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恒】远去的年味(散文)

精品 【宁静·恒】远去的年味(散文)


作者:实至名归 秀才,112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7发表时间:2024-02-22 11:32:00

在汉族人的节日中,最让人当回事过的是春节。春节是一年之始,是实现家庭计划的开启。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节日对家庭有着不一般的意味。出于这种考虑,我们过春节都很隆重,更追寻着特有的年味。这年味的构成和浓郁程度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彰显着不同时代的特征。
  
   一
   四五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我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正在范村镇闫村上小学。我还未感受到家族的经济负担,只想着过年就能好吃、好喝、好玩,心里怀着一个美好的过年幻想,天天都盼着过年。每到年末,我甚至有些魂不守舍,把学习上的事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大人们则完全不同,他们是要考虑家庭经济实力的。那时候,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民以食为天,吃饭自然就成了最紧要之事。因此,他们对过年的开销就会有些犯愁。不过,他们也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放弃了过年,他们也想在过年时体面一回、隆重一回,并制造出一些年味。于是,在这点上就与儿女们达成了一致,为过年积极地做着准备。
   一进腊月,大人们就都忙碌起来,只是在花钱上有点小气。孩子们说多买点肉,大人们就提起家中的困难,告诉孩子们要从实际出发,从长远考虑,不能像地主老财那样铺张浪费,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那时的人最讲家庭出生,若是地主或富农,就会受到歧视,甚至被批斗,而贫下中农,是当时最吃香的家庭成份。因此一提到地主老财浪费钱财,就谁都不敢吱声了。而且上边还一直提过“革命化”的春节。因此,孩子们就都顺从了大人们的命令。不过,大人们虽不想花钱,也想营造出一些年味来,也想像模像样地过个年。于是,对孩子们的要求也不会完全拒绝,甚至还会向孩子们提醒一些传统的过年讲究。他们对过年都准备得很周全,似乎那样都不能少。
   首先是要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是大人们对过年最起码的要求。于是,从腊月中旬开始,他们就着手清理卫生了。住房要清扫,院里院外要清扫,家里的器物家具要擦拭,而且要求比往常也高了许多。随后就是清洗被褥、床上用品和窗帘,这些准备都由母亲来承办,我们小孩子是不需操心的。
   其次就是营造一些传统年味。进入腊月的第一天,就要炒五谷杂粮,爆爆米花。那时,家里都缺粮,在春夏之交的青黄不接之时,还会出现粮荒。为平安渡过粮荒期,大人们还会拿细粮换粗粮吃,用一斤小麦偷偷摸摸地换上二斤高粱。那时,国家对粮食交易是严禁的,换粮时,必须偷偷摸摸地操作。其实这样操作已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国家不允许,可不这样做,咋个活呢?因此,都装模作样地做粮食交换,表面上虽像个没事的人儿,心里却是翻江倒海,生怕被抓到。那时,家里缺小麦,小麦的亩产只有几百斤,而高粱却能达到上千斤,种高粱就能积存到粮食。我们把高粱面叫红面或杂面,因为长期吃,都认为是最难吃的东西。而小麦产得少,便成了世间美食。由于长期吃高粱面,觉得特别难吃,却又不得不吃,于是在相互的问候中都这样说:今天中午吃啥饭了?对方显得满脸难受地说:能吃个啥了?杂面挺(方言,指红面剔尖)!我们这里,一年中,每人只能分得五六十斤小麦,只有待客或过节时,才吃白面,因此对白面就特别珍惜。一次,我在没就任何菜的情况下,居然一口气吃下了四个蒸馍,而且感觉像点心一样好吃。那时家庭粮仓中,大多是高粱。我们不仅感觉白面好吃,而且感觉炒过的大豆、玉米等五谷杂粮都比高粱好吃。
   既是过年,年前的吃食也应讲究一点,于是就有了这腊月初一吃炒货习俗,并用一句谶语固定下来。这个谶语是:“腊月初一不爆炒,一个起来一个倒”,意思是如果在腊月初一这天,不炒五谷杂粮吃,家里的人就会接连不断地生病。因此,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炒豆子、高粱、麦子、玉米等五谷杂粮吃。我们小孩子也盼着这些炒过的五谷杂粮,特别是爆米花,毕竟在那个时代,这些炒货也算是稀罕物。
   到了腊月初八,要做腊八粥、腌腊八蒜,这也是我们感觉稀罕的吃食。
   到了腊月的后期,我们就开始数着日子过年了。因为长期的生活拮据,我们心里都装着一个美好的过年幻想,在物质方面有,在精神方面也有。这个幻想,就从这个时候开启了。
   这时,大人就开始嘀咕起了顺口溜:二十三,打发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上字;二十五,胡萝卜饨豆腐;二十六,馍馍蒸了两笸箩;二十七,洗洗老娘的大板脚;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上篓篓打上酒;三十日,肉饺捏了三笸箩;大年上,拍拍叾子上了炕。大人们就按这个顺口溜一个一个地准备了。不过,这也未穷尽所有过年前要做的事,如理发剃头,我们这里讲究“七日不剃头,八日不洗脚”,这个“七日、八日”不是腊月初七、初八,而是指腊月二十七和二十八。到腊月二十三,还要吃糖瓜,目的是用糖糊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上天后,不乱讲人间的坏话。还有就是杀猪宰羊,为过年准备肉质食材了。
   那时,老乡们穷,喂养猪羊要靠孩子们割草,过年前杀猪宰羊,也是借这个节日,犒劳一下孩子们。杀猪宰羊后,主家要送杀手二斤肉的,那是对杀手的劳动补偿。此外,大多数肉是要卖掉的,主家只留猪羊的下水供自己享用。这也是温饱未得到解决的一种应对办法。处理猪羊的下水,是件很麻烦、很脏的事,猪头和羊头,都要用烧红的铁器一点一点地烫掉毛。烫毛时,冒起的气味很难闻,弄得满屋子都是燎毛味。猪羊的肠子、肚子都很难清洗,要用筷子翻出里面的粪便,然后反复洗净,是个又脏又累的活儿。但是,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再脏再累也得办。大多数人家并不杀猪宰羊,都是买肉过年,却不多买,一个五六口的人家,也就是买四五斤肉。
   过年的习俗虽很讲究,却无力做到尽兴。到了腊月三十日,是要放炮庆贺的,这时,就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了。我和一群孩子们在寒风中跑来跑去,一会儿你放一炮,一会儿我放一炮,高兴得都忘记了天寒地冻。到了晚上,我们还要熬夜,不过,大多熬不到十二点钟,熬到那个时候,家家还要吃年夜饺子、放迎新年炮。但只有意志力强的个别小孩子才能熬到那个时候,不过,熬到吃年夜饺子、放迎新年炮的小孩,会感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近乎有了得不偿失之感。那时在春节期间买炮,也不多买,只买几枚大炮和一板鞭炮就行了,大炮有一响的,有两响的,两响的叫二踢脚。一板鞭炮并不长,只一二百响。我们都如获至宝,放在灶台边慢慢焙去鞭炮的潮气,以保证不出哑炮。此外,放炮也是攒着慢慢放,决不让腊月二十三、腊月三十日、正月初一和初五这四天无炮可放,毕竟就是那么一丁点儿。
   我们放炮时,都把鞭炮拆开,数着个儿放,并不会一次放完的。我们燃放鞭炮的办法五花八门,有时在地上点,有时在容器内点,有时点燃后抛向空中。但我恐惧放大炮,就让父亲帮着放,父亲也情愿和我做此事。在春节期间,我们这里还有人家挂灯笼,有红的、黄的,粉的,也有几种颜色拼在一起的。灯笼都用铁丝,高粱秸秆等材料自制。讲究一点的人,是要做成走马灯的,灯笼上画了自己喜欢的图案,点亮时,灯笼就会不停地旋转。我们都三五成群地到街上赏灯,一个一个地欣赏邻居家的灯笼,并亢奋地赞赏灯笼的样式。有时,我们还痴痴地望着灯笼,研究为什么会旋转。年前我们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贴春联,贴好后,我们便一家一家地观赏,看春联上都写了什么内容。那时,对联是自己写,或让有文化的人帮着写,因此,对联的内容都各有特色、各有趣味。
   到了春节这天,我们一早就到本村的长辈家中拜年,长辈们一高兴,就给我们压岁钱。压岁钱虽然不多,只有几角钱,但对我们而言,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我们都很珍惜。到了饭时,我们就兴奋地回到家里吃饭,早饭很丰盛,有饺子,有油糕,还有平时吃不到的几样菜摆上桌。这天,我们都会猛吃一顿,有时一顿就要吃下七八十个饺子。接下来,我们就是放炮玩。手里拿着点燃一头的高粱秸杆,穿梭于院内院外,兴高采烈地燃放鞭炮和大炮。这是我们一年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
   到了初二,我们就随父亲上坟了。我们这里的习俗很特别,据说还有什么传说。我们在父亲的带领下,提着蒸馍等祭品,向坟地走去,找到已故长辈的坟墓后,就按父亲的吩咐去跪拜、上香、祭祀。父亲命令我们点燃祭纸,磕头,以此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和孝敬。
   到了初三,我们要到外村的亲戚家拜年和走访。我们带着父母事先备好的礼品,步行到外村亲戚家。那时,家里没有自行车,更没汽车和摩托车,到外村拜年,都是步行的。但也不感到累,最远的也就是十四五里路程。有人还饶有兴趣地开玩笑说,我们是坐11号汽车拜年的。之所以说11号,是因为两条腿走路,就像数字“11”。一般到了正月十五,才算结束了拜年的行动。这期间,我们还抽空到附近的范村镇去看民间社火表演,我们感觉那些铁棍、背棍、大头人、二鬼摔跤、划旱船都很吸引人,都很稀奇,特别想看。不过,这也是当时条件差,没电视,也没收音机,一年中只能看到有限的几场露天电影,偶尔也会看到盲人的文艺宣传。
   到了元宵节这天,我们除了吃元宵、吃饺子、吃油糕,就是赏灯,炮放得很少,几乎不放了。到了正月十七,还要吃一顿油糕,以此宣告过年活动的正式结束。这期间,我们似乎都享受到了难得的好活,很是怀念。到此时,春节就算正式过完了。不过,进了农历二月,还要有一次回味性的事情,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过年的不易和留恋。在二月初五这一天,母亲就会向我们讲述使用针线的禁忌,说二月初五这天不敢用针。我问为什么,她说,二月五,出门子碰上虎。我说咱们这里哪有老虎?母亲说,这个虎不是指老虎,而是拦路虎。如遇上打劫人的,或是遇上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等等。我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和过年并无关系。大人们则都异口同声反对,其实他们也不相信,只为了让我们回味一下过春节的年味,让我们更加留恋过春节。
   这就是四五十年前过春节的景象,是一种以家庭式的过年,庆贺的规模都很小。因温饱问题未解决,吃食有强大的诱惑力,人们对过年都特别在意,只是由于在经济上的拮据,在物质生活的追求上都难以尽兴。不过,这算得上是一种传统年味最浓郁的过年,令我特别怀念。
  
   二
   到了三四十年前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已由学生成了职工,并从乡下来到了太谷县城工作。那时,物质生活已得到巨大改善,少数人的腰包鼓了起来,人们对富人变得特别崇拜,炫富成了过年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家庭为主的过年已渐渐退出人们的过年生活,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规模巨大的社会化过年生活,这种过年方式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固的印象。
   那时,迎新春活动很庞大,都由政府组织实施,其活动形式很多,甚至在不断摸索和创造。我们太谷主要有如下几种:
   首先是营造张灯结彩,满城春色的过年环境。政府除动员临街住户挂灯笼外,还在主要街巷挂统一样式的灯笼,在临街的树木上盘彩灯,营造所谓的“火树银花”环境,还责令一些单位在交通主路上搭门楼,在广场、公园内办灯展。一到晚上,县城就成了灯的海洋。那时,我已住进了楼房,每逢此时,就带上孩子在大街小巷中游走,欣赏沿街的灯笼和彩灯。记得有一年,我看到一个火箭灯,特别喜爱,还专门花钱照了相。这期间,我还看到了会动和会奏乐的大型彩灯,感到特别稀奇。这是我进城后感受到的另一种年味。这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其次是社火表演。在元宵节的前后三天,政府要组织社火表演,各单位、各乡镇都带着文艺队伍进城表演。我就会到街上去看,有铁棍、背棍、挖棍,还有旱船、大头人、彩车、扭秧歌等表演。到了晚上,还有灯棍表演。那时,社火表演在几十米宽的大街上举行,还要专门搭上两三个观礼台,供政府领导、社会精英、知名人物登台观赏,届时还有电视台专业人员现场解说。还进行电视直播,让家中的老弱残幼在家观赏。表演的大街又宽以长,观赏者人山人海,特别拥挤。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内,白天由乡镇和大单位轮番表演,到下午两三点钟才结束。晚上则表演灯棍。这其间,我还会看到一些表演者插科打诨,但却带着喜气。我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大规模的社火表演,不仅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看到了一种炫富的强烈刺激,那种传统的年味似乎已经荡然无存了。
   第三是定点燃放架火、焰火,喜庆气氛超级浓烈。架火、焰火都设在城郊和城内空旷地带。一到晚上,便随家人向燃放地点走,居民们都身着盛装,说说笑笑地步行前往。在燃放地,时间一到,就会听到一声令下,点燃那高耸的架火和焰火,顿时万炮齐鸣,火光四射。居民们登时就进入了兴奋状态,叫好声此起彼伏,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
   第四是活动形式多样化。县城除以上迎新春活动外,还进行戏剧、秧歌演出,还搞有奖猜谜,游九曲等活动。

共 636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与过年有关的文字,读来使人倍感亲切的同时,又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文中,笔者以四部分为讲述对象,先把自己作为太谷人对年味那种热切期盼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而后,介入大家对期望过上一个好年的共同愿望。其间,不论是打扫卫生,营造地地道道的传统年味,过年习俗的传统、讲究里掺杂的星星点点生活琐事,无一不是在体现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心境。随即,笔锋急转,写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年的过法,规模庞大,年味“过剩”。这里面主要包括几个细节,一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满城春色,处处洋溢着喜庆的味道。二是,社火表演,喜气洋洋,人山人海。三是,定点燃放架火、焰火,喜庆气氛特别浓烈。四是,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凸显娱乐特征。其次,写出内心一种不知名的担忧,它来自心灵的一种深切呼唤。这一节主要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在岁月中慢慢消逝、淡忘的危险信号,体现了笔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担忧。最后,提及年味的感悟,大胆指出当今现状精神生活的一种重大缺失,实则是一种“病态心理”的缺失,究竟何去何从,还是留给有心之人来一一解读!同时,笔者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加入其中,因为,一旦精神生活出现致命塌陷,我们的未来生活也将黯淡无光!所以,面对笔者设下的这一大手笔,有必要为之点赞!感谢赐稿宁静社团,问候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峙榛起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22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4-02-22 11:32:34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问候,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坚持原创文学,梦想将在这里起航!
2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2-22 15:20:23
  读了老师的新作,的确,过去年味十足,令人怀念,引人共鸣。如今的年味变了,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拜读学习,祝老师创作愉快。问好春安。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3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4-03-01 22:36:19
  恭喜老师作品获精,点赞!
坚持原创文学,梦想将在这里起航!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