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九顶六门(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九顶六门(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85.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7发表时间:2024-03-15 05:36:19
摘要:早就想写一下黄海之滨的九顶铁槎山了,只是山中文化太繁,我下笔怕不能尽意,这次欣逢江山文学“根和魂”主题征文,一下子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

【江山·根与魂】【东篱】九顶六门(散文)
   九顶,指的是处于胶东半岛黄海之滨南部的九顶铁槎山。
   主峰曰“清凉顶”,海拔539米,群山绵亘30余公里,峰峰衔接,巅擎云朵,体卧海边。“九顶”之“九”为概数,亦有“九峰突兀”之说,其顶其峰,有名者如:僧帽顶,龙井顶,董家顶,莲花顶,老子顶,玉阳峰,骆驼峰,老虎岭,豹子岭,猩猴岭……
   及最高顶观之。晴朗之日,一目极千里,碧波款荡,相距不远的海中苏山岛漂浮海面,若蓝缎绣舟筏,甚想一跃而登上,乘之漂洋而去。想法之巨,唯于极顶而生,仿佛通透三千里,只有一个我,造物入怀,心神八极。
   十里之外,不见九顶铁槎山真面目,但却得“江海如画”之美感。沿岸一线,曲折连绵,腾雾深浅,忽隐忽现,宛若海面被一种巨力上送,献给铁槎山,峰坳吞雾,饱腹而弃之,徐徐弥漫至顶,而力道还是不能及,峰尖拔挺,吻天摘云。只是气雾绕峰叠巘,无法称重的山脉,仿佛要浮起仙槎,似以雾为笔墨,勾画斜帆数面。槎,即“筏”,是船的意思,源自古称,至今沿用。山峰如铁似黛,黑白分明,仙境如此,再无法形容。无风千帆,岂止九面。哪顾得点数,所以,真佩服古人以“九”代数百千万的创造。
   可不要以为山不咆哮,海如盆水,波澜不惊。秋冬春三季,凛然拔挺,巍峨雄相。在古籍《尔雅》《齐乘》《封神演义》中皆称之“大东胜境”,《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智破“风吼阵”,所用的“定风珠”,就是从曾在此修行的“度厄”真人手中借得,于是,这里变成了兵家鬼谷子的修炼之地。兵法需有大势可拟,才得帷幄要领。这里峰海奇兀,无与伦比,“可生诡谲”。九顶铁槎山,云诡势谲,完全可以启迪用兵之人的心智,透彻战法之精髓。中华兵法的诞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神秘感的军事文化,它的精要,是最早的哲学军事的经典,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美国的西点军校为何列中国兵法为必读的原因了。中国兵法并非一招一式的战术法则,而是宏观韬略。兵家的根,曾有槎山的抔土孕育,铁石打磨。身在槎山脚下生活,守根守家,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我觉得若论出身,每个人都应该把中华文化作为背景。
   十几年前,我了解了九顶铁槎山曾藏巨卧奇的历史,便再读《封神演义》,我想知道,姜子牙是漂海而来,还是驾雾而至,是跋涉千里,还是土行孙相助……其实,这些都已经背离了阅读这本神话文学的原则了。但对于我的想象力的启发,和现在在江山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个细节都是悬念,每一个过程都充满了曲折,文学的力量,让我臣服并融入其中,释放出一个走进文学的人的能量。文学创作需要功底,更需要灵感的启迪。“兵学”与文学联姻,在我心中,这座“槎山”是载我遨游文海、点数文珠字玑的仙舟神筏。
   所以,在一些文章里说“大东胜境”之说是源自道家,我以为应该出自兵家,或者是一个为当时人们足力不能及的而十分向往的说法,“胜”是形胜,也是内涵丰富。“大东”是陆路之极,在战国之前,这里被认为是华夏极东之地,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一处自然风景,有了人文的加入,欣赏起来,不仅有着悦目的好,还有走心怀古的沉厚,于是心生民族自豪感,胸有大气,肠有九曲之趣。
   据说,鬼谷子的兵法启蒙就是九顶铁槎山赐予了灵感。人们一再考究鬼谷子修炼之地应为“云梦山”,天下“云梦”几乎不胜数,这与对这位超凡的古人的崇拜有着关系,于是,很多传说故事,在民间就有了辗转演绎的多个版本了。寻脉追踪,将洇漶于时光里的那些精彩重新擦拭,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文化兴国,文化自信,这是我们不能舍弃任何文化的时代要求。
   中国的伟人名流,多从大山走下来,而非城池,军事思想原本并不来自城池,这个现象,也恰恰是诞生众多诸子流派的背景。千山非一律,各有千秋。所以,中华文化是高大的,雄伟的,是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孕育关系的。我们追寻中华文化的源头,必然不能放过每一座山。就像孔子和尼山,没有尼山,我们无法解释孔子的慧根智趣。怪不得西方的哲学家也把“诗意地居息”选择在名山。
  
   二
   案上一本《风雅荣成》,从踏足九顶铁槎山的文人墨客的留墨,我看到了儒家人文对这座山的濡养深情。
   “怪石乱堆如坐虎,苍松斜挂似飞龙。”这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仰望槎山之句,怪不得他的《封神演义》(尚有争议),叱咤神界,行文泼墨,有龙腾虎跃之象。
   “秋来潮汛阔,拟犯斗牛边。”这是出自槎山脚下蔡官屯人林钟岱的句子,他在乾隆年间,曾做“诰授朝议大夫”,为人“刚方清慎”,“拟犯斗牛”,是否给了他为人为官的启发?
   清顺治隐士董樵,反清复明失败后,隐居伟德山,常留宿槎山云光洞,有吟“洞古须留憩,林幽且住笻”,洞居,折杖,静处,寻幽,最能表达他隐而修行的淡泊之意。“雅志林泉”,从匡扶不能,到仕途多舛,最终也不失人生雅趣,可以说,槎山,也是安置他人生志趣的一个不能忽略的地方。离开九顶铁槎山后,董樵隐居于伟德山的王家山,至终。他的以高山为风以瀚海为襟的志趣,令人敬仰。
   据说,如今游客到了槎山,都要吟一句“九顶铁槎山,八宝云光洞”,可见云光洞在槎山的位置,有项上珠链,额上眉心的重要。云光洞处在龙井顶之下,巨石如豹首,自然遮蔽成洞穴,其侧稍加石砌,常年,云雾翻滚,入洞出洞,是为名。
   银杏老树,婆娑生风;藤萝缠绕,挂洞门而覆岩石;咸水洞陪衬,独而不孤;龙泉井清澈,半山而居;仙人桥跨涧持石;石雕坟,不知为谁而冢;痒痒树,抚之而颤抖,树木似痒难耐;菩萨庙静谧林间,梵语轻袅。是为八宝。据说,被称为“长庚”的度厄真人最早修炼于此,王处一(王玉阳)于此拜师演修全真,从而开创了全真教宁波派。
   儒家行诗抒怀,道家修行求道,佛家筑寺念佛,红尘俗人,盘桓而至,入洞观景,面寺听梵。信念不同,行迹深浅不同,但一洞而聚,便有了这人间邂逅,尽管我无法寻见真人,但耳畔诗句平仄轻吟,眼前有真人盘膝而修,晨钟暮鼓愈显苍松修篁之静幽渺邃。看游人眼光搜寻,不时叹声,我不知他们在云光洞前获得什么,或许就是一个眼见眼缘吧,他们很多人的日子里并不少这一块风景,但他们一定会想那些古人为何深居于此,不得其解不要紧,但得一见,也是生活的满足,相比于过往,谁还有心思登山见这般境况。中华文明,就像七彩丝线,非常多元,齐聚这里,无论怎样纠缠,都可以借鉴相处,绝没有“非此即彼”的淘汰什么。文明的过程是留下可寻的印记,最终的走向一定是从本能角度维护人类,发展自己。
   一个云光洞,尽管还是有着“洞人石火”的原始,但已经注入于洞中更丰富的文化。在没有博物馆的时代,洞穴就是寄存文明的地方。我想到“洞见”一词,明察的意思,人类对真理真相的观察,应该是从洞穴开始,所以才有这样的表述吧。
   古诗人描写云光洞,总把自己置于美妙的风景中,是一副求真悟道的样子,正说明了我的观点。“悬榻低云树,开窗近半星”,(董樵句)高隐处此而修为,追求的是极高极仙的境界。
   他们是谁?我们只是记得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我可以断定,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主角都失踪了,我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我非常看好槎山沿山散落的村庄,聚力重建槎山风景区,有村志详细记载一段文明历程上的普通参与者的事迹。
  
   三
   佛道两途,道佛之争。在抵达清凉顶“千佛洞”后,对这样两个说法,感到不解,却又找不到证明的理由。困惑没有用,但我把握了一些线索,努力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
   道学,早于佛学。佛学传入大约在东汉时期,而“千佛洞”约凿修于宋金时期,此前的度厄真人(道家)已在此修炼,尽管他是一个神话传说人物,应该是有着塑造原人的,根据《太平广记》记载,可追溯到商代末年。尽管这个洞穴现名“千真洞”,但人们发现,它的前身却是“千佛洞”。
   是佛是真?老百姓分不清,也不想打这个官司,只称“云雾洞”。洞穴在海拔409米处,山脊皆石,遒劲相叠,如巨蟒匍匐,苔藓附着,云雾缭绕,摸一把湿漉漉,打滑,能够登上峰巅的甚少。清诗人宋雍有诗句云:“浮云忽送孤峰影,高阁全凭万里潮。”不难想见,人在其巅,手可摸浮云,宛若凭空阁楼,潮水般的云雾,撩发湿面,何其清凉!上文提及的清隐士董樵说“十年曾此问渔樵”,我想,这不仅仅是交待一个时长的事,还有他表明“高清”意趣的目的。山石光滑,寸草棵木不生,峰巅距海四百米深,放逐什么样的长线垂钓呢?没有草木,何以为樵?但董樵于此活了十年,绝尘不仕,堪称大隐旷居之士。
   洞门眉宇,镌刻“千真洞”三个字,其下标注了镌刻时日“大明万历四年孟春”(1576年),但尚模糊辨识这个“真”字的底层是一个“佛”字,真字是在佛子磨光之后所镌,相比“千”“洞”刻字,真字与之不在一个平面,凹陷若指厚。虽经磨损风化,仍斑驳依稀可辨。历史是模糊的,但也给我们留下了真相,复原和推演,便有了依据。
   考究刻字,书法艺术价值,不可忽略。宗袭钟王,兼具北碑骨韵,结体高古,点划遒劲,起落转折,断金切玉,浑茂朴实,无一懈笔。粗看,“真”字与之也是浑然一体,若非凹陷,难辨先后。仔细揣摩比较,“真”字风格,还是稍有拘谨。摩崖石刻,是中华文化的精品,槎山石刻,更是一绝,妙而可言,让我们有了追索佛道交互错综演进的可能。
   千真洞,为人工挖凿,洞壁有佛龛,壁上镌凿佛像1007尊,其中大佛四尊,个个佛面不同,皆安静慈目,平静无视。仔细观看,发现在佛像之下有供养石佛奉香刻名,尽管斑驳,还能辨识一二。
   为谁所凿?这是一个问题。康熙年间的《靖海卫志》载,“传为真人王处一用木鱼挖成”。有道家信徒继续演绎,说王真人以钵铲或木鱼挖成千真洞。木鱼为木质法器,是在诵经时用来敲击以控制节奏的工具,钵有铜制和木质两种,是手持的食器。很显然,以此为工具开凿如此深度的石洞,当属无稽之谈。只能看作是信徒对真人功力的一种崇拜吧。
   我觉得,千佛的凿刻,非石匠不能。在当地,自古就有以凿石锻石为营生的人,洞穴为百姓所凿,才是真实。人民群众中,虽信道信佛者不众,但为了谋生,根据佛家意图镌佛,是合理的推测。况且,洞内的“千佛”,并非“千真”,更不是道家所为,应该在明代前的宋金时期就有了,只有一个“真”字,为明代所刻。
   据我所知,道教在佛教的影响下,也造像崇拜。其主像或为天尊,或为老君,或者天尊老君并列,或者以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清”像为主像,但据史未见道家造佛。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南北朝为盛,唐朝时,经历了兴盛与衰落(指唐武宗毁寺灭佛)的不同阶段。槎山造佛,应该在宋金时期,道光二十三年《荣成县志》记“土人讹呼,为千真洞,俗僧妄镌佛像于石壁”,所记说明,此时(宋金)已经对这个洞窟的教派归属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不过,有一点可以注意,是“俗僧”所凿佛像。这一点是比较真实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可以认为,此时佛教式微,全真大兴,道家居洞,佛家退出。或者道家以度厄为据,使得佛家理应谦让。还有一个现象,可以看出,儒释(佛)道在发展进程中一直是相融的,他们皆诵念《孝经》《心经》《道德经》,教旨不同,但修行路径可通。所以,世间有“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之说。在半岛荣成地域,佛道共存,尤其是道教占据了伟德山脉,如今还有道事繁盛的“圣水观”,而在南部,除了让洞于道教,赤山却是完全为佛教所占,如今的“法华院”依然佛香袅袅,梵声咿咿。槎山与赤山相对,不足百里之遥,佛道各有所依。
   真正的和谐的文化和文明,绝不是以争斗使其对方折服甚至消亡为目的,这也是中国宗教文化有异于其他教派最人文化的特点。“非此即彼”的极端性,往往导致无论是失落还是强大都要争斗的格局。儒释道三教,始终包容共存,在历史上从未因教派教义之争而发生大规模的械斗战争,足见中国文化并非什么奇门法术可比,而是兼容并包的处世本典。
  
   四
   如今的九顶铁槎山,成为一个庞大的景区,成为黄海之滨的一处“文化大观”。
   九峰皆有红石铺山径,葱绿夹道,蜿蜒而上,寺观得到当地人们的维护,重建数座。有人形容槎山特色说,红石蛇形上巅峰,红藤缱绻绕红石,红尘踏足接极顶。是为“三红”。槎山出产“石岛红”石材,就地取材,建设景区,别具特色。山下绕北坡建“省级地质公园”,园区城墙,环半山,走起伏,垛口齐整,女墙坚固,青砖红石,色彩分明。
   余秋雨说:“伟大是一种隐隐然的气象,从每一扇旧窗溢出,从每一块石砖溢出,从每一道雕纹溢出,从每一束老藤溢出。”(《罗马假日》)按照他对伟大文明的解读思路去想,我觉得九顶铁槎山的伟大文明也是如此,从每一朵云曦中可见,在九顶飘逸,于每一处遗存留影,并不断累积叠加,越发厚重,日益焕然。
   沿山二十村落,各有特色,依据槎山,开发具有沿海特色的海山文化,不让极顶的游客眼睛里少了美丽乡村的影子,我专程到访了清凉顶下的院夼村,新建禅寺庙宇,佛俗相融,很有特色。我特别欣赏那副楹联——
   法门平等人天共仰
   觉路光明凡圣同游
   这副楹联,表现出村人对槎山文化的极大包容,看似一副联,不仅是一种装饰,还有对教派问候的尊重,对“凡圣”的深刻理解。凡间有情,灵气不输道佛。当下,人们以旅游的方式,来解道释佛,从中汲取中国古文化的精髓,成为一种民俗生活的参考,这较之一世坐禅修道的方式,更有生活化民俗色彩。
   槎山群峰,与白云耳语;沧海碧波,同仙槎对视。古今无异,不一样的是,人们从中参透了耳语的禅机佛语,从海山对视里,找到了山泰海晏的内涵。
   世界上太多的古老文明的气息都在耗散,唯有中华文明在“文化自信”的旗帜下,传承历新,文脉不断,聚气凝力,一枝独芳,硕果累累。我对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的开篇语有了更新的理解,这个“道”作为中华文化,根底深邃,盘根错节,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存在。大道无形却有根,千年大道有魂魄。
   兵家居山,研习止戈之道;儒家登山,吟诗写赋,以抒怀抱;佛家造佛,留下瑰宝;道家羽化,求真修道;隐者闲居,以山为圭,自求清高。尘俗并非没有作为,适应当今时代,大兴产业,靠山靠海,以旅游文化兴村。
   九顶,顶顶精彩挺拔,峰峰有奇。我题目里的“六门”,是将兵儒释道隐俗归于所谓的“门派”。
   九顶铁槎山,山高石崛,虽抔土瘠薄,但涵养了千年文化。黄海扬波,奏着澜曲渔歌,滋润这一方仙境瑶阙。崭新的时代,让一座千年人文古山,史脉绵长,今生缘深。
  
   2024年3月1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7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书写家乡荣成的美文,可见,老师的家乡荣成有多美,有多么丰富的历史积淀,有多少秀丽山水可供人览读!老师琢磨到了读者的心思,和我一样,初看题目就懵圈了,以为是什么杂技功夫什么武术派别,所以,索性开宗明义,直接道出,九顶,指的是处于胶东半岛黄海之滨南部的九顶铁槎山。主峰曰“清凉顶“,“九顶”之“九”为概数,亦有“九峰突兀”之说,其顶其峰,有名者如:僧帽顶,龙井顶等等。及最高顶观之,极目千里,风景无边,十里之外,不见九顶铁槎山真面目,但却得“江海如画”之美感。秋冬春三季,凛然拔挺,巍峨雄相。在古籍《尔雅》《齐乘》《封神演义》中皆称之“大东胜境”,这里变成了兵家鬼谷子的修炼之地,九顶铁槎山赐予他的兵法启蒙以灵感。追寻中华文化的源头,不能放过每一座山,自然包括九顶铁槎山。在案头,放着一本《风雅荣成》,从踏足九顶铁槎山的文人墨客的留墨,作者因此看到了儒家人文对这座山的濡养深情。据说,如今游客到了槎山,都要吟一句“九顶铁槎山,八宝云光洞”,可见云光洞在槎山的位置非常重要。真人汇聚云光洞,不知获得了什么,但在没有博物馆的时代,洞穴就是寄存文明的地方。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主角都失踪了,但作者非常看好槎山沿山散落的村庄,聚力重建槎山风景区,有村志详细记载一段文明历程上的普通参与者的事迹。清凉顶的“千真洞”,作者发现,它的前身却是“千佛洞”。洞门眉宇,镌刻“千真洞”三个字,是佛是真?老百姓分不清,只称“云雾洞”。千真洞,为人工挖凿,洞壁有佛龛佛像若干。作者以为,千佛的凿刻,非石匠不能。这些宋金时期已有,唯一个“真”字,为明代所刻。千真洞文化,看得出,儒释(佛)道在发展进程中的水乳交融。作者认为,真正和谐的文化和文明,绝不是以争斗使其对方折服甚至消亡为目的,这也是中国宗教文化有异于其他教派最人文化的特点。如今的九顶铁槎山,成为一个庞大的景区,成为黄海之滨的一处“文化大观”。九顶,顶顶精彩擢拔,峰峰有奇。作者此时交代,题目里的“六门”,是将兵儒释道隐俗归于所为的“门派”。一座千年古山,史脉绵长,今生缘深。这是一篇内容深奥感悟深邃的文化散文,老师以历史和现代的眼光给予精彩的解读。文中史典丰富,文笔洒脱老辣,力荐各位文友速来阅之,定能不枉此“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15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3-15 05:37:32
  这样格局宏大的文章,没有丰厚的史识知识储备,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成文的。老师的叙述,充满自信,对一些已存的观点,挥笔解剖,游刃有余。当然,老师对家乡荣成的热爱,对一座千年古山的景仰,也在字里行间,深情流露。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坚持和厚爱,祝身体健康,编创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5 11:13:39
  谢谢韩老师的美编,辛苦了,这篇散文,韩老师冠以“文化散文”,可能和余秋雨的散文走近了,他是大家,表现的东西非常深刻,总给我们一些奇特的认识,我写九顶铁槎山,早就有动机,始终难以下笔,赶上这次江山“根与魂”的征文,我觉得槎山有着古老文化的根,更有中国文化的灵魂,所以我将一些思考写进去,表达我对这座山的尊重和膜拜。在格局上,的确难以驾驭,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结合我平时的思考,艰难为之,不过写出来颇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对胶东半岛的文化理解又进了一步。我是想,散文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逻辑和表达的深度,写出来就寡淡了。所以,我不惜功夫,结合历史,认真揣摩,极东之地,有着一些传奇,往往都是一些零散的东西,怎样合成,这是功夫,这是一次尝试,希望能够写出槎山的沉厚。遥握,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3-15 09:06:55
  千真二字的解读,洞见一说,感受到老师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考,全文观点新颖,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会,荣成丰富的人文精神,悠久的历史,在老师的笔下得以升华,追寻中华的文化,不能放过每一座山,向老师致敬学习!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5 11:23:38
  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知你很忙,还拨冗给评,很感动,谢谢。和你一样,我对九顶铁槎山的最初了解也是关注“千真洞”(千佛洞),这种更替,我总想理清其因。这次征文,我有了机遇,做了思考,完成了我的推理。不敢说知识储备丰厚,写作时总要思考,遇到模糊的东西就翻阅一下史料,完成了心情轻松少许。每一座山,都承载着文化,或古老的,或民俗的,或传奇的,这些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解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喜欢这样做。遥握,期待欣然老师的征文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15 10:25:53
  此篇散文若不静下心来读,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当你真正的能静下心来读,并仔细体会时,你会有种捧到了一件价值不菲的“古玩”的感觉。此篇文章,古今融通,以今为主,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有想象,有思想。人景相融的图画,谱成了大自然和谐的乐章!好文!大赞!遥握问候,谨祝一切都好!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5 11:28:39
  谢谢湘莉老师的美评。我也觉得,表现这样一座奇山,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合适呢,因为槎山的古老,我就使用了一些近似古文的句子,力求一种语言的味道可以与之相谐。可能是槎山也在云里雾里,哈哈,所以文字也云里雾里的,因为表现的东西太多,所以要细读可辨。带着赏玩古玩的情调和心思,面对古老的山,这种情绪不错,写作的美感就体味到了。九顶铁槎山,那么多的古人与此有关,所以,走进去,好像与古对话,与远接近。希望这篇散文能够表现出槎山的丰富多彩。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湘莉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4 楼        文友:简柔        2024-03-15 10:58:02
  好一座九顶山,令人仰望。怀才老师写得大气,磅礴,深厚,真知灼见如珠如贝,有赋韵,有词风,惊叹文笔了。神奇的传说裹挟着云雾在山间飘荡,诗词在山间泛出陈年的香,文人墨客的精神滋养了九顶山,佛的光芒在弥漫,这是一座奇妙的山,有文化,有历史,有佛性,有美景。待我容后再细读几遍,细品其味,其妙,其深。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5 11:34:03
  非常感谢简柔老师的美评,总给我温暖的鼓励。九顶铁槎山,连名字都是诗一样的存在,我十分喜欢,因为可以解读出多元的文化存在。对槎山的思考,我还是按照三教九流的说法去想,突然觉得槎山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让我觉得它非同一般了。一山容三教,六门文化相聚,槎山就不俗了。我是想对槎山问候做一些思考,例如对某些宗教总是兵戈相向,我多次问过为什么,这次去思考,突然有着答案,用来文化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所以我就更喜欢中华文化。知简柔老师工作忙,到此留墨已经很感动,遥握,问候春祺,期待简柔老师的征文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3-15 13:51:18
  怀才老师的家乡荣成,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这座九顶铁槎山,真是一处奇山胜景。怀才老师以一支如椽的神笔,把九顶铁槎山的壮美、雄浑、飘逸、婉约,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叹为观止!怀才老师不只是一位卓著的文学大师,更是一位资深的学者,深度挖掘九顶铁槎山的文化内涵,追根溯源,引经据典 ,博古通今,详尽解析兵、儒、道、佛、释、隐、俗等诸多文化的发展与交融,也代表了华夏民族的文明的传承与包容,和谐与统一,彰显了怀才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渊博的学识,文章集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读完受益匪浅,回味无穷。拜读老师的大美之作,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幸福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5 15:46:36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这座九顶铁槎山,被称作“大东胜境”,气势不凡,历史沉厚,我尽量角度清晰,写出这座山的风采和特点。大师和学者,不敢当,称不上,但是一座山的忠实崇拜者,兵、儒、道、佛、释、隐、俗这些在我们眼中,可能只是一些概念,解读这座山,会发现这些文化的精彩存在。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兼收并蓄,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几千年存在的根本,九顶铁槎山,其文化存在,一篇文章解读不清,借着征文,写出我的理解吧。遥握,问候春祺,期待如菊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在异国开心!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3-15 15:44:16
  老师的家乡真美,文化底蕴深厚,这个“根与魂”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是写不成的。我几次动笔想写写征文,都觉得没好的材料,无从下手。老师的文是字字珠玑,句句入心,真美,学习咯!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5 15:52:40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鼓励。九顶铁槎山,对于我来说,原本是一个模糊的存在,这次征文,激发了创作欲望,因此就深入挖掘,试图解读清晰,有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所谓“六门”也是我的发现,发现这座山的巨大包容性。遥握,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今天一直在忙,刚从外面回家,一会给你留评去。
7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15 15:45:58
  老师,恭喜您找到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那巍峨的高山里,在那神秘洞穴里。我们吉林市也有很多这样的山。都不知道如何去用文字发觉出文化的内涵。只是觉得在现代文明里,遗留下来的古文化总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听史才能在这些古文化遗迹里找到它存在的意义和对现代人的启迪。古文化的深邃镶嵌在每一个岩石缝隙里,只有深深地去挖掘才能有所收获,您是一个辛勤耕耘的人,在现代的每一个角落倾听历史的回音,很感动!也很震撼!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5 15:55:30
  我是相信,每一座山都有着历史的回音,山在中华文化里,就是一部部史书的存在。吉林,祖国北疆,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交融更是重叠复重叠,我想,本真老师也应该去细心挖掘,找到文明的线索。理解每一座山的问候内涵,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怀才抱器期待着你的征文。遥握,问候春祺,谢谢你的美评,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3-15 20:36:12
  一篇气势恢宏的散文,引经据典,章法独特,有赋文的风范,有清词的气韵,有江河的浩荡,有高山的巍峨。该文史料翔实,解读鞭辟入里,纵横八荒,思及千古,不拘一格,神思飞扬。意趣流淌,意境深远。那些情景交融的描绘,那些丰盛的联想与想象,的确是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醇厚沉厚,回味悠长!字字珠玑,句句美韵,感佩厚重的功力,值得反复品味!问候怀才老师,晚上好,春祺!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5 20:41:22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写这篇文章的想法其实在两年前便有了,只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这次征文给了一个出口,从文化的根和魂谈起,所以就有了主题,九顶铁槎山是一座历史沉淀相当丰富的名山,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也考虑以什么样的语言下笔,确定有点赋文的句子,整体保持现代文风,驾驭不是很好,有待继续提高,罗老师给与精彩解读和鼓励,非常感谢。遥握,问候春祺,特别期待罗老师的征文作品,谨祝编创快乐!工作顺利!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