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绍兴三章(散文)

精品 【流年】绍兴三章(散文)


作者:虞臣 布衣,47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发表时间:2024-03-07 11:55:43

兰亭读序
  
   如果没有《兰亭序》,想必小小的兰亭山终是籍籍无名。山水为形,文化为魂,再偏远之地少不了游客寻幽访古。进入兰亭景区,很快就被一种气息所包裹,路边宣传牌,公交站,建筑物外墙,随处可见《兰亭序》各种复制品。进入游客中心,服务台背景墙便是一幅放得很大的《兰亭序》,气势雄浑,底色逼近泛黄的古宣,给人厚厚的年代感。灯打在墙面上,墨迹透亮,似历史深处返照的光华。屏息凝神,女服务员前台忙碌的身影亦真亦幻,连她们的轻言曼语都宛如隔着时空。
   28行,324字,也就两张A4纸那么大的书作吧,居然独领风骚照亮了两千年书艺长河。遗憾的是,传世的只是复制品而非真迹。复制品尚有偌大的魅力,不由得让人感慨。据说,自唐太宗从辩才和尚处骗得真迹后,爱不释手,死后带进棺材,此后,世人再无缘一睹《兰亭序》真容。即便被确认所在,那么久远的地下环境,恐怕难于重见天日了。
   正因为如此,后人对《兰亭序》真伪颇多猜测,比较典型的是认为王羲之后人智永伪作。有人从两人的书法作品中,筛选笔画进行比对,大胆质疑王羲之版的《兰亭序》是否真正存在过,当真如此,智永篡改了一段历史。但拿不出过硬的证据,纯粹以技术角度的推论是否站得住脚,终是一家之言。
   作为字帖,《兰亭序》为历朝历代书家所模仿。我在“王右军祠”回廊,见到了嵌入墙体的历朝碑刻。其中有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欧阳询、赵孟頫、文征明等书法大家,也有宋仁宗、康熙等一代帝王,想不到还有郑板桥的临本。这位以“六分半书”传世的人物,即便临帖也难于收敛个性,那些字,既有王羲之的风貌,又不时出现自家的笔法,他的临本与原作相去甚远。其实仔细研读,每个人的临本或多或少有书家自己的影子。
   后人比较认可的“神农本”,作者唐代的冯承素。因为属于摹本,最大限度忠实于原貌。我们平日所见到的《兰亭序》,大抵就是这个版本了。
   御碑亭中的御碑,跟“鹅池”“兰亭”并称为兰亭三碑。恰逢一个日本旅游团到此瞻仰。导游逐句诵读,再以日文讲解。日本游客都上了岁数,看上去是一群文化人。他们安详而虔诚,不住地点头,就是没有一个人掏手机拍照。
   御碑很高大,有皇家气度。碑的一面,为康熙临写的《兰亭序》。因制碑需要,原来的28行变成13行。康熙的手书雍容华贵,在忠实于原貌的基础上,结体作了微调,字的大小比较规整。几个错别字还原样保留着,涂改之处已去除,漏写的“崇山”也没有寄放在边上。碑的另一面,是康熙孙子乾隆即兴所作并手书《兰亭即事》,尾联为“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古不易评。”我艰难辨认着龙飞凤舞的墨迹,一边细细品味这两句话。是不是在说,《兰亭序》归属早有定论,不要再作无谓的争论了?
   导游放了个小噱头,说康熙临写结束后,问随从,朕的字为什么没有王羲之飘逸?随从说,因为你没喝酒。事实也是如此。当初,在绍兴当官的王羲之邀请众名流雅集兰亭,曲水流觞,与会者各抒情怀,录诗成集,公推召集人王羲之为诗集作序。王羲之文思泉涌,趁着酒兴,将感怀倾注于笔端,起初几行还比较工整,随着酒力发作,愈发笔走龙蛇。漏字添字,几个明显的错别字,多处涂改。其中的“每”字,中间一横粗而长,其它笔画很瘦,有人推断是由“一”修改而成。
   王羲之的初衷是序文,而非展示书法,字只是序文载体。过后,他重新抄录,认认真真写字,却发现居然没有一幅令他满意。就是这样一幅很多硬伤的草稿,无意间竟成为“天下第一行书”,连他自己都难以逾越。也正因为如此,后人总是忽略了文字本身。即便比之名家,这篇微散文也毫不逊色。节奏感好,特别适合诵读。从思想性而言,积极入世,快然自足,宣扬积极的人生观,这在任何时代都不落伍。
   “曲水流觞”已成为一处有名的景点。有泉从山坡上泉眼涌出,沿着溪沟曲曲折折流淌。我们赶上了一场小型的互动表演,游客扮成书生,席石坐于溪边。因为是收费项目,参与的游客不多。酒觞呈船型,流水中不会翻到。盛半觞黄酒,在细小的溪沟中徐徐漂流,在哪个拐弯处打转,或被突出的石棱挡住,穿着霓裳的女子用爪篱抄起酒觞,俯身敬给近处的客人。按规矩客人该吟诵喝酒。不知腼腆还是肚子里没货色,客人哑的哑,笑的笑,呆的呆,倒是几个孩童很积极,当然吟诵的是别人的诗句。风雅一旦与商业沾边,就变成了一场闹剧。
   景区内外随处可见零售店,卖文房四宝,什么轩什么斋,都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兰亭序》是一个卖点,店内挂着装裱的当代临本,价格不菲。若嫌贵,店主随手抱出一沓未曾装裱的毛坯,任人挑选。拓本纸质与封装精细,值得收藏。绢本礼盒很精致,但贵得离谱。《兰亭序》摹写帖、大字帖更接近大众消费,很热销。有需求就有市场,《兰亭序》已成为庞大的产业。
   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先生坐在台灯前,手执狼毫,气闲神定,在扇面上默写《兰亭序》。帖本已深深刻在脑子里。如工业流水线,连每个字的位置,每行字数完全一样。价签挺别致:“每把180元,不包括扇子本身。”老先生不推销,不让价,骨子里留着矜持的文人遗风。
   在一块不大的花岗石镇纸上,一位中年男子以刀代笔,刻写蝇头序文。他说刻一块得三个小时,只要有一刀不准,整块石头就报废了。多少年功夫才练就这等绝技?
   博采众长难免浮薄。谁毕生能把“兰亭”钻研透了,足矣。
  
   沈园读壁
  
   沈园与鲁迅故里同在一条鲁迅街,一东一西,只隔了一条中兴路。一域两处胜地,相去不过百米,所以在本不太闹猛的绍兴,唯有这处游人如织了。
   从石拱桥拾级而下,走过短巷口刻有“沈氏园”的石牌坊,进得园门,便是保存了千年的“老园”所在。这处沿河的园子,南宋留存至今,其间历经战乱兵燹,几易其主,或颓败,或被蚕食,最小的时候才四五亩地的规模,远没有如今宏大。
   树木,花草,假山,水系,亭台,小径……所有园林最基本的元素,仅仅是组合不同,格式不同。与精致秀气的苏州园林相比,绍兴的沈园粗粝了些。该园南宋时为沈姓富商所有,其名已无可考,故称“沈氏园”。沈园的有名,不在于规模,不在于造园艺术,而在于两首词作。
   在沈园转悠大半个时辰,没有导游,没有导游图,跟着游客,漫无目的瞎逛。园内说得上的景点,不知是错过了,还是未曾留意,一圈走过,脑子中竟是一片空白。谁让我等之前没有好好做功课呢。要说一点没做功课也未必,毕竟,那两首《钗头凤》太有名,说到古诗词中爱情题材,说起古代士大夫的爱情悲剧,说到陆游,总是绕不开这两首词。
   半壁亭,顾名思义,像半个亭子,打破造亭的一般格式,一面是墙壁。“莫因半壁忘全壁,最爱诗园是沈园”,外侧亭柱上的楹联,上句在说亭,下句说园。半壁,不完整之意。如喻人生,与门口“断云”石暗合。回头说那块椭圆形巨石,中间裂开一分为二,从石质与纹理看本是一体,非硬性拼凑而成。是自然形成,还是因造景需要而人为,不得而知了。如喻家国呢,南宋小朝廷,半壁江山而已。
   说亭,因亭中有一碑,上刻“重建《钗头凤》碑记”。
   一个小团队在《钗头凤》碑前,女导游一开讲,游客呼啦啦围过去。
   两块碑,嵌入墙体,男左女右,像教室里并排挂着的两块小黑板。青砖墙体有些年代感,碑曾遭受过破坏后拼接,表面剥蚀严重,字体有些模糊。陆游碑开头两字缺损,是后人根据陆游手迹补刻的,导游问,能发现不怎么协调么?一般人体会不到气韵之类高深的学问。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导游是个年轻姑娘,抑扬顿挫,深情吟诵,随身扩音器放大了她的气声。“错错错”,一字一顿,一字一调。浦兄说,三个“错”字读出了味道。吟毕全词,女导游逐句解释。字面意思基本到位,感伤的诠释有些勉强了。她不是于丹,没有那么好的口才,经典的平民化,鸡汤化是需要技术的。面对走马观花的游人,是不适合也无法渲染这种调子的。
   想想也是,很多游客只是出于猎奇,把故事的原发地当作一个符号,寻找别人踪迹,记录一段踪迹,拍几个照片,留一点东西日后回忆,不是来接受经典熏陶的。
   不读内容,我从字中读出了伤感。“错”字下边两字以重文号替代,似挂在腮边的泪珠。
   陆游与唐婉是否真是表兄妹关系?1144年,19岁的陆游娶了16岁的唐婉。陆游是大才子,诗词俱工,兼得李白的豪气,杜甫的沉郁,在文学史中数得上的人物。唐婉也是才女。夫唱妇和,两人自是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如仅止于此,士大夫的爱情比芸芸众生稍多一些浪漫而已。
   两人是被硬生生打散的,举起棒子的,是陆游的母亲,唐婉的姑妈兼婆婆。女导游说,老夫人看不过小两口太黏乎,婆媳关系一直不和,决意让陆游休妻。还说,大户人家看重功名,吟诗和词,正经学业荒废了,还怎么光宗耀祖,母亲自然迁怒于儿媳。结婚三年,唐婉的肚子一直不争气,陆家还要传宗接代呢。这些理由即使存在,非得要“休媳”吗?给儿子娶个二房三房就可以了。
   婆媳不和,根本原因可能与唐婉的个性有关。才女心气高,不懂得忍让,不能处理婆媳关系。老夫人总得找一个过硬的理由,买通无量庵尼姑。尼姑装模作样给两人测字,结果当然是预设的。陆游万般不舍,把唐婉藏在别处,偷偷溜过去幽会。
   陆游与唐婉彻底分手后,很快娶妻生子。续娶的王氏肚子争气,一连生了七子二女。但凭这点,陆游与王氏关系不会太糟糕。这女子从无出现在陆游诗作中,从无进入文人墨客的视野,为陆家生了这么多孩子,一直生活在另一个女人的阴影中。幸或不幸,只有自己明白。后人无以揣测。
   陆游31岁那年,礼部会试失利,带着失落逛沈园,邂逅已作赵士程新妇的唐婉。赵士程与陆游熟识,邀请陆游同游,就地备了酒菜,与陆游对酌。赵士程倒是大度,陆唐二人势必不自在,这顿酒吃得沉闷,气氛有些诡异。
   散席后,借着酒意,陆游即兴之作《钗头凤》手书于墙垣上。唐婉当时肯定不在现场,后来有人抄录了这首词,传到唐婉处,唐婉和了一阙《钗头凤》,寄给陆游。那已是好一阵子以后的事了。
   无人质疑陆游对唐婉的真情。诉诸纸上的文字比生活强烈得多。偶遇勾起的思愁,会试的失落,因酒力的作用而放大,他的内心远远不是单纯的苦恋。相比,唐婉的愁苦与之不对等,她抑郁寡欢,在第二年即去世了。而陆游好歹还活到85岁,那时候获得这等高寿的相当于如今的百岁老人。
   后人往往忽略了陆唐之外另一个人物。赵士程倾慕唐婉的才气,顶着压力娶了个弃妇,而且无生育能力。赵士程婚后待唐婉不薄,容忍两人背着他传递思念,唐婉过世后他终身不娶。这个男人,放在哪个时代都了不起。
   《钗头凤》碑刻着唐婉的词作,字体娟秀。非唐婉手迹,而是后世某女书法家所书。
   走出沈园,已是黄昏时分。见河边指路牌,“沈园”下有“爱情之园”四字。貌似能吸引眼球,可我总觉得有些牵强。
  
   咸亨品酒
  
   请问,咸亨酒店怎么走?
   是小咸亨还是大咸亨,老咸亨还是新咸亨?
   一行五人,走在暮色依稀的解放路,慕名前往咸亨酒店。咸亨还有大小新老,哪家正宗呢?路人笑答,正宗的在书里,你想吃大餐就去大咸亨,想吃风味去小咸亨,不过么……大的与普通酒店无异,小的价钱太贵,本地人从来不去。
   细雨蒙蒙,沿湿漉漉的石板路西行,过鲁迅故居,在幽暗的街尾,咸亨酒店静静呈现在眼前。它是平房建筑,厅堂与街道在同一水平面,甚至没有一级石阶,门楣挂几个大红灯笼,灯光散淡,凑近,才看得两边门柱上的对联,“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
   门前冷冷清清,没停一辆车子,甚至没一个行人。开放式的外堂排开十几个小桌子,每个桌子仅对面放两张长凳。偌大的厅堂,只有两张桌子有客,一张上两人对饮,一张上一个人独酌独饮。
   从月门进里屋,里屋更暗。站在那里不动,等眼睛适应弱光,揉揉眼睛,依稀看到吧台,依稀觉得厅堂很大,以竹帘、屏风、栏杆,分割出若干空间。半数桌子坐着人,他们说话,吃喝很轻,甚至在不在吃喝都不知道。站在吧台边的女服务员,也不招呼一声。一位女服务员托盘端菜,轻手轻脚从身边飘过,她穿的是布鞋吧?想必,蓝色府绸裤子,白底碎花中式上装,与圆口布鞋是绝配。
   五个人,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俄顷,有女服务员过来问,买卡了吗?什么卡?几位一头雾水。服务员解释,先买卡,再点菜,点菜也在吧台,服务员不上桌点。灯光幽暗,服务员神色恬静,看不出热情或者冷漠,话语简单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在吧台买了500元充值卡。服务员告知,用不完退款,不够再来充。菜单呢?服务员一指身后。墙上一排排吊牌,刻着菜名,但没有标价。吊牌呈精致的古铜色,看不出木质还是毛竹,菜名为绿色的行书,不管几个字,首字至末字位置一致,看着很整齐。顶灯打在墙上,这一块最醒目。

共 656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兰亭序》“沈园”“咸享酒”是绍兴的三大特色。作者的此篇散文,就是抓住这三大特色,以独特的视角,结合历史的渊源及其传闻,写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学见地。作者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为诗集作的序,其真迹是趁着酒兴作出来的最本真的作品,后人无法临摹,即使如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欧阳询、赵孟頫、文征明等书法大家,也有宋仁宗、康熙等一代帝王也难模仿其一二,虽如此,《兰亭序》还是被后人追捧,临本装裱,成了商业界的重头戏;如作者所说,沈园只是个园子,但有了放翁和唐婉的两首《钗头凤》,这个园子就有了故事,而游园的人,或许也如当年的放翁与唐婉一样,怀着爱的情愫去找爱情的真谛,但沈园真的就是“爱情之园”吗?以作者对此段爱情的讲解,编者深解“貌似能吸引眼球,可我总觉得有些牵强”给的启悟;“绍兴花雕有名,太雕为咸亨所独有。”咸享酒以散装为真,有年轮的厚重感,咸享酒店也是抓住了这一特点,从服务员服饰到散装酒的器皿,读完作者的文,多少有些遗憾,酒文学的氛围有了,但商业气息太重,就少了酒的厚重感。读完绍兴三章,多了对历史的了解,少了旧有的纯朴与时代感,收获颇多。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07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4-03-07 12:03:43
  读老师的作品,总能在字里行间读出人生的真谛。绍兴三章写的不仅仅是人文,更多的是人性及商业化时代中对旧有物事的遗忘,在旅游盛行的今天,看似在宣传历史的真迹,实则在拿这些真迹产业化,游者赏完,总有“兴味索然”之感。
   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3-08 12:45: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