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漫话“吃席”(散文)

精品 【流年】漫话“吃席”(散文)


作者:秀针河 童生,771.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8发表时间:2024-03-05 15:31:41

【流年】漫话“吃席”(散文) 一、
   吃席可不是说去吃芦苇编织的席子,芦苇编织的席子只有驴子才会去啃。通常所说的“吃席”是指吃“筵席”,不是“宴席”。不过筵席也和芦苇编织的席子有关。中国至唐代才出现了椅子、凳子一类的高坐具,唐代以前,不管是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大家想要坐下,都是坐在地上。坐在地上容易把衣服弄脏,就在地上铺上席子,成语“席地而坐、一席之地”等等都是由此而来。据说我们东邻日本,至今还保存着从中国学去的这个习惯。“吃席”大概也是坐在地上宴会,所以留下“吃席”这个词语。
   您吃过席吗?
   可能大家都会回答,谁没吃过宴席?光是过年这几天,吃宴席就把我累得直不起腰来,现在一提去饭店都有些怵头了。对不起,您去饭店吃饭,哪怕是点了四十个菜,也不叫筵席,只能说是“便宴”或者“宴席”,因为“吃筵席”是有规范的。
   先从“坐席”开始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礼”,其中“尊卑有序,长幼有别”是“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吃席时的座位排位非常重要,大家都看过《水浒》里面的排座次,每次吃席都要排一次“座次”。以前筵席所用的桌子都是八仙桌,方形的,不是现在普遍流行的圆桌。八仙桌最里面,对着通道的位置为“上席”,是尊者所坐的位置。尊者又分左右,明清以来,都是以左为尊,所以客人应坐在左面,陪客的主人坐在右面,两侧座位留给那些地位较低的人。两侧如果有主有客,依然是客在左侧主在右侧。临近通道的一面是不坐人的,为的是上菜方便。当然也有坐人的时候。比如跟着客人赶车的车把式,等同于现在的专职司机。为了吃完饭早早回去,主人就会说:“把车把式叫来一块吃吧。”
   车把式进来,谢过主人,在临近通道一侧坐下,叫作“打横”。哪怕两侧有空位也不能去坐,充分体验出“尊卑有序”的原则。
   曾经在吃筵席时见过一次笑话。一位小年轻,见到几个人站在桌前互相谦让座位,他说:“都不愿意坐里面我坐。”说完他坐到最里面的位置。大家一看,只好去别的桌子。他坐在那里自己还嘟囔:“我又没得痨病,怎么都不愿意和我一块吃席呢?”
   以前好像忌讳“吃”字,认为“不雅”,所以吃筵席一般称为“赴席”,再文雅一点称为“赴筵”。
  
   二、
   再说说“赴席”时所吃的菜品。
   筵席桌面摆上的菜品统称“席面”,席面分很多种,穷有穷的席面,富有富的席面。
   我奶奶的一位族叔是晚清时一位朝廷大官。奶奶年轻时候,他们家有事,奶奶去“赴席”。她不止一次说过,那是她所吃过的最阔绰的席面——四四到底的席面。
   所谓“四四到底”,就是每次上四个菜,然后依次往下撤换,不管桌子上的菜是否吃完也要撤下去换上新的。首先从“四干”开始。“四干”是四种点心,“桃酥”“白皮”之类;然后是“四鲜”,桔子、苹果一类的水果。再依次上“四清炒”“四清炖”“四海鲜”等等。一共多少道菜?据说是八八六十四道。这么多菜,就是大胃王来了也吃不下去。奶奶说,很多人去赴席都带着口袋,桌子上的菜不往嘴里送,都是往口袋里装。当然,往口袋里装的都是一些穷苦百姓,那些高官雅士桌子上的菜,撤下去后都成了“折箩”倒进大缸里。
   上了这么多菜,什么时候是完呢?别着急,最后一道菜不是四个盘子,是一个火锅。火锅就是现在涮羊肉用的铜火锅,下面燃着碳火,火锅里放满各种菜,有荤有素。火锅上来了,大家才开始正式吃饭。
   赴这种筵席的时候,吃桌子上的菜也有规范,盘子里的菜是有数的。丸子上六个,炖肉是六块,每人只能取其中之一。吃着好吃想再来上一筷子,对不起,您犯规了。
   通过奶奶当年的描述,我怀疑“四四到底”的席面就是享誉内外的“满汉全席”。试想,如果满汉全席同时摆在一个大桌子上,客人们想夹菜,大概要用上带着机械手的无人机。想吃某个菜,还要操纵无人机给夹过来。想想也挺好玩儿的,客人手里操纵着无人机,张开大嘴,等着无人机把想吃的菜送到嘴里。
  
   三、
   当年听奶奶对赴席的描述,不过是多咽了几口唾沫,真正自己去赴席,都是“二八”席面。
   “二八”席面就是桌子上“八盘、八碗”。
   生产队时代,除了过年生产队杀几口猪,平时见不到荤腥。自家养口猪,育肥之后要交到供销社,供销社给几斤肉票。几斤肉票还要尽量去买肥肉,炼出猪油解决平时吃油问题。谁家有了婚丧嫁娶的事,只能摆“素席”。
   素席上的菜品大部分来自豆类。那时候家里分的一点豆子,不管是黄豆还是绿豆,都留着解决平时吃菜问题。办素席也离不开这两种豆子。
   黄豆原产于中国,却被日本抢注了。绿豆同样原产于中国。看某种庄稼是否原产地,看看有没有野生的同类就知道了。田地里从没见过野生的玉米、红薯等等,说明这些庄稼肯定是从外国引进的。谷子原产于中国,大家都见过地里的野谷子——俗称“谷莠子”。绿豆有很多野生的,我们那里称为“糊绿豆”,和绿豆炒煳了一样颜色。所以绿豆肯定原产于中国。
   素席离不开黄豆、绿豆,也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吧。
   黄豆上素席,一是做成豆腐,二是生成豆芽。
   绿豆的作用比黄豆还大。绿豆芽不用说了,是必不可少的;再其次是绿豆粉条。现在市场上卖的粉条大部分是红薯淀粉做的。红薯引进中国较晚,引到华北地区的时间更晚,以前粉条都是绿豆淀粉做的。现在市场上也有卖所谓绿豆粉条的,千万别买,都是红薯淀粉经过染色做的。
   绿豆除了生成豆芽和做粉条,还有京东一带流行的“饹馇”。大家在“淘宝”或者“拼多多”上搜搜看,有很多唐山商家卖“绿豆饹馇”。绿豆饹馇和天津煎饼果子的煎饼有些相似,不过摊煎饼果子的绿豆是泡了之后磨成浆,京东一带的饹馇是用绿豆面粉,用水泄成糊状摊成的。把绿豆面糊在锅里摊成煎饼形状,比煎饼要大上许多,然后切成菱形块备用。京东一带俗语把菱形块称为“饹馇块”就是由此而来。
   豆腐切成两公分见方备用,粉条煮熟备用。还有果子,就是吃早点时的油条,也切成小段备用。
   二八席上的“八盘”,就是八种炒菜。什么炒黄豆芽、炒绿豆芽、炒豆片等等,还是离不开豆类,都是上锅炒出来的。
   “八碗”只是四种菜:两碗豆腐,两碗粉条,两碗饹馇,再加上两碗油条。这四种菜都不用入锅,切好之后,盛在大笸箩里放到一边。该上桌的时候,把这些东西从笸箩里抓出来放到碗里,浇上锅里的热汤就端上桌子。
   做素席厨师的手艺都体验在调制锅里的热汤上面。
   至今我也不知道调制这锅热汤都用了什么调料,只知道味道特别鲜美。把热汤往冰凉的豆腐、粉条、饹馇等上面一浇,鲜美的味道立刻冲上脑门。满桌素席的味道都在汤里。
  
   四、
   围着八仙桌赴席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后来都改成圆桌,每桌也不局限六个人,一般是十来个人一桌。席面依然是“八盘八碗”,不过盘子比以前大一些。
   最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吃席”。
   小村里婚丧嫁娶,和这家有交往的都会去“随份子”,随了份子就可以去“赴席”。
   对吃席最感兴趣的是孩子们。孩子们只要听说谁家有事摆筵席,放学后会一窝蜂跑到这家,也不管家里大人是否随了份子,有没有资格去“赴席”。后来那些本没有礼尚往来的人家,只要家里有上学的孩子,也会主动来随份子,免得孩子去白吃席。
   孩子们来了可不管座位的“长幼尊卑”,十来个人围成一桌,上菜之后,十几双筷子一阵乱抢,盘子里顷刻精光。惹得围在一旁的乡亲们哈哈大笑,成了这次筵席最靓丽的风景线。其实现在的孩子们谁也不缺吃的,他们来“抢席”,也是图个快乐的氛围。
   孩子们最难管理,能管住孩子的只有老师。后来为了筵席有点秩序,干脆通知老师一块来,让老师也一同赴席。老师不好意思白吃,也只好随上份子,这也是在小村庄里当教师的一个老传统。
   我们那里举办筵席都是中午。开席时间后来约定俗成,要等到村里的小学放学。只有把孩子们打点好了大家再轮番开席。
   说明一下,村里丧、喜事举办筵席,没有那样大的房间,都是在院里搭上大棚,大家在大棚里“赴席”。客人多,只好轮番吃,吃完一番下一番再接着吃。
   曾有个吹牛的笑话:“我们那里办筵席,大棚搭出去八十里。”人家问:“那怎么上菜呢?”
   “骑马端盘子。”
   “跑那样远,菜不都凉了吗?”
   “四十里还一回勺呢。”
  
   五、
   小村庄里举办筵席,还有一项节目是“偷”。说是偷,其实就是明拿。结婚的喜事没人去“偷”。村里死了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被称为“老喜丧”,大家所“偷”的都是吃饭用的碗。据说高龄老人丧事用过的碗给孩子吃饭,孩子也会同样长寿。不过被“偷”人家也要分姓氏,比如“刘”姓、“傅”姓等人家,被人“偷”走的饭碗特别多,而“白”姓、“谢”姓等人家就没人去拿,大家拿走个饭碗都是图个吉利。
   现在饭店比比皆是,结婚都是去饭店举行婚礼,很多大饭店都有专门举办婚礼的大厅。办丧事也很少在小村里举办筵席,都是预订饭店,家家都有小汽车,通知一下在某个饭店吃饭,浩浩荡荡的车队直奔那家饭店。吃饭时也不再讲究“八盘八碗”,而是满桌的鸡鸭鱼肉。
   白云苍狗,小村庄里“筵席”成了当年的回忆,成了脑海里抹不去的乡愁。好在现在餐饮业发达,有人开发出当年的“素席”菜品,名曰“素烩”。
   写到这里,嗓子里的“馋虫”被勾引出来,马上点一份“素烩”,让快递员送到家里,在家里也可以吃上“素席”的味道了。
  
   (全篇终结)

共 36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吃席是一种传统习俗,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作者以时间为经,以席面的变化为纬,呈现出出一幅幅鲜活的图景。从古代官场坐次以及菜品讲起,到普通家宴的讲究,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变化,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传承的价值。散文语句凝练,富含智慧,条理清楚地讲述了吃席的发展史,加深对此文化的了解,并在不时穿插的画面中联想关于吃席的乐趣与情感的美好传递。佳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309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4-03-05 15:46:19
  对一次宴席的回忆延伸出一篇底蕴丰厚的散文,可见作者善于思考,热爱生活,喜欢探讨和分享,让更多人了解了吃席的各种知识,好文,学习拜读!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3-05 17:15:41
  感谢老师的编辑和点评。各地风俗不同,举办筵席也各有千秋,我写的是京津一带当年的民俗,不过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居城里,今天农村的筵席已经很少参加了,“赴席”成了梦牵魂萦的回忆。谢谢老师百忙中的编辑,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