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舟】姓“同”还是姓“铁”(散文)

精品 【神舟】姓“同”还是姓“铁”(散文)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168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0发表时间:2024-02-25 17:18:41
摘要:2005年春天,同春生先生带领村中十多名父老乡亲,带着家族珍藏的《同氏族谱》,到韩城徐村拜谒先祖,受到同氏宗亲的热情接待。“堡里的来了!”一声高亢有力、热情洋溢、充满韩城韵味的招呼声,一张张笑脸,亲切朴实,令人热血沸腾,让人感到同宗同族的亲近和贴心。从此以后,每年阴历二月十三日,即司马迁生日的那一天,新堡村同氏合族带着祭品,赶赴司马迁祠,参加民祭史圣司马迁大典,祭拜祖先。

【神舟】姓“同”还是姓“铁”(散文) 我们村不大,主要就三条巷子。村里的人,大多姓同,此外还有张、李、王等。
   无论在村里,还是在学校,我们这些姓同的孩子,都会碰到有人拿姓氏开玩笑:“你为什么姓同,怎么不姓铁呢?”
   是啊,为什么姓“同”呢?为什么不姓“铁”呢?这个问题没有人解答,我心里也时常疑惑。
   时值破四旧,大概家族的族谱已经给人藏起来了。对于姓氏来源,家族事务,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谈论过。
   后来,村子里有一位学子在瞻仰司马迁祠墓时,偶尔读到司马迁祠中碑文上的世系表:司马迁第七代子孙同茂,同茂的第四个儿子同准,迁居到“新堡”。他将这个消息带回村里。听到消息,全村老小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恰逢同氏族人重修族谱,通过多方考证,才知道我们村的同氏家族,原来是史圣司马迁的后裔!
   韩城司马迁祠的《司马氏世系表》明确写着,司马迁后裔传至第七代子孙,就是我们村同姓始祖同茂。同茂有四个儿子:同本、同宜、同距、同准。同本迁至韩城市贺龙村,同宜留居在徐村,同距迁至韩城市西川尽头的板桥镇王村上景峰村民小组,而第四子同准的后代,世代“居新堡”。因为战乱,同氏的四个家族多年都没有联系。
   2005年春天,同春生先生带领村中十多名父老乡亲,带着家族珍藏的《同氏族谱》,到韩城徐村拜谒先祖,受到同氏宗亲的热情接待。“堡里的来了!”一声高亢有力、热情洋溢、充满韩城韵味的招呼声,一张张笑脸,亲切朴实,令人热血沸腾,让人感到同宗同族的亲近和贴心。从此以后,每年阴历二月十三日,即司马迁生日的那一天,新堡村同氏合族带着祭品,赶赴司马迁祠,参加民祭史圣司马迁大典,祭拜祖先。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一文中,司马迁讲述自己的出身之地,描述着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河山之阳”,指韩原的司马迁故里高门原。高门原,在古夏阳城西北四、五里,是近城郊的农牧区。这里西枕梁山,东有涺河水,南有芝川水,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山麓放牧,平原耕作。
   古夏阳,就是现在的韩城市。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合阳分出,重新设县,因为古韩国而改名韩城,属于冯翊郡。韩城,是一座因黄河之水涤荡而生、因黄河之水积淀而成的古老城市,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赵氏孤儿等美好传说,便发端于此。
   原来如此!司马迁著《史记》,铮铮铁骨,两袖清风。子孙后代为了避祸改姓,世世代代居住在梁山脚下,黄河岸边,守护着祖先的坟茔祠庙。和千百万中国老百姓一样,司马迁的子孙后代以耕种为生,过着清贫平静的日子。
   在韩城市嵬东乡徐村,有汉太史遗祠。在遗祠大门的南墙内,有一块石碑——《新建碑楼并记(改姓碑)》,此碑立于清朝嘉庆二十二年十二月,碑文由司马迁裔孙化鹏撰写。在碑文中,有明确记载:“官司太史者名谈,作《史记》者子长(司马迁,字子长),葬史坡而山明水秀,生临观(司马临、司马观)而子圣孙贤。史通(史书记载:“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因避莽乱,隐居嵩阳。徽为长门嫡孙,改姓同氏,返归故里,徙居徐村。坟墓先茔,不能悉志。自茂至杰,略表所知。左立家庙以飨春秋,右有坟茔以固本根。”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清楚地知道,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之时,司马迁的长门嫡孙司马徽,为了躲避王莽之乱,改姓同氏,回到故乡,居住在徐村。
   无论在中国史学上,还是在中国文学上,《史记》都是一座无法超越的伟大的丰碑,正如鲁迅所称赞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最近十多年来,我坚持阅读《史记》,一边抄写原文,一边反复吟咏,遥想先祖当时立志“成一家之言”的雄心壮志,感念先祖当初“发愤著书”的博大情怀,体味这皇皇巨著所承载的历史天道人文内涵,欣赏他用如椽巨笔“究天人之际”的胆识韬略……
   每每陶醉于这些荡气回肠的英雄史传、传奇人物故事之中,细品那一篇又一篇精彩绝伦、充满魅力的文字。从这彪炳史册、光照千秋的传世奇文中,不断汲取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感受那些英雄人物舍生取义、勇赴国难的爱国情怀!此生甚幸!此生足矣!
   时至今日,我们庆幸出生于这样一个伟大统一的国家,其实,这个伟大统一的国家,有两位伟大人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位是用武力统一中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集权制基本格局,划定了这一片辽阔地域的版图,利在千秋;一位就是书写煌煌巨著的“史圣”司马迁。一部《史记》,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多民族共融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感。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各个民族,无论如何迁徙怎样融合,无论历朝历代、政治权力怎样兴衰更替,无论你是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寻根究底,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就是汉文化强大的魅力,也是汉文化的能够包容吸纳各民族文化,能够绵延不断、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仔细阅读《百家姓》,听钱文忠老师讲解的有声节目《百家姓》,知道了不少姓氏的来源、演变和迁徙,也知道了不同姓氏的名人及历史文化。所有的姓氏,有的来自古老的姓氏,是炎帝黄帝的后代;也有些姓氏,是周边的少数民族,他们仰慕汉文化,自觉改成汉姓,积极学习并接受汉文化,最终融入到汉文化的大家庭中来。
   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再也没有听到有人问你为什么姓“同”?为什么不姓“铁”呢?假如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欣喜万分,那一定是新堡村的人才会这样说、才能听得懂的玩笑话。
   现在出门在外,碰到的十个人里面,大概有八九个人都会问:“你姓周?”我只好耐心地告诉他,我不姓周,姓同。对方表示,没有见过这个姓。如果是口头介绍,人家就以为是“童”或者“仝”。
   也许,司马迁的后代人数不多。也许,在司马迁之后,整个家族再没有出现过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但是,作为史圣的后裔,我们依然骄傲,因为有铮铮铁骨、世人敬仰的先祖司马迁!因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伟大的《史记》!
   作为司马迁的后人,其实骨子里还是有着司马迁据实写作的风骨。据村中老人说,隋代合阳县城从洽川向塬上迁址时,新堡村也是备选地之一。那时用称土重量的方法定夺,谁家的土重,城址便定在那里。新堡人忠厚老实,不肯作假,就从自己的地界上取土,而旁人却做了手脚,在土中掺了沙子,称量起来自然重一些。我们村虽然被淘汰了,但这个故事在村民中世代相传。对于此事,村民一直是耿耿于怀,一说起来就有些遗憾,有点愤愤不平,然而村民们淳朴厚道、清高自持的品质,却一直没有改变,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也许,正如《新建碑楼并记(改姓碑)》中所说的:“凡厥(他的)子孙,恪守家法。”这样的家法,这样的家风,世代相传,世代坚守。
   假如现在有人问“姓同”,为什么不是“姓铁”?我想,应该这样回答:我姓同,是司马迁的后裔;同姓族人的个性里,有着和祖先一样的忠厚老实,一样的清高自持,一样的不合时宜,一样的铮铮铁骨!
  
   后记:在写本文时,我得到了族叔同春生先生的大力帮助,他给我发来了汉太史遗祠《新建碑楼并记(改姓碑)》的图片,又帮我修改文章,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新堡村同氏家族的事务中,春生叔叔和村里的几位族人一起,查找资料,重修族谱,组织同宗族人到司马迁祠祭祀祖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为了同氏家族事务,春生叔叔编撰并出版了专门研究同氏历史渊源及近年民祭司马迁活动《源远流长》的书籍,为同氏族人寻根祭祖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为加强同氏族人的凝聚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〇二四年二月十六日星期五
  

共 30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真是头一次听说“同”这个姓,中国姓氏不止百家,上万家也是有的!都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的结果!其实,姓氏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细胞”,她最直接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作者介绍“同”姓的来源以及演变发展,史料翔实,内容生动,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故事的趣味性!“同”姓的后裔其实是司马迁的后代,这个真是第一次了解!真是学习了!姓氏宗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础部分,在当下,更需要大力弘扬和继承这种传统文化!很好的一篇写宗族姓氏传统文化的散文随笔!编者推荐给大家赏读!【神舟编辑:石尖】【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30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4-02-25 18:19:29
  感谢同淑君同淑君老师一如既往投稿支持神舟,期待老师更多佳作继续投稿神舟。问候老师!节日快乐!
峥嵘岁月
回复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2-26 07:57:49
  非常感谢峥嵘岁月大姐,总是麻烦您。祝大姐生活开心,身体健康!
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2-26 07:56:35
  非常感谢社长的精彩编者按,正如社长所说的“姓氏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细胞”,她最直接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现代人研究姓氏文化,其实也是在研究中国历史。每个人想必都有寻根的情结,比如我从那里来,我的家庭是怎样的,我的家族都经历过什么样的历史和发展。这是爱家爱国的根源,也是人生修行的一部分。
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2-26 08:02:23
  其实司马迁的后裔,除了姓同,还有姓冯。司马徽的一个儿子是同茂,是同姓始祖;司马徽的另外一个儿子叫冯钊,是冯姓始祖。所以同冯一家,都是司马迁的后人。
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2-26 08:26:10
  文友王相虎先生说:“老母亲是堡里后巷的,姓同,是司马后裔,我也沾点灵气。为淑君的美文点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