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在日暮里(散文)

精品 【时光】在日暮里(散文)


作者:一朵回忆 举人,309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6发表时间:2024-02-19 10:47:25

裕山村是长南县最北边的村庄,村子就位于大裕山中。山上没水,种粮望天收,林木也多是野生林。不是旅游风景区,也没有稀缺的资源,大裕山就是一座普通的山。
   周五下午,于晴从长南县城坐公共汽车,两个多小时后在镇里下车,再走七八里山路回家。虽然道路蜿蜒崎岖,但沿途风景秀美,四季各不相同。尤其春秋时节,煦暖的春风拂过脸颊,整个人都沐浴在春色里。举目望去,野花漫山遍野,林木葱茂青绿如层层屏障,灰色的山恋绵延起伏,如一条条玉带在半空飘扬,人就像在画中行走。秋天就更美了,一簇簇金黄,落叶渲染着天色,一抹抹嫣红,落花丰盈了土地。山里风轻云淡,视野辽远开阔。
   这么美的自然风景,为什么不开发,任由山荒下去呢?于晴边走边想。可她也只是想想,开发一座荒山,可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年轻人都走出了大山,在各个城市谋生谋爱,村子里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他们住在老宅院,守着黄土地,耕几亩薄田,种两分菜地,一日三餐,日出日落,几十年了,都是这样生活。
   改变生活模式容易,改变思维观念很难。于晴轻微叹气,自己目前也没有能力为家乡做点什么,想也是空想。父母和乡亲们在这里生活得安稳,虽然没有繁华的街市,但村民们质朴善良,守着一方家园,没有名利场的勾心斗角,没有世俗的物欲横流。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倒像世外桃源了。
   于晴在家的两天,其实也没多少的事情,就是单纯的陪伴父母,帮着干些简单的农活,做点家务,再聊聊工作,说说生活,让父母放心。在父母身边,于晴暂时忘记了烦恼,也回到了小时候的无忧无虑。
   周日下午,于晴照例要返回县城。依然是父亲开着农用三轮车,把她送到镇上的汽车站。车厢里放着一个大的购物袋,鼓鼓囊囊的,不用看,她也猜到是母亲准备的农副产品,每次返程都是这样,肩背手提,大包小包的。于晴拒绝过几次,说路途远,带的东西太多了不方便。母亲就生气了,说又啥不方便的,又不是让你一直背着,坐车放车上,下了车让李烁接你,又累不着你,再说了,城里的东西多贵,挣钱不容易,能省几个是几个。这些都是地里种的,我和你爸又吃不完,还能浪费了?
   母亲这样说,于晴无言以对,心里涌上几分愧疚。她还没有孩子,理解不了父母爱女子的心。但从母亲为她准备的背包里,于晴感受着到父母爱她的心,恨不得倾尽所有,把她返程的背包塞满。
   到了通往镇里的公路口,母亲让于晴把袋子提下车。父亲阻止说,急啥,车来了也不晚。母亲辩解着说,就怕她急着坐车呢,又忘了拿,还是提下来放心。父亲就不再阻止,把三轮车在路边停稳,靠着车厢抽烟。于晴和母亲到马路对面的公共汽车站牌下等车,母亲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张望着,还不忘叮嘱她下车时记得把袋子带上,到家了打个电话回来。
   深秋的午后,太阳暖暖地挂在半山腰,晃晃悠悠地慢慢下沉。风很大,吹起来的沙土直扑眼睛。于晴揉揉眼,竟然揉出了泪水。她再次想起一段话:只有在接近幸福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比如回家过年的前几天;只有在接近失落的时候才是最失落的,比如离家返程之前。送别,总是伤感的。没有长亭古道,这个小小的汽车依靠点,就是于晴幸福与失落和的分割处,她喜欢这里,也讨厌这里。
   于晴让父母回去,说自己在这里等车就好了。但两人都没走,异口同声说回去也没事,正好出来悠悠转转。母亲还特别强调说,不看着她上车,不放心。于晴本想说有什么不放心的,我都三十多岁了,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还能被人拐走?但张了张嘴,又把这些话咽下去了。从她到镇上读初中时起,每次离家返校,母亲都会把她送到公路边,看着她坐上车,再交待几句,才放心回去。
   这条公路上,在这个临时停车点,母亲送了女儿二十年。
   二十年前,母亲四十二岁,于晴十三岁,读初中。父亲在百公里外的省城做建筑工人,母亲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忙了家里忙地里,没日没夜,从不闲着,好像也从来不会累。于晴还有个读高中的哥哥,和一个小她三岁的妹妹,在读小学。兄妹三个中,只有于晴身材瘦弱,性格偏内向,不爱说话。但她学习成绩还不错,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班级前三名。初中时住校,周日下午母亲骑自行车送她去汽车站,路上总要叮嘱几句,要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别感冒了。于晴从小身体就不太好,受点凉就咳嗽,感冒发烧。母亲总担心,每次返校时,总会在她的书包里塞几袋感冒药。
   初中毕业,于晴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成了裕山村的骄傲。母亲和街坊邻居闲聊时,说得最多的也是孩子,我这个大闺女呀,家务活从不让她做,就让她好好读书,像她哥一样,考到北京名牌大学,将来能有个好工作,不能像咱们一样没文化,守着几亩地,一身土一身汗的。村里人就羡慕地说,你家祖上积德了,孩子们都争气,你这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可是,于晴还是让母亲失望了。高考前两天她又感冒了,发烧咳嗽,不巧的是高考又遇上生理期,肚子疼得直冒冷汗,勉强答完了卷子。结果可想而知,于晴没有考到北京,也没考上名牌大学,只读了省城的普通本科院校。收到通知时,父亲问她想不想复读,再努力一年考个好大学。她犹豫不决。母亲说,没有不好的学校,只有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就是母亲的这句话,让于晴果断放弃了复读。
   大学毕业后,于晴回到长南县工作。从校园到社会,她就从扎马尾一脸幼稚的女孩,成长为长发披肩沉稳成熟的女人;母亲呢,从满头黑发、步履稳健的中年,变成头发花白、走路缓慢的老人。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孩子在庆祝自己长大,完全忽视了正在变老的父母。
   于晴看了看身边的母亲,她的头发又白了不少,原来只是鬓角白了,现在满头呈花白了。父亲的头发全白了,于晴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白的,没有任何印象。
   她想起读初中时,一位同学说“父母的头发白的早,后代就能兴旺发达。”她不探究这句话的虚实,却盼望父亲早点有白头发,那样她的家富裕了,父母就不用那么辛苦赚钱养家了。
   现在,于晴看着满头白发的父母,非常后悔小时候幼稚的想法。家庭的兴旺发达,是父母满头白发换来的,是他们操心受累造成的啊。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公共汽车还没有到。母亲站累了,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还不停地向东张望,那是公共汽车驶来的方向。于晴也望向东边,她看的是田地。田地是黄褐色的,几颗树孤零零地立在地头,像个分割符。
   正值深秋,秋庄稼已经收获,小麦还没有播种。于晴问家里什么时候种小麦?父亲说再等几天,天气预报后天有雨,底墒够了就种。于晴说到时候我回来吧,帮家里种小麦。父亲阻止着,说两亩多地,多半天就种完了。你好好上班,地里的农活用不上你们干。
   不止于晴,她的哥哥也很少干农活。父母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们好好读书,早点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大着呢。于晴的哥哥先走了出去,走到国外,在异国工作,结婚成家,一年也不能回来一次。妹妹也走了出去,走到了边疆,在新疆开了旅行社,到各地带团旅游,也很少回家。两只飞出大山的鸟很少飞回家,他们倒时常给父母邮寄物品,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兄妹三个,也就于晴飞得最低,走得最近,离父母也最近。
   于晴在县实验中学当老师,工作收入都稳定。李烁原来是美术老师,后来辞职开了间画室,时常带学生外出写生画画,有时出去几个月不回家,要孩子的事情就一拖再拖。于晴也想跟着李烁外出看看,但李烁总说,他是去带学生写生,不是游玩的,她跟着多有不便,等有时间,专门带她出去旅游度假。于晴理解李烁的事业心,毕竟每月的房贷、车贷都要还,以后有了孩子,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晴在等李烁的“有时间”,连续等了两年,都是“太忙了,等下次”。这样等着等着,分离的时间越来越长,感情越等越淡,激情的火焰也越来越弱。约定好了似的,两人都闭口不提要孩子的事情了。
   于晴一年有两个假期,休周末,空闲时间多。她无所事事时,就在县城闲逛,也不经常回家。她在躲避父母的追问,结婚七年了,父母总催着她要孩子,最初两年,她说身体素质弱,要等调理好身体。这两年,身体倒是好了不少,与李烁的感情却出现了隐隐的危机,两人从无话不谈到相对无言。这些,于晴都不敢和父母提起一个字,怕他们担心。母亲问起孩子的事,她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更不知道婚姻会走向何处。
   这次回家,破天荒地,母亲没有问起孩子,也不再催促。母亲不问,于晴内心反而更忐忑。在父母面前,她尽可能快乐,单纯,开心。可她心里的忧伤,总会不经意间在脸上泛起。俗话说,知子莫若母。或许母亲从她偶尔的失神中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于晴正胡思乱想间,听到母亲惊喜地说,车来了。
   果然,东边有一抹黄色的大型物体,正一点点靠近。母亲从石头上起身,伸手提起地上的袋子,说,这里面装的都是地里种的青菜,辣椒、萝卜都没打农药,新鲜着呢,还有十几个煮熟的鸡蛋,小心别挤碎了。
   于晴接过袋子,沉甸甸的。她问,妈,你什么时候煮的鸡蛋,我怎么不知道?母亲说,早上做饭时就煮好了,你不吃鸡蛋,我就没端上桌。这是专门给李烁煮的,他爱吃,你可千万不要吃。于晴吃鸡蛋过敏,从小就忌口,母亲怕她忘了,总是千叮咛万嘱咐的。
   于晴不吃鸡蛋,但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总做糖心蛋或者鸡蛋面。鸡蛋是自家养的鸡下的,正宗的柴鸡蛋。李烁第一次到于晴家,母亲就做了糖心蛋,他吃得津津有味,还连说特别好吃。母亲就以为他喜欢吃鸡蛋,每次回去,都要煮鸡蛋,让带回去。
   其实,李烁也不大爱吃鸡蛋,但他阻止于晴告诉母亲。他说山村里,柴鸡蛋是招待客人最好的食物。母亲的一片心意,就收下,别说让她失望的话。孝顺,既要有孝心,也要顺从。于晴最终决定嫁给李烁,也是冲着他对父母的孝心,至于两人之间的爱情深度,反倒是其次了。
   于晴接过母亲手中的袋子,母亲突然说,李烁好久没到家里来了,你们不会是吵架了吧。于晴一惊,随即解释道,哪有,他忙,到处写生画画的,但他说了,等忙过这一段就回来看你们。母亲却善解人意地说,忙就不用来回跑了,多挣些钱,以后有了孩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只要你们两人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于晴尴尬地笑了笑,说妈我走了,你和爸回去吧。母亲对她挥挥手。
   公共汽车上,零零散散的还有几个空位,于晴扫了几眼,选择了最后排。坐在靠窗的位置,再透过玻璃向后看,母亲还在站牌,正向她挥手。白发在阳光下更加晃眼,于晴心里涌上一阵酸涩,想喊一声妈,喉咙却被什么堵了,发不出声。她辅以回身,把装满父母爱的袋子抱在怀里,眼泪扑簌簌落了下来。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变老了呢?于晴回忆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母亲也开始健忘了,好几次,都对着她喊出妹妹的名字。他们总以为孩子没长大,但他们却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在老去。他们的爱始终不变,每次都会把后备箱塞满,把手提袋装满,他们给子女的,是他们能想起的全部。
   于晴不想父母变老,但时光不会停滞,谁又能阻止得了呢?她的耳边响起一首歌:时光时光你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车窗外,太阳已经落到目光平视处,随着车辆的向前,夕阳也奔跑起来,在树林间、半山腰、高架桥上时隐时现。夕阳是可以直视的,它不炫目,光线是柔软的,温和的,如母亲的手轻抚孩子的脸。夕阳是橘色的,绚丽的,又如一幅画,遥远的苍穹因夕阳而生动起来。
   伴着夕阳慢慢西沉,车辆驶入了日暮里。于晴直视着秋天温暖的夕阳,连同天边璀璨夺目的晚霞,她的心沉沉地,又暖暖地。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下,她拿出手机给李烁发信息:下个周末有时间吗?我们一起回家吧,你带上画板,画画大裕山的夕阳,真的很美,很美……

共 46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夕阳慢慢沉入大山,宁静的山村与晚霞、与长天,共一色,显得格外美丽动人。时光如这般永恒,仿佛所有的烦恼、所有的不开心不愉快都被别致的景色所消散,而将往事永远停格。时光也易老。日出日落,秋去秋来,年复一年,时光滑过了指尖,不知不觉悄悄地爬上了于晴母亲的额头。送别的公路口,夕阳拉长了母亲的身子,风吹散了母亲满头的银发。感恩、思念、不舍、期待、憧憬,等等心情似泉涌上心头。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勾起了于晴对未来生活的希冀。这篇散文,巧妙地将事情景融于一炉,拿捏自如,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好文,小编极力推荐共赏。【编辑:薛志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20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薛志成        2024-02-19 10:55:45
  又读到朵朵的好文章,不愠不火,拿捏自如,凸显张力与质感,耐人寻味。
   我的心都钻进文字里了,盼着于晴和李烁的美好未来。
   祝朵朵元宵节快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
回复1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24-02-20 16:24:49
  薛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写文字的勇气。
   祝薛老师元宵节快乐!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3-13 10:42:43
  有一段时间没来看老师的散文了,个人觉得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散文,对我来说很难。而老师驾轻就熟。散文的题目取得很好,日幕作为散文的意象,读完全文,给人时光流梭,无奈流逝的愁怅,但时间长河里,总有无法改变我们坚守的东西,日暮不代表着结束,作为另一种意味的开始,老师的灵魂留白,给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题目特别加了一个“里”,更具意味性了。
   另外整篇文的两条情交叉线一,处理得很自然,裁减得很恰当。在于情和李烁的感情线上,用模糊的手法,让情感隐患如只是一丝阴影,巧妙地被暖暖的夕阳遮盖,从氛围上,保证了整个文章的协调性。节尾的能量是积极的,没有结果的留白真的很美,很美,让我对他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山并不荒芜,恰如人心。在暮色里,带着我们的坚持,走向春天!欣赏美文!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2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24-03-17 12:17:53
  也是好久没有写文字了,都有些荒芜了。
   感谢绿叶老师的鼓励,品评,祝春安!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3-13 10:44:58
  留评,一口气就写下了,一激动就提交了,有些错字,请老师海涵!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3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24-03-17 12:18:51
  懂的懂的。老师客气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