒,我对妻说有朋友请我喝茶,招呼一声就屁颠颠地出小区,背着装充电宝的高档皮包,乘公交、换地铁。武候祠、杜甫草堂等成都的名胜古迹,我几乎游遍了。成都目前开通的14条地铁,我已条条“坐”通头。每到一处,我都忘不了拍照写诗,及时发在朋友圈上。我享受着丰厚的退休金,每天悠哉游哉,夕阳无限好,就怕落坡早。
   我与妻子在成都这一年里,有时回一趟射洪老家看望八旬岳母,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的师范和高函同学,大多数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因此,同学聚会时,他们总爱拿我“开涮”,还是张记者有远见,提前20多年就享受二孩福利了,现在是既当爷爷又当外公,享不完的福哟!”
   我嘿嘿一笑:“我哪有你们一个一个脑壳“尖”(方言:聪明的意思),年轻时生怕多生孩子,我是木匠戴枷——自做自受。外孙带大又带孙孙,哪有你们耍得伸展哟!”
   盛世修谱,我是历史本科高函生,对续修《张氏家谱》一事十分热心。我家珍藏着4卷手抄书《张氏家乘》,上边清楚地记载:西汉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是我的74代高祖。这部差点儿在“文革”期间化为炭烬的传家宝,我幼时从父亲手中接过后就爱不释手。儿子出生满100日那天,我慎重地将儿子的名子写入家谱,让张家香火代代相传……
   现在,我已人过花甲,体力活儿不能干,就在家专心当好“家庭保姆”,传承优良家风,精心培育下一代,体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虽累,但快乐着。
  
   2024年2月1日下午5:20,2月5日晚上7:02修改,2月6日再修改。

共 33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里这句话说得好“黄金万两,不如儿孙满堂!”小编想,这应该是中国世世代代对家族香火传承的最佳注解,也是对幸福最好的感知。可是,在那个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造就了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作者幸运的是,因为女儿身体的原因,自己能依规依法拿到生二胎的指标,后来就有了儿子的出生,这样儿女双全多好。为了扶养子女,夫妻俩也是磕磕碰碰走过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还好,夫妻俩很励志,夫妻俩很同心,人生路上就其利断金。作者的家庭经过风雨的洗礼,如今儿女都成家事业有成,作者夫妻俩也光荣退休,儿孙承欢膝下,一家人和和美美万事如意幸福满满。这篇文章的分享朴实无华接地气真情,编辑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20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2-07 08:17:22
  祝福张老师幸福的一家人,预祝春节阖家幸福安康万事如意。感谢赐稿分享,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成敏        2024-02-07 09:58:05
  一篇佳作,暖暖的文字,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感动,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也有儿女的困惑忧愁,但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的。好文章,提前祝福老师新年愉快,幸福安康!
3 楼        文友:万重山        2024-02-08 10:40:35
  初看标题,我以为作者儿子与母亲同一天生日,读完全文后,原来孩子与祖国母亲同一天生日。
   作品叙述了作者在计划生育控制严格的年代,如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作者既有响应计划生育国策的举动,也有为第一胎孩子身体不好的担忧;既有违反计划生育国策就会被开除公职的担忧,也有特殊情况特殊办理二孩证的释然;既有带儿孙的艰辛煎熬,也有把儿孙辈培养成才的欣慰回报。
   作品语言流畅精炼,结构清晰明了,情感真挚感人。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4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2-09 08:35:28
  计划生育,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可提及,不可深入分析。可无论如何,生在中国就是中国人,就有中国心。爱国爱民,爱物爱人。满是正能量的作品,拜读欣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