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白日梦想家(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白日梦想家(散文)


作者:秀针河 童生,771.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1发表时间:2024-03-06 08:12:26

【流年】白日梦想家(散文)
   我们东邻日本的姓氏都是“山下”“渡边”之类,不用考证,从字意表面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很多是“指地为姓”。中国有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姓氏,不过以前在小村庄里,也有按特色指正某户人家的习惯。一个小村里,同一姓氏的人家很多,如果单说“张家”“李家”会让人混淆不清,于是就出现了按特色称呼这家人的习惯。比如“粉坊”“豆腐坊”之类。其实谁也不清楚,这户人家的哪代祖宗曾经做过豆腐或者粉条,没人去考证,称呼却一直延续下去。
   “常”姓在我们村是最大的姓氏,很多户人家都有“代称”。这些“代称”很有特色,有一户人家被称为“三百五”,还被称为“做梦人家”,而且由此衍生出一句戏谑人的歇后语:“比做梦的少一百——二百五”。
   这户被称为“三百五”或者“做梦人家”的称谓,源于他们家的太爷爷,曾祖父常纪元。
  
   二
   五十年代,常纪元是村长,土生土长的村长。
   五八年大跃进,出现了很多“擂台”。不是现在各种搏击的擂台,是比赛预报粮食产量的“擂台”。上台预报自己村里明年的粮食产量,被称为“打擂”。于是,各种粮食的产量如同火箭般上升,什么小麦亩产千斤,玉米亩产万斤,红薯亩产百万斤等等都出现了。
   这天公社举办粮食产量“打擂”,轮到常纪元上台的时候,他站在讲台前,学着当时领导讲话的腔调,拉长声音说道:“我们村——小麦——亩产——”说到这里,他伸出三个手指头:“三百——”,刚说出“三百”两个字,坐在他身后的领导着急了,小声说道:“太少、太少!”无奈常纪元已经伸出三个手指头,没办法,他只好把其他两根手指放开:“五__”。一只手五个手指头,领导也没了办法,只好小声提醒:“措施,说增产措施。”常纪元赶紧说:“措施是——是——追肥。”
   “追什么肥?”领导在后面又小声追问。
   “追——肥,追——肥,我们用大粪。”
   “太普通,说一种别人没用过的特殊肥料。”
   “特殊——特殊肥料是——我们用人尿。”
   那时候虽然已经有老百姓称为“肥田粉”的化肥,但是无处购买。所以常纪元想出追肥使用人尿的办法。
   好不容易发完言,常纪元满头冷汗走下台来。
  
   三
   五十年代的人还非常注重承诺。常纪元既然在擂台上说出了往麦田里施肥且使用人尿,那么,回来后马上实施。
   他拿一个铁皮卷成的喇叭筒满街广播:“老乡们注意啦,我在公社打擂台的时候说了,明年我们村的小麦亩产要达到三百五十斤,措施是追肥使用人尿。从今天起,各家各户的尿桶不要倒掉,早晨把夜里的尿桶放到自家门前,统一浇到麦田里。”
   那时候小麦亩产一百斤算是好年景了。听说村长要把小麦亩产提高到三百五十斤,大家明着不敢说什么,背地里都说他是吹牛做“白日梦”,开始叫他们家“做梦人家”或者“三百五”。说归说,大家还是要执行村长下达的任务。
   那时候,各户的厕所都在院子里,为了夜间撒尿方便,在屋里放一个尿盆或者尿桶,早晨起床后倒在垃圾堆上。村长要收集人尿,大家每天早晨把尿桶、尿盆都放在自家门前。村长每天早晨挑着木头水筲,挨家挨户收集人尿,然后浇到村头的麦田里。
   人尿的确是上好的肥料,不过要经过发酵。没有经过发酵的人尿浇到麦田里,第二年春天,那块浇灌人尿的麦苗都死了。
   老村长每天起大早收集各户人尿,经过一冬天的劳累,也随着麦苗去了。
  
   四
   家庭土地联产承包后,小麦的亩产量直线上升,从几百斤直到千斤以上。大家习以为常,没人再去计算每亩的单产量。这几年都使用机械收割,有些农户更干脆,直接把小麦卖给驾驶收割机的人。到田头和收割机手讲价,说好价格,付钱给我,收下的麦粒归你,连晾晒麦粒都省去了。
   “三百五”家的后辈们有些特殊,每年用收割机收割麦子,必须把麦粒运回家里。运回家后经过晾晒,还要称出重量,计算出每亩的单产量。在村里,他们说今年小麦亩产多少斤,也没人十分在意,再高的产量,几亩麦田的收入还不如打工半个月的工资。
   每逢过年或者清明等节日,要去坟头给祖先烧纸。烧纸有个传统规矩,被烧的纸上不能有任何文字,大概是怕有辱斯文吧。所以哪怕在人间是学富五车的泰斗,到了阴间也只能去做文盲。“三百五”家的后人却不管这些,每年在烧的纸上都要写上文字。文字都是数字,数字每年都在变换:六百、八百、一千、一千二……

共 17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梦想是生活盛开的花,是人们头脑风暴结出的果,谁又说梦想不可能实现呢?这不,在五八年“大跃进”的历史背景下,老村长常纪元因在公社“打擂”,便报出了小麦亩产三百五十斤的“白日梦”,也由此,他被人嘲讽为“做梦人家”“三百五”。自然,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这“三百五”的小麦亩产量,的确如同“白日梦”一般难以实现,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和化肥的广泛应运,小麦亩产三百五十斤再也不是梦想,而且节节攀高,直到千斤以上。也许,后人是为告慰逝去的老村长,常纪元的子孙每年过年或清明节烧纸的时候,都要写上小麦的亩产量——六百、八百、一千、一千二……这篇散文,以一个历史的横截面,将老村长常纪元置于五十年代的那个特殊社会背景中,并以小麦亩产量为主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精神状态,使作品具有了“史”的意义。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3-06 08:19:10
  很高兴看到付老师和我同题!虽然同题,但素材不同,主题不同,结构更不相同,也由此可以看出,“白日梦想家”这个标题,可以有无限可能的写法。付老师的文字,短小精干,诙谐幽默,却不乏“史”的价值,赞一个。
思绪飞扬淡墨痕
回复1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3-06 13:24:40
  感谢思绪飞扬淡墨痕老师的编辑和点评。我写的这篇散文几乎是史实。老村长挑着水筲收集人尿,是小时候亲眼所见,老村长的确是在第二年春天去世了。五八年预报粮食产量在当时被看成吹牛,今天有很多已经成为现实。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老百姓生活的提高,在当年做梦都不敢想象。记得我有一本小人书,《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中有一页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个人坐在楼房的窗前打电话,头上是一盏电灯泡,这样的共产主义现在看来是不是要哑然失笑?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历史的潮流永远不会止步。我们还要继续拼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再次感谢老师的抬爱,祝新正愉快!
   1
2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4-03-07 10:53:13
  短短千字文,却写出了历史,写出了历史中最淳朴的人物。
   一个积极向上,诙谐幽默的主人公就这样跃然屏幕之上。最难能可贵可贵的是那个时代中的每一位农民伯伯们,他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事的态度是我们当下年轻人该学习的榜样。文章意义非凡,需细细品尝。
   遥祝老师写作愉快!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2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3-07 12:12:22
  谢谢疏影横窗老师的点评。写散文我不如诸位老师,看着你们那些优美的文字,感到自己水平还差得很远。这篇拙作其实更像小说,因为基本上是写实,所以我把它归纳到散文系列。今后还要向诸位老师多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望老师今后多多赐教,我将不胜感激。问好,祝春日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