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青山绿水中的菊坡清韵(散文)——写于参加“廉洁征文”时

编辑推荐 【丁香】青山绿水中的菊坡清韵(散文)——写于参加“廉洁征文”时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774.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61发表时间:2024-02-27 12:58:43
摘要:“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崔与之的父辈修身养性,以德育人,彰显了古人耕读的理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五月是绿肥红瘦的季节,温暖的风吹得山川翠绿,吹得雨帘迷蒙。在雨中顾不及欣赏清献园前清澈的廉泉古井,无暇体味柳树掩映中的荷韵荷香,第三次匆匆走进增城区中心镇的清献园——广州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南宋风格的清献园位于增城区中心镇太师街,分为清献门、清风庭、立献厅、菊坡园四个参观区。增城是广州的后花园,离市区有点远,自从通地铁后,参观山清水秀中的清献园,交通非常方便。
   文友们聚集在清献门,拜读崔与之在四川任统帅时所写的名作《水调歌头·题剑阁》的书法复制品:“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有人说他这首词气势恢弘、格调高昂,可以与岳飞、辛弃疾的作品比美。这首词洋溢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归隐故乡和家国难以两全之心也流露其中,此词深受毛泽东主席的喜爱。
   清献门展示了建设清献园的意义、世人对崔与之的评价等。守淮五年、卫护四蜀、爱国忧民、廉洁廉政、淡泊名利的崔与之是后人学习的表率,因其清廉奉公,被后人尊称为“清献公”。
   园中的绿草上水珠晶莹,细雨飘洒在崔与之高大的铜像上,白柱碧瓦的曲折风雨长廊,茂盛绿树衬托的菊坡亭,这幅水墨丹青画映入我的眼帘。亭中石碑是从凤凰山的菊坡亭搬移过来的,因日晒雨淋、年代久远,碑上字迹已看不清。我曾经去过千年古邑增城凤凰山上的菊坡亭,这是崔与之归隐故里后南宋理宗赐给他的私家园林,崔与之把赐名“菊坡”的园林建成菊坡书院,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此亭命名为菊坡亭。时过境迁,凤凰山的菊坡亭重建后被改名为凤凰亭。在清献园见到这座菊坡亭,就会想起凤凰山的菊坡亭和菊坡书院。
   文友们在清风庭旁的蒲涧泉边拍摄美照,蒲涧泉是缩小的白云山蒲涧美景。崔与之曾归隐于白云山蒲涧,涧中流水潺潺,梅岭青梅阴阴,九节菖蒲生长在水边,山涧树木参天,山顶白云缭绕,是个世外桃源。
   徘徊于清献园的蒲涧,移步走进清风庭,再次重温崔与之的生平事迹、诗词作品、世人对崔与之的评价资料及与其有关的各类作品。崔与之,号菊坡,谥清献,他的尊祖父因战乱带着全家南迁,在兵荒马乱中奔波,后辈先后徙居在江西宁都、广东河源。崔与之虽年少时家境贫困,却在父母的教诲中,胸怀大志,廉洁为官,立志报国,成为南宋的名臣。
   崔与之的历史贡献为清廉勤政、为民除弊、文功武略、清风传家。我欣赏着清风庭墙壁上的一幅家教图,崔与之的母亲慈祥地坐在木椅上,崔与之恭敬地立在她身旁,似乎在聆听母亲的谆谆教诲。这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想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的言传身教给他人生的脚步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崔与之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立献庭迎门而立的屏风上介绍崔与之的文字吸引了我,他一生的成就包括政治、军事、文学方面,岭南流传的“文开二首”让来自江南的我敬佩不已,因为崔与之是粤词之祖、岭南儒宗。“菊坡学派”是崔与之创办的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雄踞岭南的菊坡学派影响了南宋全国,它不仅是岭南学术的源头,更是陈献章“白沙学派”的源头。
   菊花是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傲然凌霜、不趋炎附势的菊花是世外隐士,菊花是崔与之一生高风亮节的写照。酷爱菊花的崔与之创办菊坡学派,在岭南学术主流菊坡学派中起到开创和推动的历史作用,是增城地域历史文化发展尤为重要的见证。
   崔与之在军事方面的才能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交口称赞,“武守四方”“四川保境”“广州平叛”“淮阳防金”“广西平乱”,都显示了他临危受命、多次平叛、战功屡屡、雄韬武略的军事思想和才能。
   菊坡园展示了崔与之的清廉品格及其对后人、家乡的深远影响。崔与之平常生活简朴,他中年丧偶,没有续弦。他虽位居高官,不置歌姬。他为官清廉,他晚年除常俸外,不接受朝廷祠禄。崔与之的父亲崔世明自年轻时就有行医济世的抱负,崔与之父辈为“社稷苍生做事”的良好家族风尚影响了他的一生。文天祥赞其“盛德清风,跨映一代”。在南宋,崔与之和岳飞一样,深受当时百姓的爱戴,他被誉为“岭南古佛,西蜀福星”。湛若水赞他是“在天下为天下师,在后世为百世师,在一乡为乡党师”。
   在菊坡园见到介绍增城八贤的文字,这八贤如浩瀚夜空中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增城历史长河的上空,他们是尚廉湛若水、明廉胡汀兰、守廉陈大震、劝廉何仙姑、咏廉古成之、直廉李峁英、清廉崔与之、追廉郭继枚。
   “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崔与之的父辈修身养性,以德育人,彰显了古人耕读的理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良好的家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崔与之的成长与岳飞一样,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我们小时候熟悉的画面就是岳母给岳飞背上刺字——“精忠报国”,那时爷爷和父亲给我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岳飞的故事。来到清献园,在四个功能区参观,崔与之爱国忧民、廉洁清风、善待邻里、诚心交友、勤俭持家的形象呼之欲出,震撼了我和文友们的心。他晚年以“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民,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的名句自警,并作为后代的家风家训,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
   参观清献园,受益匪浅,浮想联翩,仿佛穿越了八百年的时空。增城区将清献园打造成廉洁教育基地,让广大党员、群众、青少年接受廉政教育,培养人们的廉洁意识,学习廉政意识、陶冶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崔与之一生不畏权贵、品德高尚、作风清廉,源于家庭教养,源于良好的家风和严格的家训。家风和家训并驾齐驱,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品质,形成了良好的有机养料,让孩子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崔与之辞官归隐后,十三次拒绝皇帝诏命,被誉为“千古第一人”,
   他是后人百世效仿的学者典范、为官楷模,希望菊坡清韵万古流芳!
   原创首发

共 24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又是老师写的一篇游记,《青山绿水中的菊坡清韵》细细拜读,深惑体贴入微,作者写作手法独特,写出了增城区中心镇的清献园——广州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写出了那里的人文历史、景物及古迹。“文友们聚集在清献门,拜读崔与之在四川任统帅时所写的名作《水调歌头·题剑阁》的书法复制品:“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有人说他这首词气势恢弘、格调高昂,可以与岳飞、辛弃疾的作品比美。这首词洋溢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归隐故乡和家国难以两全之心也流露其中,此词深受毛泽东主席的喜爱。”写的头头是道,剖析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还有“参观清献园,受益匪浅,浮想联翩,仿佛穿越了八百年的时空。增城区将清献园打造成廉洁教育基地,让广大党员、群众、青少年接受廉政教育,培养人们的廉洁意识,学习廉政意识、陶冶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写出了深厚的意义。全篇结构严谨,语言朴实,特别是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更是棋高一着,令人不得不服。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闰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4-02-27 13:08:32
  作者写出了游记的特色,写出了景物和所见所闻,与文友相聚,游玩十分快乐。“文友们在清风庭旁的蒲涧泉边拍摄美照,蒲涧泉是缩小的白云山蒲涧美景。崔与之曾归隐于白云山蒲涧,涧中流水潺潺,梅岭青梅阴阴,九节菖蒲生长在水边,山涧树木参天,山顶白云缭绕,是个世外桃源。”写出了特色。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02-27 14:22:24
  几次来到清献园,听说崔与之曾经去过白云山,就会拿园内的小景点与白云山的景色对比。谢谢闰土社长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闰土        2024-02-27 13:12:45
  写游记是作者的强项,篇篇都很精彩,记录了外出游玩的精彩片断。例如:“参观清献园,受益匪浅,浮想联翩,仿佛穿越了八百年的时空。增城区将清献园打造成廉洁教育基地,让广大党员、群众、青少年接受廉政教育,培养人们的廉洁意识,学习廉政意识、陶冶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02-27 14:16:28
  因为喜欢文学,常去青山绿水间参加文学采风活动,好几次去清献园,都有不同的感受。时代在发展,如今去那里采风,可以乘高铁了。谢谢闰土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2-27 13:25:53
  感谢依依老师分享佳作,文意深厚,画面感強,好文共赏!创作不易,敬茶!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3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02-27 14:17:41
  趁着空闲时间,找出了草稿投稿,谢谢晚秋枫叶总编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敬茶!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2-27 13:27:30
  谢谢闰土社长倾情编辑,编按详细具体,辛苦了!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4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02-27 14:23:17
  谢谢闰土社长辛苦编辑!谢谢晚秋枫叶总编再次留评!
5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4-02-27 13:49:17
  邮寄散文不好写,但是作者写出了邮寄散文的精髓!
回复5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02-27 14:18:38
  因为喜欢文学,因而会记录所见所闻。谢谢为文学打工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敬茶!
6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02-27 14:13:08
  谢谢闰土社长精彩的编者按!敬茶!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7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2-27 15:15:15
  清献公崔与之”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人若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镝锋,天道久应还。”深受毛主席喜爱。文天祥曾赞:“盛德清风,跨映一代。”百姓更是尊为“岭南古佛,西蜀福星。”自古百姓爱好官,从来英雄著历史。为柳絮依依老师的大作喝彩!
回复7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02-27 15:35:31
  到了岭南,去清献园采风,才知道崔与之的。在增城的凤凰山上,有座凤凰亭,也叫菊坡亭,崔与之在那里建了书院。我去了凤凰山就会拍摄菊坡亭。谢谢张若俞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敬茶!
8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2-27 15:24:20
  社长的编按情深意长,热情饱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谢谢!
回复8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02-27 15:36:30
  谢谢闰土社长辛苦编辑!谢谢张若俞老师再次留评!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