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见闻】家乡又为种瓜忙(散文)

精品 【晓荷.见闻】家乡又为种瓜忙(散文)


作者:十月枫叶 布衣,468.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3发表时间:2024-03-22 07:12:52

【晓荷.见闻】家乡又为种瓜忙(散文) 柳岸燕舞莺啼,送来了阳春蓬勃的活力。晨风也温婉地爱抚着思绪,在轻轻叩击心灵的门扉,令我平静的心湖萌芽着柔美的诗意。大清早又想起昨晚给小姨微信聊天说正嫁接西瓜苗的趣事,那些忙碌而热闹的场面,和一棚棚碧绿喜人的瓜苗也立即闯入脑海。甚至那大街小巷此起彼伏而憨厚嘹亮的卖瓜声,和手起刀落下的鲜红脆甜也令我顿时馋涎欲滴、神清气爽、灵感爆发起来。是啊,这几年乡土散文写了一箩筐,老家的麦,老家的粮,老家的大街和小巷,怎么就没想起来写写老家的西瓜呢?而老家的西瓜,可算是我们家乡的荣耀呢!
   我出生的小村庄叫张营村,也是村委的所在地,故而十几个小自然村也统称张营村。这里由于依山傍水,土壤肥沃、人杰地灵所以从古至今也是能人辈出,种瓜种豆也皆是得天独厚。从小的印象中老家就是春天大面积种瓜,夏天大面积种豆,似乎已成亘古不变的习惯。而由于上世纪末大家都纷纷出外打工,黄豆也不太高产,卖瓜也很费劲,所以黄豆如今都不再种植,而取而代之的是秋天种葱。如今,村村通道路加宽硬化,行道绿树成萌,夜晚路灯高照,家家都有车。西瓜仍是我们村响当当的招牌菜,在当地的知名度一点也不亚于北京庞各庄西瓜。
   “闺女嫁到张营,夏天卖瓜,冬天卖葱。”不能干的女孩儿据说都不敢嫁到我们村。今儿就不说这个葱了,先说这个西瓜,每年正月从过了年过了初五六就开始忙活开了。严格的说是从去年种上麦子就在着手做准备了。瞅个秋高气爽的天气,上山去割可以搭建温棚的大竹杆,和做瓜弓的荊条。大竹竿不是每年都准备,不折也可以用几年,但瓜弓却很费,每年都得折很多。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爸爸妈妈开手扶拖拉机去20里外的老乐山去割荊条,早早出门,很晚才回来。一天不见爸妈的我们,晚上还曾吓哭了。
   最早时家家户户种西瓜都是为了卖钱,所以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又大又圆的要卖掉,没有长歪和崩裂的,是绝对舍不得吃的。种瓜除了技术,还要勤快锄草,耐心打叉,也得舍得施肥。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是用菜籽饼给西瓜施肥,说可以让瓜又甜又沙瓤,因为害怕浪费,这经过耐心浸泡发酵过的饼肥,得直接供给到每棵瓜的根部,挖个小洞小心翼翼塞进去。然而西瓜喜旱而怕涝,如果坐果期遇到干天或连阴雨天气,是最让人发愁的事。
   不过大部分时间天还是挺遂人愿的,坐果期也是开花期,花儿朵朵金黄,蜜蜂飞来飞去授纷忙。这期间,瓜秧长的也是无比快,就需要人们一天一天的蹲在地里忙碌。一棵一棵的挨着摆弄伺候,掐掉杈子,只留三个头,在适当的地方用土块压住稳定好。西瓜坐了果就需要根须及时输送水分和养分,压牢固定也是以防风刮起来分枝,不利于往土里扎根。我们在大路上玩儿,看的多了都感觉会了,但是大人们才不让小孩子进去捣乱,万一掐错一个杈儿就毁了一棵瓜,一棵最多只能留两个瓜。为了让瓜长的大,一般一棵只留一个瓜,其它都清掉。所以这就需要人们每天在瓜地里,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地循环劳作,掐杈子,压瓜秧,清瓜胎儿。大家还都笑着说,这瓜地里的土疙瘩都被我们摸明了。真觉得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好不容易等到西瓜成熟时,卖西瓜更是又累又饿又操心受罪的事。天一亮就得全家老小出动去田里摘瓜,常常见妇女们一手抱娃一手挎篮子。怕孩子摔倒了一次就让抱一个小点的,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儿也全争先恐后当劳力,去装地边马车或架子车上,一个个摆放好。这事儿经常三两家合伙干,摘瓜的得认得瓜熟,运的人得快而稳。装车更得用心,为确保万无一失需要隔一层稻草放一层瓜,一车西瓜往往都是寄托着全家老少人的希望。我们家买四轮拖拉机比较早,每次卖瓜爸爸都要带上村里一长溜架子车,远远看去就像小火车一样。
   因为种瓜的人太多,也都聚集到县城卖,城里人吃得毕竟有限。不好换钱,就想办法换东西。于是爸妈就给我们换回来了凉鞋,裙子,书包,铅笔、本什么的。所以每到黄昏,村口路边就会站很多孩子等待自己的爸妈,一个个望眼欲穿扡看那长长的小火车从大路上回来。也盼望着自己想要的学习用品和衣服。再到后来就发展到农村换麦子和大米,然后再把麦子和大米换成钱。
   从整地,种瓜,打杈,压头,梳果,到卖瓜,虽说耗时耗力,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虽然只能等瓜卖完了,只剩下最小的、不熟的家人才能吃点,但大家都没有怨言。
   到了90年代,就开始了大棚育苗,然后再移栽到大田,这样就可以收麦之后就卖瓜,等于提前了一个月。春瓜一般是选择中早熟品种,也及时抢占了早期市场卖个高价位。人们都闲不住,然后又选择中晚熟品种栽种,这样一年就可以卖两轮瓜,虽说把战线拉长了,但是分散了时间精力,中间也可停歇一段时间了。记得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已经舍得吃瓜,当然还是不能捡最好的吃。农村人永远是把最好的卖掉,现在也是,次点儿的再给每家亲戚们都送去十个八个,再有多的才会留着自家吃。
   有两年,看到爸妈整天唉声叹气,一问才知道由于年年种瓜,责任田就那么多,重茬严重,所以坐瓜期死秧问题也越来显而易见,真让人心疼。好像不多久,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一招嫁接被搞定了。是的,嫁接西瓜你别笑喷了,我看到爸爸妈妈就是在大棚培育西瓜苗的同时,也培育一部分南瓜苗。这可是个更费时费力的活儿,即考验人的耐力还考验人的视力。看爸妈像科学家做实验似的,眼神好的我要上手了。妈妈就手把手教我,就是用一颗西瓜苗和一颗南瓜苗,放在一起,用小刀片轻轻各划一个斜口。重点来了,必须是一个口朝上,一个口朝下,然后让两个切口咬合在一起,再用小夹子固定。嫁接后的西瓜苗,不仅抗重茬还增强了抗病能力,长势壮,提高芽势,还能预防苗期猝倒病和其它病毒性疾病。因为南瓜的根系发达,抗病强。嫁接成功后长势喜人,在移栽大田的之前,要把南瓜的头和西瓜的根掐掉,这样就合二为一。这棵具有南瓜根和西瓜头的植物,就叫嫁接西瓜,随着更新换代,这种嫁接西瓜也一直沿用至今。后来又改用了葫芦苗嫁接,效果更佳。
   大棚种植也会出现许多困难,如果年后回暖慢,或阴天下雨,棚内就会持续低温。不见日出,没有光照,大棚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尤其是对温室育苗种植户们更是需要耐心等待,或想办法应对。这时就不能温水泡瓜种,更不能暖芽,这瓜种就是要在温水里泡几个小时后,再把它带在身上,用体温把它暖出芽。以前看到妈妈暖瓜芽,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总是又想笑又感动。每天出芽一些才能点到土里一些,芽出太长就弄断了,所以得时而检查一下。有一次爸爸在村里捡到一包瓜种,一猜就知道是从谁身上掉下来的,于是忙惴自己怀里暖着,又骑车子在村里一通打听,这真是像找孩子还要紧的事,要谁发现“流产”可急死了,瓜种若冻死了,重新泡,就至少也得晚一星期。所以说,科学种瓜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只是种子与土壤的结合,更多的是技术含量,每一步也都凝聚了农民耐心、细心和爱心。
   育苗用的土壤也是重中之重,需要选用肥沃而细筛过的土,而且经过喷杀菌剂处理,晾晒几天后,再分装进专用育苗的小塑料杯里。那小杯开始都是自家用纸做的,口径长四至五厘米,高十来厘米。等点播上了种子,如果没太阳温度不高也不行,嫩芽的苗子叶片就会泛黄不生长,更让人无比焦虑。这时会搅尽脑汁想办法,或追施苗肥补增养分,或给泛蔫的苗子喷施杀菌剂,大家常常来一些无章法的救治,无计可施就撞大运。总之,土里刨食永远是不易的,也总有困难对科学不断发起挑战,却也能更激励人们去大胆探索。种瓜也让村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你去我大棚里看看,我到你大棚里瞅瞅,互相参观,考察借鉴、学习经验。
   待到瓜苗都移栽到大田,广袤的田野便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远远看去好似无垠的雪野,也甚是壮观。从只用小弓棚,小天膜覆盖,到用天地膜双重覆盖,步骤更繁琐了,瓜果质量也更佳,收入也更可观了。由于我们那里大面积种西瓜,近二十年来,就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生意人开着大车直接到村口收瓜。这样人们就再也不用为卖瓜作难了,所以种瓜面积也越来越大,好多人又去外乡县承包了土地,这又带动了周边百余里的人种起了西瓜。
   近几年随着网上直播卖货的兴起,家乡经济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很多年轻人也都纷纷返乡创业,有人建起了车厘子园、玫瑰香葡萄园。西瓜作为龙头项目,也引进了很多新品种。售卖西瓜也从麦收后,提到收麦前进行,早熟品种不断涌现。听着村里老少爷们说起瓜种,就如数家珍,什么早熟甜王、玖蜜王、甜王25号、喜美,又是无籽西瓜,或是小吊瓜,大红瓤,粉红瓤,金黄瓤。每个品种不仅个头均匀,纹路清晰,口感脆甜,清凉爽口瓜汁丰富,真正是科技兴农成就了天然绿色食品。
   去年夏天,我在抖音上看到邻家小妹在马路边的大树下搭了个帐篷直播卖瓜。前面摆放几个箩筐满满装上样品瓜,帐篷里安装了节能灯、电扇,摆放了沙发。帐篷前面悬挂着微信码和支付宝码,她一边唱着热情的歌招徕着顾客,一边切着诱人的西瓜让人品尝,看她那么轻松惬意地卖瓜,又不由让我想感叹以前老辈们卖瓜的各种艰辛。
   随着如今生活条件的好转,大家自己种的瓜也是自家人先尝鲜了。为了扩大影响,招商引资,当地政府每年还会举办西瓜节。去年邻居四叔家种了六亩西瓜,事先联系好几辆大车,弟弟又为他们找来了几个帮忙的人,摘瓜,称重,装车,一天就卖完了。而且趁着西瓜节,还卖了个好价钱,四婶说累疼的腰突然就觉得好了。
   生长在瓜乡的人们,个个也都是选瓜能手,也尽显中原大汉的豪爽。无论外表好看不好看的瓜,经人砰砰砰敲几下,就知道熟不熟,还说熟透的西瓜声音沉闷而浑厚。也不用拿个明晃晃的刀那么吓人,一拳下去,有的只用手掌一拍,便“崩”一声,黑籽鲜红爽脆的瓜瓤就呈现于眼前。端起西瓜,边大口吃边呼噜着吸汁,溢出的瓜汁弄的满脸满身都是,出着洋相还作着鬼脸,故意把旁边的人逗笑。有自称吃瓜高手之人的表演更神奇,人家用右嘴角咬瓜吃、瓜籽随即从左边嘴角缓缓吐出,直到吃得满堂喝彩,个个肚大腰圆才罢休。
   如今最难忘的,还有瓜地里那些瓜棚。搭瓜棚的目的,历史以来就是为了供看瓜人躲避风吹日晒雨淋之用,然而在我们那里不是。因为家家都有瓜,谁也不会偷别人的,所以就成了我们离开家郊游放飞之所。印象中瓜棚是最凉快的地方,头上喜鹊跳跃嬉戏,也向我们表达着无法言喻的欢欣。叫上小伙伴儿三五成群地去田里,在路上林荫大道上追逐嬉戏,或去谁家的瓜棚里听着蟋蟀的叫声写作业,如今想来,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光啊!
   此刻,我的眼前是一片明媚的阳光下万顷碧绿的瓜田,点缀着金色的麦浪翻滚,笔直宽阔的道路上一辆辆大车,满载着西瓜通向远方,这不是幻想的梦境,也不是油画,而是我的家乡,西瓜丰收时的盛景。
  

共 42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西瓜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夏天里最好的解暑佳品。一个西瓜从栽种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却包含了许多辛勤的劳动付出。作者深情的回忆了父母和乡亲们种瓜卖瓜的往事。西瓜自然栽种有很多学问,锄草、施肥、掐头、压瓜藤等过程都是为了让西瓜更好的生长,结出硕大的果实。到了九十年代,许多种西瓜的还开始大棚培育西瓜苗。为了提高西瓜的抗病能力,提高芽苗的长势,用西瓜苗和南瓜苗进行嫁接。这个过程母亲曾经专门教授过我,很是难忘。过去,成熟的西瓜虽然很甜,很好吃,可是卖西瓜并不容易,许多时候只好拿西瓜置换物品。现在,随着年轻人返乡创业,引进了许多新的西瓜品种,种植西瓜已经成为一门产业。借助发达的网络销售渠道,人们种出的西瓜再也不愁销路。老师详尽地分享了家乡种植西瓜的前世今生,充满了浓浓的乡情。感谢大力支持,佳作力荐共赏。【晓荷编辑:萧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23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4-03-22 07:15:10
  西瓜种在家乡,永远甜在心里。问好老师,创作愉快,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3-22 07:39:32
  西瓜,滚圆了丝绸之路的史记,手赶刀落间它绽放了生命的妩媚,而舍己为人;它奉献出清爽与甜美,滋养了一个个饥渴的心灵……
3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3-22 07:41:03
  谢谢萧老师辛苦编辑,早上好,按编给力【敬茶】
4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3-22 13:20:09
  拜读老师佳作,没想到十月老师还是一位种西瓜的科学家。那些年我在老家种地时,也亲自种了几亩西瓜。可甜了!比现在大棚里,或嫁接的口感都好。现在的麒麟西瓜也比不上那时的西瓜甜。
5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3-22 16:28:38
  我也不会,说对了哈哈,真的,打了半天电话,问怎样种瓜和步骤。从小看到大,不过也会的也差不多。
6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3-22 22:55:14
  谢谢小雨老师,谢谢十月老师。时光荏苒,拜读完十月老师西瓜佳作,想起了在乡下那些年,我亲自种西瓜的情景。????????????
7 楼        文友:何叶        2024-03-23 19:58:43
  恭喜精品!姐加油!
何叶
回复7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3-23 20:10:02
  感谢美才女社长支持【敬茶】
8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3-23 20:18:1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写得真好!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9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3-23 20:57:55
  恭喜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十月老师佳作精品!你是最棒的,是社团的骄傲!
10 楼        文友:萧垦        2024-03-24 06:45:44
  祝贺老师佳作加精,继续加油!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