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油炸糕(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油炸糕(散文)


作者:淡墨花开 布衣,38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5发表时间:2024-02-09 08:22:12


   腊月过半,年的身影已隐约可见,正一步步走近,村子里年事渐稠。
   接到二嫂邀请,炸油炸糕(我们本地叫炸丸子或煎丸子),让我去吃,立马欣然应承。侄女携夫挈女从唐山返回,带我同往。到二嫂家,二嫂和侄媳已将炸糕做好,只等下锅。炕上、柜子上、锅灶边都是做好的炸糕,圆圆的盖帘上雪白的炸糕,一圈一圈摆放规则,像一朵盛开的雪莲;方正的面板上横竖成行,犹如被检阅的士兵方阵;簸箕里也一行行整齐地排列着一块块扁圆扁圆的炸糕,屋里屋外雪白一片,简直成了炸糕的天地。
   在大铁锅里倒入二十斤花生油,二哥烧火,二嫂看锅,侄媳下锅。民间总有高人,近几年人们在锅里放个不锈钢的屉,把炸糕摆在上面,免得粘成一坨,也免得糊锅或粘上糊屑。第一锅下几块试试火候,顿时满屋烟雾缭绕,浓香扑鼻。烟气使劲往上冲。火太大,炸成了焦炭,扔掉。小时候还听说过有炸炸糕失火的。等油凉了些,炸第二锅,原本看似平静的油锅,放入炸糕,炸糕在锅里疼得跳跃打滚,搅得翻江倒海,白浪滔滔,腾起一层层白白的烟雾,肆无忌惮地直上房顶,蛮横得很,在屋里横冲直撞,找到了出路,夺门而去。锅里油花四溅,噼啪炸响,一不留神,油花溅到手上、脸上,就会烫伤,甚至烫出水泡来,钻心地疼。二哥今年就中了两“炮”。炸糕有时也会“乓”的一声炸开一道缝,炫耀一下雪白的腰身,马上又系上浅黄的腰带遮住。待全身炸出一层金黄的脆皮,翻面再炸,外焦里嫩,两面焦黄,出锅。用漏勺一捞,“嘎嘎”脆响,控控油,哗——倒入盆中。
   二嫂说,快来,先吃块尝尝,刚出锅的好吃,待会儿软了就不好了。“面酥油香新出炉”,拿起一块,嘎吱一口,酥、脆、香、甜、软、糯,各种感觉在味蕾上横扫、奔涌、绽放,嘴里嘎吱嘎吱嚼着,有油溢出,润润滑滑,沁入心底。有时黏黏的炸糕面黏在牙齿上,舌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奈它不得,只好劳手大驾。三个孩子、侄女、侄女婿和我都是闲人,先享用“胜利果实”,金黄脆皮的香,里面亮白的糯,紫红豆馅、大枣的甜,在唇齿间奔突、荡漾,漫漶到全身,顿时陶醉,身心沦陷,被美味俘获得服服帖帖。吃得停不来,油嘴,油腹、油手,像扎在了油缸里。两个侄孙女把炸糕送到奶奶口中,咬一口;送到妈妈口中,咬一口;送给爷爷,爷爷故意轻轻叼住小孙女的手指,含着不放。哎呦,咬我手指啦,大家哈哈大笑,笑声在屋里回荡,打着滚儿,飞到屋外。笑声里也充满了香味,带着甜味,裹着幸福,向远方漾去漾去……
   在外面这儿,都说年是“炸”出来的,二嫂家就是例证。
   除了这红豆、大枣、菠萝、糖桂花、白糖或红糖馅料的,还有一种用花生碎、熟芝麻、桃核仁、板栗仁等做的馅,更是鲜香酥脆。
   三锅、四锅……炸了十几锅。接下来还要炸炸饼,炸饹馇签。二嫂四点起床,发了一大盆白面。侄媳手起脚麻利,一会儿一块块大炸饼就堆起一尺多高。一张张圆圆的大饹馇,明黄明黄的,纯绿豆面,吃在嘴里豆味四溢。馅料是纯肉的,加了蛋清、姜末、葱花、盐和油,也有大虾、鸡肉、鱼肉的。把馅料往饹馇上一摊,如果炸“鹅脖”,就少摊点馅料,卷成卷儿,切成段儿,下锅炸;如果炸饹馇签,就先平铺一张饹馇,摊平一层馅料,上面再覆上一张饹馇,切成菱形块再炸,都炸成金黄色捞出,吃在嘴里,饹馇的豆香,瘦肉的鲜香,葱花的浓香,花生油的清香勾魂摄魄,深入骨髓,欲飘欲仙。
   “黑黍黄粱初熟后”,全家围坐,“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第二天在大嫂家吃炸糕。大嫂家是附近一片的俱乐部,每天都“人满为患”,屋里和院门口有几波下象棋或玩扑克、打麻将的,各处都围得水泄不通,支招的、议论的、叹啘的,一片嘈杂。吃饭的时候,除了大嫂一家人,又围上来好几个乡邻,一张餐,坐着的,站着的,左一层,右一层,夹了菜退后一步,换别人夹,甚是热闹。
   每到年底享用了大嫂、二嫂、大姐家的油炸糕,过年的序幕就拉开了,年的味道也一天浓似一天,其中的亲情乡情更是浓得化不开、隔不断。
  
   二
   我出嫁的第一年,婆婆腰疼,干不了活。五姨和两个嫂子听说婆婆病了,我家要炸炸糕,就主动来帮忙。村里人心闲喜欢猎奇,特别是像我这样有工作的人,她们会更新奇。两个嫂子说是来帮忙,暗中可能也是考察一下我这个新媳妇儿是不是会做炸糕,甚至是想来看我笑话儿的,以后聊天就有了谈资。
   炸油炸糕,我结婚前从未做过,开始还真有些忐忑。但转念一想,哎,没吃过猪肉,还没看到了猪跑吗?不是看过妈妈炸炸糕?什么事比学方块字还困难呢,能考上学,这点儿事有何难哉!想归想,炸炸糕确实是个费事的活儿,要提前几天就作准备。提前买了白糖、大枣、菠萝、糖桂花;炒花生、芝麻、核桃,碾碎;烀大枣、板栗,捣碎;买糯米或黄米、打成面。有的是将米浸泡一晚,然后去磨坊带水一起打,到家放在一块木板上沥水;有的直接干打糯米成面粉,到家用水和面。和糯米面也讲究技巧,稀了,做炸糕时,面会粘在手上,越倒手越粘,面在手上越来越热,就无论如何也做不上了。面和硬了,捏不到一起,同样做不上,做上也容易裂开。
   三妹把水烧到半开,我下豆馅儿和去核儿的大枣,烧开,不时地搅拌,豆馅儿变软,用手指能捻开,就可以捞出,放在大盆里。这可是个技术活,水多了,就是浪费点儿火,倒无大碍;如果水少了,豆馅儿就煮不烂,夹生,吃起来硬硬的也不香;水少了汤太黏稠,水沥不出去,豆馅儿就容易稀,再上锅蒸,会更稀,攥不成个儿。在做炸糕时,馅会挤出来,弄得炸糕上花花点点,像雪白细腻的脸上长了一片紫红的胎记,手上也弄得磨磨唧唧。
   三妹我俩把豆馅捞晚了,太烂,有点稀,再放入白糖、菠萝,擦成豆沙就更稀了,勉强做上也容易崩,弄得满锅糊屑,炸出的炸糕也会黏上糊屑,斑斑驳驳,像长了一脸雀斑,失去光滑漂亮的脸蛋。婆婆在过年前后最忌讳活儿做得不好或说不吉祥的话。一看这情景就生气了:让你们做点儿啥都做不好,放外面冻冻吧。一个嫂子假意劝着,实际是在拱火。大婶别生气了,像弟妹这样的,能帮你做饭就不错了,人家上了大学,还有工作,什么也不作,你也没办法啊。
   冻了之后,做起来还算顺利。将沥完水的糯米面掰下一盆儿,冰凉冰凉、棒硬棒硬的。倒入适量温水,搋面,搋到表面光滑、亮堂、油润、柔软就大功告成了。将豆馅攥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圆球。捏一块面,在手中压成皮,放入馅料,用右手虎口团圆捏紧,压成扁平状即可。
   另一个嫂子赞叹说,弟妹真不错,啥活都会干,不亏是读过书的,干啥啥中。我连忙说,不行,不行,比两位嫂子差远了,慢慢学吧。
   那年炸了三十斤米的炸糕,十斤面的炸饼,十张饹馇的饹馇签。一直要吃到过年以后,甚至正月底。
   新媳妇总要见公婆,过去是盖头一揭,见个真面目,其实,得到婆婆的认可,还是得看动手能力。婆婆看我的架势,尽管要说点手艺的话,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内心欢悦着,况且婆婆很包容,让我有了放手做,想表现自己的欲望。
  
   三
   小时候,过了腊月初十,家家都忙碌起来,扫房、拆洗被头、枕头枕巾、刷洗闲置的锅碗瓢盆。生产队分了年肉,要从南坑里凿些大冰块放在大缸里一起冻起来。
   最要紧的是压碾子也叫推碾子,以备好年前吃的米和面。米有玉米、高粱米、白署干米,面有玉米面、白署干面,白面可以去生产队磨坊里,用小麦换。到腊月二十以后,家家都要准备少许糯米炸炸糕。那时家家都困难,舍不得多买昂贵的糯米,有的人家干脆不买,就用黏黄米或黏高粱米做炸糕。黏黄米还行,黄灿灿的,吃起来劲道、有咬劲。黏高粱米碰到黏的还好,碰上买到假的,做出来毫无黏性,软塌塌的,吃在嘴里,软软的、绵绵的,像含着面糊糊。
   每天天不亮人们就去占碾子,放个笤帚或簸箕,晚了一整天都压不上。这十几天碾子是昼夜不停,分秒必争,咕噜噜转动不已。碾棚里上演着一幕幕大戏,连平时最不爱干活的小孩子们,一听说压粘面炸炸糕也勇跃踊跃起来。二奶家夫妻同台,狗剩家全家参演,换弟就自己,群众演员就自告奋勇来客串,或推碾,或筛面。你方唱罢,我登场,热热闹闹,嘻嘻哈哈。虽没有锣鼓家伙,服饰头面,人们的表情都很到位,张张笑脸就是最真实的表情,欢声笑语就是最贴切的台词,互帮互助,温暖热闹就是最动人的剧情,男女老少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一场大戏每年都在腊月下旬准时开演,鸟儿也会一展歌喉参演,柳树也来助兴,舞上一曲《杨柳枝》。
   过年,首先是过个氛围,孩子们也捣乱,碍事,但大人们不会嫌弃,至多吆喝几句,意思是安顿他们,并无赶走的意思。
   黏米都要提前浸泡,这样粒粒饱满晶亮,增加黏性,增加口感,更有嚼劲,也可以避免筛面时粉面四散飞扬。浸泡过的糯米煞是多情,一上碾子就紧紧拥抱着碾子,无论是碾盘还是碾轱辘上都有它们的身影。这使一向亲密的碾盘和轱辘也不和睦了,老是碾不出面,人们要不断用铁铲一边压一边铲,还要把压在一起的米块搓开。面多了,过筛再压,循环往复,直至不够碾压为止。
   那时,家家都得傍年根再炸炸糕,炸时为了省油,只炸个黄皮,里面的糯米面还是生的,以后馏着吃。炸完也舍不得大块朵颐,总不能尽兴地吃上一顿。如果敞开了吃,少的也能吃五六块,多的能吃十几块,还有炸饼、饹馇签,堆起来就像饭桌上的一座小山。这样可能吃不了几顿,冻炸糕的缸底就朝上了,过年就没的吃了,比不得现在,人们往往是炸两次,腊月初炸一次,吃完可以再炸一次。现在人们大多有三高,不敢多吃。现在丰衣足食,平时像过年一样,肚里油水多,每天也就是一两块尝尝鲜。
   小时候也炸炸饼,饹馇签和面丸子。白面少,炸饼也是象征性炸几块。饹馇签的馅,生活条件稍好一点儿的,里面放点儿油梭子(肥肉耗油剩下的油渣),一般人家就是用白面放入葱花、姜末、盐,加水搅拌成糊状,摊在上面,还有的舍不得用白面,就用玉米面,玉米面粗,渣渣拉拉,口感不如白面细滑。面丸子也就是直接炸这面糊糊。
   那时虽然日子艰难,但人们照样把生活烹制得甘甜悠长快乐,谁也没有哭穷,唠叨这没有,那不凑手的。
   每家炸完,尽管少,但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一家都送点儿,三块五块尝尝鲜,是个心意,有个意思。生活不就是过得这点意思吗?有了这点意思,时光也温柔了许多。
  
   四
   炸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作为河北大地的美食,源远流长,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在河北大地上,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演变、发展、创新,花样不断翻新,口味越来越丰富,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美食,时光将这种味道烙在了味蕾上,藏在了心底里,随生而生,永不磨灭。具有“津门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大麻花)之一的耳朵眼炸糕,就源于此。
   炸糕不仅色泽诱人,味道香甜,口感酥脆,而且营养丰富,寓意吉祥。糯米和大黄米都富含蛋白质,钙、鳞、铁、B族、E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血等功效。红豆可以去湿排毒、补气养血。红枣可以安心神、益脾胃,是一款老少皆宜的美味。
   炸糕广受大众欢迎,还因为它具有丰富吉祥的寓意和文化意义。圆圆的外形象征团团圆圆,合家幸福;糕与高谐音,预示步步高升,事业有成,老人健康高寿;红豆馅,红红火火;红枣,早生贵子;红糖,甜甜蜜蜜,所以炸糕成为年节和过寿等各种场合的“贵宾”。
   油炸糕闻之心神激荡,望之垂涎欲滴,吃之回味绵长,通过舌尖上的味道,慰藉人们的心灵,更寄托人们对于幸福、繁荣和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景。
  

共 4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对唐山的大麻花是非常尊重的,去年11月份去内蒙古路过唐山西,在服务区还买上了两盒唐山大麻花,天津的和唐山的都盛名。如果赶在腊月,那我一定要买点唐山的炸年糕。腊月和年糕,是绝配。作者的二嫂邀请作者品油炸糕,那阵势简直是空前绝后。花生油一锅,年糕在油锅洗礼,炸糕的声音,不亚于鞭炮。不敢耽搁,马上品尝,一家欢乐。过年油锅就没歇过,所炸食品不断翻新。炸年糕,吃年糕,亲情被年糕包容了,其乐无穷。作者出嫁,过的新媳妇炸年糕关,考验来,但一点不失手,得到婆婆家人的称赞。做年糕,是腊月里的忙活,推碾子,忙不停,一派欢乐迎春节。孩子忙中添乱,增添了热闹的氛围。小时候炸年糕,食材受限,但有温情弥补,各家尝尝鲜,一样是丰盛富足的感觉。年糕,在燕赵大地,是一直历史的传承,所谓的“津门三绝”,就包括年糕,一种食品,一旦被中国人认可,就成了文化,所以年糕的意义不仅仅限于口福,更有美好的寓意。这篇散文写年糕,取材不一定新,但内容的丰盛足以惊艳。文章有参与感,写得活泼,把炸年糕和让人家人欢乐放在一起,表达出作者独特而丰满的人生体验。想想,那些做年糕的程序,那些填料,那些工艺,若没有工匠精神,还真的不能进入角色。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就应该写出它的繁盛和底色。吃和做,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不尚空谈,读着,丰富和作者一起美口味,忙年关,参与感自来。细腻的描写,再现了做年糕的欢乐和特别的感受,颇有汪曾祺特色。我那年去唐山,待了5天,没在腊月时日里,多少是一直遗憾,不然我是要找作者讨一份上好的年糕一饱口福的。【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10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09 08:27:05
  今天是大年,淡墨老师还在忙活唐山的油炸糕么?突然觉得,过年没有油炸糕,就是少了脆香。二嫂是油炸糕高手,淡墨老师的表演也有模有样,得了真传,预订一下,明年可否尝尝你亲手做的油炸糕呢?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问候春节快乐,谨祝阖家幸福!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09 09:45:39
  感谢老师精彩精准精致美编和润色加工,为小文大增光彩,主旨鲜明。说实在的,今年崴脚本不想去,但二嫂一请,还是禁不住诱惑,还是去了,我喜欢年底的这份热闹和年味。明年请老师带着嫂夫人一起来唐山吃顿炸糕,保您满意。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关爱帮助和支持,祝老师及家人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枫桦        2024-02-09 10:28:21
  乡下人家的年,是那么的丰厚,人情味四处飘逸,满满的浓情,满满的情趣。忙一些,让这个年更充实了,说起来,还是留恋那过去的岁月。老师的文章越来越好,耐读了,也深沉了。文字朴实,记述详细,把一个生动、快乐的年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如同一幅乡村民俗风景画!大赞!祝老师新春快乐!
4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09 13:34:32
  感谢老师过大年还一如既往地支持与关注并留下热情洋溢地美评与赞美,过年收到赞美,快乐加倍,定当作努力方向。老师的文篇篇都喜欢,我要以此为范本,好好向老师学习。祝老师除夕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2-09 13:39:17
  没吃过炸年糕,可淡墨老师这篇有关炸年糕的文章,将炸年糕的场景,以及炸年糕的制作方法,很翔实地介绍一遍。围绕着炸年糕,又引出许多风俗人情,洋洋洒洒,令人赞叹不已。此篇散文纹脉清晰、情景交融、很有特色,拜读学习了!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2-09 13:56:30
  花开老师这篇美食佳作写的非常精彩!描写油炸糕的制作过程细腻而生动,融合了人们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和浓郁的年味,很有代入感。花开老师笔下的油炸糕真诱人,让人垂涎欲滴,齿颊生津,那袅袅的香气仿佛扑面而来,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章内容厚重,语言优美灵动,很耐读,值得细品。拜读学习,大赞特赞!祝花开老师春节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2-09 14:00:36
  我非常欣赏老师的两个观点,年是”炸“出来的,年过的是氛围。我们小时候,平时见不到什么油水,过年如果不炸点什么,那还有什么盼头?当然,油炸糕也是必须要炸的,老师的文,细节描写非常细腻,可见生活底蕴和文字功力深厚,没读完,口水就要流出。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问候老师,除夕快乐,万事如意!
带着影子散步。
8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09 14:44:03
  小溪老师过年好!大过年的老师还关注小文,并且留下美评,这是过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比收到什么礼物都开心。非常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关照和鼓励,老师的夸奖虽不敢当,但心生喜欢,年味更足,全权是老师对我的鞭策和鼓励,过年了,祝老师春节快乐,合家团聚,身体健康。
9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09 14:51:53
  感谢琳达老师向来以最快的速度关注并给予精彩评价。炸炸糕确实是我们这、很隆重的一项年俗活动,家家都要炸,请来亲戚朋友,或送给亲戚朋友,热闹得很,就像东北蒸黏豆包。老师很久没回家过年了吧,明年回来吧,请您
   吃炸糕。哈哈哈,加国华人也过春节吧?祝老师节日快乐,工作顺利,万事胜意。
10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09 14:58:52
  韩老师过年好!感谢老师过年送来的祝福和夸奖,这是我收到的一份新春厚礼。老师的鼓励就是我前进的动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老师的生活阅历丰富,文字功夫了得,我一直把您当作榜样,把您的文作为范本临摹,学到了很多东西。祝老师过年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