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性调控和企业团队建设(随笔)
不久前,我有幸随同金华市作家协会的同志来到哈尔斯真空器皿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在公司领导的带队介绍下,我了解到哈尔斯由最初的一家小型五金厂,发展到如今的保温杯行业的上市集团公司,人数由最初的二十余人,发展到如今的四千多,不仅仅在永康,在整个浙江省也算得上行业里的龙头老大。
这么一家发展迅速的大型制造企业,它的成功离不开股东的英明决策,离不开管理者的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基层员工的努力和拼搏。在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中,我认为中高层管理尤其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来说它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同样在企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我想通过自身的实践谈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很多人觉得,管理就是执行力,就是分配工作,就是将一份艰巨的任务拆解成很多细小的单元,然后安排相关的员工去实施,等任务全部完成的时候管理也就结束了它的使命。其实不然,年轻时的我也很信任“执行力”三个字,那会儿在公司的培训上每当听到某某领导在会上提到执行力,会觉得很亲切很在理。然而,等到我自己走上管理岗位后,忽然发现所谓的“执行力”只是管理学上的一种表面现象,而真正支撑着执行力蓬勃发展的是它背后隐藏起来的“个人兴趣”和“利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学校里某位老师上完课布置了练习册上的作业,你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早已经做完了,大多数同学是布置了之后晚上回去做,还有少部分同学到交作业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如果老师强制要求,他们就想法子拿其他同学的抄一下。如果单纯地以执行力的标准去衡量,你说那位老师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去看,从个体的需求去看待问题,把控人性,很多迷惑性的现象就可以解释得游刃有余了。提前完成作业的都是班级的尖子生,基本是以后考重点大学的培养对象,他们的“付出”是有非常丰厚的回报的;而那些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的同学,无一例外都是班级的后进生,连最差劲的学校都不一定考的进,属于在别人眼中没有任何希望的存在,他们的付出根本就得不到回报。一个能得到“丰厚回报”的同学和一个得不到“任何回报”的同学,你让他俩同时努力地去执行老师授予的任务(作业),用脚趾头想想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到底这根本就不是执行力好坏的问题。
在企业管理中,同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每位员工即便付出了相同的努力,他们得到的回报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每个人的技能、基础、工作经验、天赋、应变能力、情商是存在差距的,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不同的待遇也是自然而然的。在这种大家都看得到结局的情况下,你让每个人都以相同的饱满情绪去执行上级的指示固然是天方夜谭。然而,现实境遇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执行力”不能服众的情况下,很多管理者会以强化培训达到他们心中的目标。他们在培训中大谈奉献精神,大谈自我价值的实现,大谈成年人的事业心,听起来理想而美好,但是谁会将这些话储存在自己大脑里呢?我认为,世俗公认的东西,我们没必要去改变,有没有事业心,需要不需要奉献精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人尽皆知的道理你是没办法改变的。这就好比一个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孩子,你告诉他其实读书没什么用处,文凭高不等于以后就能当官赚大钱,你会发现,当你说完这些道理以后,他照样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图书馆看书学习,准备各种证书考试提升自己。一个半身不遂躺在轮椅上的人,你告诉他年轻人就得多多运动,比如跑马拉松就是个很好很健康的运动项目,全国各地每年都在举办很多马拉松比赛,结果你会发现等你说完这些道理后,那个瘫痪的人还是躺在他的轮椅里,哪儿也去不了。
在制造型企业里,除了设计,销售,财务等岗位外,大多数员工从事的都是技术工人或流水线操作工。对于这类工种,很多人胜任的目的就是为了谋生,养家糊口,能够让自己的薪水上涨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他们不像公务员、医生、律师、记者、工程师那样,除了一份稳定的薪水还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衬托着,企业里的操作工没有什么理想,命运也不允许他们有太大的理想。因此作为他们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白自己管理的对象属于哪个社会阶层,对于一线的操作工,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福利待遇远远比那种洗脑式的绅士演讲来得重要得多。
再次,利用好身边的裙带关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一看到裙带关系这样敏感的字眼,心里的厌恶情绪就来了。其实不然,裙带关系并非是个贬义词,它也不应该在职场里面遭受唾弃。我认为,裙带关系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这得看管理者怎样把握好这个度。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裙带关系,任何一个岗位也不能完全离开裙带关系。规章制度再圆满,也有覆盖不了的地方;工作安排得再合理再细致,也抵挡不住突发情况的发生。如果有了突发情况,谁都抱着“事不关己”的看客心态那企业怎么办,这时候管理者身边的裙带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裙带关系因为深得领导信任,平时收获的“隐形福利待遇”也比一般员工多很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那种特殊场合,他们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也会大幅度爆发,在关键时刻帮助领导力挽狂澜。这种忠诚,是你给那些普通员工上了一百堂所谓的执行力培训课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只是,对于裙带关系的管理方面,一定要把握好某种微妙的尺度。千万不要出于信任的泛滥而使对方野心膨胀,继而为所欲为,不把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任何人放在眼里,最终成为企业的一块大毒瘤。这种痛彻心扉的教训,我估计每家企业都经历过。
我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是不会和下属讲道理的,只有无能者才会出售他那荒唐的理论。因为你懂的道理别人也懂,他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你也未必经历过;永远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因为选择比改变重要,而且重要得多。加油站招聘员工,你与其告诉应聘者,我们这里是不能抽烟的,因为油库里的汽油会挥发,抽烟很危险,你不如直接招聘一名女性员工来得好。蛋糕店招聘面点师,你与其告诫应聘者,不能把学到的技术传给别人,不如直接招聘一名外地的年轻人,即便他有一天辞职了去开店,也不会对你的生意构成威胁。公司里的财务科招聘出纳,你与其对应聘者讲什么三从四德,进行法律法规的普及,不如直接招聘一位没有赌博嗜好,个人银行卡征信良好的人。我们得明白,从源头上去控制问题的出现,远远超过那些无谓的道德说教。毕竟,任何监督和管理,都是有局限性的。
企业的团队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再完善的管理,从理论架构走向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始终无法跨越人性的藩篱。把控人性,研究人类的心理动机,不仅仅对于我们的社交和生活,对于企业管理也有着不可代替的强大优势。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