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人生海海(小说) ——我和同学史海的故事
一、劝学
木门栓往上一挑,咯呀一声,大门洞开,一道白光一闪,哇,一夜之间,眼前竟然全是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连树枝都被裹得又粗又白,向下垂着,远处的大山,像披上白色的被子,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很少见到山里雪景的我简直惊呆了,顾不得阵阵寒风袭来,冻得我直咬牙。
“看,那是什么?”
我指着环绕在三间茅草房边一些杂乱的脚印,好奇地问史海。
“那是狼的脚印,下雪了,狼下山找东西吃,昨晚我就听到一阵阵狼嚎叫,我怕你害怕,没有叫醒你。”
我听了,感到一阵毛骨悚然,身上起鸡皮疙瘩,望着这三间低矮、似乎摇摇欲坠的茅房,幸亏昨晚喝了点米酒,糊里糊涂睡着了,不然肯定吓得一夜无眠。
“别怕,我阿爸昨晚手握钢叉守了我们一夜,狼是不敢进来的。”
我朝里屋望去,他阿爸在一口一口吸着汗烟,脸色凝重,好像满腹心思的样子。
早餐,桌上有两盘咸菜,一盘是腌豆角,一盘是黑色浓厚的烂腌菜,史海盛了满满一碗山芋糊汤端到我面前。
“吃吧,山里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你担待一些。”一直沉默不语的阿爸对我说。
我一边喝着米糊汤,一边在想怎么开口,劝阿爸再给史海复读一年,今年,他和我一样,考大学还差几分,只要再复读一年,明年考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少是个中专,只要是商品粮户口就行了。
“海娃儿,我们已经让你复了一年,你没考上不得怪我们了,我和你妈都老了,忙不动了,你就不要再念什么书了,庄稼人的命硬啊。”
阿爸低头一边舔着瓷碗边的米糊,一边低声咕噜地说。
我望了史海一眼,看到他也在期盼着望着我,可我肚子里早已想好的词,怎么劝他父母让他再复读一年,这回怎么也不好开口了。
“后山那边李家洼,有一户人家,两个女娃,大的也不小了,听说要彩礼不多,明年我托人做媒把她娶过来。”
阿爸麻利地喝完米糊,一边说着,拿起锄头,到后山去了。
史海坐在桌边,眼里含着泪花,强忍着不使它掉下来。我知道,他是过继给他叔叔的,毕竟不是亲生父母,这样已经对得起他了。
我要走了,我的任务没有完成,再呆着已经没有意义了。史海依依不舍,把我送了很长一段山路。我骑上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二八大杠,在雪地里艰难地扭曲着前行。
我走了很长一段路,回头看见史海还呆呆站在原地。
二、学校
两年后的暑假,我从大学回到家中,站在家门口,望着远处群山,我的思维爬上一条羊肠小道,绕过一口清澈的水库,再往前走,上一个大坎坡,就是史海的家了。
我在想,史海现在在忙什么呢?
父亲告诉我,他有一次上街上去卖柴禾,看到史海挑着两个篮子蚕豆在卖,史海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他毕竟到我家只来一次。但父亲一眼就认得他,只是他不好去招呼,知道孩子们脸皮薄,怕遇到熟人。
我听了,心里一阵发酸,想起电影《人生》中的高家林。
我和史海经常保持着书信往来,在信中,我知道他结婚了,把后山那位女孩娶到了家,后来有了一个女儿,还递给我一张女儿百天的照片,好可爱的孩子,眉宇间看到史海的影子。
最使我感到高兴的是,他当上民办教师了,每月虽然有几十元的工资,毕竟不需要山上砍柴,到集市上挑着担子去卖东西了。
毕业前的一个暑假,我经不住对史海的思念,在加上他的一再邀请,我还是骑着我的二八大杠,一路飞奔,朝他所在的小学赶去。
前面茂密的竹林中,隐约可见几间红砖瓦房,一阵阵悦耳的童音随风飘来,很久没有听到这天籁般的声音了,真是心旷神怡啊,史海早已到学校门口等我,我们一见,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眼睛都噙泪花。
红砖,土墙,石凳子,泥巴地,孩子们见到生人,都躲到教室后面,小学只有两个班,三个老师,史海带语文课,还有体育,美术等。
中午,在学校的一间简陋厨房里,史海烧了几个菜,肉烧竹笋,红烧山芋粉块,还有炒大白菜,从附近水库还弄来一条草鱼,脱水鲜,另外两个老师,一个年纪大的,50多岁,姓刘,是个热情爽朗的中年男子,还有一个要回家给孩子做饭,走了。
我们三人喝了从街上买的自家酿的米酒,一边聊着各自的见闻,很是开心。
史海告诉我,他一个叔叔来信了,讲他转业到海南工作,在海口市税务局当领导,国家在那里正搞大开发,急需各类人才,叫史海过去。
“我要一走,学校一些课一时没有人带,看着这些孩子,都是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好一点的,都到县城或者随父母转到外地上学了,我舍不得这些孩子啊,怕耽误了他们,我只好拒绝了。”
史海说着,眼睛红红的。
我沉默了,不知道怎么答话,但在心里感到可惜。
三、新居
岁月如流,永不停息,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几年后,调到县公安局工作。
我和史海的友谊不仅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冲淡,而且像一坛老酒,愈陈越香。他有一次带着继母到县医院看病,我知道了,找关系联系好了病房,我看到史海对继母的悉心照料,很是感动。还有一次,他第二个孩子,已经是个帅气小伙子,在城关中学上高中,史海带他到街上配眼睛,因为商家欺诈,没有配好,还不退钱,我通过12315投诉帮他处理好了。
不久,史海打电话告诉我,说他俩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到省城找到了工作,在大公司上班,收入可观,透过手机屏,我都感到他的喜悦之情。
看到史海的日子越过越好,我打心眼感到高兴。
再后来,我收到史海的请帖,他乔迁新剧请我喝酒,我赶忙去过祝贺。他的新家位于镇上街道后面,是两层独栋小楼,门口是一块绿地,种有各种蔬菜,旁边不远处就是4A风景区,一到春天就是杜鹃花的海洋和绿茶翠竹的世界,景区道路修建平整,直通山顶,是晨练、休闲的好去处。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史海的夫人,一看就是一位贤惠、勤劳会持家过日子的好女人,尽管岁月爬上额头上,留下一丝皱纹,但隐约可见年轻时候的俊俏轮廓,她热情招待来客,在厨房忙来忙去,把事情安排井井有条。
史海告诉我,他当了20多年民办教师,现在终于转正了,每月工资已经有大几千元,因为多年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马上就要被评为高级教师,工资还要涨,我暗暗一算,他的工资几乎和我差不多了,我已经拿正科工资好几年了。
车轮滚滚,心潮澎湃,回来的路上,我心情喜喜洋洋,史海的二十多年的坚守和奉献终于得到了回报,国家在强大、富裕之后,没有忘记那些坚守在最底层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干劲更足了,农村孩子教育水平将大大提高了,国家未来更有希望了。
四、婚礼
“老同学,又请你喝喜酒伙家。”
“好,什么喜事?”
“儿子结婚了。”
我在电话里都能感到史海的高兴劲儿,这回,我带着全家,包括儿子和刚过门的媳妇,一家人赶到史海家捧场。
在镇上两层楼的饭店,被史海家全包了,足足有30多桌人,史海的大女儿当婚礼主持人,女孩儿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很流利,婚礼气氛热烈,一点不差县城里大酒店的热闹。
婚礼一结束,老史把其他的事儿都交给他能干的妻子,特此陪我到后面景区转转,我真羡慕老史有这么能干的女儿,自然不停地夸赞。
一谈到女儿,老史更来劲了,说道:“你看我这个茶杯,1000多元一个,上面镶嵌着玉石,是我女儿带我到云南买的,还有我身上的皮草,3000多元,也是女儿买的,我和他妈一年衣服、保健品等都是女儿买的,人家讲,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我总算体会到了。”
老史兴奋地说着,再加上中午喝了不少酒,高兴得手舞足蹈,嗓门有点大,引得周围人群驻足侧目。
五、心事
我和史海边走边聊,时间一晃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准备回去了。
唉,史海突然深深叹了口气,好像有什么心事?
“你现在还叹啥气?儿女双全,都成家了,你就等着抱家孙外孙了,你工资那么高,身体还很好,你现在的日子比我都舒服,你可别忘记,你可是没有上过大学啊!当年我到你家,没有劝成你父母给你再复读一年,一直在我心中是个憾事,现在看呢,还真不见得呢。”
我知道老史有事要对我说,有意挤兑他。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对你说,你可要保密啊,不要让我家属知道了啊!”
我更好奇了,问道:“怎么,你不是在外有了小三吧?”
“胡扯什么,我哪有那本事,我原来一个学生,在外做生意,一开始向我借钱,借有上10万元,讲是利息2分,给了几个月利息,现在本金利息滚有20多万,一找他要,他就七屁八磨,现在连电话都不接了,这都是我的私房钱,我老婆要知道了,不吵死了吗?老同学,你也是律师,把我想想办法啊!”
“啊,就这事啊,包给我了,放心吧。”我连忙安慰老史。
在回去的路上,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那个在科举制度下屡考不中、满口之乎者也、穷酸潦倒的孔乙己,再看看眼前的史海,喜事洋洋,红光满面,感觉史海真是幸运,赶上好的时代啊!我们都是幸运的人啊!
人生海海,命运莫测,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岔路口,高考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但不是唯一,就我们这些后来考取大学的同学,也未必都过得幸福,有的工作劳累,英年早逝;有的身居高位,忘了初心而贪腐招来牢狱之灾,有的身患疾病,生活质量不高。不管命运如何,生活是公平的,只要你坚守自己的良心,努力地做有意义的事,哪怕再平凡的事,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都不会抛弃任何人!
2024年2月8日于家中。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