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征服菜中三怪记(散文)

精品 【菊韵】征服菜中三怪记(散文)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发表时间:2024-02-28 21:08:26

【菊韵】征服菜中三怪记(散文) “只要人能吃的,我都可以吃”这句话,过去是朋友们之间开玩笑的话,现在我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是的。
   人就是一个奇怪的动物,若平时不是饿得要命,有的东西一般都不会主动去吃的。到了非吃不可的时候,说明不吃就会饿死,不吃不行,非吃不可,再难吃,也要咬牙咀嚼,勉强入口,维持生命。而平时呢?就不一样了。家庭条件好起来了,不吃的难吃的或者不喜欢吃的东西,能够避而不吃就选择不去吃,不会主动去吃或干脆舍弃了。
   说实话,有生以来,我对有些食物(食材)确实有过不愿意吃的阶段,但是,现在,这些当年不想吃不愿意入口的东西,我已经吃之习以为常了。且有的食材不但是美味,越嚼越香,而且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须臾不离。
   说到吃与不吃,读到古人一些癖好,竟然与我极为相似。比如,蔬菜千百余种,特异滋味的并不多,然古人却以“菜中三怪”称芹菜、芫荽、荆芥,说“嗜者恒嗜,恶者恒恶。”可见古今口味的感觉是相通的,并不是今天的我才有这种感觉。古人厌恶罢食某些蔬菜,遗传基因至今,竟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让我感到非常奇怪:今人如我,能修改自己的口感,古人怎么就不能适应呢?荆芥我没有吃过,估计开始也不会适应的。除去荆芥,谈谈芫荽与芹菜,外加上另一个东西:蔓菁疙瘩,作为我所谓的征服“菜中三怪”之记。
  
   征服怪一:芫荽
   芫荽,即香菜,又名香荽,香菜本为舶来物种,是当年出使西域的张骞带回来的。资料说希腊人非常痛恨这种食材,英文名词词根叫作“臭虫”。不同地区的人有这不同的叫法,这很正常。比如,臭菜,芳菜,芫须,盐西,胡荽,胡菜,等等。褒贬极端对立,大相径庭:无非是香与臭。
   科学家们说,能不能吃香菜,是由基因决定的。不爱吃的人是因为身体里多了一种叫“OR6A2”的基因(这洋码是搜来的,不懂,放进去以示高雅),导致他们闻到的香菜是肥皂或臭虫味道。所以他们开玩笑说,别难为那些不爱吃香菜的人了,出厂设置不同,享受的东西就不一样。
   对于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有的人小时候不爱吃,长大后就能吃了,为什么?解释说是因为小时候感受能力太强,感受的很多高强的低弱的气味,长大后被岁月锤炼到了感受无能了,也就随大流了。可是,俩外孙一个吃,一个不吃,可见与遗传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太大。
   我小时候,就不吃它。面条卤、菜锅、汤中,一般都会放芫荽末。慑于父亲的威严,我是没有勇气说不想吃芫荽的。我知道,说了肯定被训斥:不吃这不吃那,想吃嘛?不惯这臭毛病!我会悄悄捡给哥哥姐姐,还小声说:你喜欢就送给你。幸亏芫荽不是主要食材,只是配菜,提个味,不然,儿时的餐桌一定郁闷之极。
   什么时候喜欢上芫荽的,好像没有清晰的记忆了。但是后来的我,成为了芫荽的拥趸和消费者,见之必大快朵颐。有时候,有点头疼感冒,煮一碗挂面,多放醋,点缀一撮芫荽末,不光好看,那个鲜美,不可言表。你会想到那句话,绣花枕头,外表好看,肚里也有真货。吃了后,那头疼脑热立刻马上减轻许多或者抛之九霄云外。
   涮火锅,芫荽必不可少。一般是自取。一定以及肯定的是,必取一盘芫荽末,香葱末,沸汤浇之一碗,放醋,咽下口水,吸溜着必喝之而后快。芫荽拌尖椒,是不能少的,芫荽的香味与尖椒的辣,交集在一起让我不仅感叹,谁第一个这么吃的?得好好感谢他。现在芫荽与小米辣结合在一起了,看来,芫荽的喜新厌旧与人差不许多,不过需要人来做媒介。
   大概是去年九月份,市场上的芫荽特便宜,一大把大约有二斤多,只要两元,惊得我瞠目结舌:两、两、两块?人家确定。怎么会这样?上个月还要四块一斤呢。买了一把!回家琢磨怎么吃掉。光在汤中卤中放,那太吝啬了。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消灭掉,还是需要战斗力。买了小米辣,调着吃,一顿也就吃几棵,一两消耗都没有,也不能一天三顿调这玩意吧?再说,就算放在冰箱冷藏,叶子也开始枯黄腐烂。
   看着这捆芫荽,发急怎么处理呢?送人最好,独享不如共享得到许多快乐。可但是,小区中也没有亲戚朋友,送给楼内邻居,平时没有交往,话都没多说过一句,人家也许还会怀疑我的好心是不是存在阴谋?好像在某饭店吃过芫荽馅饺子,咱也包了试试。买来肉剁馅,芫荽择好洗净切碎,拌好馅,开包。(当然包了两种馅,还要照顾一个不吃芫荽的呢)。煮了吃后觉得也不是那么好吃,关键是芫荽的新鲜香味不见踪影。剩下的馅发面蒸了包子,头一顿还吃,剩下的包子被我一人包圆了,吃了好几天。简直,把我吃得快吐了。看来,任何好东西,少而精才是最合适而可口的。
   入冬后,芫荽价格逐渐涨起来,想吃的话,就买一块钱的,大概有五六棵,两顿就能吃完,也不浪费。由此而悟,作为调剂品,可有可无,不要过于在意其价格高低,我们平时说的便宜没好货不一定适用于此,但可以用另一句话代之:便宜咬手还伤心。芫荽还是要常常吃的,须知,芫荽也是药材,其汁液,可以治疗荨麻疹,当然还可以治疗其它病症。科学研究说,芫荽是一宝,不但有药用价值,还是天然防腐剂。
  
   征服怪二:芹菜
   芹菜又叫水英,水菜,楚葵。芹本作“斳”,后省作芹。《尔雅》说:“芹,楚葵”。注称“今水中芹菜”。芹菜,别名芹、早芹、香芹、蒲芹、药芹菜、野芫荽,为伞形科芹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两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佳。旱芹香气较浓,又名“香芹“。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知识匮乏,芹菜是我当兵之后才认识和品尝到的蔬菜。当兵之前,从来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芹菜的影子,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形容我的无知,太贴切了。纳闷呢,既然本地没有种植芹菜的历史,为何村中有好几个人名字与芹菜有关呢?我知道的女孩中,香芹、月芹、小芹等等。未见芹菜本尊,无芹而名芹,现在想想也觉得奇哉怪也。
   当兵之后,接触芹菜多起来。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大量芹菜到了连队。解释一句,我是在内蒙当兵,高原地带,丘陵起伏,四野茫茫,皆为草原,所食用的蔬菜几乎都是从张家口购买,再用汽车拉回。后勤部门电话各连队去分。说实话,我讨厌芹菜的原因是,芹菜的气味,与我们平常见到的昆虫“臭大姐”发出的气味极为相似。闻到了就产生远离拒吃之心。我是给养员,平时多在炊事班帮厨,不吃芹菜也不影响食欲,还可以吃其他菜。但是,一般芹菜与肉是标配。你拒绝了芹菜。等于拒绝了肉的摄入。
   连队几乎每天都吃芹菜,芹菜与肉炒在一起,那才是让人心痒难耐欲吃还休。你不吃可以,其他人吃,一天炒两顿。你爱吃不吃,部队更不惯着你。心里蠢蠢欲动,忍不住尝试。芹菜炒肉,油水大,闻着香,起初吃着有点抵触,先吃菜汤与肉,继一点一点吃芹菜,皱着眉头一根两根,从小口到大口,慢慢咀嚼着,眉头皱而舒,香自菜中来。由此,部队扭转了我不吃芹菜的臭毛病,感谢当兵的经历。
   在部队,每天与芹菜亲密接触。摘菜洗菜炒菜,与芹菜的感情越来越深。那时候,炒一顿芹菜怕要用十几斤吧?摘菜叶是跟湖北徐班长学的,简单粗暴:左手抓住一把芹菜,根朝上,叶下垂,右手一双筷子,抓住圆头,用筷尾猛打芹菜叶,直到叶子全部打干净。
   转业后,吃芹菜更多,也对芹菜家族有了了解。本县有一个专业种菜的村,收获季节,两块钱买一大捆。回家同样掐掉叶子。后来才知道,芹菜嫩叶也非常好吃,营养相当丰富,焯水凉拌或炒鸡蛋,美味得很。那时候的芹菜掰不断,有纤维连着。只有焯水后,要用凉水过一下,才会把芹菜纤维断生,并保持翠绿色,炒或凉拌,吃起来不柴。
   后来有了新品种,叫做西芹,这种芹菜一掰就断,脆生。再就是香芹了。如果芹菜是男性,粗犷而豪气,香芹则属于女性,纤弱而娇柔。味道一样,外貌有别而已。但香芹还是贵了。贵就贵在那个香字。在我看来,还在于其易熟的特点,节省火,易入味,下锅翻炒几下即可,入口脆生,芹菜家族的女生,被人喜欢无可厚非。香芹凉拌炒肉炒鸡蛋都可。装盘上桌,绿色诱人,当然,肉或者鸡蛋结合在一起,不知道爱谁谁了。
   是的,芹菜馅饺子也包过,吃新鲜可以,但不焯水就不易煮熟,如果焯水就流失营养。这是两难。尝新鲜可以,还是炒着吃吧。
   搜了一下,有个说法认为芹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沼泽地带。我不信。中国芹菜栽培始于何时,东周末先秦时期就有记载。2000多年的历史还少说了。《尔雅》有记载,南宋的罗愿在《尔雅翼》中认为:“芹今舒蕲多有之。或曰斳之为蕲,以有蕲也。蕲即芹,亦有祈音。”故,蕲乃楚地,由芹而得名。明代李时珍楚国蕲州人,他在《本草纲目》进一步说明:“斳当作蕲”,又引经据典:“《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诗经》成书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其中有一篇《采薇》说:“觱沸槛泉,言采其芹。”这是说在翻腾喷涌的泉水边,去采水中之芹。《泮水》也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也是采摘水芹。芹菜分为水芹和旱芹两种。古时多为水芹。由水而上岸,依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儿。李时珍现身说法,证明芹乃楚地云梦之美。至于说舶来之说,姑存之。也可能有好事者引来国外种子,经过不断地驯化培育,形成了细长叶柄型芹菜栽培品种,成为地道的中国芹菜,也就是本芹,也未可知。无论如何,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淘洗,即便外来物种,必定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不断演化,成为我们的骄傲。
   我曾经亲自栽培过芹菜。芹菜的种子很是渺小,怎么说呢?别看芹菜长得粗粗壮壮,其种子却微不足道,比蚂蚁还要小且扁。请教了种植过的人,人家说,芹菜地要细细翻过,不能有坷垃,用水喷过,保持湿润。要注意的是,芹菜种子不能刨坑或划沟撒种,意思就是不能深种,要均匀撒在湿润的土上,上面撒一层细土,然后盖上一层浸湿的麦秸,每天喷水。过三几天就会长出菜苗。根据人家的技术指导,我还真成功栽培了一畦芹菜,很是骄傲了一阵子。
   多说几句,因与《诗经》泮水采芹有关,后来就有考中秀才为采芹之说,虽是牵强附会,但古时入学,先拜先师,以采泮水之水芹为挚。可见芹成为入学的引荐之物,很重要的。忽悟村中女孩芹之名乃有文化的秀才手笔。不然,生活中无芹哪来的芹名?另外,古人吃芹菜很有名,我的乡亲魏征就是一个。魏征喜食醋芹,“每食之欣然称快,此见其真态也。”于是唐太宗赐食魏征三杯醋芹。魏征很高兴,“食未竞而芹已尽”,唐太宗大笑:“卿谓无所好。今朕见之矣。”魏征拜谢道:“君无为故无所好。臣执作好事,独癖此收敛物。”唐太宗默而感之。这件事见柳宗元《龙城录》。
   据科学研究,芹菜可以降血压血脂等等,本芹的纤维对肠胃肯定大有裨益,就看你能否吃进去让它进入肠道旅行一遭。
  
   征服怪三:疙瘩
   疙瘩,是本地方言俗语,据我的研究,疙瘩应该就是蔓菁。本地也称蔓菁疙瘩云云。
   疙瘩有一种特殊的甜味,小时候可没有少吃。秋末冬初,就是疙瘩上场的时候。这玩意儿特别耐冻。分到家,倒在南墙根儿,一冬就不用管它了。吃的时候,洗干净切块扔锅中煮就是,好像也没有其它吃法。我们这一带,吃法几乎是一致的,冬天做菜饭(放入红薯干菜疙瘩,还有干面条碎段,加入玉米糁子或者小米熬,很粘稠,插筷子可以不倒)。用本地话说,就是“菜菜货货”,养人。三年自然灾害,瓜菜代粮,就是这么过来的。
   冬天农活少,为节省粮食,就吃两顿饭,主要是吃粥,所谓“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就是这样。晚饭是真正意义上的晚饭,也没有电视等娱乐活动,九点或者十点才吃,吃了没事上炕睡觉,省得没事瞎转悠,肚子饿了睡不着。
   先前说了。这疙瘩有一股子特殊的甜味,现在让我描述这种甜味,也找不到合适的东西与它去匹配。我们知道,水果的甜(即便发出臭味的榴莲吃着也是甜的),还有菜蔬之类的西红柿、西瓜、甜瓜等的甜,人们大多能接受,唯独疙瘩的甜,让人欲吐不敢还要强自咽下肚。一大家子吃饭,你想特立独行挑出来不吃,恐怕不太合适——那是食物很匮乏的时代。那个甜味,你去想,中药里面甘草的甜,一般都难以忍受,人们说捏着鼻子喝药,就是这个样子。但捏着鼻子吃粥不可能的,舌头才是品尝味道的第一道防线,当然那时候,吃饱是第一位的,忍耐的限度就是不饿。疙瘩是我童年少年时期的噩梦——还好只有冬天才有。
   随着年岁的增长,口味的适应有了特别大的改变。老伴说,想吃甜疙瘩。于是在集市寻找。还真有卖的,还挺贵,买了几个,考虑到孩子们不愿意吃,就用小锅熬粥切了几块放进去,两个人每人一碗多,还没吃够。
   那年去北京,有同事就车,装了两编织袋疙瘩,说是北京亲戚打电话就找这玩意儿。家里就在菜地种了两畦。同事说,亲戚七十多了,想吃的不行,北京四六城找了半天,就是买不到。无奈何就打电话要。这东西咱们这儿不值钱,爱这一口的大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对,就是老年人。进入五十几岁,就对这东西感兴趣了。且昼思夜想,吃不到睡不着,心里痒,口水多。心想,莫非到了老年,身体里就缺乏这东西的营养了么?不然,包括我,岁数大了就爱吃了呢?
   经查,这东西叫芜菁,又名蔓菁疙瘩等名称,白黄紫红色皆有,拳头大小,大头小尾,若陀螺状,产量低,但适应贫瘠土地种植。好像也是发生水旱灾的时候,属于补种的植物。其根茎的须毛很多,就像有的人的胡子乍乍着,不经修理,乱糟糟的,极不起眼,更不雅观。它还有很多别称,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古代谓之葑,《诗经》里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句子,可见芜菁是一种古老的蔬菜。芜菁的根茎和叶茎都能吃。毛苌注云∶葑,须也。孙炎云∶须,一名葑苁。《礼坊记》注云∶葑,蔓荆也。陈、宋之间谓之葑。
   李时珍给出解释:蔓荆是芥属,根长而白,其味辛苦而短,茎粗叶大而浓阔;夏初起苔,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其子均圆,似芥子而紫赤色。其蔓荆六月种者,根大而叶蠹;八月种者,叶美而根小;惟七月初种者,根叶俱良。拟卖者纯种九英,九英根大而味短,削净为菹甚佳。今燕京人以瓶腌藏,谓之闭瓮菜。
   李时珍说可以腌制,但我吃的蔓菁咸菜,比我认为的甜疙瘩似乎大一些,本地没有用疙瘩腌制的习惯,只有单一的熬粥食用。看来,这东西,也就是品尝一下味道而已,营养有多少,无从知晓。不过,自然的馈赠肯定有一定道理,既然能食用,对人的身体有益无害,那就由它去,想吃,吃就是了;不想吃,更简单,省几个钱买好东西吃去。

共 571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生活中的五味:酸甜苦辣咸,是人生必须要品尝的,然而,人和人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口味也不一样。同理,各种蔬菜的基因不同、生存的环境不同,也导致了它们的形状、颜色、口味的不同,也导致了不同的人对于它们的喜爱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是人毕竟是高级的动物,对于环境,对于吃的食物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如文中的作者,小时对于芫荽深恶痛绝,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不由自主的对它情有独钟,特别是芫荽末伴小米辣,更是爱不释手;芹菜小时没见过,更没有吃过,但是当兵时天天就是芹菜炒肉,不吃就得挨饿,尝试着吃了几口,却发现是美味,退伍后更是尝试着种了一垄,更是大饱口福;蔓菁,是小时候挨饿时的果腹之物,曾经吃的不厌其烦,然而它是老年人的至爱,切丝炒着吃,腌制成咸菜,煮着吃,那都是一种美味。其实细想起来,“适者生存”的道理适用于一切法则,对于食物,不要太过于挑剔,只不过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才有所挑选。文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脉络清晰,不急不缓徐徐道来,显示了作者的文学功底深厚。期待好文,倾情推荐【编辑:寂寞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304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寂寞寞        2024-02-28 21:23:07
  层次条例,叙事干脆利落,好文拜读了。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2-28 22:00:57
  这些菜很好吃,我们乡下老百姓经常自种自吃,多吃身体好也。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